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守望者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99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作为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因而在教育过程中,他肩负着沉重而又伟大的责任。古往今来,教师总是被人们比作蜡烛,比作人梯,比作园丁,比作铺路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是把教师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因为,教师的身上背负着塑造学生灵魂的希望,更承载着学子成才的梦想。为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成为真正的“校园守望者”。
  
  守望孩子的智慧
  
  “守望孩子的智慧”就是要将知识传播给学生,如果要从教师传给学生,就必须让知识永放光明。如果知识之火在教师手中熄灭,那么再聪明的学生也不能将知识之火传递下去。也就是说,教师首要具备的素质就是“学习”。
  教师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拥有知识。然而教师作为一个平常的人,他所拥有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况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文化知识更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教师就不可避免要在学习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他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将自己所学知识以最好的方式、最佳的效果传授给学生。这一点,鲁迅先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鲁迅先生知识十分渊博,在文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以及自然科学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但他仍觉得“教书是很吃力的”,仍就怕“上讲台,讲空话”,“误人子弟”。他曾说过,“为教好书,就要预备足”。在杭州任教时,他常常“灯下看书,每至深夜”。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教好书,教好学生的首要素质就是“学习”。
  
  守望孩子的情感
  
  “我要让他们珍惜自然、热爱生活、善待生命”,朱永新教授如是说道。作为“校园守望者”的教师,“关怀”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另一素质。“守望孩子的情感”就是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当今的许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教与学,并没有过多的沟通。课堂上教师倾尽全力讲授知识,学生专心致志接受知识,铃声响,教师撤离教室,学生休息。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情感与精神上的交流。这样对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是好的方式吗?显然不是。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特别是孩童和青春时代,是人类感情极丰富也极脆弱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更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的沟通。有了情感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会慢慢消失,教学过程会更加顺利,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这样学生青春期脆弱的情感才会在教师的体贴与关怀中逐渐坚强起来,孩子们稚嫩的心也会逐渐成熟起来。孩子的心灵如柔弱的花朵,需要老师耐心的呵护。特别是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独生子女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灵更加孤寂,情感更加脆弱,因此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关怀与鼓励。教师应当特别注意。
  
  守望孩子的交际
  
  要让孩子们学会尊重、懂得换位,首先教师应当具备“尊重别人,懂得换位”的素质。作为 个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自己的学生,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即“换位思考”。教师没有任何权利忽视孩子的尊严,藐视孩子的力量。
  尊重,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没有了尊重,那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所说的、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的学生,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那么他就无法与学生沟通,无法走进学生的世界,无法了解学生的心情。那又怎能教好书,做个优秀的教师呢?爱心、同情心、正义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根本就没有懂得怎样做一个人,那又如何让他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呢?报纸上赫然报道着一位教师就因为孩子犯下的小错,竟然用刀子在其脸上刻字。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还是不是教师了?这篇报道使教师充满爱心,充满希望的形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竟是一个践踏孩子尊严,被埋没了爱心的狠毒形象。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可能是一个充满爱心,充满希望的善良的人吗?我想,在孩子幼小心灵上留下的只有恐惧与仇恨,因为他稚嫩的心灵无法感受到爱,也无法再容纳爱了!所以教师们请献出你们的爱心,尊重你们的学生。
  
  守望孩子的心灵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他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而且是对人性的塑造。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应当具备正确的道德标准和是非观。世上学生千千万万,然而都成为科学家、教育家或是别的什么成功人了吗?没有,再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将他所有的学生都教成优秀的科学家。但是他可以将他所有的学生教成一个优秀的人。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之下将学校固定成了学习课本知识的场所,老师则成了为升学而教书的工具。在校园中,学生只看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自己心灵的健康;老师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学校只是一味强调升学率,却忘记了校园还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家园。学生为了得高分而不择手段,家长为了孩子升入好的学校而不择手段,这是对教育目的的扭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作出榜样,告诉你们的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永远保持纯洁;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们并不要求孩子们将来个个成为科学家,但我们希望的是孩子们都成为一个光明磊落的善良之人。所以老师们应当作出榜样,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做人。
  
