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一个真正读书人的品格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u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人不仅仅要有才干,还要讲人格。”这是我听时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郭影秋经常说的一句话。我想,所谓人格,应该是指一个人的气质与性格的综合,特别是指人的道德品质。
  郭影秋(1909—1985),原名玉昆,又名萃章,江苏铜山人。1932年,他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毕业后当过教书先生,后投笔从戎,参加了革命。他带过兵,打过仗,曾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后,郭影秋历任川南行署主任、云南省长兼省委书记。1957年,他主动辞去云南省长职务,到南京大学当校长。1963年,他到中国人民大学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职务虽然多变,然而,就其气质而言,他更像是一个读书人。在大学时,我是同郭校长接触比较密切的一个普通学生。在他身上,我的的确确领略到了一个中国真正读书人的品格。
  
  青年人应该勤奋读书、独立思考
  
  1963年9月,我从山西省运城康杰中学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郭校长也是这年到人大工作的。后来,我听说他是被周总理挑选作为国务院副秘书长而来京的。人大校长吴玉章因为年逾八旬,特地把他请到了人民大学。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按照常理,我是没有多少机会接触这样的领导干部的。可是,一个特殊的机会,让我开始了解郭校长的为人。
  1964年夏,我因胃口不好,经常从校医院内科大夫那里开条去吃病号饭。那时的食堂与现在完全不同,同学们都是吃大锅饭,只有病号才能在另外的地方取饭。所谓病号饭,几乎每顿都是西红柿鸡蛋面。时间久了,我与食堂的师傅也熟悉了,常看到他们做饭时,烟熏火燎,汗流浃背,一个个都湿透了衣服,工作十分辛苦。
  有一天中午,我在领饭时,忽然发现炊事员的身后有一个很漂亮的电扇在吹风,顿时感到非常惊奇。因为在1964年,电扇是非常罕见的。我问食堂的小张师傅,他告诉我,电扇是郭校长的秘书送来的。郭校长看他们太热了,硬是把自己的电扇送给他们吹。当时,我一愣,觉得这个校长真是有点与众不同,他心里装着普通的劳动民众。
  1964年暑假之后的新学期,学校开始教学改革,从原来老师“满堂灌”,改为让学生先阅读指定书目,然后讨论、讲授。郭校长在我们这个班级“深入基层,解剖麻雀”,了解教学改革的情况。他时不时来参加我们的课堂讨论,一般只是听发言,自己讲话并不多。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因我的一次长篇发言而引起的争论。
  我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理论之一的进化论产生了怀疑。我从猴子变人谈起,认为从猴子到类人猿,再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存在许多疑点。现存的各种物种,看不出它们是怎样在进行“进化”的。人类再发展,会变成什么呢?同学们纷纷发言,同我争辩,对我的观点进行批评。老师们也说我的想法不对。最后,郭校长作了比较长的发言。他并没有对我怀疑进化论的观点进行直接批评,只是强调,在学习理论课时,要认真阅读经典作家的原著,理解其精神实质。
  没想到,这件事过去两三年之后,因为这次发言给郭校长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大约是1967年春季,当时新人大公社发给我们一本大约200页厚的供批判用的《郭影秋三反言论集》。我打开一看,发现郭校长的头一条三反罪状,居然与我那次的发言有直接关系。材料中的第一篇是《郭影秋在全校系总支书记会上的讲话》。开头大约是这样说的:前不久,我在历史系听课。有一个学生怀疑从猴子变人的过程。这个学生想得很远,很空。我记得,有一次毛主席也向高级党校的艾思奇问过猴子变人这件事。该文的按语批判则称:郭影秋居然把伟大领袖毛主席,同一个青年学生相提并论,而且,诬蔑伟大领袖想得很远,很空,其用心何其毒也!
  我内心深处颇感愧疚。“文革”过后,我就此事曾向郭校长道歉。他非但没有责怪我,反而说:“我主张青年人应该勤奋读书,独立思考。只有这样,学术上才会有所进步。”
  
