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地头的一棵树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次看到郭远光,总会情不自禁地想两个问题。一是一个人的内心和外表差异有多大?二是新闻对于一个当代年轻人的吸引力有多大?这个看起来沉默寡言,清瘦文弱,似乎无缚鸡之力的年轻人,对于新闻的坚守和执着,却是磐石一样的不可动摇。
  在我的感觉里,物质已经侵染了每一粒尘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年前的古语想不到在现代得到了最为张扬的诠释和演绎。包括新闻,已经成为很多人赚钱的工具和寻租的对象。但是这个年轻人却苦行僧一样坚守着新闻曾经的高尚和神圣,奋不顾身。
  当传媒被推进市场的时候,面对着物质的挑衅,我曾经试图理解或者原谅一些物质强加给新闻的东西,因为记者也是人,也要养活老婆孩子。行走在欲望的河边,难免会“湿鞋”。但是看见记者鱼贯于歌厅酒吧,快活在纸醉金迷和灯红酒绿中时,我不能不悲哀;看见“双枪记者”一手拿着表扬稿,一手拿着批评稿,流氓无赖般逼迫别人选择时,我不能不悲愤;看见记者穿过矿难者的冤魂,排着队去领“封口费”,不,不是人家要封,而是主动的送上门去等着被封时,我不能不愤怒!
  很多的社会学家都在锥心地呼吁“道德重建”,我以为,这种重建首先应该从传媒开始,从记者开始。记者是“啄木鸟”,像大夫一样维护社会这棵大树的健康,试想这只啄木鸟不捉虫子了,而是去为虫子唱赞歌,甚至与虫子成为哥们弟兄,大树会怎样?当年袁崇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血染沙场,竟也不敌三寸不烂之舌的黑白颠倒。肢解袁崇焕的是刽子手,也是鼓噪在万千条舌头上的谣言。
  因此,我最赞赏远光的,就是他的淳朴、他的对于新闻理想赤子般的坚守。理想是有洁癖的,拒绝一切的肮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样的理想主义者虽然已经很少了,但是有,远光应该算一个。和他的同龄人相比较,远光不嚣张,不夸张,不投机不钻营,更不趋炎附势,不管社会的动静多大,他始终心无旁骛的面向自己心目中的传媒理想,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向前走,孤独而淡定。
  年轻人的特点就是好高骛远,没有常性,这山望见那山高,就像狗熊掰棒子似的,不停的奔波,最终手里却是空的。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才华不够,不是机遇不好,常常是缺乏足够的耐心。邓林渴死在距离泉水一丈远的地方,就是因为他没有坚持的力量。远光的耐心和意志有点超越他的同龄人,不知是秉承了他家族的优秀遗传,还是这个孩子的个性就是这样。他的内心和生活一样的清洁,不时尚,不尖锐,不说大话,甚至很腼腆害羞,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吹牛聊天、甚至不谈朋友。专心致志的爱着他的新闻,他的网络,全神贯注于传媒人的生活和感情,传媒的市场和现状。甚至把这一切当作自己的理想、生活和爱情。热爱新闻的人很多,但是爱到这个份上的真不多见。
  所以看到远光的时候,我常常会告诉自己:新闻还有希望!
  最早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认识了远光,已经想不起来了。印象中的远光总是很低调,像一个羞涩的大男孩,但说起话来有板有眼,很有思想,让人信得过、放心。于是后来《今传媒》改版的时候,就将他纳入团队。那个团队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对新闻的热爱和理想,大家都是兼职,牺牲自己的周末,奉献给一本喜欢的杂志。每一次开会,远光都是来的最早者之一,坐在不招眼的地方,从头至尾,一声不吭,认真的听别人高谈阔论,问他的意见,总是谦虚的笑笑说:“我在听老师说”。点名让他说,也说得不多,但很真诚,常有灵光一现的独到见地或者创意。交给远光的任务,没有出现过闪失或者不到位。于是我们高兴发现了一个小才子,一个“很有可塑性”的传媒后来人。
  后来有一天远光说自己正在做一个网站,大家以为只是随便说说,年轻人想法总是很多,但是一个能成规模、有影响的网站,不是三两下的事情,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人员……但是远光真的在做,而且当时已经做了两三年,还给我一个网址,我一看,名字就叫中国新闻人网。我是不懂网络的,看着那个域名,心中满是狐疑:能坚持下去吗?于是我们这些对网络的感觉很陌生很遥远的老顽固,便对他的“大胆”莫名的担心。我还很努力地为他张罗工作,并且嘱咐他“好好干”,因为在我的眼中,他那样的年龄和资历,找一份能够月月发工资的媒介比较保险。但是他后来辞职了,还是去做自己的网站。我们又开始担心他的固执,“不听老人言”,会不会吃亏?
