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时间以来,“年销百万”对于自主品牌而言,一直是一个梦想,也是一个门槛,更意味着一种本质性的飞跃。2016年,长城汽车首次获得了“百万”业绩,而这其中哈弗SUV占比近九成,成为中国首家达到百万量级的SUV品牌。做为中国品牌,哈弗SUV从零起步,历经十年时间就做到了年销百万的规模,可以说,这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个奇迹。
2月19日,农历丁酉年的正月二十三,以“哈弗百万·冠军荣耀”为主题,长城汽车在保定举办了品牌庆典活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亲自到场庆祝,并对于哈弗SUV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不过魏建军却只给自己打了70分,已经突破百万销量,获得巨大成功的长城,为什么仅仅自评70分?在跨越“百万”之后,长城汽车的未来之路将如何走?他们还会继续采取“聚焦SUV”的战略吗?未来长城还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此前一向低调的长城,近期却频繁亮相于公众,转变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庆典活动之后的第二天,魏建军接受了少量媒体记者的采访,谈到了长城的未来战略、如何强化品牌等一系列外界所关注的问题。
关于SUV:安全和油耗的挑战
《汽车纵横》:目前,SUV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深红”阶段,各个车企都在推出SUV产品,长城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你们将如何应对?
魏建军:我们始终认为,SUV绝对不是那些简单的把轿车或者MPV加高底盘,进行衍生的产品,而是要有更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门槛。特别是,对于SUV的安全性能,哈弗已经投入了更多研发资源,建立了在同类SUV产品中,在安全性能方面绝对的领先优势。
在产品研发阶段,我们采用全球最严苛的技术标准和安全碰撞评价体系,比如,特有的3DP车身,高强度钢使用率,都超过部分豪华品牌;结构耐撞性,达到了美国最新的安全评价标准。我们的产品,相比同一级别、同一价格区间内的其他产品,拥有更加丰富的主动安全配置,以及更加突出的被动安全性能。哈弗,因为更专业,所以更安全,这是我们的郑重承诺;买哈弗,就是买更安全的SUV,这是百万顾客选择哈弗的重要原因。
我相信,自动驾驶系统将取代人类,成为车辆的主要控制者,这将是交通安全的一次革命。我们采用北美、印度、中国三地协同开发的模式,开发了哈弗自动驾驶系统,命名为“i-pilot”智慧领航系统,这个系统,已经达到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第三级别的性能标准,目前正在进行路试,有望在2020年投产。届时,哈弗SUV的智慧领航可以完全达到常规路况下的自动驾驶,在非突发情况下,不需要司机介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推出完全无人驾驶的、最安全的SUV。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哈弗更了解中国顾客,也更受中国顾客的信赖。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中,我们有信心,把哈弗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SUV汽车品牌。
《汽车纵横》:长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推出了一系列受到市场认可的SUV车型,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普通轿车相比SUV的油耗偏高,2020年,我国将要实施“第四阶段油耗标准”,长城汽车如何应对?
魏建军:关于油耗问题,确实大家都知道是很有挑战性的,实际上对SUV的压力也比较大。我们现在采取多种策略組合来做。
一个是提升发动机效率,我们在2018年就会推出新的平台,我们要做一个发动机,虽然现在发动机的功率基本上和国际品牌一个水平,但是如何控制排放,我们也在做相应的工作。从现在看,这不是特别大的挑战。有些排放指标是因为法规不同,我们的关注点不一样,不是太大的难题,只不过我们没有更早去做。我们也按照新的法规在发动机上做验证,我们跟北美的法规基本上接近,只不过以前我们没有关注到,没有去做针对性的开发。此外,车身轻量化,更优化的车身结构,现在都在并行开发中,车身重量可以降低。
今年我们将正式投产自动变速器,这是目前国际上DCT领域最好的产品之一,传动效率很高,可以达到省油的效果。而且我们的变速器体积很小,可以覆盖好几个车型。
发动机、变速器、车身这些油耗影响最大的部件,将来会有更多的选择。以前我们对空气动力学关注的少,现在从细微上看,尤其是日本公司,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对细节的把握很厉害,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上是传统动力的改善、升级方面,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比如低阻力的轮胎等技术策略可以使用。对于自动启停技术,我们将采用的是高速自动起停,而常见的是低速起停,现在我们要做到100公里起停,因为都是电动助力转向,停了机刹车也不会受影响,这都属于在传统上改善的问题。
在传统车上改善,现在从行业里面讲,有P1、P2、P3,也有P2.5、P3.5,技术路线非常繁杂。我们基本上采用P0、P1,我们还有P4,也就是后桥电驱动,EAD的插电。现在我们国家车企基本上不做混动,实际上(混动)效果不错,但是因为政策的原因,这个并不是主流。做“插电”要多加电池,做“混动”还得做积分平衡油耗。从技术路线来说,我们有很多的策略来(解决油耗问题)。
再有就是采用纯电,纯电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根据政策要求,简单说,不管用什么系数,必须有10%的纯电动车。在这一块,我们现在有纯电动轿车,也正在开发纯电的SUV。我们做纯电的出发点,不只是满足积分的要求,还是想打造真正满足顾客需求的纯电SUV产品。实际上,400公里、500公里的高里程电动车,以及我们通常情况下200公里、250公里的电动车,从社会价值看,或者说从满足出行需求看,这些车并不是最好的出行选择。实际上,要是把电动车这个市场细分,我们认为有15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就可以了,这在一般城市里完全够。电动车的关键就是一定要做小做轻,才能更省电,成本才能降低。
我们家里面买东西、干什么事都会想的很远,家里面的东西实际上算一算,百分之七八十都没用,买汽车也一样。汽车的使用效率是很低的,在中国,使用率可能连10%都不够。其实将来可以租车、可以共享车,电动车里的微型、入门级电动车,我认为是比较理性的策略。 为啥“聚焦”:苹果手机就一个
《汽车纵横》:长城已经突破百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什么还是自评70分?
