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大猜想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ong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纸头条、微博热搜,追逐热点的脚步从不止歇,作文命题热点、政治热点猜想、地理热点预测……高考命题人也是站在热点浪头的终极大BOSS。但是,被海量热点包围,你是否已经“乱花渐欲迷人眼”?!
  无热点不高考,“命题热点”通过盘点最具高考价值的热点、最可能入选高考题的热点、最具高考潜力的热点……识破热点背后的命题真相,掌握热点的高分必杀技,与大BOSS比肩站在高考热点最前沿!
  成功之门,从此进入!
  【作者简介】韦洋洋,广西南宁二中教务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南宁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中语会论文评比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广西各类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参与编写《高考作文高分之路》《材料—考场作文多角度运用点睛引路》等十几部教学读物;从教十六年,带过多届高考毕业班,所教学生曾获广西高考语文科第一名。
  除小区之墙,连人心之路
  【热点追踪】
  2016年2月21日,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文规定我国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该文件犹如一枚重磅炸弹,“质疑论”“忧虑论”“迷惘论”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热点解读】
  新鲜事物引起人们的质疑与担忧,究其实质,可窥见社会的许多方面仍缺勇气、缺信任、缺远见。考生在行文时,可通过平时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写出对比与思考;也可以结合未来,写出期望与愿景。
  1.关于友善
  破除隔阂和冷漠,走向友善、和谐。拆去围墙围合起来的情感篱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来往,这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们一直渴望的,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内容。
  2.关于创新
  积极改造旧事物,勇敢创造新气象。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其实也是打开改革的新思路。改革没有旁观者,我们要勇敢地跟随国家转变思想观念,敢于实践,敢于尝试与创造。
  3.关于建设
  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建设、营造。推广街区制,对城市建设有诸多的益处,它不仅能使公共道路循环畅通,激活社区商业,加速治愈城市病,还能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更多样、更美好、更丰富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愿望与追求。
  【素材链接】
  1.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2011年1月18日,杭州图书馆成了热门话题。从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就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让他们把手洗干净再阅读,但此举也遭到了一些读者的投诉。“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对投诉者说的这句话,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数千次。在杭州图书馆里,满溢着知识之暖、文明之暖、平等之暖,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友善。
  2.没有“建”,难得“福”
  2016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妙解“福建”二字。他指出:“很多人说福建是‘有福之地’,‘福’字当头,但我说,‘福’来自‘建’,是‘建’出来的!没有‘建’,难得‘福’。” 李克强总理的寄语,表明福建应以“建”字开路,努力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新的战略支点。“建”字不仅包含“吃苦耐劳”之意,更体现了“积极创新,勇于奋进”的时代使命。
  3.先行开放的“莱茵河畔”
  四川宜宾“高大上”的小区“莱茵河畔”首开中国没有围墙的小区先河,整个楼盘内的楼单元门直接朝向道路,俨然一副巴黎或纽约街头的景象。小区的管理情况,去过的人是这样描述的:宽敞的步行街、临街店铺无占道经营、车辆统一停放在规定地点……因为干净美丽、整洁安全、和谐有序、生活便捷,该小区被评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
  【高考押题】
  2016年春晚, 赵薇演唱的歌曲《六尺巷》,内容改编自位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家与吴家相邻,吴家盖房想霸占张家的空地,双方纠缠不清,告到县衙。县太爷惹不起这两家,不敢定夺。张英家人遂写信到京城,张英阅信后立即提笔写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马上拆让三尺宅基地,吴家也非常感动,也连让出三尺,矛盾就此化解。两家之间,从此空出了一条巷子,刚好六尺宽,此六尺巷,巷子虽短,但留给后人的思索却很长。
  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或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能套作或抄袭。
  【名师点拨】
  考生在审题时,首先要深刻地理解“六尺巷”这一典故体现的历史含义与现实意义。“六尺巷”是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的见证,它的宽度早已远超六尺,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是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