  期间还发生过一件事。我们当初业余做《今传媒》的同志们时间虽然短,但是友谊很深,过一段时间就要小聚一下。在一次聚会当中,远光又说自己想办一份杂志,我们还是不以为然,觉得他可能是心血来潮,说说就过去了。在我们的感觉里,办一份杂志是一件脱皮掉肉的事情。但是,当我们又一次相约福宝阁时,他就拿出来他的《青春客》请大家“批评指导”。杂志的定位和内容都不错,遗憾的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停了。但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在上边读到的一篇文章《卖女孩的小火柴》。讲的是一个聪慧的妈妈帮孩子戒网瘾的故事,很灵动、也很感人,我后来讲给很多妈妈听,开启他们教育孩子的思路。每一次讲到这个故事,总是会联想到远光。我们习惯于接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却不习惯“卖女孩的小火柴”。不是远光太超前了,而是我们太落后了。社会的变化太多太快,年轻人的创造力又很旺盛,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谁的能力都不能低估。对于远光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生活中不缺乏梦想,缺乏的是让梦想成真的能力和意志。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坚信远光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在中国新闻人网5周年的纪念日里,从来都是一件朴素的夹克衫的远光穿上了一套崭新的西装,很帅气,英姿勃发,形象的告诉我们,网站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程。七年过去了,我们的杂志还在苦苦支撑,他的网站却做得风生水起,在传媒专业网站中小有名气,这无疑是对他的最大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安慰。
  我虽然是远光的网站顾问,但是基本上没有问什么。说是时间有限,主要是技术有限。但是只要有可能,我尽量的去支持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媒和新闻人都在生存的压力中变得浮躁,媒介的田野上,铺天盖地的“腥星性”充斥于视野和听觉里的,而且极尽夸张、渲染、恶炒之能事,娱乐像一只疯狂的老鼠,撕扯着人们本来就不周密的思想。为了赚取眼球或者点击流量,很多大门户网站都急得恨不得脱裤子了,远光的中国新闻人网却坚守着自己的纯洁和品味。在中国新闻人网上,没有乌烟瘴气的唇舌之争,没有丧失廉耻的恶意八卦,没有油滑的娱乐和不负责任的误导,只有新闻人的生活、工作、感情、思想的真诚交流和沟通。它的品质和清洁,在眼下的传媒界,的确不多见。甚至有人说过,远光这样的做法,有点“不识时务”、“不懂经营”,没有商业头脑。但是我一直觉得这是远光的刻意坚守,他希望网站能够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但是,他的灵魂不答应。
  新闻的田野里人海涌动,一年四季,丰收着麦子玉米,大豆高粱,也生长着稗子野草,更可能藏着蛇蝎豺狼。对于市场化的传媒来说,如何出污泥而不染,实在是一种严酷的考验。有人就说过“想有名望就要浪费”。远光没有这样的实力,即使有,他也不会做。因为远光是为内心活着,为理想活着,他知道自己很渺小,但是他就是要用这种渺小,狙击金钱物质对于新闻蠕虫般的侵蚀,保卫新闻的纯正,捍卫新闻的尊严和神圣!