魏建军:我们之所以给自己评70分,就是因为聚焦不彻底。我们做过MPV,轿车,实事求是说轿车不是很成功,我们轿车都可以盈利,虽然盈利水平没有达到SUV那么好,但假如我们更早认识到聚焦的价值,更早聚焦,可能我们产品会更好,产品有更强的竞争力,占有消费者心智的时间会短,更单一,生命力更长。
《汽车纵横》:虽然哈弗以巨大的销量证明了长城“聚焦”战略的成功,但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长城今后会在其他产品领域进行拓展吗?
魏建军:当其他人在产品品类上“做加法”的时候,长城一直在“做减法”。十多年来,长城顶着来自社会以及投资者的各种压力,坚持只做SUV。结果是:哈弗已经连续14年蝉联中国SUV销量冠军,而且,我们在紧凑型、中型、各个细分市场都做到了第一。2016年,哈弗H6年销58万,排名全球SUV单品销量第四。聚焦始终是哈弗的核心战略,SUV不做到全球第一,不考虑推出轿车产品。WEY品牌推出之后,哈弗并不会弱化,而是进一步聚焦在15万以下市场,成为绝对领导者。
《汽车纵横》:为什么说SUV达不到世界第一,坚决不做轿车?
魏建军:我们说聚焦,前提是在充分市场竞争下,市场充分竞争前提下一定要聚焦。中国有很多企业现在发展得很好,是因为市场竞争不充分,一旦充分了,市场里就会只剩下第一和第二,第三勉强生存。在互联网公司更极端,在这个品类里面只有第一,不会有第二;在传统的公司里面,第一、第二、第三都凑合着,基本上没有第四。
《汽车纵横》:同时做SUV和轿车,一定做不好吗?
魏建军:也不是。比如丰田的轿车和SUV都是世界一流的。关键的问题是,长城不是丰田。我要是丰田我就不在这儿讲聚焦SUV了,我就全系发展了。假设把奔驰、宝马算做一流高端的话,英非尼迪只是三流高端,而保时捷是奢侈品,奔驰为什么在卡车挂上标也是奔驰,因为他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大众把标挂到辉腾上就彻底完蛋了。在消费者心目当中,大众就是便宜,奔驰就是奢华、就是商务。因为长城不是丰田,我们就是一无所有,所以说,我们就先把一件事做成。我们理解的“聚焦”是建立品牌的过程,是用专门的品类来建立品牌。要不是在中国,那些不聚焦的那些企业早死了,因为在中国,市场竞争还很不充分,所以大家都还活着。
我们确实还是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我们有这么多的资源,我们在这么好的发展环境下,我们要把握住,不要膨胀,要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做好一件事,我们就可以把全球影响力做到非常大。不需要拿很多产品,你只要一件事做好就行了。苹果手机就有一个,比一堆“三星”都要好,一直以来苹果手机就这一款,也没什么太大变化,一款产品要是能做到卖到全球就是最大价值。苹果手机的利润率很可怕,据说将近85%,而我们的手机产品基本上是陪人家玩。我们的汽车现在也基本是陪外资玩,但是我们长城是陪着玩也能赚到钱。我们现在的心态还没转过来,但以后我们要主导,主导这个品类,虽然我们干不了奔驰、宝马那种,但是我们做这一件事,在窄的里面我们做到最好。
我们也在想,万一SUV这个品类不行了怎么办。好在技术是共通的,今后如果我们SUV转轿车,形容起来,是从做馒头、花卷转向做豆包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跨度,我认为现在产品品类能拿住消费者是最要紧的。
去年国内轿车市场涨了3%,我们SUV是45%。市场扩张的时候,要搭风而行,这个风在这儿呢,你逆着风走肯定是走不过去的,我们在等那个风。做轿车,能不能比别人做的都好,有特点、有优势,产品拿出来之后很新鲜、很好,现在我们做不出来,没有那种策略。
所以说,我一定坚定,必须要把SUV做到第一,我们再考虑轿车,现在坚决不考虑。
营销变革:突破品牌天花板
《汽车纵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整车企业与经销商矛盾越来越突出,长城的情况如何?
