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人间的鲁迅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__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百年来,鲁迅一直处在论争的位置上,在他身上,寄托了许多积弱的中国人太多的奢望。鲁迅和民族、国家、革命等巨大的字眼紧密相连,鲁迅研究早已成为显学,有关鲁迅的传记,也有了许多本。作为一个作家来说,鲁迅被过度关注了,也被过分扭曲了,“鲁迅”已经演化为承载中国意识形态的一个特殊的载体,而一个真实的鲁迅往往被遮蔽了。
  鲁迅被意识形态化的原因很多,有不少研究者把原因主要归结为由于中国近现代政治文化从外围所作的空前挤压,由于意识形态的刻意“塑造”、“扭曲”,而形成了一个高度意识形态化了的鲁迅。我认为,鲁迅的意识形态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来自鲁迅本身。鲁迅和他所处的时代靠得太近,他生前的文艺生活充满了论争,除了翻译和文学史研究,他写下的大多数是论争文字,就是他的一些小说,也时时埋伏着影射、回击论敌的文字。他留下的文字,远非静穆、悠远之作,倒是充满了杀伐之声。日本学者竹内好认为,“把十八年的岁月消磨在论争里的作家,即使在中国也是不多见的。”(《近代的超克》,(日)竹内好著,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P4)由于致力于论争,鲁迅常常处在不同的政治态度、思想文化的交锋中,鲁迅所处的文学场域激流湍急,给人的印象难免不是意识形态化的。问题是,鲁迅的这种文化立场,一旦和左翼文学有了相同之处,被纳入到国家、民族解放等话语体系中,就非常容易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利用、操控,被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了。这样,有关鲁迅的一切就迅速变形,里面的鲜活成分被榨干,成为本质化的宏大叙事。
  如何把鲁迅从一个过分偶像化的神,还原成一个人?我认为,剥离开几十年来政治意识形态反复涂抹在鲁迅身上的各种装饰,露出本原面目,是新世纪的鲁迅传记写作所要着力解决的。当然,对本原面目的还原是一个奢望,不仅因为一个鲜活的鲁迅,早已经在1936年逝去,而且,对于历史人物,我们永远难以还原本来面目。我们所要做的,是逐渐走近一个真实的鲁迅,一个正常的人间鲁迅。
  鲁迅传记不好写,因为鲁迅往往和革命、启蒙、反封建等20世纪中国的宏大叙事联系在一起,往往把鲁迅作为国家、民族叙事的一部分,把他作为弱势的第三世界文化的代表,作为反封建的启蒙者和英雄。事实上,许多鲁迅传记,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写下来的。作为一个血肉之躯,鲁迅当然也有七情六欲,也食人间烟火,有优点,也有缺点,并非全人。鲁迅有伟大之处,也有偏颇的地方,譬如他对中医的极端态度。如何跳出以往的意识形态的偏狭视角,尽量写出一个真实的鲁迅,是鲁迅传记写作中的难点。
  朱正先生的《一个人的呐喊》不以观点见长,而以材料取胜,强调论从史出。这样说并不是否定朱正先生的这本传记在见识上的欠缺,而是说,朱正先生治学的严谨与精审。正如王得后所言,此书“语必征实,史料丰赡,考证精审,知人论世,特立不群”。朱正先生不仅对鲁迅的一生极为熟悉,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比较到位,而且对鲁迅先生的周边,大至时代,细至亲人、友人、政敌等,皆如数家珍,娓娓到来,语调平和,持论公允。世上多的是夸夸其谈、无中生有的传记,《一个人的呐喊》如此在厚实的史料基础上治学,自然会得出许多无可置辩的结论来。况且,朱正先生在材料运用上,在追求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近年才出现的材料。因此,许多章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透过所谓的宏大叙述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朱正先生寻到了一些裂隙,使原先定为一尊的可靠叙述变得不确定起来。譬如,该书的第十八章《“新生活”》,叙述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组建新家庭的生活。朱先生在鲁迅给韦素园的信中,发现了鲁迅对自己和许广平的结合流露出的一些犹疑和彷徨。为此,朱先生质疑道:
  写这封信的时候,距他们的儿子海婴9月26日出生,只有半年时间了。为什么还要说“难于‘十分肯定”’呢,还有什么要“且听下回分解”呢?对于“新生活”为什么“很想变换变换”呢?这些文字所包含的是怎样的具体内容,当然是已经无从猜测了。但是这些文字所流露出来的情绪都是十分明白的。读者可以认为,至少在鲁迅写这封信的前后,他们之间出现了某种“难于十分肯定”的因素。
