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复习方式提高中考电学复习有效性策略初探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m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问题的提出
  笔者曾看到过关于“盐与汤”的论述,大致意思是:给每个人发 15克盐,请大家吃下去,相信是没有人爱吃的.正确的做法是:用餐时请每个人喝一碗汤,15克盐放在汤里,味道很鲜美,人人都愿意喝;错误的做法是:因为盐很重要,所以把盐从汤里提取出来,然后让你先吃盐,再喝淡而无味的汤,结果你既不愿意喝汤,也无法吃盐…….仅仅是吃盐方式的改变,就会产生如此大的不同.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复习课堂教学,知识点就好比是盐,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但作为复习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如果只关注知识点的灌输,而不注意复习这些知识点方式的变换与优化,必定会导致学生的复习动机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强烈,课堂气氛沉闷等一系列反映,也必定会导致复习课的低效甚至无效.所以在非常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如何通过优化复习方式,提高中考物理复习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值得探讨,值得研究的课题.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而有效的教学,最有价值、最有效的参与是学生思维的参与.物理复习是对已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再次学習,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把物理知识网络化、规律化和系统化,加深理解、熟练运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复习课难上,因为复习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都已经学过,已失去了新鲜感,较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如何才能做到通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使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再记忆、再理解再整合、再迁移,并且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这是上好复习课共同面临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中考复习中仍有浓厚的兴趣并产生积极的思维呢?我的经验是优化并丰富复习方式,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毕业班教学对优化复习方式,提高中考电学板块复习的有效性以案例的形式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2当前物理中考复习课堂现状
  物理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思维活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思维训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审视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堂的现状,不难发现这样一些常见问题.
  2.1复习方式单调低效
  由于中考物理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复习往往是老师讲各种类型的题目和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做大量的习题,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缺乏重视,极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许多学生对比较简单的或练习过的习题尚能依葫芦画瓢,遇到形式稍有变化或未练习过的题目就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2.2思维方式单一固化
  学生在总复习阶段的思维活动已不再是停留在启蒙阶段和朦胧状态,而是进入探索创新阶段.但也有许多学生在解题中碰到解题障碍,有的抓不住物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来进行综合思考,往往只抓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有的不善于分析问题,不能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当问题的重要任务变化时,不能调整思维方向.
  以上问题皆表明了目前初中物理复习课堂这样一个现状:复习虽费时费力,但事倍功半,效果不佳,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中考要求.这就要求复习中物理教师加强复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训练,修正他们思维品质上的缺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复习作为思维不断深化与拓展的训练过程.在新的认识高度上挖掘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物理思维方法的规律所在,使复习成为学习与探索知识的延续,从而真正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3提高中考电学板块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3.1把握主干,形成网络,提升学生总结能力
  中医里的皮和毛是一套体系.皮主收敛,固血肉;毛主生发,出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收敛是生发的基础.人的思维体系是皮,属收敛;海量信息是毛,属发散.没思维,信息就不能加工;没信息,思维就没有处理原料.把厚书读薄,即从海量信息里收敛出思维体系,把薄书读厚,即从思维体系里发散出海量信息.由于平时的教学是逐章逐节、点点滴滴地进行的,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片断的,缺乏系统性,对于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和规律,只记住了其表达式或公式,而不理解它的内涵、外延和来龙去脉,更不清楚知识的前后联系,这样在遇到一些复杂、综合的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打破章节界限,按知识条块归类,并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是把书读“薄”的过程,也是提高综合能力、深刻理解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过程,也是使物理复习质量升华的过程.
  复习案例一在复习电学板块内容时,可将电学板块内容归纳为知识数码:7、4、3、2、1,具体数字表示如下:
  “7”:指7个电学物理量(初中)——电量Q、电流I、电压U、电阻R、电功W、电功率P、电热Q.
  “4”:指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
  “3”:指3 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电流的三大效应——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
  “2”:指2个基本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2种电荷;2个基本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内容、公式、适用范围).
