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版的“金陵十三钗”

来源 :城际生活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金陵十三钗》的轰动,让中国人回到了传教士与抗战的往事。这部电影,据作者严歌苓讲,取材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教务长、美国女传教士魏特琳的日记。这个金陵女子大学,当时是最高级的教会大学之一。而《金陵十三钗》的真实故事,比电影悲惨。魏特琳与同事们竭尽全力,在校园里收容了一万多中国人,最后,由于顶不住日军压力,她被迫同意日军进来抓走一百多女子。这个决策,同事们群情激奋,纷纷指责,她也后悔不迭,陷入了精神抑郁,数次自杀后身亡,遗言为“中国是我家”。
  其实,教会保护中国难民的故事,抗战时期各地都有,包括海南,而在海南,最著名的在儋县的那大。
  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海南创办过两所中学,一所是匹瑾中学,原本是女中,改名后也以女生为主。抗战爆发后,日军空袭海口,为安全计,1937年10月,教会把匹瑾中学迁到西部的那大,租用了当地一家小学。当时,那大是人口一万的大镇(海口不过六万),也是海南长老会最早的传教站,设立已五十年,根基很深,建有教堂、学校与医院。教堂的塔楼三层楼高,站在顶上,可以俯瞰全镇。
  顺便说一下,来华的传教士,女性很多,那大教会也如此。
  1939年2月9日,春节前夕,日军登陆海南岛,海口与府城迅速沦陷。2月12日,那大教会开了紧急会议,遣散打算离开的学生,有五十个学生离家太远,留了下来。5月4日凌晨,日军进占那大。
  那大沦陷后,教会陷入了尴尬。
  作为中立的传教组织,他们必须跟侵略军搞好关系,否则什么也不能做,更别说性命操在人家手里。他们派人拜访日军司令,试探对方态度。日本方面很客气,还给他们送邮件,送柴送菜。但那大教会知道,不能跟日本人太热络,这会激起中国人的愤怒,毁掉半个世纪的传教事业。何况,他们在海南生活工作了几十年,感情上偏向中国,“中立”是表面的。这一点,日军当然也知道。
  那大教会的医生布克沃(Burkwall),因为偏向游击队,跟日军多次顶牛,引起了教会的担心。然而,那大教会本身也不怎么“中立”。日军攻进那大时,中国警察把几十只枪丢在匹瑾学校里。教会通知日本人来取,日本人没来。他们一合计,让抗日学生悄悄拿走了。
  除了这些,如何弄到食物,让三百号职员及学生吃上饭,也是一个大问题。那大教会一周两次到那大市场买菜。一位女传教士莫宁格尔在家信里就谈到:“这星期,我们买到了蘑菇干,米粉肠,和一袋日本面粉。我们现在得用日本军币付款,所以不得不到烟草店里换钱……现在我们倒是能够买到一些水果、蔬菜与鲜肉。”
  这是日军入据初期的事,情况很快急转直下。
  儋县民风剽悍,历来著称。日军入据儋县后,烧杀虏掠,民愤极大,各村纷纷成立抗战部队,“破产买械,筑垒迎敌”。没多久,日军调兵侵占法属越南,防守空虚,中国军队借机反击,切断了那大的对外交通,包围了那大。由此,国共军队会商,决定联合光复那大。
  1939年11月上旬,围攻那大的战役开始。原先毫无危险的那大,成了最危险的战区,大批难民涌向教会。传教士们站着把门,只准老人、小孩与妇女进入,但挡不住,整个学校塞进一千多难民,满坑满谷。大批难民挤在那里,迫切需要水、食物与床。那大市场上的商人也转移阵地,改到教会里卖花生、饼干、蛋糕、蔬菜。白天,难民们在外面搭帐篷;晚上,那大教会打开教堂大门,让难民进去栖身。
  有一个传教士发现,许多难民手拿陶罐,她傻乎乎问:是甚么?
  答曰:夜壶。
  那大保卫战,是海南岛抗战中的一场恶战,战役异常惨烈,那大先被中国军队光复,日军调军反扑,遣三架飞机助战,再度攻陷那大。那大的街道烧掉了,教会附近也成了鏖战点。日军机枪就直接架在教堂的塔楼上扫射。
  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均尊重教会,未加打扰。日方甚至送了一箱浓缩甜牛奶以表敬意,教会则回赠一双兔子。但和谐是表面的,匹瑾中学的不少学生参加了中国军队,有的还是骨干,包括日后成为儋县著名女诗人的谢景巽。
  那大教会的个别成员,甚至直接卷入了中日战役。六十年后,中国战士回忆,那大教会的一个医生“供给我们情报,指点我们进攻路线,每次暗开医院后门,让我军由后面进入,出前门趋敌据点”。这个医生是谁,不问可知。
  医生的举动,使教会陷入了危险。一次鏖战,布克沃医生奋力救治一名受伤的游击队员。一名日军杀红了眼,追随而至,带着手榴弹闯了进来。女传教士们马上行动,过去夺下手榴弹,声明只有日军指挥官来了才能归还。很快,三个日本军官出现在大门口,他们关心的,不是归还手榴弹,而是攻击他们的游击队员哪来的?他们追问,是否教会允许游击队通过他们的学校?教会矢口否认。但游击队出现的位置太离奇,日军猜疑当然有道理。教会要求日军进来搜索,日军拒绝了。
  从1939年8月起,那大教会便要求日军允许学生撤离战区,直到1940年3月才获批准。女传教士与学生们打着一幅美国国旗离开那大,在路上走了三天,遇到从海口来的一辆车,于黄昏抵达府城。
  日军不是傻子,海南教会的种种亲华举动,当然看在眼里,只是法美为中立国,他们投鼠忌器,不敢下手。到了1941年的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他们将美国传教士驱逐出境,查封了他们的财产,同时对本土的教徒动了杀戒。
  有一名被日军驱逐出海南岛的美国女传教士莫宁格尔,1950年去世时,遗言为“海南是我家”,跟魏特琳的遗言,何其相似啊!