  打掉门牙肚里咽
  
  郭校长一生,跌宕起伏,饱受磨难,但他愈挫愈奋、坚韧不拔的品格从来不曾改变。他曾在一首诗中说:“打掉门牙肚里咽,英雄至死不低头。”
  1965年夏季开始,我们学校到京郊苏家坨公社参加四清运动。郭校长是当时苏家坨四清分团的党委书记。我们历史系中共党史专业二年级被分配在西小营大队,与公社所在地近在咫尺,郭校长便选择这个大队经常联系。他不时到我们工作组听汇报、作指示。第一次在西小营大队见到我,他还笑着说:“小孔,这么巧,我又到你们历史系来了。”
  当时,全班同学中,只有我还是个“群众”。记得有一次,我们所在生产队选贫协的负责人。工作组都同意选贫农出身、“苦大仇深”的一个人,只有我不同意。我认为,那人虽然出身好,但是有些世故,喜欢投入所好,与一般老实巴交的贫农不同。大家在会上争论得很厉害。此事传到郭校长那里,他专门到我们组参加会议,进一步了解情况。最后,工作组决定,贫协负责人一事暂缓决定。巧的是,这年冬天,那人在清河从事所谓的“投机倒把”活动,被当地工商部门部门抓住。事实说明,我的意见是正确的。后来,郭校长在一次大会上,围绕此问题讲了一番话。大致是说,工作组要判断一个人,不能仅仅靠成分、靠出身,不要搞形而上学,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在工作组内部也不要看不起小人物,以为他们人微言轻,而忽略了他们的意见。听到了他的话,我心里热乎乎的。
  郭校长虽是高干,可是从来不摆架子,经常深入到普通社员家里,问寒问暖,了解农民疾苦。当时为了实现农业高产,冬天下雪之后,还要为冬小麦“压雪保墒”。这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使我难忘的是,有一次雪后的夜晚,气温达到零下十度左右,年轻力壮的男社员都在麦田“压雪保墒”,谁也没有想到,郭校长在这寒风呼啸的夜晚也来参加保墒劳动。西小营大队一位叫王志太的社员对我说:“你们的郭校长真是难得的好干部。以前就是我们大队、公社的干部,也不会干这种夜里的苦差事。”
  “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从天而降,郭校长以“北京兵变”等莫须有的罪名被抓了起来。
  此时,我们班刚刚从乡下返回人大校园。大家根本不相信郭影秋会搞什么“北京兵变”。我们连夜跑到北京市委询问,还找到位于鼓楼西的康生家里,要求澄清郭校长的问题。康生后来改口说,郭影秋与“北京兵变”无关。可是对郭校长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我当时非常纳闷,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写了一份很长的大字报,贴在人民大学的文化广场席棚上,还引起了到学校参观的一位省委书记的关注。大字报的题目是《掏尽红心为人民——记我们在乡下见到的郭影秋》。
  对于郭校长的不幸遭遇,西小营的贫下中农也想不通。1966年夏天,苏家坨公社的贫下中农坐了几辆卡车,浩浩荡荡地来 到人大校园。领头的是西小营的贫协主席王志太。数百人围在东风楼下,高喊着保卫郭影秋的口号,群情激动。大概是看守他的红卫兵,看到外面黑压压的一片人担心出事,让郭校长出来平息一下群众情绪。临时关押郭校长小房间的窗户被推开了。郭校长出现在大家面前。我当时和王志太他们一起,站在东风楼下面,深深地被这个场面感染。
  郭校长向楼下拥挤的人招了招手,声音有些哽咽地说:“大家千万不要到城里来,不要耽误了生产。我的问题要相信组织,要相信人民大学的红卫兵,会把问题搞清楚。”几分钟后,郭校长的身影消失了。
  我和班里的同学把王志太他们送上卡车,还顺便问了问是谁组织的。王志太说:“压根儿就没有人组织,是我们贫协的几个人,觉得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好干部,受这么大的委曲,心里觉得太不公平,大家就都来了。”
  没过几天,听到上面传下来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他在9月7日给中央领导的一封信中说“……在北京也有中国人民大学调动700多农民进城保郭影秋”,并称“组织工农反学生,都是错误的”。于是,郭影秋调动农民进城来保他自己,又成了一条新罪行。
  