  “1”:指1 种最为典型的电学实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
  3.2抓好实验 ,串联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大家知道,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它是培养学生从整体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关键契机,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在复习课中,教师应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创设由实验触发的探究情景,努力将实验素材和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以此作为知识的载体,使物理教学过程形象化、生活化、活动化.同时,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这些实验来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历,并将它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复习案例二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功率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由于电学实验题在中考中会占有一定的比例,电学实验较多,包括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都是电学实验基础,同时电学实验中的故障判断、实验分析、实验设计对很多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困难.实验复习课不能简单重复教材内容,应该遵循“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基本复习原则,引导学生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针对“新”并非引入新知识新内容,而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规律进行再认识,启发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分析探究以前学过的实验,产生新异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达到对原有知识的内化、综合、系统和深化.所以在进行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功率探究实验复习时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课前预习,有备而来.先让学生按照教学案上的预习认真回想,用心归纳这三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见电路故障问题解决、常有生活应用,从另一个角度认识问题,达到增强记忆,加深理解,让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通过“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用问题串的形式(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实验原理、实验结论等)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让学生有了自己学习的 “方向盘” 和“路线图”,有的放矢,改变了学习效益的“少、慢、差、废”.
  第二环节:经典例题剖析,构建物理模型.在这一环节是教师课前最需精心预设的一块,教师在选题时一定要精挑细选,要充分注意范例的典型性、代表性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尽可能编线成“网”,并且还要注意及时收网.在这一节复习课上选取了以下问题:
  在“探究電流、电阻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两节干电池、定值电阻R(分别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导线若干.小明在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①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填“A”或“B”)端;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的作用;
  ②闭合开关S,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3 V,此时,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①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的作用;
  ②小明先将R=10 Ω的电阻接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 V,记下电流表示数;接着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把R换为15 Ω的电阻时,应向(填“A”或“B”)方向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同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③若要使所给的5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都能正常进行实验,应该选取至少标有Ω的滑动变阻器;
  ④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小明由图像得出结论是:.
  (3)若继续使用该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只要求填写一个实验名称).
  第三环节:整合知识回归,提升物理素养.将实验电路与日常生活中油量表装置、风力测定仪、压力测量仪、恒温箱测温装置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分析每个装置的工作原理,最后再由学生总结出此电路在生活应用中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路中电流或电压的大小,从而显示出对应物理量的变化.
  反思在本专题复习课中,选择对电学三个实验进行先分类后整合,让学生从三个实验中感悟到三个实验的共性及不同点,先对比再概括,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架构能力和横向联系的能力.设计的内容还注意与生产生活相结合,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复习不仅可以避免老师的简单重复,还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步提高.
  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有效性决定了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活动化、教学过程的情境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而作为中考前的复习课,如果我们能多一份研究,多一份思考并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最优的过程发挥最大的效率、效益,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的整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不会仅仅是一句口号.相信学生也只有在充满生活和创造性气息的多样化的课堂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才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领略物理的魅力与美丽,从而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教师利用多种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物理创设适宜教学情境,这也是现代物理课堂教学的普遍诉求.随着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教师已经摆脱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挂图的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文章试从分析学生写作现状出发,深入探讨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各种策略。  【关键词】 初中 英语 写作 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教学的建议中指出:“写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表达真实思想的能力。”它是通过书面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是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组织能力以及书写能力等方面的综中体现。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通过作业环节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在贴近生活性设计作业;加强针对性设计;加强层次性设计;强化模板、变式作业设置;改进优化作业批改;做实作业的反思六大方面,
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针对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内涵以及当前中学教学管理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探究出以人为本视野下中学教
思源于疑,疑贵在“设”.好的设疑,是在教师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导入新课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点,有利于突破学习的难点;可以活跃物理课堂气氛,增进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还可以拓展课堂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根据过程写作法的基本理论,从教师指导的角度探讨了高中生写作活动各阶段所遇困难的应对方法。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process writ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双师型”教师为职业教育中的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所应对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