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

来源 :创作·文字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深爱着那座城市。
  当窗外的风景以坚厚且硬的黄土的姿态呈现眼前的时候,便是大脑中关于西北最原始温热的印象。
  清晨,一切还都是迷蒙混沌的样子。车行至陕西与河南的交界,黄土中被废弃的窑洞以极突兀的姿态站立在铁轨的两侧,伴着大西北特有的削峻和清冷,似一张张匮乏黑黢的嘴,尖叫着与火车飞驰的身体呼啸而过。
  整整一夜都在听许巍的歌,有着同样的顽强和忧郁,喷薄而出的是悲凉与哀愁。他为他热爱的故乡歌唱,同时却也清醒的知道,那将是自己永远也无法再次抵达的梦境。
  火车站的出口,朝着北城墙的方向。
  一直蔓延的姿态,从古至今,古朴却又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保留着自己生命的原色,西安仍能融进这工业时代,纯粹而又高昂。
  热爱着一切拥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尽管历经岁月的磨砺和冲刷,永远无法张扬蓬勃,但长久融合的本身就是一种极大胜利,有着俯视一切的姿态和随时萌生的美感。
  西安便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像一个年过古稀的老者,有着贴近苍穹的神情,淡漠且积满皱纹的脸,沟壑中的黯淡早已渗入皮肤,永远无法洗净。惟有时光的气息尚存,深邃的生命仍在。无知的人指责它的肮脏与颓败,却不知那是一种怎样的美丽。他不像楼兰、敦煌,在与时间的斗争中过早的离去。你让他粉饰,披上美丽的霓虹和高高的饰物,像一个走进美容店易容的老妪,将是一种怎样的迫害与亵渎。
  因为违背了自然与时光。
  手指一寸一寸地划过城墙粗糙的纹理,抬头仰望的时候,会有压倒的眩晕感迫目而来,如此清晰且酸楚的契合。一切都是极为真实的表达,现代人总是愿意靠近繁华的事物,殊不知,繁华只是一场自我制造的幻觉,徒然慰藉着寂寞空洞的灵魂。
  长途旅行只是一件极个人的事情。
  午饭过后,便与火车上的几个同行朋友分开。长时间的无言以对只会让彼此尴尬,早已习惯在陌生的地方沉默,如此会让你更清晰的听见来自内心的噪音。每次旅行都像是一场彻底的分裂,灵魂的忍耐度开始降到极低,它只允许你与真实的声音对话,平日里所有迎合和敷衍都显得力不从心。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清醒发现许多人不过只是与你擦身而过的空气,因为你们的内心从来便未曾彼此温暖。
  我们一直如此落寞,只是大部分人从未有机会发觉。
  独自乘车去了南郊的大学区。明晃晃的午后,一路上只有风影交错。
  傍晚的时候,找到一家大学附近的旅店住下。喜欢住在那样的地方,混在许多外地的大学生中间一起出行、购物,暂时掩盖了旅行者的身份,以最直接的方式融入到那里真正的生活之中。
  由于长时间的清醒,大脑开始混沌并无法进食,像是与这座城市产生的某种共鸣,以同样痛苦的姿势互相抚慰着匮乏慌乱的灵魂。夜色弥漫开来的时候,大街上挤满了来来往往的行人,大多都是附近大学的学生,背宽大的背包,穿入时的服装,三三两两地站在小吃摊前或店铺里谈笑。
  师大路的音像店都有着简单的名字和干净的装饰,神情生动或安静的学生在里面专注地挑选着自己喜爱的唱片,店员的微笑得体而有礼。Mazzy Star、Sinead O‘Connor……找到了许多一直想买的CD,walkman里立即漫溢出了缠绕淡漠的曲调。在书店翻一本朋友做的杂志,看到了自己的文章,文字暴露得有些艰涩,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表达。但还是感到欣慰。因为物质。
  一所大学正逢校庆,会有整晚的文艺演出。远远的便听到了叫嚣的声音。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生活气息,简单直接的快乐。广场和高大的建筑物上站满了人,许多学生搭起桌椅,踮起脚尖观看。还有几个男生把女友高高抱过头顶。都是大学生自己做的节目,唱一些很流行的歌曲,因为是外语院校的缘故,偶尔也会有几个干净的外国小孩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唱歌。表演者都会得到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很多学生在空地上做着简单的游戏,放肆的高声大笑。我安静地站在后排桌子上,虽然无法看清表演者的脸,但快乐热烈的气息却是直接而又生动。
  西安是一个很中国的地方,青黑色的仿古建筑有着极大的湮灭效果,任何西式的装饰在这座城市里都会显得渺小且又卑微。街道上的尘土早已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但似乎在闭上眼睛的刹那,仍能感觉到翻滚飞扬着的黄土,有无数的脸夹杂其中,以一种极模糊的神情行走,步履缓慢但会有自己的方向,像极了他们的城市。
