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不仅是大学生入校之后的必修科目,而且是对大学生进行基本道德教育、对异常行为进行干预的一项可行手段。本文结合所在的艺术类高等院校工作,分析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意义和作用、在具体操作中的对策和举措、应当关注的主要方面等问题,力求探寻一条科学化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防止异常行为发生的可行道路。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异常行为 干预 艺术院校 可行性研究
一、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必要性
大多数教育者相信,大学生群体思想较单纯,在校生活学习较规律,发生异常行为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乃至“95后”、“96后”的新一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校园生活中的主体。比起往届学生,现在的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更多、思想越发有个性和独立,但他们的人生观和心理素质还尚待健全,在人际关系相处中缺乏技巧,容易受到自身不良情绪和外界因素干扰。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疏导,则容易导致某些学生产生人格障碍,进而发展为病态心理,最终做出偏离和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所以,当今高校大学生异常行为的发生现状不容忽视。
面对现状,针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与其相适应的心理教育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当下应结合高校工作,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疾患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尝试性的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力图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和调试方法,并努力从源头上总结出有效的健康情绪培养方式。
在帮助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同时,德育教育也是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作为高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构建始终离不开对于学生的培养,学生的道德体系教育是否完善,学生在校园中的生活和学习是否积极向上,学生相互之间的相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辅关系是否融洽等方面,都关系到学生在校的行为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否成功,也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在未来大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在我国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创作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加强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是当下艺术类院校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平时的学习和创作中融合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并在作品创作中弘扬社会道德及基本价值观。
二、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意义和作用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多为“90后”甚至“95后”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是很明确,加上需要经常靠自己处理复杂事务和人际关系,遇到挫折后往往只看到自己在学习生活及与同学交往中的不足之处,甚至夸大自己的缺点,因此容易出现自我封闭、厌学情绪、自卑感、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等无法正确认知自我的情况,如果不及时从源头上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干预,则极有可能让原有的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
针对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可以通过德育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同时正确对待可能会迎来的挫折。具体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每一阶段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发现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在某些不足之处取得的进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并记录在案,以便在下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进行横向比较。尤其对于部分自我封闭、自卑感情绪较明显的学生,应当鼓励其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上都要经常给予关注,同时可以通过让其参加学生会、学校社团、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创造这些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机会,逐渐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重新投入正能量的大学生活中。
2.帮助大学生积极融入集体和社会。大学校园集体生活比起中学时期相对单调的生活来说更具有社会性、丰富性等特点,大学生自来到大学校园后,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将自己圈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空间里,久而久之就会逐渐疏远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个人行为也不能及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鼓励。相反大学集体生活中可以亲自感受到周围同学所带来的集体力量的强大,在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中,大家互相帮助,讨论各种棘手的问题,从中也可以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同时在集体中可以得到更多个体表现自我、认识自我的机会,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锻炼和培养他们一些将来社会活动中所必需的基本素养,造就他们良好的个性素质,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其他方面特长,为学校所组织的各类文体类、公益类活动出谋划策、添砖加瓦。这样不仅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和能力,而且无形中造就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之间关系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日后他们能够在就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团体打下坚实基础。
3.促进大学生人格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是关系到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入校后,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德育教育,是帮助有心理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学生摆脱偏激、焦虑的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对当代社会认知能力和善恶辨别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艺术类院校里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传统课程,而且可以让有能力的各专业学生自行组织类似心理健康漫画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公益演出等形式的有关艺术类创作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尝试。通过这些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同时融合艺术类院校的特色。
在全方位德育工作关照下的大学生,势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有理性解决困难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协调与同学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矛盾,因法律基础知识薄弱、个人认知能力有限等原因产生的负面心理问题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对实现培养我国新一代具有高尚的道德思想观念的健全人格大学生的目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对策与举措 1.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艺术类院校向来不缺少能说会唱、能写能画的学生,且随着大学的开放式办学理念和与社会接触合作交流办学的机会越来越多,艺术院校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特点,艺术类院校应当抓住契机,由分管校领导直接牵头,校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合作配合,多开展能够反映校园文化的活动,二级院系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开展包括不定期的大学生文艺演出、与对外交流或合作项目有关的课程作业展、与艺术有关的社会公益演出、艺术界里的知名人士或团体进行的校园宣讲会、有权威有深度的综合类系列艺术讲座、体育竞技活动等形式的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而且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所需要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精神,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化类活动有助于参与其中的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他们的身心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放松,心情也变得愉悦,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失为构建和谐校园、预防异常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德育”有机结合。首先,在平时的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主要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多用实例和材料向学生展示与理论相关联的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和典型案例,做到具象地为学生展示在生活中具有道德观念、依法按规办事的重要性,保证他们在艺术发展道路上不会误入歧途。