  行文时,考生可以写出文化味和时代感,如写成记叙文或散文,可以通过典型事例或生活细节来说理达情,不要空发议论或空洞抒情;若写成议论文,中心论点须体现材料里“友善和睦”内容的要求,结合现今拆除围墙建开放小区的新规定,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
  环境大问题,世界共处之
  【热点追踪】
  2015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演讲。这份演讲表明了中国坚定支持法国办好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支持大会达成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国际协议,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治理模式。
  【热点解读】
  环境保护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考生在写作时,要能以老话题写出新含义与新高度。阐述现象或问题时,考生可援引社会、国家甚至国际的更多例子以充分说明;陈述观点及认识时,考生应站在人类命运的高度上阐述,站得高才能“说”得远;表明观点态度时,考生不应只有担忧,还应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将观点从“虚”走向“实”;表达见解时,考生要尽量写出事物间本质的联系。   1.关于责任
  演讲中的部分内容阐述了中国对于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张和意见,包括许多务实的措施,这不仅让我们看到国家实事求是和负责任的态度,也促使每一个国人认真对待“责任”二字在个人身上的重量。
  2.关于生存
  习主席对巴黎协议提出的“四点希望”及“三点主张”,高瞻远瞩,不仅着眼于现实,更放眼未来,引发了我们对“大自然与人类共存”真谛的深度思考。
  3.关于智慧
  习主席在讲话中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话: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提出的建议统筹了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体现了互惠共赢的理念与智慧。伟大作家的名言出现在如此重要的演讲中,“智慧”一词自然要引起考生的重视。
  【素材链接】
  1.保护奈良建筑
  1944年,为了取得对日本作战的最后胜利,美国空军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空前规模的大轰炸,日本的城市建筑毁坏严重。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位巨人——梁思成,他没有狭隘片面的个人民族思想,而是站在了艺术的高度,劝阻了美国空军对奈良的轰炸,为历史留住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2.不容忘记的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是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仅当年12月中某一周的雾霾就夺去了12000多名伦敦市民的生命,更没有人说得清到底有多少人因此患病,或是那些在雾霾中度过童年的孩子是否会在成长中面临更多的风险。总之,当年的伦敦共有500万人口,将近四百分之一的居民就这样消逝于雾霾中。伦敦雾霾事件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历史留下的教训一直警示着今天的我们。
  3.属于所有人的自然大学
  自然大学是一所虚拟的大学,它只有13个全职员工,挂靠在北京市水源保护基金会门下。它拥有多个学院:山川学院、鸟兽学院、草木学院、垃圾学院、健康学院、乡土学院。这些学院每周末都有课程,向所有人开放。它的校园是大自然,课本是现实中的环境伤害事件,老师是志愿者们,学生是公众。它是一所全开放的公众环保大学,倡导公众一同发现自然之美、环境之殇,集所有的智慧来一场旷日持久的环境教育。
  【高考押题】
  2016年2月18日,第5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选结果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摄影师张磊的作品《雾霾在中国》获得长期热点类单张一等奖。中国摄影作品荣获国际大奖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也因照片体现的真实,令我们对生存的环境心生忧虑,痛心不已。
  对此,你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与见解?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名师点拨】
  考生在审题时,要抓住作文材料体现的问题实质,谈及的环境问题,要站在国家与世界的层面上进行思考,材料中“令我们对生存的环境心生忧虑,痛心不已”一句,强调了考生作文的立意要写到“人类生存”的高度。在行文时,考生要善于结合社会当中出现的例子,对环境问题讲清事实才有说服力。
  乞讨新方式,爱心新挑战
  【热点追踪】
  如今,马路上的“擦车族”日渐增多,他们手持一根鸡毛掸子,或只抓着一块抹布,趁着红灯的时间,穿梭到车海中帮车主擦窗,然后敲窗示意车主给钱,获取所谓的“劳动费”。目前,这种获取“劳动报酬”的方式似乎已有升级,尤其在封包利事随手给的春节佳日,“擦车族”对有车一族甚至不给钱不让走,有的还设起步价,五毛一块不放行,五元多元始通路。这样的乞讨新方式带着社会特点,对人们的怜悯情怀提出了新的挑战。
  【热点解读】
  “投入生活,评论现实”与“忧患意识,悲悯情怀”是高考热点作文的两大主题,此类时事热点正是这两大主题的融合。考生在写作前的思索要紧密结合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分析此现象存在的原因、社会影响及解决方法,在行文过程中,则应联系更多的社会现象谈如何才能真正地帮助弱者。
  1.从路人角度看爱心
  爱心是什么?援助之手应该向谁伸出?何为真正的弱势群体?怎样才能让爱心不再受伤害?爱心如何给?援助之手应该怎样握紧对方?怎样才能让爱心找到正确的归处?
