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根本在于育人,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到知识,学会知识,而且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学会做人,学会怎样处理问题。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用民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主动探究。
一堂政治课的最终效果是好还是坏看的不单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没有提高,更多的是看知识有没有得到升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否融洽。而这样一种关系的形成得益于平常民主和谐的政治课堂的构建。上好一堂课,不仅是学生的享受,作为教师也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谐”,是指教学双方与教学诸要素相互之间和睦、协调、融洽的课堂,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教多年,笔者深感课堂角色转变的重要性。课堂上谁是“老大”,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主导,更是主宰,课堂上的一切都是听教师的,由教师说了算,没有民主可言,那就谈不上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重新定位师生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把课堂真正还原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他们的课堂,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作为教师,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学生想要什么,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千万不能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要让他们能够在民主友好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将来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教师重视学生的地位,学生才会有兴趣、有热情参与到教学中。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在快乐中学,在学习中学会享受,在享受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相长,师生之间都应该感受到教与学的快乐。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师生之间应该是良师益友,在课堂上共同合作,探讨知识。学习不在于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学会了知识,学会了方法。教师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生成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知识的构造。
其实,新课标教材的改革更需要有这样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去落实,教材上的东西是“死的”,而课堂是“活的”,教材上的探究与共享是高中政治教材改革的一大亮点。这些探究活动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让其眼前一亮,饶有兴趣地去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要抓住这一点,首先要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和谐氛围,只有在大家积极主动学习参与下,通过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学生和谐发展的潜能才能形成和发展。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通过“设疑”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教师首先要利用好教材上的情境设置,然后把这种情境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真切体会,生活无小事,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政治学知识。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知识点,我们要实现教材的本土化,在课堂上多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讨论。把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由课堂之上延伸到课堂之外。这样书上的知识不仅学会了,而且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就应该多设置些问题,或者让一部分学生来设置问题,另一部分学生来回答。学生有了疑问,表明他们在思考,在学习,而进一步提出问题,又会引起他们的思考,甚至辨析解疑。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如何评价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多用鼓励、激励,而不要讽刺、挖苦。可以让学生之间来互相评论,互相打分,让学生也来当一回教师,学生通过评价行为可以知道自己哪里不足。评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影响并改善教学环境。从本质上说,任何形式的评价都是激励和鞭策学生的手段,而不是压制、打击甚至是伤害学生的工具。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看学生各方面是否得到和谐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应该是多样、科学、准确、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我们应该把这种教学的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多引导,少灌输。
总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呼唤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而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合作才能最终完成。素质教育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而建立在平等、民主、友好、和谐的课堂环境上的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愿我们的政治课堂更和谐,更具有包容性、多样性。让我们成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个性得到张扬,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这是教育的理念,也是理想的教育,是对传统的超越,更是我们新的追求!◆(作者单位:江西省东乡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堂政治课的最终效果是好还是坏看的不单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没有提高,更多的是看知识有没有得到升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否融洽。而这样一种关系的形成得益于平常民主和谐的政治课堂的构建。上好一堂课,不仅是学生的享受,作为教师也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谐”,是指教学双方与教学诸要素相互之间和睦、协调、融洽的课堂,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教多年,笔者深感课堂角色转变的重要性。课堂上谁是“老大”,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主导,更是主宰,课堂上的一切都是听教师的,由教师说了算,没有民主可言,那就谈不上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重新定位师生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把课堂真正还原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他们的课堂,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作为教师,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学生想要什么,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千万不能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要让他们能够在民主友好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将来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教师重视学生的地位,学生才会有兴趣、有热情参与到教学中。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在快乐中学,在学习中学会享受,在享受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相长,师生之间都应该感受到教与学的快乐。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师生之间应该是良师益友,在课堂上共同合作,探讨知识。学习不在于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学会了知识,学会了方法。教师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生成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知识的构造。
其实,新课标教材的改革更需要有这样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去落实,教材上的东西是“死的”,而课堂是“活的”,教材上的探究与共享是高中政治教材改革的一大亮点。这些探究活动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让其眼前一亮,饶有兴趣地去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要抓住这一点,首先要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和谐氛围,只有在大家积极主动学习参与下,通过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学生和谐发展的潜能才能形成和发展。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通过“设疑”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教师首先要利用好教材上的情境设置,然后把这种情境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真切体会,生活无小事,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政治学知识。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知识点,我们要实现教材的本土化,在课堂上多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讨论。把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由课堂之上延伸到课堂之外。这样书上的知识不仅学会了,而且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就应该多设置些问题,或者让一部分学生来设置问题,另一部分学生来回答。学生有了疑问,表明他们在思考,在学习,而进一步提出问题,又会引起他们的思考,甚至辨析解疑。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如何评价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多用鼓励、激励,而不要讽刺、挖苦。可以让学生之间来互相评论,互相打分,让学生也来当一回教师,学生通过评价行为可以知道自己哪里不足。评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影响并改善教学环境。从本质上说,任何形式的评价都是激励和鞭策学生的手段,而不是压制、打击甚至是伤害学生的工具。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看学生各方面是否得到和谐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应该是多样、科学、准确、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我们应该把这种教学的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多引导,少灌输。
总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呼唤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而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合作才能最终完成。素质教育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而建立在平等、民主、友好、和谐的课堂环境上的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愿我们的政治课堂更和谐,更具有包容性、多样性。让我们成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个性得到张扬,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这是教育的理念,也是理想的教育,是对传统的超越,更是我们新的追求!◆(作者单位:江西省东乡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