其次,针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整体感觉较枯燥的情况,应当适当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除了上文提到的多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典型事例,还可以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心理测验、课堂小游戏、分组讨论、运用影视资料开展多媒体教学等较轻松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思政课教学既内涵深刻,又形象生动;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导向性;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要加强网络教育及其他方式方法的创新,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1]。
再次,要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德育互相渗透的实践模式。艺术教育与德育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他们的最高意境都是追求人类的真、善、美[2]。在具体操作中配合各学院辅导员老师带领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多参与到社会艺术实践和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中,发动学生干部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结合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和兴趣爱好,让他们学有所用,让他们认识到自身所学可以给别人带去快乐,给生活创造美好,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3.集体辅导讲座与个别重点学生教育相结合。“90后”大学生在入校后,由于个人处理问题和调整心态的经验不足,加之学校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发生诱导心理障碍进而产生异常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校方应当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发现苗头后要及时进行干预。因为大学在校学生数量较多,大学生异常行为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而高校专职进行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教师数量较少,所以有必要在每学期进行集中化的心理辅导或讲座。通过集体辅导和讲座,使大部分学生认清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大部分不良情绪可以在学生自身得到妥善处理。同时将这种辅导手段常态化,鼓励更多教师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学工、团委、保卫处等校职能部门也应当积极配合,多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朝正能量方向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学生的不良情绪限制在可控范围。
除了集体辅导外,也不能排除有个别心理障碍程度较深的学生的存在,面对这些学生应当一方面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另一方面要针对实际情况作出辅导方案,确保可以逐渐消除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具体操作中主要采取谈话、问卷等形式,了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心理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近距离、面对面地接触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社会情况等进行调查和访谈。通过对掌握的大学生心理病症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实施过程中也要不时对辅导对象的心理健康干预情况进行经验整理总结和反思,探求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多角度综合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同时查阅大学生心理案例的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成果,吸收和借鉴先进理念。
参考文献:
[1]管斌.以“课”育德:艺术院校学生实施艺德教育的主体路径[J].艺术百家,2011(6),224-226.
[2]管斌.浅论以“境”育德——艺术院校和谐校园建设对艺德教育的推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69-71.
本论文为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90后大学生异常行为下的心理调适与健康情绪培养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D178)。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异常行为 干预 艺术院校 可行性研究
一、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必要性
大多数教育者相信,大学生群体思想较单纯,在校生活学习较规律,发生异常行为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乃至“95后”、“96后”的新一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校园生活中的主体。比起往届学生,现在的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更多、思想越发有个性和独立,但他们的人生观和心理素质还尚待健全,在人际关系相处中缺乏技巧,容易受到自身不良情绪和外界因素干扰。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疏导,则容易导致某些学生产生人格障碍,进而发展为病态心理,最终做出偏离和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所以,当今高校大学生异常行为的发生现状不容忽视。
面对现状,针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与其相适应的心理教育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当下应结合高校工作,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疾患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尝试性的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力图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和调试方法,并努力从源头上总结出有效的健康情绪培养方式。
在帮助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同时,德育教育也是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作为高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构建始终离不开对于学生的培养,学生的道德体系教育是否完善,学生在校园中的生活和学习是否积极向上,学生相互之间的相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辅关系是否融洽等方面,都关系到学生在校的行为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否成功,也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在未来大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在我国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创作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加强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是当下艺术类院校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平时的学习和创作中融合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并在作品创作中弘扬社会道德及基本价值观。
二、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意义和作用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多为“90后”甚至“95后”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是很明确,加上需要经常靠自己处理复杂事务和人际关系,遇到挫折后往往只看到自己在学习生活及与同学交往中的不足之处,甚至夸大自己的缺点,因此容易出现自我封闭、厌学情绪、自卑感、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等无法正确认知自我的情况,如果不及时从源头上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干预,则极有可能让原有的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
针对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可以通过德育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同时正确对待可能会迎来的挫折。具体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每一阶段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发现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在某些不足之处取得的进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并记录在案,以便在下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进行横向比较。尤其对于部分自我封闭、自卑感情绪较明显的学生,应当鼓励其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上都要经常给予关注,同时可以通过让其参加学生会、学校社团、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创造这些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机会,逐渐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重新投入正能量的大学生活中。
