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的诱惑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b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耻的丈夫杀死了她心中的白马王子”
  
  法国著名音乐人让·米歇尔·雅尔的“出轨”使其妻子、著名影星伊莎贝尔·阿佳妮万分痛苦。去年夏初,阿佳妮奋起而战,借助媒体,雅尔和他的“新欢”影星安娜·帕里约成了法国媒体去年夏天最不惜笔墨的热门话题。最令阿佳妮不能容忍的是,雅尔曾经一度对她的谎话连篇。
  在众多采访中,阿佳妮谈到了自己,谈到了她视为神圣的爱情观。阿佳妮丝毫不掩饰,她是个感情至上的女性。至今她还是相信白马王子的存在,相信真正的爱情,相信“相看两不厌”,相信“天荒地老”。她要她的伴侣同她一样怀有同样赤诚的心。但如同法国歌手克洛德·努加诺唱的那样:“终于在一天,无耻的丈夫杀死了她心中的白马王子。”
  三十多年来,米歇尔·雅尔始终青春不老,在他那张瓷器般光滑的脸上,岁月似乎难留痕印。毫无疑问,阿佳妮曾以为在他身上找到了她期待的另一半:一个满怀着青春热情的男性。涉足爱河,初恋的感动往往会带来自我的迷失。从阿佳妮不幸的遭遇,人们很想知道,在“出轨”的故事中,究竟是什么在推波助澜?
  许多专题论著的答案几乎一样:每个人都受本能驱使而做出他能做的事。在情感方面,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说,当社会对已婚、或未婚的夫妻的压力逐渐减缓、甚至消失时,每个人都以“原形毕露”了。今天,对西方社会来说,“点菜式”的夫妻时代来临了!尽管这份礼品带着穿肠毒药,但它带来了猎奇和求新。
  以女性为例。数世纪来,她们闭守家里,循规蹈矩当着家庭主妇,等待狩猎的丈夫归来。她们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去外面释放激情。而如今,眼下过多的选择使她们无所适从。她们在外工作、旅游和服避孕药,女权主义在她们心中深深扎了根,她们对女权主义的理解和利用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根据十年来的调查,一个尴尬的趋势摆在人们眼前:在“出轨”的男男女女中,女性已不再让须眉了。她们比男性更不愿在“夫妻泥潭里”窒息。用心理分析家威利·帕斯尼的话:她们拒绝“灰色婚姻”。
  在巴黎近郊当医生的玛蒂勒德承认:“共同生活5年后,我们家庭呈现了日复一日的单调。每逢星期天,我丈夫出门打高尔夫球,这是他的爱好,我不愿阻挠他。于是我经常独自一人上电影院去。一天,在电影院里,我遇上了一个人。他抚摸了我,惊讶的是,我没拒绝。随后的星期天,我们直接去了旅馆,房间是我预订的。”玛蒂勒德十分清醒,她不愿失去自己的丈夫,她对丈夫隐瞒了这一“外遇”。她承认,一旦道出这段“红杏出墙”的偶遇,灾难将无法避免。
  玛蒂勒德的父母是60年代的人,那个时代的人丝毫不会掩饰自己的风流韵事。在过度的透明下,夫妻像碎片一样纷纷散裂。强烈的忌妒之心常导致猛烈、毁灭性的伤害。但许多社会学理家指出,今天,嫉忌受到了克制。被抛弃的痛苦深藏在危机重重的夫妻阴影里,承受着各种时尚的折磨。玛蒂勒德虽然未将“出轨”视作罪恶,但她还是小心谨慎,不让夫妻关系出现麻烦。有时,高尔夫球确实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出轨”无国界
  
  记者帕特里亚指出:“女性需要有些故事。这并不意味她们会将一切付之行动。今天,人们更向往爱情,而不是夫妻楷模。”因此,就不难理解新一代的女性为何几乎异口同声对阿佳妮的故事不以为然。她们不但对“爱情实用主义”身体力行,她们也要自己伴侣也同样如此。
