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野鸡”演变记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今天个别化学习活动时,我在健康区投放了一些沙包,想请孩子们玩一玩“打野鸡”(即“丢沙包”)的游戏,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的投掷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灵活躲闪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
  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游戏前我先在健康区画好场地标记,便于幼儿能快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利用现场演示的方法向孩子们介绍了游戏规则:参赛者分为两组,一组为丢沙包者——“猎人”,另一组为躲沙包者——“野鸡”(即头戴“野鸡”头饰的幼儿)。猎人一方围坐成圈,向圈内的“野鸡”们投掷沙包,“野鸡们”可以在圆圈内自由跑动以避开沙包的袭击。一旦有“野鸡”被击中,就要回到座位上转变为猎人的角色。当所有的“野鸡”都被击中后,则在圈上的幼儿中重新邀请一批“野鸡”再次游戏。
  描述:
  ●游戏开始,问题频现
  游戏开始了,孩子们你来我往地扔着沙包,玩得很兴奋。可仔细一看,却有很多问题:就说“猎人”吧,有的拿起沙包毫无目标地乱扔一气;有的朝地上重重地摔;有的看到同伴扔过来的沙包,不知道快速捡起来追击,而是慢悠悠地捡起或是任由“野鸡”逃到安全地带;有时候沙包飞出圈外,但没人去捡回来。“野鸡”呢,有的不辨沙包投来的方向在场地中间乱跑;有的毫无危机感地站在场地中间,局外人似地看着沙包在他们眼前“飞行”。很快,幼儿游戏开始时的兴奋劲消失了,最后干脆放弃游戏自己玩了起来。第一次“打野鸡”游戏以失败告终。
  ●追根寻底,探索原因
  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不太明白游戏的规则,可一问,他们却讲得头头是道。难道是因为游戏难度太大,对小班幼儿来说要求太高?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呢?为了了解原因,我组织了一次讨论。
  教师:为什么你们不喜欢玩“打野鸡”的游戏了?
  甜甜:我怕沙包打在身上,会疼。
  教师:那什么东西打在身上不疼呢?
  幼儿:纸张、布什么的扔在身上就不会疼了。(有的幼儿说海洋球,有的幼儿说可以用气球,它也很轻,打不疼人。)
  教师:哦,用轻一点的东西来扔就不会那么疼了!还有什么其它的原因吗?
  振振:沙包太小了,看不清楚到底扔出来了没。
  丁丁:要用大一些的东西才能看得清。
  辰辰补充说:大一点点就可以了,像球那么大,太大了拿不动。
  教师:我明白了,要用轻一点的,还要大一点的东西来扔。
  于是我建议幼儿把各自认为合适的材料都找来,然后开展“谁能打中我”的探索活动,试试哪种材料最好用。最后,幼儿一致认为用“软球”替代“沙包”进行游戏更好。软球色彩艳丽,方便看到,滚动时即便碰到身上也不疼。于是,我让幼儿用软球替代沙包,用滚代替扔,尝试改造版的“打野鸡”游戏。
  ●改版游戏,渐入佳境
  新的游戏开始了!奔奔准备滚球,只见他观察了一下甜甜的位置,将球用力地朝她滚去,甜甜见球滚过来,稳稳地避开了。球在场地中时快时慢地滚动着,“野鸡们”紧张而专注地盯着滚动的球,在场地中间不停地跑跳着躲避,时不时传来快乐的惊呼声。可渐渐地,随着振振、奔奔的陆续下场,剩下的园园、辰辰可是躲避高手,当球再滚来时,他们轻轻一闪就躲过了,剩下的两只“野鸡”怎么也打不中。小雨泄气了,她说:“我不玩了。”
  眼看着游戏再一次遇到瓶颈,这可如何是好?于是我引导道:“天黑了,小野鸡们该回家休息了。天又亮了,另一批小野鸡们出去活动了!”就这样,孩子们又开心地玩了起来。“野鸡”欢乐的叫喊声引得芯芯、阿牛、飞飞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变成“小野鸡”,这下可热闹了。同时,由于人多了,每个人躲避的空间相对小了,所以常有幼儿被击中。大伙儿愉快地变换着“猎人”和“野鸡”的角色。
  ●花样迭出,出乎意料
  一段时间游戏时,我发现本应是躲球的幼儿,却会故意向滚球者凑去,希望被击中,使得滚球者轻而易举地击中了他们。飞飞和芯芯甚至因为都想被打到而互相推搡起来。我来到他们中问:“大家都想滚球,你们想想怎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滚球的机会呢?”圆圆说:“那就是要玩得好的才可以。”
  我又问:“怎样才算玩得好?”