  仔细看着钟楼墙壁上的每一处色彩,晦涩细致的花纹、涡旋缜密的构图、光滑冰冷的质感。完全都是传统中国式的建筑表达,有着宫廷式束缚感与控制力交综其中。在钟楼上告诉一位澳洲的游者,西安是最中国的城市,它留有中国从古至近的一切,至少是在感觉上的。
  比起钟楼,鼓楼便稍稍显得有些冷清。既没有成群把守的警卫,也见不到随处设立的警告,入口另一侧的楼梯便连着居住的人家,就连上方顶楼也大部分出让给了卖纪念品的小贩。惟有古代严肃而阴冷的政治色调在角落里兀自落寞的升腾。
  西安是一座极钝重的城市。
  如果没有那强烈昭示意味的城墙,你会把它的感觉与北方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内陆城市联在一起。比如济南或者天津。那是你的感觉在它沉缓且静默的身体下也一并显得钝重了,西安并不是一个适合观望或者轻拂的地方,这座城市的灵魂早已在它空洞沉重的身体下蜷曲深埋,能够唤醒发掘的惟一出口便只有时光,时间是加深了解、消除距离的通道,我们动用的方式不应是旅行而是生活。忽然原谅了那么多指责它的路人,随着旅行团匆匆而过,只是与它打了一个照面,然后一无所获的回到自己的城市,惟一可以纪念的便是可以告诉别人我已去过那里。
  在回民街找网友推荐的特色小吃店。
  走下鼓楼,穿过古墙幽暗的拱顶城门,便能看到大片大片的店铺,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店与店对街而建,价格都非常的便宜,扎着回族头饰的男子在店门口用生硬的普通话招揽生意,甚至厨房有时也是开放式的。店外露天摆放有许多桌椅,如果看到哪家比较喜欢,坐下吆喝一声,几分钟后便能等到很正宗的陕西小吃,无须吃得太饱,因为前方一定会有更吸引人的……如此惬意的饮食方式。还有一些沿街叫卖的小贩,卖刚刚炸好的糕点,柿子饼、年糕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糯米制品,口感松软。
  西安的气质里有着极大的包容。
  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与它极搭调地融在一起。曾经有一位朋友笑着告诉我济南的建设方式很野兽派,喜欢把许多不搭调的事物放在一起。农田,写字楼,摩天大厦,破旧的住宅……同样的情况在西安也有,却表达得如此协调。这里似乎少有规则,交通、卫生等许多方面也比同类城市宽松许多。在拥挤的东大街上,你会看到衣着光鲜的贵妇,看到沿街行讨的乞丐,看到背着大大包裹的民工,全身肮脏且麻木,看到闲聊的学生和匆匆上班的白领,看到名牌店里的新品广告,看到路边电线杆上的性病小报……这一切都不会让你感到惊讶,你甚至会觉得这很正常,因为这座城市的淡定。它不会唾弃任何一种依附它的事物,无论是身体或是灵魂。
  几千年来,这里沉淀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所有的东西,肮脏的、深妙的、美好的、邪恶的……它都义无返顾的用自己的身体包裹起来,那是时光最后的选择,让它成为一个如此温厚的地方。所以你看到的是一张极真实的脸,完全中国化的呈现,完整而又酸楚。
  在烈日下行走,用身体亲自感受这座城市里每一寸泥土的气味,像是作离开前最后的纪念。
  听极疏离的音乐,每一张匆匆而过的脸都会在音乐的包裹下显得生动而又美丽。我们总是如此的靠近却又彼此疏远。
  黄昏的风把诡异的夜色漫溢在了整个城市的空中,我独自坐在长椅上休憩。北门底下,一个小女孩用颤抖的右手写下自己悲惨的遭遇,师大路旁,年轻的母亲抱着幼小的女儿落寞地流泪,有一位父亲双手举着白布在一个豪华的商场门前默默伫立,上面写着自己儿子从那里的电梯上摔死却没有人承担责任的悲痛……很多人从他们的身边匆匆走过,操着如此熟练且冷漠的表情,他们都懂得石头森林中的规则,却总是忘记如何让自己以及别人的灵魂获得温暖。
其他文献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前一句是物质,后一句是精神。如果这两者都搞好了,可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了,两手抓就两手都要硬。业内人士说,喝茶是一种境界。更有大内高手云,茶是一种禅,随便不得。雪芹先生在《红楼梦》里好像也借谁谁之口说过:一杯为品,两杯为喝,三杯则为饮(饮驴的饮)。若以此标准,大多数人不合格。看来,喝茶讲究的,就是个质量,几年前写过一首诗,开头两句为:茶喝三遍为水,花
期刊
村长家的早饭是饺子,这是为了优待我,因为我答应他写一写村里栽树的事,别的地方都有扶贫造林款,为什么他们村没有。但饺子是我不大喜欢的东西,它的模样总让我想起人的耳朵。吃10个饺子我会想到肚子里装了10个耳朵。我10来岁时候,奶奶在家煮饭,老眼昏花的奶奶把她的尖尖鞋当成茄子,端上桌的时候我一眼就看见了,它摆在最上面,像一个圆圆的大茄子。饺子和茄子,都是我最怕吃的东西。时间越久,我对它们的联想越丰富。奶