魏建军:我们的产品不错、技术也不错,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我们的销售网络质量也是最好的。可以这么讲,在中国汽车市场,长城的销售网络质量是最好的,因为我们建立了不同的网络模式。全国汽车经销商前十名,都经营着三四十个品牌,但是我们长城经销商就代理长城一个品牌,拥有40多个4S店,下面的经销店还不计算在内。哪个品牌可以这样?
我们的经销商实行区域中心经销商模式,也就是这个地区,我们的红蓝标产品都给会给一家去做。而且我们在物流、配件、销售等方面的技术和资源,都会进行整合共享,这是其他品牌所不能及的。比如说大众,我们的经销商是干的事业,但是他们的经销商为的是赚钱,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很多其他品牌都在研究我们,也都想进行转变,变成我们的模式,但是很难。
我们的网络非常棒,只不过我们对外宣传得少,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让大家了解我们,这是我们缺乏的。现在,我们销售终端的装修相比奔驰、宝马实际上也不差,我们管理的细节比他们要严。我们一直在学习、实践日本模式,我们还引进了很多日式管理的专家,也多次去日本参观考察、对标。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相对于这个巨大的规模,我们的汽车市场并不成熟,比如:加价销售、过度维修等不诚信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哈弗就是要走與他人不一样的路,十年以来,哈弗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诚信服务理念,创造了“诚信哈弗”的客户口碑。连续两年,哈弗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顾客满意度,都是在行业排名第一;连续两年,我们的经销商服务满意度第一;而哈弗的消费者投诉率,却是行业最低。因此,我们既是SUV品类的领导者,也是汽车诚信服务的引领者。
《汽车纵横》:尽管销量很高,但哈弗品牌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尤其需要提升在主流城市人群中的美誉度,长城打造的“WEY品牌”面临很大挑战,今后长城在企业经营、品牌推广方面的思路有何转变? 魏建军:我们要做在做好产品、做好市场前提下,深入做品牌推广,这是一个互补。我们现在也做一些广告形象的传播,我们一定要有所转变,但做得还不够好,今年还会继续更深入。
关于WEY品牌。现在中国SUV市场,外资主导的是15-20万这块市场,这块市场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实际上要做这块市场,你要有能力做才行,而不是说做就能做成的。我们做这个,就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要比他们的好,而且配置也比他们高,具有更多的卖点,还要比他卖的更便宜。8-10万区间现在已经有100多万的销量了,而在全国范围12、13万是最主流的,15万以上这块市场量也非常大,我们是想通过WEY、想通过豪华、功性能,争夺这块市场,我认为,20万以上的车型不会是主流销量。
未来:走向国际,发展新能源
《汽车纵横》:在中国SUV汽车市场,哈弗已经做到“冠军”,长城未来在国际市场布局方面有什么打算?
