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德育生活化的思考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ybul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生活化需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实际需要,从学生的现有道德水平出发,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而部分中小学德育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盲点。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的现状
  
  (一)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在一些中小学,学生喝酒、吸烟不乏其例,有些学生夜不归宿,整日迷恋于网络,更为严重的是各种各样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导致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在于德育过分地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少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和学生的精神需要,难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指导和教育的作用,片面地认为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相应地就会拥有理想的道德行为,学生也难以把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德育评价方式单一,目标“高、大、空”
  当前的德育评价方法主要侧重于考查道德知识,很少考虑其实效性,导致部分学生成了学校、老师的“弃儿”,学习成绩上不去,思想上放任自流,于是便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吸烟、喝酒、上网、打架等等。有人形容学校德育状况成“金字塔”型: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研究生是文明宿舍教育,留学生是热爱家乡教育。初中学生不会洗衣服,高中生不会叠床铺。高校开学期间,不少学生的家长扛着行李送孩子到校,而那些天之骄子却安然自得。
  
  二、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产物。”[1]陶行知先生也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就受劳动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就受科学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就受艺术的教育,过健康的生活就受健康的教育。也就是说,无需他求,生活本身就在对人们进行教育。鲁洁教授曾谈到,“课程内容的德育生活化只是一个起点,最终和学生的生活融在一起,才是课程的最终归宿”,“德育课程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他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才是具本质意义上的回归”。[2]
  一言以蔽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能忽略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教育应该和学生的日常行为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调整德育目标,完善德育内容,采用多种德育方式。
  (一)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
  “即使是在目前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日益削弱的时代,父母亲在孩子的幸福和发展中仍然承担着主要的责任。”[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再优秀的教师也难以替代家长的作用。中小学生在入学之前所养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对其以后的成长特别重要,家长要抓住其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养成教育,并以身作则。
  实例1:笔者所了解的一位家长,在办理存款手续时,由于信贷员疏忽,多付给了6000元。当时,孩子的母亲及孩子都在身边,孩子的父母商量后,主动把6000元退给了银行。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教育着、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一次,学校门口的商店多找给了这个孩子三角钱,她毫不犹豫地把三角钱退了回去。
  (二)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
  1.教师应该身体力行
  实例2:记得有一次,学校安排我们班打扫厕所,同学们面对臭哄哄的便池,都退了出来,看到此景,我拿着铁锨干了起来,同学们见老师带头干,也争先恐后地干了起来。无论春夏秋冬,霜雪严寒,我每天坚持长跑,把“不断进取,超越自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样既锻炼了自己,也感染了学生,学生毕业后还不断提到,老师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时时激励着、影响着自己。(源自:河南省鹤壁王庄乡一中牛星慧老师的自述,下同。)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谈到“做学教”的问题,“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身教胜于言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每天处于几十双眼睛的观察下,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教师只有在平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在各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一代新人。
  2.抓住教育契机,充分利用活动感染学生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学生有什么样的活动,便会有什么样的体验,也便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实例3: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所在班级的一个物理老师眼睛做了手术,我带头捐资二十元,同学们你一角我一块,有的甚至捐了十元,买了一些水果,去看望这位老师。当同学们看到老师还在打点滴,一只眼包裹纱布,而另一只眼睛却连近在咫尺的物品也难以看清楚时,同学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次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体验到身体健康的可贵,体验到人与人之间情的可贵、爱的价值。我抓住时机,开展了以“爱”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学生爱己爱人、珍惜友谊。有一位女同学因一件小事和一位男同学闹了矛盾,经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他们主动和好。当时恰逢“两免一补”的实行,名单上有这位女同学而没有那位男同学,而男同学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跟着祖父母生活,家庭生活也比较困难,虽然这位女同学的家庭经济状况也很差,但是当她得知情况后,主动要求把这个名额让给了那位男同学。
  当然,一两次活动不一定能改变学生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背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德育主体置身于生活中、置身于活动中,通过活动教育学生,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感染学生,通过自身的榜样影响学生,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不良习惯一定会慢慢消失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利用闲暇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往往似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一定都要在学校、课堂、办公室进行,教师可以在一些非常规的教育场合,利用闲暇时间对学生实施教育。比如上公交车要排队,见到老人要主动让座,吃剩的果皮要入垃圾箱,公共设施要爱护,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履行,处处是教育,时时在教育。农村孩子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尝试刷碗、做饭、整理自己的物品,到田间拔草、剔苗,感受劳动的艰辛,认识到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平时要充分利用一些活动去教育学生。比如,在植树节进行环保教育,劳动节进行劳动教育,“七一”党的生日、建军节、国庆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师节进行尊师重教教育等等。道德教育要更多地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精神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时、因事进行教育。
  
  注释:
  [1]约翰
其他文献
把上课称之为“舞”,源于我对课堂的理解.课堂不仅是师生声情并茂的演绎,更是心灵与思想的自由舞动.上学期我执教了“整理复习”第1课时:.三次教,三次不同的效果,我在思考中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特殊教育在政策、体系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新时期还需加快特殊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并采取相关措施,促进
学正朱张,一代文风光大麓;勋高黄蔡,千秋浩气壮名山.rn岳麓区最得山水之灵韵,人文之滋养.辖内小学79所,小学语文教师800余人.rn他们中有善思者,立志成为“会思考的芦苇”,成
思想是朵美丽的云.编织这朵云,我用三种素材:读书、思考、写作.rn读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师范毕业那年暑假,在家猛啃《许国璋英语》和《法律文书写作》.邻人不解地问:咋
摘要:作者结合科学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活动提出自己一些看法和做法,指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有明确指向性的探究情境,使学生能围绕情境产生强烈的疑问,从而去探究、去实践。我认为要保证探究活动顺利进行,还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猜想、勇于创新;同时还指出加强小组合作,倡导交流氛围,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作为引路人、指导者,应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处境2006年以来,笔者走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的几十所农村中小学和许多村庄,访问了众多学生、教师和家长,发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成了当地
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已达2000万,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18%至22%。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发展成才,既涉及这些儿童的权益保护,更牵动着千万家长的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安定。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引发的社会问题入手,分析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文化宣扬“师道尊严”,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是“道”的化身,具有极高的权威。最早宣扬教师权威性的人莫过于荀子,他明确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言不称师谓之畔(叛),教不称师谓之倍(背)”。[1]《礼记学记》中也说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
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应从根本上走向返璞归真。架构“道德天理”是道德素质教育之起点;唤醒“人的良知”是道德素质教育之途径;激活“人的善根”是道德素质教育之终极目标。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都很重视德的教育与传播,特别是几千年来,儒家道德伦理观以其稳定的形态积淀为公众的文化心理与个人信念。其“和、仁、礼、忠、孝”的理想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与认可,渐渐地也成为人们的一种道德规范而加以践行,所以多少年来,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