  在许多调查中,女性对“夫妻”关系不再视作田园诗般的浪漫了,她们越来越多地将“夫妻”看作合伙的企业,靠的是双方的智慧来维持。她们坦然面对“一夜情”,她们为此巧妙安排好自己日程。她们中有40%至50%的人承认自己至少欺骗过配偶一次。心理治疗家波尔认为,“红杏出墙”是现代女性证实自我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无论是东方,还是两方,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忠诚不渝的价值当然毋庸置疑。尽管如此,世界各地的喜好“出轨”人群还是汹涌澎湃。站在奖台第一排的必定是美国人,承认有出轨行为的人为43%;法国人略为逊色,他们为34%。《洛杉矶邮报》最近透露了两个有关“出轨”的关键细节:一、声称自己婚姻美满的人与那些抱怨自己婚姻的人相比,前者出轨的可能为后者的一倍;二、男性两个危险的“出轨”阶段是:首先,是婚后5年,其次是结婚20年后。绝大部分的美国女性在婚后第6年至第19年之间可以欣慰地喘口气。英国女性承认自己经常偷翻丈夫的口袋,或者偷听他们手机的录音。同样,25%的英国女性在年末节目里与老板调调情。最精彩的是,被调查的53%英国女性声称,一旦怀上了情人的孩子,她们决计不会向自己丈夫透露半点风声。敢于坦陈自己有婚外情的德国人占36%。近30年来,在做爱时猝死的德国男性将近一半不是和自己妻子!1/2的拥有Porsche小车的车主至少有一次欺骗配偶的经历。看来和德国人结婚之前,最好是找一个拥有小汽缸车的男性,可能的话是Opel车。在亚洲,人们对姑娘的建议是,与泰国男性结婚务须三思而行,据说有75%的丈夫声称自己有出轨行为。在中国台湾地区,爱情没年龄界限。根据一家地方报纸的最近报道,一位82岁的愤怒女性不得不将自己90岁的丈夫送上法庭,因为他和一位80岁的女性在旅馆开了房!据最新消息,这位男性对此并不后悔。
  
  上网取代了去舞会和夜总会
  
  “出轨”浪潮的迅猛与专栏文章“性与城市”以及铺天盖地的交友广告,尤其是英特网上的寻友网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虚拟世界里,男女是平等的,男性与女性几乎以同样的耐心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着各自期待的“红颜知己”和“白马王子”,上网取代了去舞会和夜总会。
  30岁的路易是个电脑信息工作者,他喜欢在网络上追逐姑娘。他总呆在屋里。直至他的女友安娜百般无聊地走后,他开始敲击键盘,向网上姑娘大献殷勤,诉说衷肠,甚至还会约会。他喜欢虚拟世界,在这个天地里。大家毫无掩饰地谈论自己,用滚烫的情话相互欺骗,随后就拜拜。这是个轻松的世界,在劈劈啪啪的击打键盘声中,或喜结良缘,或分道扬镳。
  但是有时“网恋”会把人弄得哭笑不得。28岁的玛丽刚刚结婚,当她全神贯注地在她喜欢的交友网站漫步时,她突然发现了她的丈夫。“很尴尬,我没回信。”玛丽对他丈夫什么也没说,他始终蒙在鼓里,毫无疑问,她不愿对他承认自己有上网的嗜好。弗朗索瓦先生也有这样的遭遇,他居然在网上发现,他的妻子也在网上寻找梦中情人。那个情人的情况几乎和他一样,但更有钱。他的妻子居然以离婚面目出现在网上,否认自己当了母亲。
  在网上谈情说爱,好的是不要立刻行动,仅仅坐在各自电脑前,参与者无须接触。例如,瑞西加喜欢上 网与远方男友聊天。坐在隔壁房间里的洛昂同样如此。每人都有自己的屏幕,每人都有自己幽灵般的对象。瑞西加断然说,这与“出轨”浑身勿搭界。
  尽管迪戈深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我从来不会欺骗我的妻子。”但是他对黑人姑娘有着难以割舍的喜欢,他整天在他喜欢的网上浏览,该网上到处是裸露上身的“黑公主”。当然,他只是看看而已,“我从来不会和她们幽会!”即使不拉手,网上的暧昧行为其结果总是不妙。当马梯安的舅舅告诉他,他女友克蕾尔是个色情网站的工作人员,他愤怒了。她将电脑和摄像头安装在自己房里,每到时间就在众多网虫前扭动起来。面对马梯安的愤怒,安娜不得不“洗手不干”了。