魏建军:要想长久持续地发展,只在中国市场发展肯定没有新的出路。目前最严格的还是美国的法规,比欧洲还严,我们开发产品得满足北美的法规技术路线,按照最高规格的法规去开发。我们的新平台完全是按全球化目标来打造,包括车的尺寸大小、动力技术。
现在我们认为有两点难度比较大,一个是在技术方面美国的油耗并不严,重要是排放,要把排放做好,这是一个难题。再有一个不是技术难题,是一个法律问题,因为美国整个开发过程要有依据,这个依据一定是要通过验证的。
现在,我们是以哈弗的定位来做市场,而不是以针对每一个市场做开发。也就是说,我们以北美、中国市场为主的情况下,可能我们也会卖到东南亚,能销多少销多少,我们做适应性开发,不针对东南亚或者印度专门开发,原则还是要聚焦。我们的目标很有挑战性:2020年我们要进入北美市场。现在我们采取一切措施,用最有经验的工程师来搭建这个平台。我们首先要有这个勇气去挑战,虽然也不敢说一进去就很顺利,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平台,今后长城的主平台就是这样,因为北美适合于紧凑型的,也是销量最大的,中国也是主流。这些产品策略基本上在南美、泛中国以及欧盟都可以。
此外,我们的俄罗斯工厂已经开始建设,会在2018年投产,也生产SUV,是H6这个级别的。我们的新生产基地平台可能会在北美,剩下的地区还是发展贸易,重点是如何管理好海外市场。现在我们在洛杉矶有研发总部,因为洛杉矶的造型技术有优势,但将来还得去底特律,那块工程师多一些。
《汽车纵横》:突破“百万”之后,长城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魏建军: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哈弗H6超越本田CRV、丰田RAV-4,做到全球SUV单品销量冠军。我们为此规划了四十余款新产品,覆盖全部的SUV细分市场。我们希望到2020年,哈弗销量突破200万,在规模上超过吉普、路虎,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SUV品牌。我们将投入300亿元,打造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在主、被动安全技术、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等方面形成领先优势;同时,拓展新能源产品线,以插电混动和电动为主,向消费者提供真正安全的新能源SUV产品。
《汽车纵横》:能否具体谈谈长城的新能源汽车情况以及产能方面的规划?
魏建军:今年年内我们有一款纯电的轿车上市,纯电SUV我们规划是在2018年推出。产能规划,现在来说产能没有问题,建工厂啊,主要是有技术和产品,因为工厂里面不设计核心技术,现在生产工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产能这块有需要的话我们会适度往前推一下。
《汽车纵横》:企业竞争离不开人才的竞争,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长城人“走出”保定,如何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
魏建军:我们长城人,老实、憨厚、敢于挑战。这两年我们人员流失率很高,因为长城员工是中国汽车产业当中人才价值最高的,谁也不挖不成功的人,我们成功了,所以大家都来挖人。例如,阿里巴巴有三万名员工,但他的流失是5万人,因为只要你优秀,肯定就会被挖。我们不怕被挖,我们有开放的心态,甚至也许以后我们还会邀请一些已经离开的老员工回来座谈、交流。
保定的房价两年时间涨了245%,房价炒得太高了之后,特别高的房价,当然会影响一些员工的稳定性,因为我们员工不能安居乐业,所以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后会寻找适合制造业的地方,在全国范围寻找物流、劳动成本、环境合适的地方。
魏建军的孤独和哈弗的寂寞
对于保定这个位于河北的四线城市来说,长城汽车在正月里所举办的“哈弗百万”庆典活动,算得上是一件“倾城”大事,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新闻记者,以及长城汽车的经销商代表汇聚到长城汽车的哈弗技术中心大楼参加庆典。“在激光大灯变换投射下,哈弗技术中心大楼科技感十足,绚丽的灯光照亮了保定夜空”——長城汽车提供的新闻通稿上有这样描写。在“哈弗百万·冠军荣耀”活动现场,绚烂的灯火确实如同烟花般绽放在夜空,但在那璀璨绽放的瞬间里,比烟花更寂寞的,也许是魏建军的孤独和哈弗的寂寞。
虽然在2016年,长城汽车的累计销量达107.45万辆,哈弗SUV同比增长42%,连续14年夺得销量冠军,但与此同时,长城汽车也是国内唯一一家依靠自身力量、独立成长,并达到百万量级的SUV品牌。没有“强大背景”,缺乏“有效资源”的长城能够从一家地方小企业发展成为如今的规模,在很多人看来,多少是有点“运气”和“奇迹”的成分的。从某种程度上看,长城汽车依托于SUV而兴起,激活了中国市场SUV消费热潮,推动了SUV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壮大了自主品牌SUV细分市场,甚至引领了中国品牌前行的步伐。
但与此同时,外界对于长城的质疑也从来没有停息过,即使是已经站上“百万”级台阶的今天,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长城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其适时推出的“国民神车”哈弗H6息息相关,可以说,哈弗H6居功至伟。长城的战略是“聚焦”SUV,其市场也高度“聚焦”于哈弗H6,其风险也不言而喻。事实上,仅仅依靠SUV单一产品“做大做强”的汽车企业,在国际上还没有过成功的先例,虽然在国内市场已经一骑绝尘,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长城,但继续聚焦于SUV的长城汽车能否在国际舞台也所向披靡?以SUV为主要产品的长城汽车又如何应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油耗法规?如何提升品牌力?这些都是魏建军现阶段需要面对的挑战。
魏建军的孤独在于特立独行的战略选择,而哈弗的寂寞则是其市场层面的一支独秀,但也许我们依然可以期待长城完成突破后的破茧成蝶,毕竟,这是勇敢者的选择,同时也是自信和有担当的选择。
2月19日,农历丁酉年的正月二十三,以“哈弗百万·冠军荣耀”为主题,长城汽车在保定举办了品牌庆典活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亲自到场庆祝,并对于哈弗SUV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不过魏建军却只给自己打了70分,已经突破百万销量,获得巨大成功的长城,为什么仅仅自评70分?在跨越“百万”之后,长城汽车的未来之路将如何走?他们还会继续采取“聚焦SUV”的战略吗?未来长城还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此前一向低调的长城,近期却频繁亮相于公众,转变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庆典活动之后的第二天,魏建军接受了少量媒体记者的采访,谈到了长城的未来战略、如何强化品牌等一系列外界所关注的问题。
关于SUV:安全和油耗的挑战
《汽车纵横》:目前,SUV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深红”阶段,各个车企都在推出SUV产品,长城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你们将如何应对?