  2.从乞讨人角度看劳动
  “擦车族”那些所谓的劳动,其实是毫无疑义的乞讨行为。他们认为如此钱来得快,不愿接受救助,也不愿为谋生而付出辛勤的劳动。与之相反,一些身患疾病或身体残疾的人却能通过努力,自强不息,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之路,令人敬佩。
  3.从社会角度看措施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社会能为此类群体提供一些有力的举措,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救助,得到谋生的指导,这样才算真正做到帮到实质,帮出实效。
  【素材链接】
  1.重庆“水表男孩”已长大
  重庆江北区有一个穷困人家的孩子曹博宇,他四岁那年被确诊为双足马蹄脚外翻,妈妈双目失明,爸爸在他出生后不久离开了这个家,留下小博宇与妈妈、外婆相依为命。每天早晨,小博宇总能在家门口的水表上发现几个袋子,袋子里有蔬菜水果和肉等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到小博宇上学后,袋子里便多了小书包、文具等。这些生活用品其实都是邻居们的爱心,但是没有人承认给他们一家送过东西,在邻居们近十年的关照下,小博宇已茁壮成长为乐观的男孩,而邻居的爱心,像一股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温暖着这个家,也温暖着整个社会。
  2.紧跟时代“站”起来
  赵书光原是渑池县某企业的一名职工,由于在工作中出现意外而造成下肢高位瘫痪,从此与轮椅相伴,但他与妻子坚强面对生活,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自力更生,先后做过化妆品生意,开过网店和微店,还注册了爱心之光电子商务公司,免费为全县的残疾人培训电子商务技能,帮助他们自力更生,自谋出路。他的行为获得了社会的赞许,“身残助残做强人,愿为大众奉爱心”的锦旗,代表了人们对他的无比敬重之情。
  3.《第一书记》的“面对面捐款”   广西卫视《第一书记》首创“面对面捐款”——全透明、最放心的慈善模式,内容包括电视台记者实地拍摄,村第一书记到演播室现场讲述,现场爱心企业或团体、人士面对面捐助等环节。节目倡导的是“扶贫先扶志”的新型扶贫投资公益理念,注重的是产业项目的扶持能否实现整个贫困村的可持续发展。节目倡导的公益慈善不再是单纯的“输血”治疗,更重要的是要为受捐助群体建立“造血”项目。
  【高考押题】
  2015年10月,安徽利辛女子李娟因见义勇为救小女孩被恶犬咬成重伤的事在网上登出后,激起了广大网友的极大同情,获得的爱心捐款超过80万元。但谁曾想,事实上李娟并非在回家路上受伤,而是在男友的养狗场内被狗咬伤,其男友为了给女友获得救助而向社会撒了谎。事情的真相让献出爱心的网友寒了心,一些人说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依然会伸出援助之手,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对以后是否再慷慨献爱心已有迟疑。
  此类事情在社会上屡见不鲜,对人们的社会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能套作或抄袭。
  【名师点拨】
  考生在审题时要从各个角度展开思考。从李娟男朋友的行为看,这反映了目前社会中常见的欺骗爱心的现象,这是让人痛心的,而网友们的反映也折射出善心人普遍的两难心态。考生在行文时不能通篇仅谈事件的危害及影响,也不应空洞地表达对欺骗爱心与绑架爱心行为的反抗,要有理有据,提出建议及呼吁,才能让文章有观点、有态度。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热点追踪】
  2016年2月5日,美国纽约帝国大厦举行点灯仪式,这拉开了纽约市2016年中国“猴年庆典”系列活动的序幕。民众庆祝的方式不仅包括在地标性建筑和文化场馆举办象征性仪式,还包括一系列展示春节文化内涵的活动,让中华文化走进纽约民众的生活。
  【热点解读】
  以小见大、辩证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高考作文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考生在行文时需要思考全面,由表及里,紧密结合实际,展现一位独立思考、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态度。
  1.关于传承
  肯定中华文化之精华,做好文化的传承者。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光辉灿烂、泽被东西,在人类前进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炎黄子孙,应为中华文化的集成与传播尽一份力。
  2.关于包容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优势与不足,应全面辩证地认识我们的世界,以海纳百川之姿面对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3.关于创新
  在文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国与国之间通过文化软实力博弈,中国也无法置身事外,必须全力以赴。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年学子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通过学习和借鉴,做好文化的创新者。
  【素材链接】
  1.身在异乡的文化传承者
