生态史视角下的现代世界的起源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世界的起源》是由美国著名生态史学家马立博撰写的基于生态史视角研究现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著作。《现代世界的诞生》的第一版出版于2002年,正值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同时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西方学术界全球史和生态史快速发展。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状况写出了《现代世界的起源》。阅读本书对于理解环境史视角下的现代世界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
  从《现代世界的起源》一书的题目就可以看出全书的核心概念是“现代世界”,在全书一开篇的导论中,作者就提出了作者所认为的“现代世界”的四个主题:第一、工业化;第二、民族国家;第三、穷国与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以上三点在其他学者的观点之中较为常见。第四点,也是本书的核心论点之一也是本书作者作为环境史学家区别于其他史學家的观点,作者将其归纳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一是现代世界诸要素得以产生的环境条件,二是人类及其活动转而改变并持续改变环境的方式”。[1]马立博认为生态环境因素在现代世界的起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关于论述现代世界是如何兴起、诞生的著作相当之多但大多数都是更多的关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或是以上以上因素的组合,关注生态环境变化对现代世界诞生的影响著作却并不多见,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在论述了“现代世界”的四个主题之后,马立博又阐述了自己看待现代世界起源的理论视角“环境基础上的非欧洲中心论”这一观点,继而批评了那种带有“欧洲中心论”色彩的认为现代世界的起源就是“西方的兴起”。将现代世界的起源追溯至古希腊、古罗马,之后在中世纪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结合创造了新的欧洲文明,之后文艺复兴重拾古希腊的遗产,并在启蒙运动在得到发扬,最终在“政治革命”与“经济革命”的过程中“西方的兴起”最终得以完成的具有先定论色彩的观点。以及“欧洲人首先发现了如何通过工业化致富,日本和其他一些地方向欧洲人学习并迎头赶上,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也终将如此”[2]的有关世界历史发展的扩散理论。并将论述的起点从一般全球史学者主张的1500年向前推进了到了1400年,并将论述的中心放到了亚洲。马立博将现代世界的诞生以及西方在过去几百年之中取得的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归因于“偶合”即“当好几个原本各自发展的事件碰在一起并相互影响的时候,历史的偶合便出现了,这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时刻”[3]在具体便是“世界不同地区因各自具体情况而发生的事件随之产生了全球性的重要作用”。[4]作者站在全球的高度,避免了原有的以国家、民族、地区为本位的研究现代世界的起源问题中存在的“欧洲中心论”问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马立博关于“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的论述明显受到沃勒斯坦的影响,有关工业革命之前亚洲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以及亚洲尤其是中国对白银的需求明显是受了贡德·弗兰克的影响。可以说马立博的“非欧洲中心论”的阐述是在综合了以贡德·弗兰克和沃勒斯坦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明晰这一学术背景,对于我们理解“环境基础上的非欧洲中心论”具有重要意义。
  从《现代世界的起源》一书的题目就可以看出全书的叙事重点是“起源”,这个“起源”是“现代世界”的起源,当明确“现代世界”概念以及“环境基础上的非欧洲中心论”的理论视角后便可以更清晰的分析现代世界的起源。《现代世界的起源》将现代世界的形成分为1400年前后的亚欧非大陆的政治状况和贸易状况;1400年至1500年印度洋贸易与早期的现代世界体系;1500年至1775年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至英国工业革命展开的全球化早期的现代世界;1750年至1850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范围内优势;1850年至1900年西方国家进行大规模对外殖民扩张瓜分全球;以及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最终实现以美国为领导者的全球化的20世纪这六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一般对于“现代化”、“现代世界诞生”这一类主体进行研究的著作往往将其起点界定在1500年前后。马立博将时间节点界定在1400年,并重点论述了亚洲在现代世界起源的作用。这一观点在2000年前后是十分新颖的。同时这种将根据重要历史节点和历史时段特征对现代世界的形成和全球化划分阶段的作法有助于读者理解现代世界形成和全球化的进程和特点。
  中国读者关于“现代世界起源”这个问题最关心的恐怕就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而是在英国展开。马立博在本书的叙述最开始部分认为为在关于工业革命之前亚洲是世界贸易的重心,关于工业革命为何能够在西欧产生并最终与亚洲分流这一问题作者基本上采用了彭幕兰在《大分流》中的观点,将其归因于英格兰富有煤矿,并对其进行发展认为“从历史的看,工业革命是全球性力量偶合的结果[5]”并且“欧洲人是靠殖民地为他们提供大量免费的资源”[6]同时作者引入了“旧生物体制”——“人类维持生命和从事生产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开发利用树木以及其他植物的生物质能,用于取暖、烹饪和生产物品”[7]这个概念来理解1800年前后中英两国历史发展的分流。认为从生态角度来看,因为大量毁林造田、使用树木作为燃料,旧大陆的“旧生物体制”下的经济开始面临土地匮乏的困境。日益扩大的市场规模和劳动分工使中、英两国同样能够从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旧生物体制中强行索取更高的生产率,但一切都依赖于土地。由于没有煤炭和殖民地,中国人被迫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资金用于提高土地的产出,而新大陆的资源和便利的煤炭使得英国摆脱“旧生物体制”的束缚。同样,作者在分析人类是如何在19世纪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旧生物体制”时,使用了“氮循环”——“利用、化合、分界氮”的这个感念,指出20世纪人类从空气中分解氮生产氮肥,使得农业产量得以突破促进人口增长,最终彻底的摆脱了“旧生物体制”的束缚。这种注意生态环境对于历史发展作用的观点值得读者的关注,但将工业革命最早起源于英国归因于英国的浅层煤矿则忽视了历史发展规律,以及英国当时的种种政治、经济条件。
  商务印书馆在2017年出版的《现代世界的起源》是其英文第三版的译本,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中译本。并且作为马立博的研究基础的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本特利的《瘟疫与人》以及彭幕兰的《大分流》等书在《现代世界的起源》出版之前就已经有中译本。马立博关于现代世界的主题、现代世界起源与最终形成的几个阶段、四次全球化浪潮,以及“非欧洲中心论”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十分新颖,但考虑到本书的最早中译本出版于2006年考虑到当时中国学界对全球史的认识、理解远不如今天成熟这些观点就难能可贵了。与此同时作为全球史著作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作者对全球历史的勾略是宏观的 、粗线条的因此这就决定了它对组成全球历史的各个部分不可能作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探讨。比如作者认为“亚洲农业生产率两倍于英国”[8],关于工业革命前亚洲与英国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这一问题还值得商榷。作者对工业革命之前的“勤业革命”理解也有偏差,作者认为“靠更少的人,更勤奋地工作来增加可用于投资的剩余物”[9]是为“勤业革命”。实际上勤业革命是指“为取得更多的新式消费品,家庭中劳动投入日益增多(即勤勉),包括男子劳动时间加长和妇女儿童参加劳动,从而引起经济增长和发展”。[10]在这些谬误存在的同时作者所使用的“氮循环”、“人类世”、“旧生物体制”这些概念十分值得深思,尤其是“人类世”这个概念,在今天人类已经有能力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变化,我们该如何正视人类与自然?《现代世界的起源》对于今天我们看待现代世界起源、形成中的环境变化仍有重要意义。
  【注 释】
  [1] 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诞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5页