其他文献
新房装修时,要讲究其中的风水学。那新房装修风水禁忌有哪些,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新房装修的风水禁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新房装修时客厅的四忌    1.位置禁忌:进门不见客厅,大门与客厅之间无回旋。  后患影响:空间运用配置颠倒,误将客厅设置在后方,会造成退财格局,容易使财运走下坡。风水要诀“喜回旋、忌直冲”。大门与客厅之间无玄关或矮柜,外气直冲住宅,屋内阳气亦容易淡散,或会带来
期刊
海南的夏季早早到了,鸟唱虫鸣,你的心是否也早就雀跃不已?但仲夏火热,有备方能无患。想要清凉,就要从头做起,选择时尚又凉快的发型,让头发也开始清凉过夏季吧!    NO.1娇柔甜美短发  BOB头设计,橙棕色染发,给人感觉娇小温柔又不失活力。试着将头发挽到耳根后,能加倍凸显温柔气息。细软的头发齐肩聚拢,光看背影就很让人砰然心动,甜美系也能抢眼呢!    NO.2干练爽朗型短发  这款头发简单地内卷设
期刊
你有没有注意过,在城市某一面空白的墙上,或是一个转角,五颜六色、创意十足的一幅图案,会让原本单调的墙面变得有趣味和生动起来?这就是“涂鸦”,一种起源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街头文化。在如今海口的大街小巷,这种文化也悄悄流行起来,而背后一群并不是那么容易曝光的涂鸦爱好者们,他们是在用怎样的热情挥洒对于涂鸦的热爱呢?     我为涂鸦狂    与几个玩涂鸦的小伙子约了见面,几个80、90后的年轻人聚在一
期刊
崖州古城景区的选址应在三亚市近郊,以崖州古城为核心景观,古城按最初的土城轮廊设计——城墙周长2375米,高8米,厚3米,“三通、四漏、七转、八角”。东西南北依次设城门谯楼,按当初原名分别为“阳春门”、“镇海门”、“文明门”、“凝秀门”。附建明代增修的乐安新城、南靖远楼、北真武楼、南月城楼等。  整个景区大体分成大蛋港、水南村、汉街(珠崖郡、临振县时代风貌)、南北朝街(初置崖州、冼夫人汤沐邑、临振郡
期刊
人生一世,择业为要。  旧时就有“选错行”便如“嫁错郎”,是很严重的事。所以才有“三教九流,等级贵贱”之说。拿现在的话说,就是职业决定命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农耕时代的警语。  为什么要读书?因为“学而优则仕”。仕,官也。  如今,职业的选择已有了太多的空间,然而情形似乎并没有太多改变。  你看,那么多芸芸学子,考完大学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末了还要千军万马去挤公务员这条窄窄的小桥
期刊
某次饭桌上一朋友告诉我一个故事:一个东北朋友,今年30多岁。对朋友很好,讲义气,对父母很孝顺,是个出了名的孝子。  这哥们见老爸70岁之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很是着急。到海南后,就在海口附近某墓园物色了一块墓地,花高价买下一块。顺便,也给他自己买了一块,就在他老爸墓地的前方不远处,说如果不趁早买下,万一被别人买去怎么办?他可不放心老爸的前面住着别人。  这么年轻就开始给自己买墓地,我觉得有点好笑。
期刊
这是时代的疾病,不是你一个人在焦虑。这是时代的骚动,不是你一个人在纠结。经历了3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人的钱包鼓了,衣食无忧了,生活更自由了,却开始莫名地焦虑了……  让我如何不焦虑?股票赔得掉底,房贷还差90万元,老板常扣工资,买家具是达芬奇,买醋是兑的,买奶粉是有添加剂的,想加工资老板不同意,走在路上碰到李双江他儿也就算了,就怕碰到李刚他崽,非死即伤。  让我如何不焦虑?男青年勤奋,不如富二代随
期刊
西沙,环保,咖啡馆,看似毫无联系的三个词汇,勾勒了陈慧近5年来的生活轨迹。  她曾是西沙常客。为了一个看似癫狂的梦想,2007年,她终于还是放弃了繁华的都市生活,把自己献给了西沙。  为了保护西沙生态,她成功让西沙群岛拒绝了瓶装啤酒,成功将一座岛屿的树苗从恶浪下挽救,她投资开店的收益全部用于环保协会的运转。她的行为,感染了西沙驻岛官兵和渔民,也感动了每一位热爱西沙、热爱海南的人。是什么,让她甘愿承
期刊
近期读史,读帝王本纪,忽然有些诧异。  历史嘛,总是在写人记事,可是字缝里你总能读到天与地的影子。  皇帝被称作天子,既是天子,皇权便是天赋。可是,到了末代,皇帝做得不好,各地便会狼烟四起,于是老天又会派一个新的天子。这样就改朝换代了。  新皇登基,第一件事就是祭天,工作没做好,各地就会发生旱涝、蝗虫、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于是,要么大赦天下,要么施惠于民,聪明点儿的还会下个“责己诏”责备自己。  
期刊
人物简介  陆广莘,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48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如今,我已84岁高龄,但仍一头黑发、面色红润、声音洪亮,而这些都得益于自己独特的养生方法。有句话叫“适者生存”,我认为应该是“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