  2015年11月,据《欧洲时报》报道,近年来,中国在欧洲的留学生逐渐增多,他们经常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教授中文是很多留学生的选择。尽管教学条件不尽如人意、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他们仍旧孜孜不倦,用汗水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在意大利留学的小吴说:“在这里教书,真的会产生一种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使命感。”事实上,汉语的推广为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留学生也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
  2.包容彰显民族自信
  《周易》里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文化中包容意识的深刻表达。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美国时发表演讲,他说:“中国人民一向钦佩美国人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他列举了青年时代读过的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等人的著作,坦言喜欢了解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这些简短的话语,透出了其对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理解,也表明了要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守护文化民族性的决心。
  3.书店创新引发全民阅读
  2016年,实体书店创新风潮引发关注,全国有10家书店加入“城市之光”计划,试水书店住宿新模式,成为书店跨界尝试“敢吃螃蟹的人”。杭州晓风书屋联合浙江省人民医院,在该院的住院大楼开出一间80平方米的实体书店,吸引了不少输液病人光顾。实体书店的创新让阅读更加便利,也让全民阅读的实现多了一份可能。
  【高考押题】
  前不久,在一档名为《传承者》的节目上,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段传统的汉族民间舞蹈——高台花鼓,相传此舞是农民为了祭祀农耕文明的始祖后稷而创造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却引来了不同的声音。
  有青年评论员认为,此传统文化节目形式没有变化和创新,发出“这技能能当饭吃吗”的质疑;节目评委陈道明认为,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每个独立的节目都是在延续文化传统;节目评委王纪言则表示,此节目代表了中国农民的淳朴、敦厚和乐观,让观众看见了中国农民的风流和三晋的风流。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能套作或抄袭。
  【名师点拨】
  考生在审题时,要明确材料所列举的事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中华文化越来越为世界所关注,然而有人却认为,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守旧与落后,许多人对外语的重视远超母语,崇洋媚外一度成为社会的热门现象。材料中,嘉宾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产生了分歧,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考生要写好此题,需要找出各个观点的不同之处,选取客观、公正的观点进行论述,小中见大,由此及彼。要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从自身行动推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出境游火爆,修养需提升
  【热点追踪】   近年来,随着出境游的升温,中国游客给世界人民留下了“土豪”的印象,与此同时,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屡遭曝光,随地吐痰、不讲秩序、吵闹喧哗、乱涂乱扔等陋习,似乎已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游客相比,许多中国游客的文明程度确实与之存在差距。
  【热点解读】
  文明与修养是高考作文的热门话题。行文前,考生应紧密结合社会中相关的实际问题,分析此现象存在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法。行文时,考生则应具体事例具体分析,谈如何做才能解决核心问题。文章可以从个人行为延伸至社会导向,从而谈及此做法对国家形象的意义,凸显考生思考的深度。
  1.关于自我
  一些中国游客外出时往往按照自身的习惯“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在公共场合不注意自身言行,引发争议。走出国门,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形象,规则、文明应该始终放在群体习惯和个人感受之前,关注自我的同时,也需考虑他人的感受。
  2.关于修养
  金钱多寡与修养如何并非等同,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仅是自身文明修养缺乏的体现,更是社会问题的体现,应引起全社会的反思。每一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增强文明修养,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塑造文明友善的国家形象,让文明与修养成为国人最耀眼的名片。
