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全文虽然不足200字,却很清晰地记叙了作者西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
一、品读作者的“乐”
这篇山水游记是以作者的“西行”开始的。这段旅程不是枯燥无趣的,因为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所以倒很像一部山水风景片。“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对于上海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这种方法并不算难,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已经有所接触或做过相关的写作尝试。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更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学生能够借鉴作者巧妙的构思、灵活的变换,这样才能做到“眼中有景、胸中有竹”。
一起观察作者的“移步换景”:不过“百二十步”,便能够“隔篁竹,闻水声”,不消费太多功夫就能够有欣喜等待着,游览者自然是“心乐之”,这是一“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有水声,人都有猎奇之心,自然要上前一探究竟,接下来便有了“伐竹取道”的动作,欣喜果然在后,“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好一池清如许的潭水,真是美哉!这是二“乐”。再待仔细观察,这水潭真是与众不同、美丽宜人:“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下大家也就明白了“小石潭”这样美丽的名字来由也莫若此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再看周围的环境“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大自然竟然不吝赐美,让小石潭在这样迷人的青树、翠蔓映衬下显得勃勃生气,这是三“乐”。
相机的焦距一下子拉回到了特写镜头。镜头投射到了小石潭中,有游鱼,在“若空游无所依”;有阳光,“日光下彻”;有影子,“影布石上”。这么清晰的动态图,难道还感受不到水的清澈吗?游鱼是小石潭的主人,这一方不大的天地是它们的天堂,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驰骋”。小睡是不需要了,打盹倒也无妨,看它们“佁然不动”,呆头呆脑的,就像两三岁端着小碗吃饭都可以打盹的小孩子一样“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这是四“乐”。这边厢打盹,那边厢已经回神了,鱼儿又“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又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四处乱窜,非常活跃,“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五乐”。这一段特写让读者领略了小石潭的动态之美。
再拉长焦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溪的样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其岸势犬牙差互”,又有了独特的形态美。盛景共欣赏,别致的小潭源流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与感叹。
二、体味作者的“悲”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这篇文章作为山水游记来鉴赏,其实也就背离了作者柳宗元写这篇游记的用意了。那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就一定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
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其最好的文章,都是写于被贬时期,其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名篇。《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我们再来欣赏这篇游记。
诗人久谪远荒,欲在山水中寻找乐趣,的确也找到了:
1.听到了悦耳的水声,“如鸣佩环”。“佩环”在书中解释为“系在腰间的玉制装饰品”,《礼记》中所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有着丰富的精神内容,它象征着高贵、纯洁、友谊、吉祥等,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信物,中国人佩玉以求避邪除凶,人们以玉为美为荣为贵,玉成为人们习俗生活的一部分。作者把水声听做如同佩环作响,可见这一汪潭水的形象已经高大起来,而这样一个幽僻之处的小潭却有如此曼妙之声,显示出了它“卓尔不群”,他大概已经认为这样一个还未看到的风景是与自己的心志契合的。再看清澈的潭水,“水尤清洌”,没有了外物的熏染,小潭用“尤清洌”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外面的世界都与自己无关,清是自己的。这潭水还与众不同在它的“奇”,“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简直正是因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让它们肆意忘我的争奇斗艳,真让人叹为观止。作者从听觉再到视觉给我们呈现出了小石潭景美、水清和石奇的特点。
2.看到了活泼的鱼儿,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鱼儿仿佛置身于忘我的境界,自由遨翔(“翔”见《山川之美》“鱼翔浅底”)在以石为床铺以水为棉被的仙境中,“似与游者相乐”。鱼乐。
我们再来转到作者的写作背景中。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也曾一度在朝廷做官。但是他却因为一场政治运动一再被贬官,仕途充满波折。这对于一心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作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的政治抱负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倒遭受重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愤懑在他心头不断蔓延却无处倾诉,而正是在这样的情绪之下,他走近了小石潭。这里是大自然一低头的温柔,却竟然造就了景水清美石奇鱼乐的和谐画面。”再读“皆若空游无所依”,水潭本应是鱼儿快乐生活的天堂,但是鱼儿在这里却是“空游”、“无所依”。可以带领学生从词语的推敲中感受作者寄托其中的情感,水至清却有鱼,但鱼儿在一个本该视为家园的地方像是少了归属感,这是不是又和作者遭贬黜的身世联系到了一起,作者的仕途不受重视,不正如这鱼儿一样,少了太多被信任感。再看“似与游者相乐”,这里是拟人和假设,一方面鱼儿与游者琴弦和鸣互相逗趣,但却只是“似乎”而不是“与游者相乐”,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文本的再深入探讨和理解。
再看“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水流顺势而下,直到成为这一方水潭似乎也是历经坎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再来分析这段文字,岸势的险峻是否也有暗指作者仕途不顺,宦海险恶,前途未卜之意?学生可以小组活动学习等方式进行解读探讨。
