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粉,南方多的是,出了名的有广西的桂林米粉和云南的过桥米线,可这都不是我记忆中的那种味道。隔了这么多年,故乡默默无闻的米粉香,总是不经意间沁入我的心头,让我在每一个饥饿的早晨怀想不已。
故乡的米粉通常是用作早餐,讲究一个“鲜”字。每个薄雾蒙蒙的清晨,都会有早起的生意人在大街小巷中叫卖,声音柔美而悠长,如民歌一样婉转。说来奇怪,湘西南的方言是生硬而霸道的,唯有我那依水而建的故乡小城,方言里有吴侬软语的柔媚,一唱三叹,如米粉般细腻绵长。
街头叫卖的米粉是半成品,买回家中须得自己下锅制作成汤粉。若想吃现成的,去街头的粉面馆,一块五一碗,便宜得很。我母亲是下汤粉的高手,她一边吩咐我洗香葱,泡木耳,一边自己在灶台边忙活开了。骨头汤是头天晚上就炖好的,需要做的是煎辣油,做臊子,把米粉在骨头汤中烫三烫,就出锅了。煎辣油,就是把辣椒酱放在热油里煎,直到颜色变深、发出香味为止,这是做汤粉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我小时候很喜欢闻煎辣油的香味,有时候放学回家,饥肠辘辘地从人家店铺前经过,闻到那一股煎辣油的香味,总要驻足好久。浇头,我们那里叫做臊子,一般是木耳炒肉丝,和着煎好的辣椒油一起浇在米粉上,再洒上一把葱花,就可以入口了。
故乡的女人都会下汤粉,但若家里来了客人,还是要请他们去小城最著名的水南桥米粉铺尝鲜。这是待客之道,马虎不得。水南桥米粉铺就立在资江边上,是家百年老店,有很多年口碑。不知是店主拒绝接受高科技,还是为了保持老店的独特风味,店里执行的依然是排号、发号那一套老规矩:买一碗米粉,给一张塑料的粉票,再到窗口交给下粉的师傅。肉丝粉是红票,牛肉粉是绿票,三鲜粉是白票,师傅们一看就明白。那粉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了,每一张都有破损,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攥在手中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水南桥米粉店从早开到晚,但喜欢吃米粉的人都是一起床就去排队。虽然人多,但图的是那个鲜味。粉是刚烫好的,洁白细长;臊子是刚出锅的,油亮诱人;碗底铺的芫荽是从刚进城的乡下人的菜担子上买的,还带着泥土的清香呢。这时候端着一碗鲜香扑鼻的米粉,挑一个临窗的位置坐下,细细品尝,窗外是尚未苏醒的资江,水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看不清隔河的木楼,只能隐约听到些人声;远眺,城南云山也是云烟缭绕,不肯轻易露出真面目。待到一碗米粉下肚,云开雾散,日头出来,青山绿水,石桥古柳,映着一带苍紫的城墙……远到的客人会惊讶于这小城淡定的美丽。
出了粉铺,如果兴致够高,可以沿着老城墙一直走到东门口。沿途也有小粉铺,三三两两的,不热闹,也不冷清。但最多的还是些算命的瞎子,靠着城墙根坐着,拉着胡琴,咿咿呀呀地唱着。胡琴的声音很凄婉,他们的唱腔也带了些许苍凉。有的暂不营业,正在专注地享用他们的早餐——小粉铺里一块五一碗的米粉。
若是夏天,开始卖凉拌米粉的时候,吃的人就更多了。故乡人讲究,凉拌米粉一般只作午餐,大概是怕伤害早晨脆弱的脾胃吧。暑气逼人的大中午,那些卖菜的菜农,做小生意的商贩,以及街头扛零活的板车师傅,为图方便凉快,都躲在树荫下,人手一碗。人家店铺里卖的热腾腾的面条馄饨,看都不看一眼。当然,最喜欢凉拌米粉的还是孩子们,那酸酸辣辣的味道,直渗入我的整个童年时代,与我的记忆粘连在一起,再也撕扯不开了。