  3.关于理性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境游,并且在海外展现出极强的购买力,这体现了我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的现状,是国富民强的好兆头。然而,疯狂购物、对奢侈品的狂热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部分中国游客的消费不够理性。价值趋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与追求,重物质的同时也需关注精神的发展,摒弃浮躁,做一个内心富足的人。
  【素材链接】
  1.顾及他人到“极致”的日本文化
  在日本普遍存在着一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日本人在电车上不打电话,因为怕吵到别人;大街上绝对不会出现缠着家长哭闹和随地大小便的孩子;坐地铁遇到需要的人必然会让座,但是却装作要下车的样子,离得远远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于顾及他人感受到“极致”的日本人来说,自我约束几乎成了他们的信仰,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带来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也给许多外国游客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2.正能量大姐的选择
  2016年3月6日,北京地铁车厢里有人晕车呕吐,随后下车。面对着地面上的一大摊污物,周围乘客大都绕道走开,这时,一位大姐蹲下身,掏出纸巾、塑料袋,把地上的污物一点一点地擦干净,她的举动被网友拍下后传播到网上,广大网友纷纷点赞,称她为正能量大姐。在公共场合,少给他人添麻烦,多多助人解决困难,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3.摒弃浮躁,找回年味儿
  旧时过年的情境,令很多现代人向往:走亲访友、祭祀百神,甚至连吃喝都有讲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民俗在慢慢消失,越来越多的人感叹年味儿变淡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被过度包装的礼品、不得不送的大额红包掩去了本来的面目,变成了十分单调的节日。如何做到物质和精神并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内容,而应该理性面对,摒弃浮躁,将精神内涵充分填充到传统节日中去,找回节日本来的味道。
  【高考押题】
  材料一:据报道,2016年春节,近600万的中国出境游客刷出大约900亿元人民币的境外消费额度。如今的中国,随处可见奢华的影子,豪车、豪宅、名表、名包,一些人的生活被空洞而无止境的消费所笼罩。
  材料二:据泰国媒体报道,近期,有大批的中国游客采用自驾游的方式游泰国,因中泰两国的交通规则有所差异,中国游客除了在泰国驾驶时未按当地习惯靠左行驶致险象环生,近期更有一批中国游客驾驶露营车穿梭路面、随处停泊,各种自私的行为引发大批泰国网民炮轰。
  对这两则材料,你有什么看法或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能套作或抄袭。
  【名师点拨】
  材料列举的事例,反映了中国游客出境游时的尴尬现象,精神文明发展的脚步赶不上物质文明发展的速度。要写好此题,考生不能浮于表面,通篇仅谈事件的危害及影响,而应怀着端正而积极的心态解读材料,将自身的感悟融入字里行间,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弘扬,同时舍弃和抨击假恶丑的现象,从一位合格公民的角度阐述加强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大题小做”,追求极致
  【热点追踪】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这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的获奖感言。然而一个诺贝尔奖,远不能概括屠呦呦及其团队数十年的付出,他们经历了190次失败,历尽艰辛,终于利用乙醚提取出青蒿中有效的抗疟成分,成功制取抗疟效果为100%的“中国神药”青蒿素,这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而言,都是一份无比宝贵的财产。直至今天,多少创新者依然在默默无闻地埋头耕耘,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和人类的医学进步挥洒着青春与热血。
  【热点解读】
  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是高考作文青睐的主题,此类时事热点以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为切入点,考查考生的人生观和对热点事件的认识,因此,一个准确而新颖的立意显得尤为关键。考生在写作前应以理性的态度积极思考,紧密结合社会中的实际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想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选材时,考生要选既符合自己的观点,又极富典型性的例子,最好能做到古今中外都有所涉猎,结合现实事件有层次地呈现自己的观点。
  1.关于追求