  可见,二人在上海的同居生活未必都是相敬如宾的,之间的小摩擦或者是小麻烦肯定是存在的。这一点同样可以在鲁迅去世后许广平写过的一篇《<鲁迅年谱>的经过》中找到佐证。
  另外,朱正还引用楼适夷1973年7月11日写给黄源的信,以证明鲁迅其实是不愿许广平参加社会活动的:
  因先生在世之日,是不大愿意让许参加对外活动的。许在沪曾参加过国民党市党部办的妇女刊物,是个爱活动的人,是先生阻止了她才不去。又如朋友们请鲁迅先生吃饭,同时邀请了许,先生还是不带她出来。有一次我去面邀,先生同我一起出门,我要许同行,先生说她是看孩子的,不会社交,即可想见。(《黄源楼适夷通信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23)
  为什么鲁迅限制许广平的社交自由?是由于鲁迅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出于保护家人的考虑?显然,这样解释是不够的。一方面,鲁迅是一个主张妇女解放的启蒙者,其反封建的一面何其鲜明;另一方面,鲁迅在骨子里又存在着恪守传统的一面。把许广平定位为“看孩子的”,就是这种传统思想在作祟吧。看来,男权主义在鲁迅那里也是根深蒂固的。鲁迅默认了母亲为自己做主的婚姻,据当时婚礼的行郎之一周冠五的回忆,依旧俗“穿套袍褂,跪拜非常听话”;周作人也说鲁迅“头上没有辫子,怎么戴得红缨大帽,想当然只好戴上一条假辫吧?”鲁迅一直在有名无实的婚姻里度过了许多年。这样一个忍受传统的鲁迅,与那样一个金刚怒目、发出反封建呐喊的鲁迅,之间的差异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我认为,朱先生这样的叙述裂隙,展示的是一个矛盾的鲁迅。而这样一个矛盾的鲁迅,确令鲁迅的形象变得有些血肉丰满起来。
  鲁迅和周作人失和的原因,因为缺少确凿的史料,成为鲁迅传记写作中绕不过的一桩悬案。早在鲁迅去世后七年,即1943年,竹内好就提出这样的疑问:“他和周作人的所谓失和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失和呢?”“他和周作人既共同著书,又不计在书上署谁的名,其关系之密切,远非世间一般兄弟可比,事情僵到死不可解,是否也有着远比普通的亲族情感更深的芥蒂呢?”竹内好排除了“私生活”的原因,揣测道:“倘说有什么失和契机的话,那么也远非没有可能是因为在对方身上只看到了自己的弱点。”(《近代的超克》,P43-44)竹内好对这一解释,也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对兄弟失和的解释,几十年来可以说有几种版本,但是多属揣测和想象,较少确切的资料加以印证。朱先生多方引用可信的材料,认为兄弟失和的原因,与周作人的夫人羽太信子长期患
其他文献
道咸以降,由于外患日亟,内政窳败,凡关心时事者,莫不痛心,国人对政治的态度日趋急躁,改良政治的方法与手段也日趋激烈。由龚自珍、魏源的改革论到曾国藩的自强求富论、李鸿章的缝补论再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论,进一步发展到孙中山的反清革命论,历史的发展就像从山上滚下的石头,速度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大,势头越来越猛,以至一发而不可收,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到了甲午以后,由于社会各界普遍地流露出对清政府的失望,
孙海麟主编的《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一书(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全面阐述了张伯苓在中国推进奥林匹克精神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指出,每个人“看了这本书后会感到鼓舞,从中感受到一个充满激情和信念的人所传递出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竞技体育,更是一种思想境界”。笔者在通读此书之后发现,此书在论述中国与奥运会关系史上存在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在中国发行的出版物中,何时最早
此前有人对批评《曾经风雅》书中存在史实错误不满,认为那些错误都“或可接受”,因为“萧乾老不也在张昌华《书香人和》序中记错了苏雪林的年龄吗”?一副人人有错不必追究的玩世态度。对史实既是这样混淆不辨,当然无须与之再作“商榷”。然而该书作者见有人帮腔便气壮,对待批评作“震惊”和“不安”状,忙不迭回应“四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自输襟度与涵养。  一本书的好坏,当然不能由作者自己定优劣。倘使遇见批评便腹生荆棘