  守望孩子的生命
  
  教师应当具备“奉献”精神,要对自己的学生奉献一颗无私的爱心。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要尽心尽力将毕生所学授予学生,不要求回报。这就是“奉献”。然而,“奉献”并不是损害着教师的利益。“奉献”是发展的前提,如果自持一桶满水,吝啬济水于人,这一桶满水就会腐臭变质,结果荡然无存。因此,没有奉献的过程,就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常怀一颗“奉献”心,但不要把“奉献”视为神圣的崇高,视为伟大的施舍,而是要作为与学生,教师交往过程中的日常行为,这种‘奉献’其实是最利于自我的发展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学校教育中,教会孩子们如何学习,如何交际,如何做人,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守望孩子的智慧,守望孩子的情感,守望孩子的交际,守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教书是显性的,育人是隐性的,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开时合,时隐时现,此起彼伏,使施教过程产生众多的思想契合,心灵共鸣,这样便可以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
其他文献
科普文题材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不小的比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以及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的任务。但是,由于科普性说明文本身的独特性,造就了科普文的趣味性相对较差,教学此类课文,我们通常容易犯两类错误:一是单纯的说明方法的分析,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学得被动;二是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普及,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科普课,忽略了“语文味”。那么,
翻阅一本近期出版的某教育杂志时,看到“管理敘事”栏目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两处出现了老师“叫学生拿”的情况:一处是“你可以在后天下午上课之前叫学生拿到我办公室”,另一处是“如果你没有时间,可以叫学生拿上来”。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此类“叫学生拿”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而且几乎成为了常态,好像谁也没有觉得其有什么不应该。但是,只要细细想来就会惊讶地发现,这种“叫学生拿”的思想、行为,着实多有不妥。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何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揭露数学的本质,是一线数学教师都在探索、研究的课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直观图,寻求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态想象中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凸显出数学本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魅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本质;直观;对比;想象;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文本解读是读者不断逼近作者思想的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因其担负着引导学生习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职责,所以对它的解读要比常规意义上的文本阅读复杂得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教材文本因为解读主体的多样性而呈现出解读结果的多样性。编者、教师、学生由于角色的不同、阅历的不同、阅读目的的不同,在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会捕捉到不同的信息。其中,教师的解读尤为重要,因为这是联结作者、教材、编者和学生
儿歌、童谣,因其朗朗上口、富有情趣,历来被儿童所青睐。翻阅《品德与生活》教材,可以发现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内容,共计有三十余首,几乎每个单元都加入了1~2首儿歌。这些儿歌、童谣,在编排上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丰富了课堂。这无疑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感情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语言美感的熏陶和乐观开朗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 基于学生的兴趣出发点——
数学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对象,它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静态的数学教材,教师需要深入其中,把握实质,才能浅出,从而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可以说,教师对数学教材解读的深度、准确度,制约着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败。笔者始终认为,研读数学教材要从四个维度入手。  一、 研读数学教材的纵向联系  数学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前面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情况、特征或者道理的文体。说明文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占一定比例。说明文不像记叙文那样情感真挚,课上起来有声有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科学知识越来越重视,但对说明文,我们研究不多,思考不够,因此有的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兴趣不大,老师们感到,说明文具有直接描述、语言浅显特点,学生一读就明白,没什么学习障碍,尤其是公开教学,生怕上得比较平淡。  在提倡回归语文教学常态、扎扎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与教师谈心是校长常用的一种管理方式。然而,令许多校长头痛的是,这种谈心的方式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下面,笔者就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谈谈校长与教师谈心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邀请方式不恰当  情景:上课铃响过之后,A校长突然走进体育组办公室,来到李老师的面前,当着办公室所有教师的面,语气较为严厉地说道:“李老师,你出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诊断
自于永正老师执教《番茄太阳》以来,就有不少专家、教师更深入地研究起他的“简单语文”来,大家都认为“简单语文”其实不简单,那么,其中之“道”到底在哪里呢?细细研究于老师的诸多课例,笔者认为,正在于他合规律的文本解读。可以说,于永正的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他合规律的文本解读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理解作者—个性表达—回归文本—迁移智慧。于老师的“简单”,是一种文本解读哲学的“简单”。下面谨以于老师最近执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新提出的“四基”之一,被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所关注。然而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现状是怎样的,如何学会有效地运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成为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笔者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通过对部分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指导学生运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数学基本活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