  经过了一番讨论,幼儿一致认定:被打中的幼儿要停止游戏,没有被打中的才算玩得好,可以去当猎人。
  就这样,孩子们渐渐明白,我想成为能干的小野鸡,那我就必须快速躲避,不被打中,渐渐地游戏上了“正轨”。
  启示:
  不管教师在游戏前对游戏的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幼儿的动态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引导幼儿不断地调整。只有动态地推进游戏,幼儿才会越来越喜欢游戏,游戏才会真正促进幼儿发展。
  1.“顺”应需要,激发兴趣
  顺,就是指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合理行为。如游戏过程中,当我发现幼儿不喜欢游戏时,并没有按自己的想法调整游戏或是强迫幼儿继续游戏,而是积极地去了解幼儿放弃游戏的原因,顺应他们的想法,并将调整游戏的权利交给他们。当然,小班孩子由于年龄特点的制约,顺应、调整游戏的时候,教师也要适时地支持与辅助。当幼儿用自己找到的新材料“软皮球”以及用“滚”替代“扔”的方式再次游戏时,我预设的游戏才真正转化为更适合幼儿的游戏。顺,使孩子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给了他们更大的游戏空间。
  2.“启”迪思绪,支持引领
  启,就是要教师捋清思路,对幼儿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使幼儿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在游戏中,当大家都在思考该寻找怎样的材料时,我通过启发和归纳,使幼儿零散的观点渐渐清晰——材料要轻一点、最好大一点等;紧接着利用开放式提问:“那你们觉得用什么东西来扔好呢?”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却能启发他们聚焦具体的材料;随后“谁能打中我”的探索活动,既让幼儿认识了材料,同时又加深了他们对游戏规则的理解。
  3.因势利“导”,拨乱反正
  导,顾名思义,就是要将违背游戏价值的行为及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当幼儿争着要被球击中时,游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背离了原有的价值。等到幼儿自己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时,我通过“怎样才算玩得好”等问题引发了幼儿的思考与争议,促使幼儿重新讨论寻找更适宜的规则,解决了问题,再次把游戏引到了有意义的轨道上。
  4.“推”陈出新,层出不穷
  推,就是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及时发现幼儿新异行为中的价值,推动游戏发展。如游戏中从用“扔沙包的方式打野鸡”到用“滚软球的办法打野鸡”,在这不断的演变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细致观察和支持。通过捕捉孩子行为中的意义,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与尝试,慢慢探索出符合他们发展需求的游戏内容,激发其有意识的创造行为,成功地推进游戏的发展,使游戏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并乐在其中。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快乐的“打野鸡”游戏中,幼儿和游戏共同发展,获得双赢。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煤炭能源大国,煤炭产品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特征,本文对我国煤炭营销市场面临的困难和相关的解决办法进行简要分析.
期刊
武夷山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享有双世界遗产的美誉,我们很幸运地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茶博会、大型山水演出“印象大红袍”,还有博大精深的武夷茶文化也正在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融入幼儿的生活,武夷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砖一瓦以及桐木自然保护区的动物逐步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幼儿的所见所闻处处有着浓郁的武夷家乡气息。  基于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我们积极创新,把主题活动
期刊
一、主题由来和设计思路  球是幼儿喜欢的运动项目,球的玩法很多:滚、拍、踢、抛、投、顶……小小的一个球,让幼儿走出教室,畅快地奔跑游戏;让幼儿互助合作,结交朋友;让幼儿身手敏捷,筋舒骨健体魄。中班幼儿动作发展迅速、求知欲旺盛,该主题适时地将幼儿带入球的世界,使幼儿与球成为好朋友,从小爱运动。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在家长协助下会做“我知道的球”的调查并用图画作记录,了解不同球类的明显特征(形状
期刊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②对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江苏省特级数学教师李庾南在《中学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一书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动脑,自主掌握教材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笔者从
期刊
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一个有效的“巧问”不仅能引发幼儿讲出一些“清晰而生动”的观点,而且能激活幼儿的想象,唤醒幼儿的思考,鼓励幼儿的行动。“巧问”犹如“点睛之笔”,带给幼儿鲜明的头脑冲击,激活新思想;“巧问”又如一把金钥匙,拨动幼儿的心灵,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与幼儿真正对话。  一、因人而异,将问题提在
期刊
语文这门学科浓缩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对其具有传承与弘扬的艰巨任务.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而通过语
期刊
“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是文言文教学常走的两个极端.“死于章句”可以理解为以疏通文意为主,死抠字词,却不见其他;“废于清议”,则是指架空文本语言,侈谈文学、文化.而王荣生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科学的“问题链”设计,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益,教师在思考教学设计时,可以选择采用“问题链”的方式,充分发挥每一个
期刊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思维、数学头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儿园,俨然也受到了这股冲击力的影响。幼儿园数学活动被越来越多地摆上各种研讨讲台,孩子学习数学的形式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