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考试后,笔者对某校高一级400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答题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满分都为3分的语音、字形、熟语、病句等题目的平均得分分别为0.7分、1.15分、1.15分、1.03分,对试题中应该稳操胜券得到满分的名句默写题目,也因书写错别字、笔画不正确而出现大面积的丢分。因而,从今年高一新课改伊始,我们依然要深入文本抓住课本,打扎实基础,才能在新课改应试中感到定心,觉得顺心,答得放心。经过反思,我在十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始终进行着以下一些教学尝试,成绩也逐渐显著提高。现借此与同仁共作一些交流。
一、狠抓基础,稳操11分
这里所说的"基础",主要是指各省市历年高考中几乎必考到的几个考点,即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识记文学常识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其中,语音字形和熟语运用在高考中各占3分,名句名篇默写(有些含文学常识)占5 分,以上必考考点合分为11分。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新课改教学中去稳操这11分呢?
平日练兵,目标明确,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依此规律将每篇文章中的易考、易混的重点字词(及其文学常识)整理印发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通过课文摘抄在笔记本上,利用晨读、课前或自习时间进行识记,并做到循环往复。熟语选题一般体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其中大多平时常见,个别选题要靠平时积累。所以,我们每天让学生应有识记一个重点成语的心理准备,做到记在笔记,烂熟于心,并且持之以恒,争取在高考前记下来上千个易考成语。这点上,笔者深有感触,因为每年高考下来,学生都会喜兴于外地相互交传,所考成语全都在笔记本上。而后不用教师多言,学生间自会养成一种认真摘录、识记成语的良好习惯。
二、忠于原文,诵记名篇
今年起,高考卷中的名句默写除选自课本外,还选取了课外名篇中的名言警句,这也与新课改中扩大课外阅读的精神是一致的。因此,对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背诵和诵读的课内、课外重点篇目,我们必须要作到心中有数,并且背诵时要忠实于原文,不能丢字、多字、随意断句。尤其是对每篇中的名句名段,必须做到烂熟于口,熟记于心,默写时决不能有错字、别字、丢字、多字、随意断句和笔画不清的现象。要知道,如果对文章能背下来却写不出来,那跟没有背诵下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阅卷老师见到的是你默写的内容而不是聆听你背诵的过程。
三、紧扣教材,渗透考点
在平时各级各类大大小小的课堂教学观摩中,我们发现受新课改理念的影响,教师的课堂设计中大都有一个趋同的做法,就是在拓展延伸部分中去照搬历年的高考题。我们暂且不论对非毕业班级的学生而言,其难易程度和接受效果如何,单就从新课改深入文本、驾驭课堂的能力而言,还是很值得我们去讨论一下。我们常说"高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这里的"源"是起源、根源,但我们却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现成的高考题目。这就要求教者在文本教学时紧扣教材,去渗透考点。这里的"渗透",不是顺手牵羊、信手拈来高考题的呆板做法,更不是舍弃教材、急功近利式的题海战术,而是结合课文内容,对非常典型的高考考点,通过教材内容,教师自己(甚而学生)依照高考去设题、命题、答题,从真正意义上去挖掘文本,渗入考点,掌握方法,吃透讲透。这样以来,学生自会认识到教材的重要,去抓纲务本,体会到教有所学,学有所用,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
四、随文摘抄,积累素材
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光是靠直接的传授和简单的模仿来获得的,还要在长年累月的语文阅读、写作中去慢慢地领悟、一点点地积累而习得。但是,即使新课改后增设的阅读课也因受正课教学、增赶进度的冲击而形同虚设,加之条件落后地区可供阅读书籍匮乏,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犹如空头支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唯一能够保证人人都有并且每天必读的便是教材,同时新时期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又胜过"颜如玉"、"黄金屋",既能"选秀",更能"淘宝"。如果我们在预习时对其优美文段、经典事例等进行摘抄、积累,那么在写作时总能让我们打开素材的"仓库"之门,使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教材中的素材又为每一位阅卷老师所熟悉,在习作中如果考生能够充分整理这些写作素材,为我所用,或化凡为奇以醒人耳目,或反弹琵琶以推陈出新,或引经据典以增强意蕴……都会使阅卷老师感到文章生命鲜活,内容真实可信,不得不叹服考生"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例如满分作文《站在项脊轩的门口》、《一蓑烟草任江平》等能够取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不能不归结于考生对教材内容《项脊轩志》和庄子文章的活学活用,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学科均衡,重视基础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语文又是最基础最稳定最传统最民族的学科,可目前因过分强调英语与理科,语文的基础性正在受着严重削弱。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语文被弱视,语文被淡化,语文被排挤,语文在课余几乎没有学生去顾及。语文几乎名副其实地成了略势学科,使语文教育工作者大都望尘莫及,望洋兴叹。究其原因,除学生本人在思想上不重视语文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迫使学生主观上发生错位,淡化语文学习,致使在各科中均不同程度出现表达不严密、学科无术语、过程缺逻辑、错别字满篇的现象。可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思维定势且养成一种习惯,不再和伟大的思想家进行对话,不再对民族文化给以关心,不再对人类的问题加以关注,致使写作素材缺乏,文学素养丢失,语文成绩低下,直至高考败北考生悔恨不已,老师又受上级责备。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岂不有苦难言,我们岂不悲苦哀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是深有同感,语文看起来容易学起来难,没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积淀,在考试中只能是眼高手低,写不到纸上徒增一片枉然。
目前,在新课改学科大综合、学生均衡发展的背景之下,只有我们语文老师携起手来,共同呼吁,营造舆论,才能有望使其他各科老师起到正面引導、相互监督和协调发展的作用,使人们从思想上、行动上去不同程度地重视起来语文,突出语文的基础地位,去达到某一教育家所言"我们的学校,要做到每一个生命都来为语文说话"的目标。
一、狠抓基础,稳操11分
这里所说的"基础",主要是指各省市历年高考中几乎必考到的几个考点,即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识记文学常识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其中,语音字形和熟语运用在高考中各占3分,名句名篇默写(有些含文学常识)占5 分,以上必考考点合分为11分。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新课改教学中去稳操这11分呢?