  于是,网上侦探应运而生。应客户要求,他们负责将网上的“婚外恋”一网打尽。美国私人侦探公司的老板戴维·金承认,该公司每年处理的网上私情的案件已达300起。为了弄到妻子(或丈夫)手机里的短信,而且不能引起他(她)的怀疑,费用为1000至2000欧元。社会学家罗伯特·埃伯居指出:“那些刚出道的‘出轨’者如同鸡啄食般地拼命寻找艳遇的机会。他们像不停变换遥控器频道那样,不停地选择合意的对象。这是一种用鼠标操纵的谈情说爱的新方式。他们唯一的担忧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家庭陷入危险,不管有孩子,还是没有孩子。”
  
  浪漫的想象力为客户提供完美无缺的服务
  
  其实“出轨”的男女有很多方法来保护自己:例如,某些人的来电,其铃声与众不同;声讯信箱设密码;特别留意固定电话的bis键,以及分类详细的电话账单;申请个特别邮箱;经常删除手机里的短消息,“好事”变坏事往往风起于此。
  今天,“出轨”商业的兴起,“出轨”人更有理由高枕无忧了。英国有两家事务所专门为客人出售足以搪塞家人的“理由”,还有第三家事务所专门为他们提供情人!网站WWW.MIS★★★★★★.COM就是这样一个专门给那些想尝试自由、不受干扰的男女提供冠冕堂皇的假“理由”。该网站首页的欢迎词写得明明白白:“作好准备,预先筹划,提供证明,安排好缺席的理由。提供自由自在时光,不引起任何怀疑。躲开别人目光,耕耘自己秘密花园……”
  这家事务所是三个年龄不到30岁的英国年轻人在一年前创办的。服务项目林林总总:及时来电话安排莫须有的商务晚餐;炮制子虚乌有的会议或学术研讨会的注册表格;还有从国外来的电话,做得天衣无缝;预订火车票、鲜花或礼品,并用假名预订旅店或饭桌。例如,如果你是个化学家,你期盼能有三天时间和情人幽会,该网站会给你寄上一份主题严肃的研讨会邀请书,其题目是“生物学主体光谱测定法的新观点”。还给你提供关于研究会的发言笔记(当然是匿名的),以及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感谢这根本不存在的参会。基本价格为50欧元,如果你需要其他服务的话,钱还要上涨。在这家事务所,浪漫的想象力为客户提供完美无缺的服务。
  例如,43岁的绘画老师拉法伊,已婚,并有两个孩子,他毫不犹豫地穿越整个法国,为了去与网上结识的情人幽会。他请一家专业的中介公司为自己设计了许多颇有说服力的“理由”,该公司给他发放了参加讨论会的正式的请柬和会议日程,还包括许多确认电话。在现实与虚拟中的拉法伊仿佛失去了欺骗妻子的感觉。
  
  田鼠比家鼠更忠诚
  
  《婚姻、性和传统》的作者奥利维尔指出:“制度上的婚姻已经被认可婚姻所取代。今天的新一代不再相信永恒的契约。”他们信奉的是“生活在一起,各自保持自由”的游戏规则。过去,人们结婚为了相伴到永远。18世纪,夫妻共同生活的期限仅为18年。时间不算短,但可以承受,不会上演“玫瑰战争”。2004年,人们寿命有了延长,夫妻共同生活达45年,将近半个世纪,稍不留神,这漫长的岁月成了催生“出轨”的土壤。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里,谁还敢坚持山盟海誓的誓言?38岁的丹妮埃勒,从来不安分,漫长的婚姻使她倍感痛苦,于是绯闻接连不断。她知道有些不妥,但她无力改变。“我需要一个用深情目光凝视我的人,给我热情如火的感觉,使我感到200%的存在。一旦他不再有这样激情,我即刻背着他再找一个疯狂爱我的男人。我只能如此。”越是自恋的人越有“出轨”的危险。