期刊
当村民还在暖融融的被窝中酣睡时,我的父亲带着他的侄儿和几个年轻社员疾步走在泥泞的田垅上。父亲走在前面,肩上的粪桶发出“吱呀吱呀”的叫声。下着毛毛细雨,父亲没带雨具,雨水飘在脸上丝丝的凉。路面很滑,父亲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天很黑,田野很阒静,父亲手中的那盏油灯一闪一闪。寒气伴随着细雨灌进脖子,父亲打了一个冷颤。父亲的侄儿紧跟其后,一边倒抽冷气一边骂着娘。  这是1974年11月14日的凌晨3点钟。36
期刊
我们的爱情里,那些看似浪漫和柔软的部分,或多或少与一样东西有关,他叫电影。  第一次知道有爱情这个词、第一次知道玫瑰花、第一次知道亲吻拥抱、第一次知道有失恋等等。有关爱情许多个第一次在我们还没有开始我们的爱情的时候,想像已经在电影里千百次的经历。虽然是来自别人的故事,但作为一种感受,总不免在心底里偷偷地为那些情节留下欢笑,或者眼泪。  几年前,在冬天的大街上看见一个不到3岁的小孩,他扬着头志得意满
期刊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民教师孔子说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老夫子苦口婆心就是想告诫人们,没事闲呆着,别和人比来比去。比如他的学生子贡无聊的时候比划别人,就被他吹胡子瞪眼睛狠狠训斥了一顿。他自己则谦虚地说,我就没有时间去比划。   孔先生的教导,人们自然也记得,不过和人相比,和人比来比去,比上比下,比前比后,争强好胜,似乎是人的一种本性。人人也都知道,明明一个比字两把刀,可是还是放不下不比。年纪
期刊
从小就读《西游记》,最佩服美猴王的本事了,自然把美猴王当成了强者的化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猴王的看法有了一个大转弯。总觉得美猴虽然身手不凡,但最终沦为一个弱者,一个被扭曲了的弱者。   美猴王纵然有七十二般变化及一个筋斗飞越十万八千里的功夫,但终敌不过法力无边的如来佛。那个一直倡导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佛祖却残忍地、毫不留情地、毫无怜悯之心地将孙猴子压在了五指山下,可怜的孙猴子,只能在大山一角
期刊
地球变暖,冬与春的衔接渐渐无形,冬不似个冬,春不似个春。前日走沿江大道过身,下午阳光正好,见岸边人影密密,嚣声四起,抬起头就看到天空中四处是风筝,从来没见过有那样多,遮住了半边的天,又各种颜色与形状,高高低低飏在微微风中,下头是男女老幼,皆是仰面朝天,喝喝叫叫,仿佛要助成一股风势,让风筝借势飞得更高远。这情形让人看到春天到底还是到了人间,盈盈的是一门喜气,扑面而来。  我幼时亦喜欢扎风筝,弄来篾筋
期刊
我今年夏季到大连,和一位东北延边的老人唠家常时谈到,在延边朝鲜族仍然保持着古代迎亲的习俗,新媳妇过门的那一天,彩车临门的时候,年长的夫妇率领全家人,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亲自迎亲。否则,新娘可以不下车不进婆家的门。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我曾经读到这样的记载:“礼贵夫妇,易叙乾坤,配阳成化,比月居尊,河洲降淑,天曜垂轩。”(《史记·卷四十九》)《史记》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婚礼是一种多么神圣的仪式。
期刊
亲爱的多彼:   你好。自二十多年前,你在天庭上帝竞选中获胜并将我贬到凡间后,咱们就再没有见过面,不知你想我否?虽然我以前每天都在鄙薄和诅咒你,但你要日理万机,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惩罚我,这让我有点惭愧。想想,咱们其实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何必要闹得不可开交呢?咱们曾经跟着老上帝耶稣南征北战,一起为今天的天庭立下汗马功劳,那时候咱们友好得就像亲兄弟一样。我知道咱们的矛盾,起始于耶稣把上帝的宝座传给我
期刊
农事  清明节前后,下早稻。将稻种浸在池塘的春水里,三四天便会长出白芽,将出芽的稻种撒入秧田。然后赶着牛,用犁将大田破开。这时候,天气暖和,油菜开花,可以脱去棉衣与棉裤。二三周之后,秧苗长高变绿,有七八厘米高的时候,就可以插在大田里去。说是不插五一秧,也就是在五一节以前,早秧就应插完。我的印象是,青蛙开始在水塘里产籽的时候,下秧,它们开始在晚上叫唤的时候,插秧。当然,布谷鸟对这一点也很清楚。插早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