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继发细菌性肝脓肿病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来源 :结直肠肛门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是肝脏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复发率[1].PLA的感染途径主要有胆道途径、门静脉途径、直接侵犯、肝动脉途径、开放性创伤和隐源性途径等六种[1].混合痔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M-M)是国内外治疗痔的经典手术方式[2],但该术式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创面护理不当易引发手术部位的感染,细菌入血还可引发其他部位的感染.本文报告1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继发PLA患者的诊疗过程,以期为类似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吻合口良性狭窄再次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采用改良Bacon术治疗的13例术后低位直肠吻合口良性狭窄再次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吻合口良性狭窄再次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0~535 min,中位手术时间384(330,458)min;术中出血量50~1150 mL,中位术中出血量375(75,450)mL.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肛门狭窄、骶前感染、肛门外置肠管坏死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1]中的相关数据显示CRC在所有癌症中发病率排名第三位,死亡率排名第四位,对CRC的防治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RC的发生是基因突变逐渐积累的结果,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生物标志物是用来客观地检测和评价正常生物学过程、病理过程或药理学反应的生物学指标,主要包括DNA、RNA、微小RNA (miRNA)、表观遗传变化和抗体等,可用于识别细胞类型,研究药效学和剂量反应
期刊
目的 分析瘘管转移切割挂线术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中采用瘘管转移切割挂线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NR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痊愈率、总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
目的 初步探索与结肠癌肝转移相关的miRNAs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基于GEO数据库中的结肠癌原发灶组织和肝转移灶组织的miRNAs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结肠癌肝转移的差异表达的miRNAs(DEMs),随后利用TCGA数据库中的结肠癌(COAD)相关数据进行生存分析,评估DEMs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结肠癌原发灶组织与肝转移灶组织之间共筛选出13个DEMs(miR-122、miR-10b、miR-143-3p、miR-143-5p、miR-127-3p、miR-708、mi
目的 分析立体四重术式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行立体四重术式治疗的40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肛门功能(Wexner便秘评分和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手术前后盆腔MRI测量指标(肛上距、肛直角和骶直距),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4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81~105 min,平均手术时间(92.0±6.6)min;术中出血量为21~64 mL,术中平均出血量(40.8±13.6)m
目的 对比慢性间歇性低氧暴露对不同纤维类型肌肉的影啊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16只,分为常氧对照组(C,n=8),置于常氧环境中;慢性间歇性低氧组(H,n=8),置于氧浓度为12.4%的低氧房中,每天暴露8 h,共4周.干预期间称量大鼠体质量,干预后测试抓力和瘦体质量,检测比目鱼肌(soleus muscle,SOL)和胫骨前肌(musculi tibialis anterior,TA)湿质量和肌纤维横截面积(muscle fiber cross-sectional area,FCSA),Wester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结肠癌的新增病例占比及新增死亡病例占比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五位[1].目前,对于结肠癌的诊治仍强调以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为主.自1991年Jacobs等[2]首次将腹腔镜技术引入到右半结肠切除术中以来,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多项研究显示,在相同条件下,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而言,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且两者5年生存率相近[3-5],确定了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地
期刊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而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累及全消化道,出现肠外表现和并发症.IBD的病程变化包括缓解期和活动期[1].尽管处于缓解期的IBD患者症状较为稳定,但患者仍会出现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2].胃肠道症状的发生可能与摄取
期刊
目的 探讨miR-409-3p靶向ZEB1对卵巢浆液性癌HO-891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脂质体分别将对照mimics和miR-409-3p mimics转染入HO-8910细胞中,qRT-PCR检测其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ZEB1、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09-3p与ZEB1之间的靶向调控作用,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分别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与m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在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的高表达对于胶质母细胞瘤侵袭能力及替莫唑胺治疗的影响.方法 利用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319例样本的HMGB1测序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及生存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HMGB1在本院生物样本库中收集的4例不同WHO分级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3例胶质瘤样本(分别为WHO Ⅱ、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