魏建军:我们始终认为,SUV绝对不是那些简单的把轿车或者MPV加高底盘,进行衍生的产品,而是要有更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门槛。特别是,对于SUV的安全性能,哈弗已经投入了更多研发资源,建立了在同类SUV产品中,在安全性能方面绝对的领先优势。
在产品研发阶段,我们采用全球最严苛的技术标准和安全碰撞评价体系,比如,特有的3DP车身,高强度钢使用率,都超过部分豪华品牌;结构耐撞性,达到了美国最新的安全评价标准。我们的产品,相比同一级别、同一价格区间内的其他产品,拥有更加丰富的主动安全配置,以及更加突出的被动安全性能。哈弗,因为更专业,所以更安全,这是我们的郑重承诺;买哈弗,就是买更安全的SUV,这是百万顾客选择哈弗的重要原因。
我相信,自动驾驶系统将取代人类,成为车辆的主要控制者,这将是交通安全的一次革命。我们采用北美、印度、中国三地协同开发的模式,开发了哈弗自动驾驶系统,命名为“i-pilot”智慧领航系统,这个系统,已经达到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第三级别的性能标准,目前正在进行路试,有望在2020年投产。届时,哈弗SUV的智慧领航可以完全达到常规路况下的自动驾驶,在非突发情况下,不需要司机介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推出完全无人驾驶的、最安全的SUV。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哈弗更了解中国顾客,也更受中国顾客的信赖。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中,我们有信心,把哈弗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SUV汽车品牌。
《汽车纵横》:长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推出了一系列受到市场认可的SUV车型,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普通轿车相比SUV的油耗偏高,2020年,我国将要实施“第四阶段油耗标准”,长城汽车如何应对?
魏建军:关于油耗问题,确实大家都知道是很有挑战性的,实际上对SUV的压力也比较大。我们现在采取多种策略組合来做。
一个是提升发动机效率,我们在2018年就会推出新的平台,我们要做一个发动机,虽然现在发动机的功率基本上和国际品牌一个水平,但是如何控制排放,我们也在做相应的工作。从现在看,这不是特别大的挑战。有些排放指标是因为法规不同,我们的关注点不一样,不是太大的难题,只不过我们没有更早去做。我们也按照新的法规在发动机上做验证,我们跟北美的法规基本上接近,只不过以前我们没有关注到,没有去做针对性的开发。此外,车身轻量化,更优化的车身结构,现在都在并行开发中,车身重量可以降低。
今年我们将正式投产自动变速器,这是目前国际上DCT领域最好的产品之一,传动效率很高,可以达到省油的效果。而且我们的变速器体积很小,可以覆盖好几个车型。
发动机、变速器、车身这些油耗影响最大的部件,将来会有更多的选择。以前我们对空气动力学关注的少,现在从细微上看,尤其是日本公司,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对细节的把握很厉害,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上是传统动力的改善、升级方面,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比如低阻力的轮胎等技术策略可以使用。对于自动启停技术,我们将采用的是高速自动起停,而常见的是低速起停,现在我们要做到100公里起停,因为都是电动助力转向,停了机刹车也不会受影响,这都属于在传统上改善的问题。
在传统车上改善,现在从行业里面讲,有P1、P2、P3,也有P2.5、P3.5,技术路线非常繁杂。我们基本上采用P0、P1,我们还有P4,也就是后桥电驱动,EAD的插电。现在我们国家车企基本上不做混动,实际上(混动)效果不错,但是因为政策的原因,这个并不是主流。做“插电”要多加电池,做“混动”还得做积分平衡油耗。从技术路线来说,我们有很多的策略来(解决油耗问题)。
再有就是采用纯电,纯电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根据政策要求,简单说,不管用什么系数,必须有10%的纯电动车。在这一块,我们现在有纯电动轿车,也正在开发纯电的SUV。我们做纯电的出发点,不只是满足积分的要求,还是想打造真正满足顾客需求的纯电SUV产品。实际上,400公里、500公里的高里程电动车,以及我们通常情况下200公里、250公里的电动车,从社会价值看,或者说从满足出行需求看,这些车并不是最好的出行选择。实际上,要是把电动车这个市场细分,我们认为有15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就可以了,这在一般城市里完全够。电动车的关键就是一定要做小做轻,才能更省电,成本才能降低。
我们家里面买东西、干什么事都会想的很远,家里面的东西实际上算一算,百分之七八十都没用,买汽车也一样。汽车的使用效率是很低的,在中国,使用率可能连10%都不够。其实将来可以租车、可以共享车,电动车里的微型、入门级电动车,我认为是比较理性的策略。 为啥“聚焦”:苹果手机就一个
《汽车纵横》:长城已经突破百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什么还是自评70分?