如此美景却偏偏“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句一方面与上文作者的“伐竹取道”相呼应,一方面告诉我们这里并不是游人纷至沓来的热闹之地,热闹是别人的,小石潭除了美它什么都没有,其境过于凄清、冷清清。而作者自己呢?一心报国却被排挤、受迫害,踌躇满志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自己的身世不也如同这小石潭一般有着不同一般的价值,却也无奈遭受着无情的冷落与遗忘。小石潭静静地处于山林一隅,而他自己也如同这潭水一般被贬在远离朝廷的小地方,无人问津孤凄悲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再与作者的身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景中融情又可知其中一二了。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曾经说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管美景令人陶醉,柳宗元也是话锋一转“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教师可以再次带领学生解读注释,“寂寥”是孤苦伶仃,而“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则是“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带领学生回忆六年级所学王维的《山居秋暝》课后题曾经引用孔子的一段话,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然而“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快乐的人来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而对于不快乐的人来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王夫之也曾说:“情境虽有在心在物之分,然情生景,景生情,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曰:“情景名为二,而是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柳宗元33岁的时候,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在唐顺宗李诵的支持下进行了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革新。革新失败后,于当年被贬居永州,心情抑郁,他的敌人同时又不断寻衅。柳宗元在永州经常惴惴不安,恐怕大祸临头,并没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他只是借着看山水排遣愁怀。这就是他写“永州八记”时的思想状况。让我们再次朗读第三节,其内心自不然是不是也就随着小石潭的地自偏的落寞而心远呢?多么痛的领悟啊!“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好一个过于凄清、冷清清,唉,不正是契合了作者的情绪了吗?越是清寒凄冷,作者孤独寂寞沉郁悲忧之情愈深。那也就只好这样了,小石潭只适合“记之而去”,至此,作者的悲达到了极致,好不让人失望与无奈,而他的身世何尝不是如此清、寒、凄、孤。
所以,尽管同游者众多,但也能领悟到如此心境的人只有作者一人了。作者的委屈与哀怨无处诉说的悲愤只有和这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共鸣了,此苦只有它我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学生的理解层面只止步于情景交融,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学生结合作者的身世背景再做深层次的思考,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源自于诗人情感的触发,给它赋予了色彩,而情感的表达体现在诗歌的景色描写中,共同构成诗歌的主体,形成情真景浓的意境。情景交融的手法学生也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深化了。
《小石潭记》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名作,正是因为它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感情,倾注了他怨愤抑郁的心情。让人读完沉浸在作者的身世与冤哀的叹息声中。让读者为他感到惆怅。
这样的思路拿来教会学生品读,这篇文章的学习也就很容易达成目的了。
(作者单位:上海市高桥东陆学校)
一、品读作者的“乐”
这篇山水游记是以作者的“西行”开始的。这段旅程不是枯燥无趣的,因为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所以倒很像一部山水风景片。“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对于上海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这种方法并不算难,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已经有所接触或做过相关的写作尝试。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更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学生能够借鉴作者巧妙的构思、灵活的变换,这样才能做到“眼中有景、胸中有竹”。
一起观察作者的“移步换景”:不过“百二十步”,便能够“隔篁竹,闻水声”,不消费太多功夫就能够有欣喜等待着,游览者自然是“心乐之”,这是一“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有水声,人都有猎奇之心,自然要上前一探究竟,接下来便有了“伐竹取道”的动作,欣喜果然在后,“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好一池清如许的潭水,真是美哉!这是二“乐”。再待仔细观察,这水潭真是与众不同、美丽宜人:“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下大家也就明白了“小石潭”这样美丽的名字来由也莫若此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再看周围的环境“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大自然竟然不吝赐美,让小石潭在这样迷人的青树、翠蔓映衬下显得勃勃生气,这是三“乐”。
相机的焦距一下子拉回到了特写镜头。镜头投射到了小石潭中,有游鱼,在“若空游无所依”;有阳光,“日光下彻”;有影子,“影布石上”。这么清晰的动态图,难道还感受不到水的清澈吗?游鱼是小石潭的主人,这一方不大的天地是它们的天堂,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驰骋”。小睡是不需要了,打盹倒也无妨,看它们“佁然不动”,呆头呆脑的,就像两三岁端着小碗吃饭都可以打盹的小孩子一样“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这是四“乐”。这边厢打盹,那边厢已经回神了,鱼儿又“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又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四处乱窜,非常活跃,“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五乐”。这一段特写让读者领略了小石潭的动态之美。
再拉长焦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溪的样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其岸势犬牙差互”,又有了独特的形态美。盛景共欣赏,别致的小潭源流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与感叹。
二、体味作者的“悲”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这篇文章作为山水游记来鉴赏,其实也就背离了作者柳宗元写这篇游记的用意了。那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就一定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
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其最好的文章,都是写于被贬时期,其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名篇。《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我们再来欣赏这篇游记。