  我们的价值与追求是什么?这关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常常成为人们人生路上选择的关键。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创造价值,是对每个人的重大考验,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观念支配着行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一些社会现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发掘内心的价值取向,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从而收获人生的别样丰盈,创造无限的价值与可能。   2.关于坚守
  该如何实现这样的价值与追求?行动与坚持是成功的试金石,投入行动,坚持付出,从小事做起;拓展思路,旁征博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3.关于极致
  达到怎样的程度才能离梦想更近一点?许多人都想登上梦想的神坛,但没有一定的积累,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做好每一件小事,追求极致,就能创造无限的价值和可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极致,让梦想更近一点。
  【素材链接】
  1.各不相同的人生追求,同样丰盈的人生价值
  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位校友的事迹分别刊登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网站和《人民日报》上,引发舆论关注。一位叫邓麟,在学术上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另一位叫德吉央宗,以大学生村干部的身份服务家乡,赢得“最美基层干部”称号。他们于2010年走出校门,奔向了不同的人生战场,却用相同的校训——“诚朴勇毅”书写了让人称道的价值追求,他们既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也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
  2. 古稀老人免费提供凉茶17年
  每到高温酷暑天,梅花镇政府旁边的一个小区门口就会摆出一个凉茶摊,这里的凉茶全部免费。茶摊主人是“梅花好人”郑龙龙,他坚持了17年义务为过往路人烧凉茶。郑龙龙说煮凉茶会上瘾,一天没煮心里就不舒坦。他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环保宣传、老年活动,奉献爱心的脚步从未停止。在这位古稀老人看来,每天做一点好事心里就踏实了,只要身体吃得消、手脚利索,他会永远干下去。
  3.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当下,“工匠精神”绝对是一个热词。“什么是‘工匠精神’?那就是精益求精。”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董事长周善红说。在德国考察时,周善红对“工匠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但是如今,这个只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拥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德国制造享誉世界的奥秘,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二战以前生产的德国门锁至今不生锈,德国建的住房120年也不会倒……这一切都在诠释德国“工匠精神”的成就。
  【高考押题】
  在互联网中,还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如P2P一般两级对立,一流者立志打造互联网金融帝国,末流者不惜选择名誉扫地,一跑了之。
  2015年,“e租宝”事件的曝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了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强力整顿。
  在这样一个内部闹腾、外部喧闹的氛围之中,某理财平台在上线不足一年的情况下,已经获得了超过1.6亿元的投资额,堪称P2P成长的楷模。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始终坚持为客户着想,虽然做的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是做好这些小事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钻研和创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做小事,也难成就大事。在纷乱的P2P领域,这一点成了他们的制胜法宝。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能套作或抄袭。
  【名师点拨】
  材料选自引起公众热议的P2P话题,考生要写好此题,需要看清利弊,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不能通篇否定、就事论事,而应借此事例延伸开来,围绕文中提示的语句行文。可以重点关注“做好这些小事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钻研和创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做小事,也难成就大事”等点明观点的语句,强调自身的感悟,抒写真情实感。
其他文献