魏建军:我们之所以给自己评70分,就是因为聚焦不彻底。我们做过MPV,轿车,实事求是说轿车不是很成功,我们轿车都可以盈利,虽然盈利水平没有达到SUV那么好,但假如我们更早认识到聚焦的价值,更早聚焦,可能我们产品会更好,产品有更强的竞争力,占有消费者心智的时间会短,更单一,生命力更长。
《汽车纵横》:虽然哈弗以巨大的销量证明了长城“聚焦”战略的成功,但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长城今后会在其他产品领域进行拓展吗?
魏建军:当其他人在产品品类上“做加法”的时候,长城一直在“做减法”。十多年来,长城顶着来自社会以及投资者的各种压力,坚持只做SUV。结果是:哈弗已经连续14年蝉联中国SUV销量冠军,而且,我们在紧凑型、中型、各个细分市场都做到了第一。2016年,哈弗H6年销58万,排名全球SUV单品销量第四。聚焦始终是哈弗的核心战略,SUV不做到全球第一,不考虑推出轿车产品。WEY品牌推出之后,哈弗并不会弱化,而是进一步聚焦在15万以下市场,成为绝对领导者。
《汽车纵横》:为什么说SUV达不到世界第一,坚决不做轿车?
魏建军:我们说聚焦,前提是在充分市场竞争下,市场充分竞争前提下一定要聚焦。中国有很多企业现在发展得很好,是因为市场竞争不充分,一旦充分了,市场里就会只剩下第一和第二,第三勉强生存。在互联网公司更极端,在这个品类里面只有第一,不会有第二;在传统的公司里面,第一、第二、第三都凑合着,基本上没有第四。
《汽车纵横》:同时做SUV和轿车,一定做不好吗?
魏建军:也不是。比如丰田的轿车和SUV都是世界一流的。关键的问题是,长城不是丰田。我要是丰田我就不在这儿讲聚焦SUV了,我就全系发展了。假设把奔驰、宝马算做一流高端的话,英非尼迪只是三流高端,而保时捷是奢侈品,奔驰为什么在卡车挂上标也是奔驰,因为他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大众把标挂到辉腾上就彻底完蛋了。在消费者心目当中,大众就是便宜,奔驰就是奢华、就是商务。因为长城不是丰田,我们就是一无所有,所以说,我们就先把一件事做成。我们理解的“聚焦”是建立品牌的过程,是用专门的品类来建立品牌。要不是在中国,那些不聚焦的那些企业早死了,因为在中国,市场竞争还很不充分,所以大家都还活着。
我们确实还是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我们有这么多的资源,我们在这么好的发展环境下,我们要把握住,不要膨胀,要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做好一件事,我们就可以把全球影响力做到非常大。不需要拿很多产品,你只要一件事做好就行了。苹果手机就有一个,比一堆“三星”都要好,一直以来苹果手机就这一款,也没什么太大变化,一款产品要是能做到卖到全球就是最大价值。苹果手机的利润率很可怕,据说将近85%,而我们的手机产品基本上是陪人家玩。我们的汽车现在也基本是陪外资玩,但是我们长城是陪着玩也能赚到钱。我们现在的心态还没转过来,但以后我们要主导,主导这个品类,虽然我们干不了奔驰、宝马那种,但是我们做这一件事,在窄的里面我们做到最好。
我们也在想,万一SUV这个品类不行了怎么办。好在技术是共通的,今后如果我们SUV转轿车,形容起来,是从做馒头、花卷转向做豆包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跨度,我认为现在产品品类能拿住消费者是最要紧的。
去年国内轿车市场涨了3%,我们SUV是45%。市场扩张的时候,要搭风而行,这个风在这儿呢,你逆着风走肯定是走不过去的,我们在等那个风。做轿车,能不能比别人做的都好,有特点、有优势,产品拿出来之后很新鲜、很好,现在我们做不出来,没有那种策略。
所以说,我一定坚定,必须要把SUV做到第一,我们再考虑轿车,现在坚决不考虑。
营销变革:突破品牌天花板
《汽车纵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整车企业与经销商矛盾越来越突出,长城的情况如何?