  数年来,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一直对这些喜欢“出轨”的人进行跟踪研究,他们希望找到一种药物,让他们能感到简单幸福的滋味,感到夜晚围着炉火的融融暖意,领略到如同大理石般坚定纯洁爱情的感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里的遗传流行病学教授泰姆·斯佩克托尔对5000名女性作了调查,为了能找出“出轨”的基因。《自然》杂志还为他开辟了专栏,结果激起了一番措辞尖锐的论战。斯佩克托尔对利用基因疗法来对付这些朝三暮四的男女充满信心。美国亚特兰大Emory大学神经人类学拉里·扬教授是他的竞争者,他专门研究农村里的田鼠与城市里的家鼠。根据他的实验,他指出,田鼠比家鼠更忠诚。一旦他的论文被肯定,人类就有一天能分离出这种不忠的神经传递元,可以找到奇迹般的药物来阻截这可怕的“出轨”基因。该市场大有潜力。但务须当心,拉里·扬承认,“人类比老鼠要复杂得多”。所以这场捍卫忠诚的战斗暂时还不见占上风。
  “工作是治疗‘出轨’的最好药方”,曾写过多本关于性行为论著的罗伯特·埃伯居指出:“许多年轻的高级干部完全埋头于公司业务企业,他们没有勇气,也没有时间投身于这种婚外恋的冒险中。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在色情网站上游览。但这并非是欺骗……”
  最近女性报刊的一个调查令人目瞪口呆,被调查的53%女性认为,没有发生性关系,就不能算“出轨”。她们绝大多数人对克林顿抱有好感,尽管他与莫妮卡对质公堂。在《她》杂志上,记者加戴里纳提到非洲的某个部落,那里女性认为,没有同异性有性关系,不能算通奸。许多网民也抱同样看法,网民维利强调道:“如大多数的讨论恰恰相反,‘出轨’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普遍,它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并非人人都能消受得起这样的奢侈。”例如,来自德国Padevborn地区的老爹,当他与情妇接连数日拥衾相偎,乐不思蜀,为了逃避家人寻找,他将摩托车丢在河岸的斜坡上,并不熄火,让人们以为他堕河身亡。对这场骗局,谁以欺骗罪将他送上法庭呢?不是他妻子,也不是他孩子。最感上当的是那些消防队员!他们花了数月时间,在河里来回打捞,结果一无所获。于是一怒之下,他们将他送上了法庭,并提出12000欧元的赔偿。看来在爱情上,人们可以玩火,但千万不能与消防队员玩火。
  编译自法国《新观察》杂志
其他文献
恐怖片从诞生之日起肩负了娱乐与激发人类恐惧和观众潜意识中对原始野蛮暴力残忍的激发作用。    最烂的金科玉律    ——电线被割断,电话线被割断,总有人去查看奇怪的声音,受到威胁后跑上楼而不是跑出房子,汽车卡住或不能发动,有—只黑猫跳过镜头,受到惊吓却发现是普通的道具,愚蠢地发现尸体,开场五分钟内就有人死亡,出现幻觉,除了目击者没有人相信故事,警告被忽略,醉酒的疯子知道一切真相,N年前/后的字幕,
期刊
到底是三级甲等的妇产科医院,萧楠住进8病房1号床将近一个月,身边的2号床愣是没空过。刚有一个宫外孕出院,胖胖的李护士立马拿着刷子冲进来一阵忙活,掀起一层细细的浮灰。李护士手不停嘴也不停:“什么年月啊,计划生育科老往我们妇产科塞病人。说他们床不够,难道我们床就够吗?”  瘦高个的邓护士往她身边一站,从形象到语言都像是有存心要来捧哏似的:“有啥办法。听说是怀了六个月要来引产的,再不收进来那人还有活路吗
期刊
周末行走在北京的西单或新街口,时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孩子擦身而过,他们十七八岁,二十出头,有的也可能更小。他们化了有点奇怪的妆,梳有点奇怪的头,穿的衣服看上去也是有点怪的。你停下脚步回头,有些困惑地凝望他们。而那些年轻的孩子们,他们这样快乐而又自然而然,没有一丝一毫做作、摆酷甚至炫耀的模样。  这些孩子们的身影更多的还是出现在校园里,电影院,各场游戏动漫画展。街头与众不同的装束对他们而言只是简化了的版
期刊