诗人久谪远荒,欲在山水中寻找乐趣,的确也找到了:
1.听到了悦耳的水声,“如鸣佩环”。“佩环”在书中解释为“系在腰间的玉制装饰品”,《礼记》中所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有着丰富的精神内容,它象征着高贵、纯洁、友谊、吉祥等,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信物,中国人佩玉以求避邪除凶,人们以玉为美为荣为贵,玉成为人们习俗生活的一部分。作者把水声听做如同佩环作响,可见这一汪潭水的形象已经高大起来,而这样一个幽僻之处的小潭却有如此曼妙之声,显示出了它“卓尔不群”,他大概已经认为这样一个还未看到的风景是与自己的心志契合的。再看清澈的潭水,“水尤清洌”,没有了外物的熏染,小潭用“尤清洌”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外面的世界都与自己无关,清是自己的。这潭水还与众不同在它的“奇”,“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简直正是因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让它们肆意忘我的争奇斗艳,真让人叹为观止。作者从听觉再到视觉给我们呈现出了小石潭景美、水清和石奇的特点。
2.看到了活泼的鱼儿,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鱼儿仿佛置身于忘我的境界,自由遨翔(“翔”见《山川之美》“鱼翔浅底”)在以石为床铺以水为棉被的仙境中,“似与游者相乐”。鱼乐。
我们再来转到作者的写作背景中。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也曾一度在朝廷做官。但是他却因为一场政治运动一再被贬官,仕途充满波折。这对于一心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作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的政治抱负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倒遭受重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愤懑在他心头不断蔓延却无处倾诉,而正是在这样的情绪之下,他走近了小石潭。这里是大自然一低头的温柔,却竟然造就了景水清美石奇鱼乐的和谐画面。”再读“皆若空游无所依”,水潭本应是鱼儿快乐生活的天堂,但是鱼儿在这里却是“空游”、“无所依”。可以带领学生从词语的推敲中感受作者寄托其中的情感,水至清却有鱼,但鱼儿在一个本该视为家园的地方像是少了归属感,这是不是又和作者遭贬黜的身世联系到了一起,作者的仕途不受重视,不正如这鱼儿一样,少了太多被信任感。再看“似与游者相乐”,这里是拟人和假设,一方面鱼儿与游者琴弦和鸣互相逗趣,但却只是“似乎”而不是“与游者相乐”,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文本的再深入探讨和理解。
再看“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水流顺势而下,直到成为这一方水潭似乎也是历经坎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再来分析这段文字,岸势的险峻是否也有暗指作者仕途不顺,宦海险恶,前途未卜之意?学生可以小组活动学习等方式进行解读探讨。
如此美景却偏偏“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句一方面与上文作者的“伐竹取道”相呼应,一方面告诉我们这里并不是游人纷至沓来的热闹之地,热闹是别人的,小石潭除了美它什么都没有,其境过于凄清、冷清清。而作者自己呢?一心报国却被排挤、受迫害,踌躇满志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自己的身世不也如同这小石潭一般有着不同一般的价值,却也无奈遭受着无情的冷落与遗忘。小石潭静静地处于山林一隅,而他自己也如同这潭水一般被贬在远离朝廷的小地方,无人问津孤凄悲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再与作者的身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景中融情又可知其中一二了。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曾经说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管美景令人陶醉,柳宗元也是话锋一转“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教师可以再次带领学生解读注释,“寂寥”是孤苦伶仃,而“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则是“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带领学生回忆六年级所学王维的《山居秋暝》课后题曾经引用孔子的一段话,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然而“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快乐的人来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而对于不快乐的人来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王夫之也曾说:“情境虽有在心在物之分,然情生景,景生情,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曰:“情景名为二,而是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柳宗元33岁的时候,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在唐顺宗李诵的支持下进行了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革新。革新失败后,于当年被贬居永州,心情抑郁,他的敌人同时又不断寻衅。柳宗元在永州经常惴惴不安,恐怕大祸临头,并没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他只是借着看山水排遣愁怀。这就是他写“永州八记”时的思想状况。让我们再次朗读第三节,其内心自不然是不是也就随着小石潭的地自偏的落寞而心远呢?多么痛的领悟啊!“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好一个过于凄清、冷清清,唉,不正是契合了作者的情绪了吗?越是清寒凄冷,作者孤独寂寞沉郁悲忧之情愈深。那也就只好这样了,小石潭只适合“记之而去”,至此,作者的悲达到了极致,好不让人失望与无奈,而他的身世何尝不是如此清、寒、凄、孤。
所以,尽管同游者众多,但也能领悟到如此心境的人只有作者一人了。作者的委屈与哀怨无处诉说的悲愤只有和这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共鸣了,此苦只有它我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学生的理解层面只止步于情景交融,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学生结合作者的身世背景再做深层次的思考,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源自于诗人情感的触发,给它赋予了色彩,而情感的表达体现在诗歌的景色描写中,共同构成诗歌的主体,形成情真景浓的意境。情景交融的手法学生也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深化了。
《小石潭记》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名作,正是因为它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感情,倾注了他怨愤抑郁的心情。让人读完沉浸在作者的身世与冤哀的叹息声中。让读者为他感到惆怅。
这样的思路拿来教会学生品读,这篇文章的学习也就很容易达成目的了。
(作者单位:上海市高桥东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