1925年,丰子恺作了一幅画,《世上如侬有几人》。一船一翁一壶一钓竿,寥寥数笔,有如刀刻,让人回味无穷。事有凑巧,近八十年后,有人约请写意花鸟画家张斌为丰先生作人物肖像。她也模作了这幅画,一猫一人一椅一本书而已。世上如侬有几人?但世上知侬又有几人呢?张斌的《丰子恺诗画》一书,是本解读丰子恺绘画的专著。选择丰子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都是诗人,还又都是画家?  记得那一年,当时的民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在阅读教学如何塑造人的探寻中,笔者发现,布莱希特“陌生化”戏剧理论的目标定位与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上存在重合的轨迹,它以对观众的革新为核心,将“人的认知”作为基本功能定位,强调基于艺术特性的教化功能。语文教学能在通过探寻其运用陌生化形式,从而达到教育和启迪观众的目的的具体方式和作用机制中,获得启示与革新。  一、“陌生点”的解构  布莱希特认为,要使戏剧真正发挥其批判与反思的社会功能,有效地反映或揭
我和翟华从未谋面,但神交已久。最早关注他的博客,是从偶然看到他对当时国家交通部英文译名的质疑开始。翟华在那篇博文中指出交通部译为“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与国际惯例不符,应该译为“Ministry of Transport”。由于我过去也曾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与他持同样看法,所以干脆下功夫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证明,翟华的意见完全正确。我把关于这个调查的文章发给翟华,他全
近些年来,关于民族国家是如何建立的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从近五百年西方历史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当出现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形态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与促进,所以民族国家的建立问题同“崛起”与“富强”的世界近现代史主题紧密相关。就这一点而言,近代国家形成问题便具有了较强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郭方研究员的《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
读《金山》犹如爬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山势峭拔,扑面而来,有时我会感到气氛凝重得使人透不过气来。我多么希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恰如“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啊!但是没有,这样的景致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现。在作者的引领下我终于攀上顶峰,在这里,我惊讶地看到,作者用她如刀如凿的笔,在群山之巅雕凿出一座山一样的群像:  “放开她,金器在我这里。”  墨斗大吼了一声,眼眶裂了,眼白流了一脸。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生成性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勇于表达自己对文本进行理解时的感受和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往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创设”、“课堂对话”、“拓展探究”等生成性的、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中产生,是教与学的有机互动、综合生成的过程。当
一个世纪以前,谭鑫培以其文武昆乱不挡全面的表演艺术才华,开创了京剧老生艺术一代先河。如果简单概括这种巨大的贡献,可以如此说:自谭鑫培之后,许多老生演员莫不先宗谭派,没有谭鑫培创立的谭派艺术,也许就没有后来精彩纷呈的各种京剧流派。回溯众多艺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这种结论丝毫不过分。余(叔岩)派、马(连良)派、杨(宝森)派的发展轨迹莫不是脱胎于谭派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谭鑫培的影响又并非限于老生艺术,而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