  令人震撼的稻草屋
  
  “文革”期间,我参加了人民大学“郭影秋与凌静专案组”,调查他们的所谓“历史问题”。我和专案组的其他几位同学,从北京到河南,到江苏、上海,最后到了他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山东湖西地区,长达数月之久。凡是跟郭校长以前有密切关系的同事、亲友,我们几乎都调查过。尽管那时郭校长已经被打倒,但在我们调查的对象中,几乎没有一个不称赞郭校长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
  只有一个例外。我们在南京地区调查时,到过位于南京老虎桥32号的江苏省监狱,被关押的国民党徐州地区中统特务头子张某,说郭校长在监狱关押期间曾写过“悔过书”。后来证明,此人是为了讨好红卫兵,编造了一套谎言。
  这其间,使我终身难忘的一件事,是在郭校长老家见到的那间稻草屋。
  1967年二三月间,专案组到郭校长的家乡——徐州附近的铜山县马兰村调查。他有个兄弟叫郭玉伦,就住在这个村子里。我们先把介绍信交给大队,由大队负责人领着到了郭玉伦的家。那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院落,一看便知不是富裕人家。敲门进去之后,我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整个房屋里除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之外,几乎找不到像样的家具。特别令人惊奇的是,除了进门的堂屋之外,两间睡房地下,都堆满了厚厚的稻草,找不见一张床。我好奇地问,晚上在哪里睡觉?他指着地上说,就在这稻草上睡。
  我真是无法相信,解放十多年了,这里的条件还是如此艰苦。堂堂一个省长的兄弟,居然睡在稻草铺上。如果不是我亲眼目睹,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
  主人十分憨厚朴实,招待我们吃了一顿午饭。饭后,我悄悄地问郭玉伦,郭校长在云南当过省长,在南京大学当过校长,怎么会不通过关系,来改善改善你们的贫困生活呢?郭玉伦说,解放初期,郭在川南行署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去过信,想通过他在外头找个工作。可是,郭校长给他们讲了许多道理,说明不能脱离群众,不能搞特殊。他们知道郭校长的脾气,此后再也没有提出过类似的要求。后来,我们在徐州地区听说,郭校长不但不给他兄弟“开后门”,就是整个马兰村,乃至整个铜山县,都没有先例。郭影秋自担任领导干部以来,严以律己、铁面无私。铜山县十里八乡的,他一件额外的“好事”没有办过,一个亲戚朋友也没有安插过。
  80年代我曾经问过郭校长,说这样做是否有一点过分。他只是简单地答了我一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我深恶痛绝的。”
  几十年过去了,我的眼前经常浮现出郭校长兄弟家的那间稻草屋。它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人不能只替自己打算
  