  [2] 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诞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7页
  [3] 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诞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16页
  [4] 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诞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17页
  [5] 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诞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20页
  [6] 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诞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130页
  [7] 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诞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33页
  [8] 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诞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100页
  [9] 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诞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106页
  [10] 刘景华、张松韬:《用“勤勉革命”替代“工业革命”——西方研究工业革命的一个新动向》,《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诞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2] 刘景华、张松韬:《用“勤勉革命”替代“工业革命”——西方研究工业革命的一个新动向》,《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在我国的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强化党支部建设,能充分发挥企业党委的领导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对此,本文以江苏大唐国际金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探讨支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支部标准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支部 标准化建设 党建  国家对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求不断升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注重党组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指出“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对于宁夏烟草系统,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按照自治区局(公司)党组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稳销量、优结构、增税利、严党建、强基础、补短板工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从严治党是各行业发展环境净化的基础,烟草行业也不例外,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要端正心态迎接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与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推动烟草行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烟草行业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相关知识,希望对行业发展有参考性。  【关键词】 烟草行业 从严
期刊
【摘 要】 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發展中,各个行业的企业发展也比较迅速,党建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发展的稳定性提供了支持。在企业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党建工作管理的有效性[1]。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企业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分析了企业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研究了企业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创新及优化。  【关键词】 企业党建工作 精细化
期刊
【摘 要】 在现在企业管理当中,党政工团在企业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在企业起着承上启下的润滑剂和助推剂的作用,重大决策通过党委会决策方向,联心工作用工会组织联络,素质工作用团委来强化,公司形象用行政工作来提升,凝心聚力用文化来引领,只有党政工团各模块工作高度协同才能立体作战,才能为公司战略发展和转型起到助推作用,才能为公司业绩提升添砖加瓦,才能实现基业长青。  【关键词】 党政 文化 行政 宣传  一
期刊
【摘 要】 受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经济运行困难加剧,中原大化公司也和全国国企一样,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确保了企业生产经营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区监察委员会已全部组建完成,2017年12月27日,X区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以后,原有的纪检组更名为派驻纪检监察组,X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启了新篇章,文章拟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学习培训主要做法及存在不足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派驻纪检监察组学习培训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派驻纪检监察组 学习培训 建议  一、纪检监察体制
期刊
【摘 要】 为了解我省手工制品产业妇女参与现状,在省妇联统一协调安排下,我们从青海省手工制品产业的形成过程、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入手,在青海省东部地区进行了专题调研。重点调查了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参与手工制品制作的现状。调查内容包括妇女从事手工制品的工作生活情况、参与培训情况和培训后的实际效果、妇女对培训的需求情况等,了解我省妇女在手工制品产业中的地位、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手工制品产业
期刊
【摘 要】 多途径的资助模式已经较好的缓解了高校贫困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经济压力。然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单纯的“救济型”资助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解决贫困生的实际经济困难,但其理念和机制上存在许多不足,其忽视了贫困生个体在心理及综合能力方面的欠缺与需求,资助工作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育人”效果。因此,本文从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现状入手,分析现阶段资助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为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
期刊
高速公路政工工作就是要根据党的思想将高速公路工作者的思想武装起来,使人们可以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路线方针,使员工的思想都凝聚在企业中,并且拥有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来,更好地服务于高速公路建设。加强高速公路上的政工工作管理的意义就是可以通过对高速公路工作者的思想教育,使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并且很好的实现对方针政策的落实,使高速公路企业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