  有时候,我觉得远光很像一棵树,一棵长在传媒地头上的树,孤零零的成全了一片风景。他就那样站着,迎着娱乐化、商业化的飓风,审视和观察着传媒的风云变幻,坚守传媒的底线。同时又为传媒人搭建了一个心灵驿站,大家可以在这里喘息修养,交流一下信息和感想,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一些安抚和释放。尽管作用和力量有限,但是,远光站在那里,不顾一切,忘掉一切。
  当然,不管生活的风雨怎样吹打,树最终会长大。
  (作者系著名媒体人、《陕西日报》高级记者)
其他文献
“二流的企业做产品,一流的企业做品牌。”这是 《新文化报》品牌活动部每一位成员心里绷着的一根弦。如何将《新文化报》这个吉林读者心中纸媒的“老字号”做得更加深入人心,是品牌活动部一直重点研究的课题。  没有人会喜欢一成不变的面孔,也没有人愿意追随一个没落的偶像。《新文化报》品牌经营部就是坚信这样一个道理,于是在工作中讲究创意、纵容创意,不怕大胆,就怕不吸引人。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历练,2009年2月,
期刊
一、“谷歌退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冲击    关于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事件,在各种版本的新闻报道中和网上论坛上,都提及政府对网络行业内容信息的控制。这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极大冲击。一般美国民众的认知,都把谷歌公司视为捍卫网络自由的英雄。美国政治人物更是罕见的拿此次事件说事,导致“网络攻击”层层升级。2010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发表题为《网络自由》的演讲中4次提及中国,她批评中国对网络信息进行管
期刊
在第10个记者节前夕,报社记者部来电话告诉我:中宣部“三教办”已正式通知,你被评为2008-2009年度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了,有空写点十几年来做记者的感受吧!搁下电话,思绪起伏,十多年里所经历的一幕幕历历在目。这些年来,干过变电站值班员、基层企业宣传干事,干过编辑也干过记者,无论干什么,走出大学校门,从一个最基层的电力员工到宣传干部再到电力记者,我走的每一步,的的确确都是在各级领导、同事以及各界朋
期刊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五大自治区领导介绍各自的发展成就。新华网记者赵超、胡浩就此写出如下报道:“‘宁夏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它的地理位置不东不西,气候不冷不热,面积不大不小。’李锐副主席风趣的介绍一下子勾起了在场记者的兴趣。”《宁夏日报》记者宗时风也在自己的报道中做了同样的描述。  看到这样的报道,我禁不住笑了。因为我在7月1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黄河玉带育明珠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新闻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观念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时代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的反映。思想观念的转变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对媒介从功能定位到性质、内容、形式、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都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因此人们才会认为中国媒介改革是“由观念的变革来拉动的改革”。    改革开放初期电视新闻报道理念(1978年——1992年)    这个时期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指导思
期刊
     
期刊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来讲,一个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坚强的实力。这个实力则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两者都至关重要,相互促进,同步提高。硬实力是指资金、设备、技能、管理等因素,软实力则是指企业文化,包括经营理念、团队精神、价值取向、社会形象等因素。而随着市场经济和人们认知多元化的发展,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形象又不断成为企业软实力积累提升的重要方面,并逐渐形成在企业软实力中占据着主导地
期刊
“中国当代人物传播100家”终于正式推出了!这是创建人物传播学道路上的又一个阶段性成果,第一批“人物传播家”从此闪烁在中华大地。  “中国当代人物传播100家”由中国人物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新闻人网和今传媒杂志社、陕西省传播学会等单位联手推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1949年以来生活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范围内、在人物传播领域作出贡献的各类人物的汇总、梳理、筛选,推出100位人物(按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排
期刊
报纸是新闻纸加广告纸,阅读广告已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报纸广告是负有社会责任的“广告公民”,要彰显出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促进人民生活美好的职能,以提升报纸社会影响力、广告市场影响力。  广告审查员需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以把握政治导向和杜绝违法广告为原则,把涉及导向错误、内容虚假、格调低俗内容的广告作为审查重点来严格“把关”,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期刊
小郭一天忽然打电话给我,说他准备把这些年在各种传媒上发表的作品选编成书,邀请我写个序。并说选编的目录和文章都发到《今传媒》杂志的邮箱了,你抽空看看,写序时好有个针对。写序我不敢当,但为小郭出书祝贺,我倒真想说几句话。  和小郭认识是缘于《今传媒》杂志。2003年中办国办发出《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