  我是1968年底离开人民大学的。那时郭校长长期住在医院里,不能行走。他的历史问题调查结束了,证明他是清白的。每当我去医院看他时,郭校长总是嘱咐我不要因为时局动荡而废学。环境变了,意志不能变,专业不要荒废,尤其不要忽视英语的学习。
  郭校长还以自己的行动为表率。虽然重病在身,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读书。我每次到医院看见的都是同样的场景:郭校长非常艰难地坐在病床上,面前摆着一个小书桌,桌上放着他正在阅读的书籍。他告诉我,以前由于公务繁忙,无法了却读书的心愿。现在有了时间,身体却垮了。言语之间,流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
  毕业分配的关键时刻,我遇到了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我女友的父亲是回国多年的科学家,突然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被所在单位的造反派关了禁闭,几个月都不许回家。
  历史系军宣队负责人与工宣队的同志分别找我谈话。他们建议我中断与女友的恋爱关系,并称她父亲历史问题很严重,将来会影响我的前程。那时正是“唯成分论”甚嚣尘上的年代,谁不害怕和“黑五类”沾边?我思前想后,颇有些进退两难。
  我将自己的苦恼向郭校长作了倾诉。他听了之后,很不赞同我的想法。他说:人不能只替自己打算,还得想着别人。“你如果中断恋爱关系,想没想过对方会多么痛苦?你们既然已经共同走到一起,相互了解了一段时间,觉得不错就不要轻易说分手”。
  “人不能只替自己打算”,郭校长的一番话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听了郭校长的劝告,放弃了和女朋友分手的想法,后来结为夫妻。
  “人不能只替自己打算”,实际上是郭校长作人的一个准则。一事当前,他总是先想到别人,想到那些普通的老百姓。
  “文革”期间,我因宿舍搬家,和学校交通股比邻而居,同司机师傅联系较多。那里的师傅我几乎都认识,提起郭校长,几乎没有不竖大拇指的。我听他们说的最多的故事,是校长关心司机。他们说,一般校系领导要车,上车后,总是怕耽误公务,或赶不上会议等,唯独郭校长与众不同。他上车头一句话总是:“慢点开,时间是够用的。”而且对司机的学习生活十分关心。他的举动,让司机师傅心里总觉得热乎乎的。
  