“银座”终究是傍着“憩港”这样的顶尖楼盘开的发型屋,弥漫在房间里的香水味、冷烫精味,都不是特廉价特刺鼻的那种。进得屋来,耳朵跟鼻子是一样的受用,略远处飘着小野丽莎红豆冰一样的歌声,略近处时不时响起几个发型师把焦躁掩饰得恰到好处的吆喝:“小莲——拿十个发卷来,哎呀,要那种细的,又不是卷大波浪……”  小莲是“银座”新收的小学徒,来了不过半年光景。这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儿显然还没发育好,瘦干干的骨架,刚来
期刊
从瑞典的马尔默到丹麦的哥本哈根只需1个小时的火车,当火车穿越著名的朗厄里尼海底隧道里,同车的朋友开始议论丹麦美丽的琥珀,而我却想起了安徒生。  火车穿过朗厄里尼海底隧道便驶达了哥本哈根,走出哥本哈根火车站过一条马路,便立刻告别车水马龙的喧闹而情不自禁并且身不由己的坠落进了一个童话世界或者说是安徒生的世界。  这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条运河,运河上樯桅林立帆影摇逸。而堤岸上则是数不清的人流在踊动,
期刊
这是本六十多年前上海滩上的银行印鉴样本,虽然经历了岁月的销蚀,但依然焕发出当年的精致来。硬封布面是高贵的紫罗兰色,上面有行烫金的中、英文字:浙江兴业银行印鉴样本。就在这一排中文里,也有字体的变化;银行的名称是隶书,“印鉴样本”为楷体。  《浙江兴业银行印鉴样本》汇总了该行上海总行有签字权职员留档的印鉴以及中英文签名。印鉴是篆刻的印章,中文签名用的是毛笔,英文则是钢笔。它分送下属各支行机构备案,供平
期刊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最后一批私人信件今年7月中旬向公众公开了。这些信一直由他的继女马戈特·爱因斯坦保管着,她要求等她去世20年后才能向外公开。其中有些信已发表于普林斯顿大学学报,收编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爱因斯坦论文研究项目推出的第十卷。它们是一个惊人的新发现。“爱因斯坦的私人通信否定了他是一个以牺牲人际交往为代价、孤僻冷漠埋头工作的人这种过于简单的看法。”总编辑戴安那·柯莫斯·布厄德说。从1915年4
期刊
俄罗斯低温冷冻技术探索生命再生    一疾病患者瓦莱里尔·普雷德听说莫斯科郊外有一家冷葬公司,可以帮助死人复活,她立即来到莫斯科郊外的这家公司    她找到公司负责人后声称,有了这样的公司,她不再怕死亡。由于疾病缠身,她死期已近。她要不惜一切,获得这种服务。等国家投资研究人体再生的项目时,她一定会成为俄罗斯国家计划项目的实验首选。为此,她已不再接受治疗,而是不惜一切筹集资金,她声称,即使乞讨、借钱
期刊
弄堂是上海特有的城市风景。过去,被上海人称为“新客站”的火车站附近聚集了面积最广的一片棚户区“两湾一宅”。而解放后被当作忆苦思甜教育基地的著名棚户区“番瓜弄”也坐落在那个区域。我的外婆曾长期居住在邻近新客站的长安西路,窄窄的弄堂承载了我的童年记忆。这一带每个过街楼后面都隐藏着密如蛛网、纵横交错的小弄堂。每个弄堂里又密密麻麻地排列着黑灰色、阁楼上开了老虎窗的民房。  这一片棚户区发起于上世纪20年代
期刊
如果说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那么我说一百个地球村民就有一百种对“幸福”的不同理解。有幸出访俄罗斯,我对“幸福”一词感触多多。  俄罗斯,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巨变”、“新生超级大国”、“沙皇”、“红场”、“列宁墓”、“克林姆林宫”……这些词汇,在我脑海里不停地浮现。尽管走过了许多国家,俄罗斯之行却仍让我有一种别样的心情,有一些说不出的期待隐隐约约浮沉在心间。好像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