故乡的米粉通常是用作早餐,讲究一个“鲜”字。每个薄雾蒙蒙的清晨,都会有早起的生意人在大街小巷中叫卖,声音柔美而悠长,如民歌一样婉转。说来奇怪,湘西南的方言是生硬而霸道的,唯有我那依水而建的故乡小城,方言里有吴侬软语的柔媚,一唱三叹,如米粉般细腻绵长。
街头叫卖的米粉是半成品,买回家中须得自己下锅制作成汤粉。若想吃现成的,去街头的粉面馆,一块五一碗,便宜得很。我母亲是下汤粉的高手,她一边吩咐我洗香葱,泡木耳,一边自己在灶台边忙活开了。骨头汤是头天晚上就炖好的,需要做的是煎辣油,做臊子,把米粉在骨头汤中烫三烫,就出锅了。煎辣油,就是把辣椒酱放在热油里煎,直到颜色变深、发出香味为止,这是做汤粉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我小时候很喜欢闻煎辣油的香味,有时候放学回家,饥肠辘辘地从人家店铺前经过,闻到那一股煎辣油的香味,总要驻足好久。浇头,我们那里叫做臊子,一般是木耳炒肉丝,和着煎好的辣椒油一起浇在米粉上,再洒上一把葱花,就可以入口了。
故乡的女人都会下汤粉,但若家里来了客人,还是要请他们去小城最著名的水南桥米粉铺尝鲜。这是待客之道,马虎不得。水南桥米粉铺就立在资江边上,是家百年老店,有很多年口碑。不知是店主拒绝接受高科技,还是为了保持老店的独特风味,店里执行的依然是排号、发号那一套老规矩:买一碗米粉,给一张塑料的粉票,再到窗口交给下粉的师傅。肉丝粉是红票,牛肉粉是绿票,三鲜粉是白票,师傅们一看就明白。那粉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了,每一张都有破损,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攥在手中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水南桥米粉店从早开到晚,但喜欢吃米粉的人都是一起床就去排队。虽然人多,但图的是那个鲜味。粉是刚烫好的,洁白细长;臊子是刚出锅的,油亮诱人;碗底铺的芫荽是从刚进城的乡下人的菜担子上买的,还带着泥土的清香呢。这时候端着一碗鲜香扑鼻的米粉,挑一个临窗的位置坐下,细细品尝,窗外是尚未苏醒的资江,水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看不清隔河的木楼,只能隐约听到些人声;远眺,城南云山也是云烟缭绕,不肯轻易露出真面目。待到一碗米粉下肚,云开雾散,日头出来,青山绿水,石桥古柳,映着一带苍紫的城墙……远到的客人会惊讶于这小城淡定的美丽。
出了粉铺,如果兴致够高,可以沿着老城墙一直走到东门口。沿途也有小粉铺,三三两两的,不热闹,也不冷清。但最多的还是些算命的瞎子,靠着城墙根坐着,拉着胡琴,咿咿呀呀地唱着。胡琴的声音很凄婉,他们的唱腔也带了些许苍凉。有的暂不营业,正在专注地享用他们的早餐——小粉铺里一块五一碗的米粉。
若是夏天,开始卖凉拌米粉的时候,吃的人就更多了。故乡人讲究,凉拌米粉一般只作午餐,大概是怕伤害早晨脆弱的脾胃吧。暑气逼人的大中午,那些卖菜的菜农,做小生意的商贩,以及街头扛零活的板车师傅,为图方便凉快,都躲在树荫下,人手一碗。人家店铺里卖的热腾腾的面条馄饨,看都不看一眼。当然,最喜欢凉拌米粉的还是孩子们,那酸酸辣辣的味道,直渗入我的整个童年时代,与我的记忆粘连在一起,再也撕扯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