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教育理念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elf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课改以来,一线教师“与课改同行”,深切感受到自己作为课改的第一批参与者和受益者的成长与发展的幸运。同时在这个进程中,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种情况表明教师的改革愿望、改革理念与实际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差距,这实质上触及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即语文课改中的教师角色及其转变问题。这是当前课改实验深入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是当前课改实验深入发展的关键
  在课改进程中,对教师角色转变除有利的因素外,也必须看到,存在着一些制约的因素。一些教师还没有完全“吃透”新的教育理念和《课标》的精神,“穿新鞋不会走新路”,如过于依赖“教参”材料,等待现成的“样板”,把已经删减了的“繁、难、偏、旧”的东西又用在教学或练习中等等,这是一种“自我制约”。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不同步,如个别理念没有完全转变的教研员出的试题对改革起不了促进作用;有的县(区)乡的领导机关、有的学校校长,还在用老标准考评学生和教师;有些地方的一些家长和社会力量对课改支持不够等,都不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这都是需要改变和改进的。此外,教师角色转变迫切需要的实验教材的培训和配套服务工作,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全新的语文实验教材是教师角色转变的良好基础
  首先是教科书的变革。按照《课标》的精神,教材在内容上应更多地关注儿童、关注生活、关注经验,以尽可能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拓展性活动等素材资源的提供,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实际上,《小学语文》编写组成立之初就认识到,要编写出符合《课标》精神的教材,只对以往的教材修修补补,重新组合,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创新,而创新又必须立足于科研。因此编写组充分利用北京师大雄厚的基础教育科研力量,就主要课题多学科、多角度地立项研究。同时认真总结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研究外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语文教材编写特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根据我国国情和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的实际,反复学习、研讨,形成了我们自己创造性地贯彻《课标》精神的教材编写思路。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精心编写,努力使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统一。
  新教材赢得了孩子的喜爱,课堂教学和综合活动引起了孩子的强烈兴趣,孩子爱上语文课、爱学语文了,完全改变了以往灌输式教学导致的学生厌烦语文课的状况;促进了教师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调动了教师的创造性,也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北京师大版的实验教材为教师角色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平台。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标志
  课改改变了教科书的功能,由单纯的教学提示改变为素材提示。这个改变凸显了本次课改的一个特点:教学方式的改变,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的发展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个优秀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标志。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注意: (1)要有统领把握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学科内容的整体的课程意识。(2)以《课标》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能随意改变教学目的,不能违背学科教学特点。(3)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4)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结果应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不能“为改变而改变”、“为更换而更换”。(5)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等于对教材中学生生疏的内容的放弃),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知认识未知;形成自我分析、判断、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避免主观行为。(6)宜量力而行,逐步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支持:建好培训和实验指导网络,开发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
  经研讨,大家都认识到课改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编写好新教材,教师在主观上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在客观条件上则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其中包括高效的实验指导,丰富的课程资源等等。
  创造性的教学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特别是信息化课程资源作支持。这里所说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具有课程价值的各类教学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是数字化、多媒体化、超文本化、共享性、扩展性和开放性。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类型,有媒体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等。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扩大了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需求。开发、制作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材和多媒体教材需要大量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因此,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如: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包括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购置相关的素材类光盘;对传统素材进行数字化,然后加以利用;搜集、整理、下载素材;收集本校教师已有信息化资料等。),建立教育资源库,提供资源充分共享共建。“共享”是多媒体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共同利用;“共建”是在信息索取的同时进行资源互换、资源共享,既建设了自己,又丰富了别人。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的。
  总之,实验教材编写组、语文课程工作室与各实验区之间,各实验区的教研员和老师之间,加强了沟通,增进了友谊,更坚定了信心。大家相约在新的一年里,以实现教师角色转变为主要环节,带动课改的各方面工作,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总结经验, 努力把语文课改实验工作推向深入,为全国的课改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全面提高下一代人的语文素养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其他文献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走出离开教材离开教材的思想内容进行纯工具训练的误区,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如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
期刊
一、大渠道中充满生命力  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语文课外学习要提倡参加活动,如让学生写日记、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开辩论会、调查访问等。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自主地活动、学习、发展,要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为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激发他们的实践欲望,我在班中开展了“我是小小研究员”的活动。我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与自
期刊
就现在数学教与学的现状来讲,“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是主要的模式,“应试教育”淹没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虽然大多老师已用“边讲边问”“讲练结合”代替了“满堂灌”,但数学依然是一门多数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科。教学现状迫使我们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这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以下就这些问题谈一下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期刊
一.思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成的现状  我区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课堂。在数学教学中,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课堂教学生成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具有动态的特征。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静下心来对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效性作一番审视。我们先看现在的生成教学中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老师出示问题情景:AD是入射光线,DB是反射光线,CD⊥
期刊
课堂预习检测是对老师所布置的与本课或本单元知识相关的预习或活动任务的一个检测,让学生通过展示来体现他们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预习展示作出评价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并让预习真正的为高效课堂服务。   一、预习检测的作用  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我们通过对杜郎口的学习后很多老师开始注重预习了,就开始布置预习任务,但是老师还是抱怨很多学生不会预习,甚至不预习,这里主要的原因就是对学生
期刊
众所周知,对于一切事物,基础为重中之重,我所担当的正是这处于奠基地位的年级——二年级。这一学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带给我们的灵感却很多;主观能动性不够强,思维却非常活跃;持久性较差,可塑性却很强;逻辑思维不发达,创造力却很强。  面对这样极具个性的群体,课程标准做出了科学、明确、多维度的要求。而这些基本的要求与本册教材的三维 目标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结合当前网络应用的日渐普及,基于网络环境的专题学习网站教学应该是一种创新的、交互的、开放的新型教学模式。专题学习网站是近年来人们致力探索的一种以着眼于按照自主引导原则、围绕主题呈现的信息和网络资源开展建构主义语义下的学习,同时关注信息素养教育的网站建设形式。专题学习网站借助网页形态和功能模块全面搭建了建构主义几种学习方式的 “支架”,与由此引申出来的“整合思想”、“
期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庭的梦想。没有什么比子女在学习上的进步更让父母感到高兴了;父母对子女有出息的渴望,超过了对财富的渴望。为了子女有一天能够完成自己的夙愿,实现鲤鱼跳龙门,父母甘心为此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可是,实际的结果是,孩子的成长轨迹,似乎总是和父母的期望值相悖,孩子一份份的学习成绩单,似乎就是朝父母兜头泼来的一盆盆冷水。失望之余,父母渐渐心灰意冷,觉得孩子无可救药,从最初的热切的关
期刊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具体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如何具体实现整合,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带来一些不同的做法,我从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的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阅读指点,堤出不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