魏建军:我们的产品不错、技术也不错,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我们的销售网络质量也是最好的。可以这么讲,在中国汽车市场,长城的销售网络质量是最好的,因为我们建立了不同的网络模式。全国汽车经销商前十名,都经营着三四十个品牌,但是我们长城经销商就代理长城一个品牌,拥有40多个4S店,下面的经销店还不计算在内。哪个品牌可以这样?
我们的经销商实行区域中心经销商模式,也就是这个地区,我们的红蓝标产品都给会给一家去做。而且我们在物流、配件、销售等方面的技术和资源,都会进行整合共享,这是其他品牌所不能及的。比如说大众,我们的经销商是干的事业,但是他们的经销商为的是赚钱,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很多其他品牌都在研究我们,也都想进行转变,变成我们的模式,但是很难。
我们的网络非常棒,只不过我们对外宣传得少,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让大家了解我们,这是我们缺乏的。现在,我们销售终端的装修相比奔驰、宝马实际上也不差,我们管理的细节比他们要严。我们一直在学习、实践日本模式,我们还引进了很多日式管理的专家,也多次去日本参观考察、对标。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相对于这个巨大的规模,我们的汽车市场并不成熟,比如:加价销售、过度维修等不诚信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哈弗就是要走與他人不一样的路,十年以来,哈弗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诚信服务理念,创造了“诚信哈弗”的客户口碑。连续两年,哈弗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顾客满意度,都是在行业排名第一;连续两年,我们的经销商服务满意度第一;而哈弗的消费者投诉率,却是行业最低。因此,我们既是SUV品类的领导者,也是汽车诚信服务的引领者。
《汽车纵横》:尽管销量很高,但哈弗品牌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尤其需要提升在主流城市人群中的美誉度,长城打造的“WEY品牌”面临很大挑战,今后长城在企业经营、品牌推广方面的思路有何转变? 魏建军:我们要做在做好产品、做好市场前提下,深入做品牌推广,这是一个互补。我们现在也做一些广告形象的传播,我们一定要有所转变,但做得还不够好,今年还会继续更深入。
关于WEY品牌。现在中国SUV市场,外资主导的是15-20万这块市场,这块市场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实际上要做这块市场,你要有能力做才行,而不是说做就能做成的。我们做这个,就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要比他们的好,而且配置也比他们高,具有更多的卖点,还要比他卖的更便宜。8-10万区间现在已经有100多万的销量了,而在全国范围12、13万是最主流的,15万以上这块市场量也非常大,我们是想通过WEY、想通过豪华、功性能,争夺这块市场,我认为,20万以上的车型不会是主流销量。
未来:走向国际,发展新能源
《汽车纵横》:在中国SUV汽车市场,哈弗已经做到“冠军”,长城未来在国际市场布局方面有什么打算?