平日练兵,目标明确,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依此规律将每篇文章中的易考、易混的重点字词(及其文学常识)整理印发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通过课文摘抄在笔记本上,利用晨读、课前或自习时间进行识记,并做到循环往复。熟语选题一般体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其中大多平时常见,个别选题要靠平时积累。所以,我们每天让学生应有识记一个重点成语的心理准备,做到记在笔记,烂熟于心,并且持之以恒,争取在高考前记下来上千个易考成语。这点上,笔者深有感触,因为每年高考下来,学生都会喜兴于外地相互交传,所考成语全都在笔记本上。而后不用教师多言,学生间自会养成一种认真摘录、识记成语的良好习惯。
二、忠于原文,诵记名篇
今年起,高考卷中的名句默写除选自课本外,还选取了课外名篇中的名言警句,这也与新课改中扩大课外阅读的精神是一致的。因此,对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背诵和诵读的课内、课外重点篇目,我们必须要作到心中有数,并且背诵时要忠实于原文,不能丢字、多字、随意断句。尤其是对每篇中的名句名段,必须做到烂熟于口,熟记于心,默写时决不能有错字、别字、丢字、多字、随意断句和笔画不清的现象。要知道,如果对文章能背下来却写不出来,那跟没有背诵下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阅卷老师见到的是你默写的内容而不是聆听你背诵的过程。
三、紧扣教材,渗透考点
在平时各级各类大大小小的课堂教学观摩中,我们发现受新课改理念的影响,教师的课堂设计中大都有一个趋同的做法,就是在拓展延伸部分中去照搬历年的高考题。我们暂且不论对非毕业班级的学生而言,其难易程度和接受效果如何,单就从新课改深入文本、驾驭课堂的能力而言,还是很值得我们去讨论一下。我们常说"高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这里的"源"是起源、根源,但我们却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现成的高考题目。这就要求教者在文本教学时紧扣教材,去渗透考点。这里的"渗透",不是顺手牵羊、信手拈来高考题的呆板做法,更不是舍弃教材、急功近利式的题海战术,而是结合课文内容,对非常典型的高考考点,通过教材内容,教师自己(甚而学生)依照高考去设题、命题、答题,从真正意义上去挖掘文本,渗入考点,掌握方法,吃透讲透。这样以来,学生自会认识到教材的重要,去抓纲务本,体会到教有所学,学有所用,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
四、随文摘抄,积累素材
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光是靠直接的传授和简单的模仿来获得的,还要在长年累月的语文阅读、写作中去慢慢地领悟、一点点地积累而习得。但是,即使新课改后增设的阅读课也因受正课教学、增赶进度的冲击而形同虚设,加之条件落后地区可供阅读书籍匮乏,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犹如空头支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唯一能够保证人人都有并且每天必读的便是教材,同时新时期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又胜过"颜如玉"、"黄金屋",既能"选秀",更能"淘宝"。如果我们在预习时对其优美文段、经典事例等进行摘抄、积累,那么在写作时总能让我们打开素材的"仓库"之门,使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教材中的素材又为每一位阅卷老师所熟悉,在习作中如果考生能够充分整理这些写作素材,为我所用,或化凡为奇以醒人耳目,或反弹琵琶以推陈出新,或引经据典以增强意蕴……都会使阅卷老师感到文章生命鲜活,内容真实可信,不得不叹服考生"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例如满分作文《站在项脊轩的门口》、《一蓑烟草任江平》等能够取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不能不归结于考生对教材内容《项脊轩志》和庄子文章的活学活用,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学科均衡,重视基础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语文又是最基础最稳定最传统最民族的学科,可目前因过分强调英语与理科,语文的基础性正在受着严重削弱。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语文被弱视,语文被淡化,语文被排挤,语文在课余几乎没有学生去顾及。语文几乎名副其实地成了略势学科,使语文教育工作者大都望尘莫及,望洋兴叹。究其原因,除学生本人在思想上不重视语文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迫使学生主观上发生错位,淡化语文学习,致使在各科中均不同程度出现表达不严密、学科无术语、过程缺逻辑、错别字满篇的现象。可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思维定势且养成一种习惯,不再和伟大的思想家进行对话,不再对民族文化给以关心,不再对人类的问题加以关注,致使写作素材缺乏,文学素养丢失,语文成绩低下,直至高考败北考生悔恨不已,老师又受上级责备。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岂不有苦难言,我们岂不悲苦哀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是深有同感,语文看起来容易学起来难,没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积淀,在考试中只能是眼高手低,写不到纸上徒增一片枉然。
目前,在新课改学科大综合、学生均衡发展的背景之下,只有我们语文老师携起手来,共同呼吁,营造舆论,才能有望使其他各科老师起到正面引導、相互监督和协调发展的作用,使人们从思想上、行动上去不同程度地重视起来语文,突出语文的基础地位,去达到某一教育家所言"我们的学校,要做到每一个生命都来为语文说话"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