2.帮助大学生积极融入集体和社会。大学校园集体生活比起中学时期相对单调的生活来说更具有社会性、丰富性等特点,大学生自来到大学校园后,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将自己圈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空间里,久而久之就会逐渐疏远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个人行为也不能及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鼓励。相反大学集体生活中可以亲自感受到周围同学所带来的集体力量的强大,在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中,大家互相帮助,讨论各种棘手的问题,从中也可以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同时在集体中可以得到更多个体表现自我、认识自我的机会,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锻炼和培养他们一些将来社会活动中所必需的基本素养,造就他们良好的个性素质,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其他方面特长,为学校所组织的各类文体类、公益类活动出谋划策、添砖加瓦。这样不仅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和能力,而且无形中造就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之间关系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日后他们能够在就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团体打下坚实基础。
3.促进大学生人格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是关系到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入校后,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德育教育,是帮助有心理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学生摆脱偏激、焦虑的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对当代社会认知能力和善恶辨别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艺术类院校里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传统课程,而且可以让有能力的各专业学生自行组织类似心理健康漫画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公益演出等形式的有关艺术类创作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尝试。通过这些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同时融合艺术类院校的特色。
在全方位德育工作关照下的大学生,势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有理性解决困难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协调与同学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矛盾,因法律基础知识薄弱、个人认知能力有限等原因产生的负面心理问题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对实现培养我国新一代具有高尚的道德思想观念的健全人格大学生的目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对策与举措 1.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艺术类院校向来不缺少能说会唱、能写能画的学生,且随着大学的开放式办学理念和与社会接触合作交流办学的机会越来越多,艺术院校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特点,艺术类院校应当抓住契机,由分管校领导直接牵头,校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合作配合,多开展能够反映校园文化的活动,二级院系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开展包括不定期的大学生文艺演出、与对外交流或合作项目有关的课程作业展、与艺术有关的社会公益演出、艺术界里的知名人士或团体进行的校园宣讲会、有权威有深度的综合类系列艺术讲座、体育竞技活动等形式的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而且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所需要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精神,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化类活动有助于参与其中的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他们的身心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放松,心情也变得愉悦,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失为构建和谐校园、预防异常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德育”有机结合。首先,在平时的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主要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多用实例和材料向学生展示与理论相关联的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和典型案例,做到具象地为学生展示在生活中具有道德观念、依法按规办事的重要性,保证他们在艺术发展道路上不会误入歧途。
其次,针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整体感觉较枯燥的情况,应当适当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除了上文提到的多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典型事例,还可以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心理测验、课堂小游戏、分组讨论、运用影视资料开展多媒体教学等较轻松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思政课教学既内涵深刻,又形象生动;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导向性;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要加强网络教育及其他方式方法的创新,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1]。
再次,要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德育互相渗透的实践模式。艺术教育与德育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他们的最高意境都是追求人类的真、善、美[2]。在具体操作中配合各学院辅导员老师带领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多参与到社会艺术实践和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中,发动学生干部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结合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和兴趣爱好,让他们学有所用,让他们认识到自身所学可以给别人带去快乐,给生活创造美好,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3.集体辅导讲座与个别重点学生教育相结合。“90后”大学生在入校后,由于个人处理问题和调整心态的经验不足,加之学校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发生诱导心理障碍进而产生异常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校方应当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发现苗头后要及时进行干预。因为大学在校学生数量较多,大学生异常行为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而高校专职进行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教师数量较少,所以有必要在每学期进行集中化的心理辅导或讲座。通过集体辅导和讲座,使大部分学生认清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大部分不良情绪可以在学生自身得到妥善处理。同时将这种辅导手段常态化,鼓励更多教师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学工、团委、保卫处等校职能部门也应当积极配合,多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朝正能量方向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学生的不良情绪限制在可控范围。
除了集体辅导外,也不能排除有个别心理障碍程度较深的学生的存在,面对这些学生应当一方面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另一方面要针对实际情况作出辅导方案,确保可以逐渐消除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具体操作中主要采取谈话、问卷等形式,了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心理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近距离、面对面地接触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社会情况等进行调查和访谈。通过对掌握的大学生心理病症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实施过程中也要不时对辅导对象的心理健康干预情况进行经验整理总结和反思,探求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多角度综合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同时查阅大学生心理案例的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成果,吸收和借鉴先进理念。
参考文献:
[1]管斌.以“课”育德:艺术院校学生实施艺德教育的主体路径[J].艺术百家,2011(6),224-226.
[2]管斌.浅论以“境”育德——艺术院校和谐校园建设对艺德教育的推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69-71.
本论文为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90后大学生异常行为下的心理调适与健康情绪培养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D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