魏建军:要想长久持续地发展,只在中国市场发展肯定没有新的出路。目前最严格的还是美国的法规,比欧洲还严,我们开发产品得满足北美的法规技术路线,按照最高规格的法规去开发。我们的新平台完全是按全球化目标来打造,包括车的尺寸大小、动力技术。
现在我们认为有两点难度比较大,一个是在技术方面美国的油耗并不严,重要是排放,要把排放做好,这是一个难题。再有一个不是技术难题,是一个法律问题,因为美国整个开发过程要有依据,这个依据一定是要通过验证的。
现在,我们是以哈弗的定位来做市场,而不是以针对每一个市场做开发。也就是说,我们以北美、中国市场为主的情况下,可能我们也会卖到东南亚,能销多少销多少,我们做适应性开发,不针对东南亚或者印度专门开发,原则还是要聚焦。我们的目标很有挑战性:2020年我们要进入北美市场。现在我们采取一切措施,用最有经验的工程师来搭建这个平台。我们首先要有这个勇气去挑战,虽然也不敢说一进去就很顺利,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平台,今后长城的主平台就是这样,因为北美适合于紧凑型的,也是销量最大的,中国也是主流。这些产品策略基本上在南美、泛中国以及欧盟都可以。
此外,我们的俄罗斯工厂已经开始建设,会在2018年投产,也生产SUV,是H6这个级别的。我们的新生产基地平台可能会在北美,剩下的地区还是发展贸易,重点是如何管理好海外市场。现在我们在洛杉矶有研发总部,因为洛杉矶的造型技术有优势,但将来还得去底特律,那块工程师多一些。
《汽车纵横》:突破“百万”之后,长城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魏建军: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哈弗H6超越本田CRV、丰田RAV-4,做到全球SUV单品销量冠军。我们为此规划了四十余款新产品,覆盖全部的SUV细分市场。我们希望到2020年,哈弗销量突破200万,在规模上超过吉普、路虎,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SUV品牌。我们将投入300亿元,打造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在主、被动安全技术、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等方面形成领先优势;同时,拓展新能源产品线,以插电混动和电动为主,向消费者提供真正安全的新能源SUV产品。
《汽车纵横》:能否具体谈谈长城的新能源汽车情况以及产能方面的规划?
魏建军:今年年内我们有一款纯电的轿车上市,纯电SUV我们规划是在2018年推出。产能规划,现在来说产能没有问题,建工厂啊,主要是有技术和产品,因为工厂里面不设计核心技术,现在生产工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产能这块有需要的话我们会适度往前推一下。
《汽车纵横》:企业竞争离不开人才的竞争,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长城人“走出”保定,如何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
魏建军:我们长城人,老实、憨厚、敢于挑战。这两年我们人员流失率很高,因为长城员工是中国汽车产业当中人才价值最高的,谁也不挖不成功的人,我们成功了,所以大家都来挖人。例如,阿里巴巴有三万名员工,但他的流失是5万人,因为只要你优秀,肯定就会被挖。我们不怕被挖,我们有开放的心态,甚至也许以后我们还会邀请一些已经离开的老员工回来座谈、交流。
保定的房价两年时间涨了245%,房价炒得太高了之后,特别高的房价,当然会影响一些员工的稳定性,因为我们员工不能安居乐业,所以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后会寻找适合制造业的地方,在全国范围寻找物流、劳动成本、环境合适的地方。
魏建军的孤独和哈弗的寂寞
对于保定这个位于河北的四线城市来说,长城汽车在正月里所举办的“哈弗百万”庆典活动,算得上是一件“倾城”大事,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新闻记者,以及长城汽车的经销商代表汇聚到长城汽车的哈弗技术中心大楼参加庆典。“在激光大灯变换投射下,哈弗技术中心大楼科技感十足,绚丽的灯光照亮了保定夜空”——長城汽车提供的新闻通稿上有这样描写。在“哈弗百万·冠军荣耀”活动现场,绚烂的灯火确实如同烟花般绽放在夜空,但在那璀璨绽放的瞬间里,比烟花更寂寞的,也许是魏建军的孤独和哈弗的寂寞。
虽然在2016年,长城汽车的累计销量达107.45万辆,哈弗SUV同比增长42%,连续14年夺得销量冠军,但与此同时,长城汽车也是国内唯一一家依靠自身力量、独立成长,并达到百万量级的SUV品牌。没有“强大背景”,缺乏“有效资源”的长城能够从一家地方小企业发展成为如今的规模,在很多人看来,多少是有点“运气”和“奇迹”的成分的。从某种程度上看,长城汽车依托于SUV而兴起,激活了中国市场SUV消费热潮,推动了SUV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壮大了自主品牌SUV细分市场,甚至引领了中国品牌前行的步伐。
但与此同时,外界对于长城的质疑也从来没有停息过,即使是已经站上“百万”级台阶的今天,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长城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其适时推出的“国民神车”哈弗H6息息相关,可以说,哈弗H6居功至伟。长城的战略是“聚焦”SUV,其市场也高度“聚焦”于哈弗H6,其风险也不言而喻。事实上,仅仅依靠SUV单一产品“做大做强”的汽车企业,在国际上还没有过成功的先例,虽然在国内市场已经一骑绝尘,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长城,但继续聚焦于SUV的长城汽车能否在国际舞台也所向披靡?以SUV为主要产品的长城汽车又如何应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油耗法规?如何提升品牌力?这些都是魏建军现阶段需要面对的挑战。
魏建军的孤独在于特立独行的战略选择,而哈弗的寂寞则是其市场层面的一支独秀,但也许我们依然可以期待长城完成突破后的破茧成蝶,毕竟,这是勇敢者的选择,同时也是自信和有担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