在我高考那一年,电视上播出了一档火遍大江南北的节目——《超级女声》,那时我一边看节目一边在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制作出这么好看的节目该多好啊!于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视编导专业。  初入职场时,我满心期待,立志要有所作为!可是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我在工作中没少吃亏。正是这些经历,促使我这名职场“菜鸟”不断成长。  准时出现在第一现场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位同学上课迟到了,老师
期刊
场景一  教师节那天,无聊的小强在上课的时候给老师送了一个QQ空间礼物,很快他就收到回复:“谢谢,下课把手机送到我办公室来。”  场景二  课堂上认真听课的人很少,学生们基本上都在玩QQ、微信、游戏什么的。  老师突然说:同学们注意一下,下课把手机交上来,你们手机的剩余电量就是你们期末考试的分数!  场景三  班主任站在讲台上,气愤地吼:这次考試,你们简直是一败涂地!  全班顿时一片寂静,没人敢说
期刊
2015年,新材料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的半壁江山,全国15道作文题中有14道是材料作文 (只有北京卷的“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是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能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也成了不少考生写作时的拦路虎,而如何选取一个恰当新颖的立意角度,是决定一篇文章优劣的关键因素。  从2015年的高考阅卷现场来看,考生主要的审题立意误区有:  将全面理解误为面面俱到。全面理解,
期刊
毫无疑问,报考一个好专业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专业的理解往往过于简单化,而且对诸多专业有误解。比如,人们说起计算机专业,就会联想到网管、黑客、程序员;说起机械专业,就会联想到挖掘机修理工人;说起金融学专业,就会联想到华尔街大鳄、叱咤风云的银行家;而说起保险学专业,大多数人也会异口同声地说出四个字:卖保险的。  每当我与别人谈起保险学专业的时候,有的人会说,学了保险学也
期刊
偏见 .  民族类院校只招少数民族学生  1990年以前,民族类院校90%的招生对象是少数民族学生,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干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国家的民族类院校的招生政策也在进行调整。如今,民族类院校是面向各个民族招生的,只是部分院校会在招生章程里设定汉族和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比例。例如,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民族类院校在2016年的招生章程注明,少数民族考生约占学校招
期刊
我常常听到不少同学抱怨说自己的记忆力很差,经常记不住课本上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这或许只是你的记忆方法错了,所以效果才会如此不如人意。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在此,我介绍一些跟同学们学习方式密切相关的记忆方法,谈谈增强记忆的几个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误解:记忆过程中出现种种杂念,真烦人啊!  正解:妨碍记忆的杂念原来可以成为促进记忆的诱饵。  记忆本身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因为记忆会
期刊
这个世界对大家都是一样的,可为什么有的人很快乐,有的人很不快乐呢?其实,这都取决于你用什么眼光去看待世界。  麦田稻鹰:  我在一所很差的学校上学,学校每年只有一两个上一本大学的学生。我的成绩很差,对于我来说似乎上大学的希望很渺茫。我该怎么办呢?  何小斌  何小斌:  我不知道好的学习环境能不能改变一个人,但我敢肯定一个坏的学习环境很容易改变一个人。以前,我的一个好友中考考不好,上了一所私立高中
期刊
这里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超越任何艰难险阻;  这里是你独立思考的空间,这里是你自由畅想的舞台;  这里有我们的温暖回忆,有我们的痛苦悲伤,也有我们的快乐幸福;  更重要的是——It’ s private。  小编:我要更正一下,@莎莎,小编是个菇凉,而且还是个软妹子(窃笑中)。对于女生为何要结伴上厕所这样的千古难题,小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反正上学的时候要是没人陪我去上厕所,我情愿憋着……  @朱小
期刊
“同学,你哪个专业的?”  “社会学。”  “以后出去做什么?”  “混社会。”  这是社会学专业的小伙伴们常用来“自黑”的段子。没办法,“吃瓜群众”对这个专业确实不甚了解。那么,社会学究竟研究什么呢?我先给大家举个例子。  前不久,王宝强婚变的消息“炸裂”微博。大家先是一起挺王宝强,但几个小时后“王宝强包养女大学生”的消息被疯转,不少人又觉得“他们俩看起来都不是‘好鸟’”。一大波辟谣消息出来后,
期刊
我大二的时候认识一个姑娘,她每天都在朋友圈里晒自己买的各种奢侈品。虽然她每天嚷着“吃土”,可是就她晒出来的化妆品的价位看,我感觉她真有钱。  但是后来我发现,她只是来自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她的父母就是非常朴素的两口子,手机用的是几百块的杂牌手机。她妈为了能买到便宜两元钱的蔬菜,每天都要多走二十分钟,绕路到菜市场的最边儿上的推位去买。就在她妈妈弓着背,拿着微薄的薪水,为了两元钱绕远路的时候,她却在考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