  做学问不能图省力气
  
  我同郭校长有很多次的谈话,许多内容是关于如何做学问、写文章的。这方面比起其他同学来,我可谓得天独厚、受益匪浅。
  我原来学的是历史系中共党史专业,四清运动之后,受林敦奎和戴逸老师之影响,决定转学中国近代史,即晚清史。对此,郭校长说我转得对,这样更可以畅所欲言、大展身手。
  从1968年12月离开北京至1978年底,整整10个年头,我并没有严格按照郭校长“不要放弃专业,尤其要学好英语”的建议去做。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因为当时尚未“改革开放”,我纳闷郭校长为什么重视英语学习?而且,听说郭校长自己也学英语。
  “文革”刚刚结束后,我将自己的第一篇近代史论文送呈郭校长审阅,内容是有关对太平天国运动中对杨秀清的评价。郭校长阅读之后告诉我。文字和结构都不错,“说明你头脑清晰,是块做文章的料。但是,做学问不能图省力气。你的文章所引用的史料及观点,大多是从别人的书籍或文章中得来,为什么不花些气力,做些更深入的研究呢?”
  1978年9月,我考回刚刚复校不久的人大。郭校长当时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听到我重回人大读研究生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并把我的情况向戴逸老师作了介绍。我从内心感谢郭校长对我的关心。重返人大后不久,我选择了戊戌维新前后的清代历史作为主攻方向,而且将突破点放在清代档案方面。郭校长得知后,非常赞同,专门送给我一本他60年代出版的专著《李定国纪年》,让我参考。我如获至宝般地将书带回寝室,反复展读,颇有一种心明眼亮的感觉,决定按照郭校长的指教,在搜罗档案及未刊史料上下一番功夫。
  1985年秋冬之交,郭校长的病到了晚期。我从他的谈话中隐约感觉到,他内心深处有一种难以表白的“学剑不成书误了”的遗憾。在他的病榻前,我们彼此默默地杲着。我心潮起伏,当时有一种悔恨的感觉,恨自己没有在郭校长离开人世之前,呈上自己的学术成果。
  日月如梭,转眼之间郭校长去世24个年头了。时间变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也在改变。但我和我们班的许多同学一样,对郭校长的崇敬之心一直没有改变。我们觉得,他那种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淡泊名利、两袖清风的作风,体现了一个真正读书人的优秀品格。这种品格永远是光彩照人的,因为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凝结而成的。
其他文献
近一百年来,鲁迅一直处在论争的位置上,在他身上,寄托了许多积弱的中国人太多的奢望。鲁迅和民族、国家、革命等巨大的字眼紧密相连,鲁迅研究早已成为显学,有关鲁迅的传记,也有了许多本。作为一个作家来说,鲁迅被过度关注了,也被过分扭曲了,“鲁迅”已经演化为承载中国意识形态的一个特殊的载体,而一个真实的鲁迅往往被遮蔽了。  鲁迅被意识形态化的原因很多,有不少研究者把原因主要归结为由于中国近现代政治文化从外围
学生曾戏言,“古典诗词的内容比女孩子的心思还难猜”;古诗如茶,诗歌语言与其它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需要慢慢“泡开”,方能品其真味。为此,古典诗词教学的慢阅读意识,首先体现在学生对诗词进行初阅读时,不能粗略、快速地阅读,而是要学会先将诗词慢慢“泡开”。所谓“泡开”,也就是用慢读、精读的方式,先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这是诗歌鉴赏的前提和基础。   练习读懂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通过改革,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   就教学内容来看,语文学习活动要有启示性、陶冶性;就学习活动来看,要求学生多经历、多体验。上述特性的缺失会直接影响课堂良性生态的形成。课堂生态研究属于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其研究对象应是
胡适凭一面之词断言:何家槐“不是偷人家的东西的人”    1934年3月13日,胡适给吴奔星写了一封回信。全信如下——  吴先生:  此种问题,你若没有新证据,最好不要参加。何家槐君是我认得的,他不是偷人家的东西的人。韩君所说,文理都不通,其中所举事实也不近情理。(海按:应指侍桁1934年3月7日发表在《申报·自由谈》的文章《徐家槐的创作问题》。此文是侍桁从徐转蓬处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撰写并发表的。
随着目前中国图书市场上规模空前且历久不衰的“红楼热”和“红学热”,“红楼续书热”亦随之升温,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至今难以超越又分明残缺不全的经典名著,究竟能不能续,该不该续,又该如何去续,是一个争论不休见仁见智的老话题。在此,我再表明一下自己的观点:首先我举双手赞成续写《红楼梦》,就像赞成续写其他一切文学经典一样;其次是我相信,真正有才华有勇气的作家,是完全可
综合性学习是统编教材极为重视的学习模块,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师组织综合性学习时,应当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来展开,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信息摄入、轻视生活体验,注重知识汲取、忽视素养提升,注重碎片化阅读、漠视整体性建构”等倾向。由于广大教师惯于阅读教学,长于建构知识,对于统编教材中综合性学习重视不够,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和误区。下面笔者以统
陈乐民先生是1983年初夏调入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时为西欧所)的,任法国南欧研究室主任,是我的直接领导。在我受命创办《西欧研究》(后改名《欧洲》,现名《欧洲研究》)杂志。并组建编辑部后,陈先生是主管科研的副所长,继而担任欧洲所所长,兼《欧洲》杂志主编,仍是我的主管领导。直至1993年陈先生届满不再连任,我在陈先生的领导下工作长达10年之久。  其实,认识陈先生还远在他来所之前。先是听北大张芝联先生称
没想到我父亲张友鸾的《古典编余录》竟然有了重见天日的一天。说这话,是因为二十年前父亲还在世时,我就替他把书稿编好了。父亲去世后书稿却不翼而飞。现在我早已年过古稀,在朋友鼓励下,我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重新编就,文化艺术出版社给了它出版机会,这使我产生了一种绝处逢生的感觉。  《古典编余录》是我父亲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文集。舒芜先生在序言中说我父亲是中国第一部加注释的新版古典白话小说《水浒》的注释校点
读书之道的“道”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的道路或方法;二是形而上的抽象之“道”。这两种含义往往互相融合,难以分清。下面我取有关读书的最重要的四个方面来谈这些具体又抽象的“道”。    读书的境界    读书的境界因为读书的目的不同而有高低之分,境界如同山峰,虽然高低不同但都姿态万千各有千秋。现在我指出最常见的三种读书境界:    利的境界: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这是古往今来大多数读书人的读书境界。孔子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微活动”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延伸而来,指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开展的,旨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自主实践活动。它突破了原有语文教学在时空、内容、手段等方面的封闭状态,变被动接受为活动探究,变当堂教授为全程指导,变掌控课堂为帮助自学,变关注成果为关注过程,变急功近利为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