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诗:古典诗词的慢阅读意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曾戏言,“古典诗词的内容比女孩子的心思还难猜”;古诗如茶,诗歌语言与其它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需要慢慢“泡开”,方能品其真味。为此,古典诗词教学的慢阅读意识,首先体现在学生对诗词进行初阅读时,不能粗略、快速地阅读,而是要学会先将诗词慢慢“泡开”。所谓“泡开”,也就是用慢读、精读的方式,先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这是诗歌鉴赏的前提和基础。
   练习读懂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笔者形象地称之为“泡诗”法,即要求学生先学会描述白话诗意。
   试以《望月怀远》为例,“泡诗”要求如下:
   同学自己读背,并将诗歌每句的意思讲述出来。方法:首先,将单个的而且是有必要译出的词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或短语对译,如:“生”可释为“生长”“长出”之类的意思;“情人”可对译为“多情的人”或“有情的人”;“遥夜”可对译为“漫长的夜”“远隔天涯的夜晚”等等。其次,根据对译后的情况进行语序上的适当调整,然后重新组合成现代散文。再次,句与句相连组合成一段话或一篇短文,遇到不太连贯的地方,可以根据情境加上一些想象性的补充描写。最后,概括诗歌的主题或情感。
   小组交流,从同学的交流中比较得失优劣,从而汲取他人之长,补自己的不足。小组根据情况,推出一位代表,综合各人之长将重新形成的译作和主题概括在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力求整体读懂诗作,并逐步提高诗歌的阅读能力。
   示例: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仿佛由万顷碧波上生长出来一样。月光洒满大地,哪怕远隔天涯,此时都可以见到这美丽的月色。多情的人啊却生出了无边的愁怨,在这漫漫长夜,月圆人缺,怀想远人,思绪绵绵,哪里能够入睡?吹灭了烛光,满屋子亮堂堂,挤满了月光,好可爱啊!不禁披衣走出屋外,在脉脉的月色里任思念飞越,真是月光满堂,相思满腹啊。不知不觉中,夜露浸润了肌肤。啊,月光如此美丽,撩人情思,却不能捧起一把赠送给远隔天涯的心上人。唉,还是回屋休息吧,也许能做个好梦,在梦中与佳人相会。
   “泡”完后,完成基本阅读的第二步,对这首诗的情感归纳: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全诗以明月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所怀之人彻夜不眠的思念之情。
   这种“泡诗法”,考虑了古代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补充留白等。多次练习后,学生就会了解古代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即初步懂得“诗家语”。同时,这种方法也培养学生对诗意的想象力,补充诗歌的留白,让学生阅读时养成入情入境的习惯。
   这种“泡诗法”,也是一种整体读懂诗歌的方法。有时教师在上古诗词鉴赏课时,常常肢解诗歌,貌似讲透了诗歌,实际失去了诗歌的灵魂——混沌,即整体意境之美。张炎在《词源》中就曾讥吴梦窗的词是“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1]。其实所有的诗词都不能“碎拆”开来欣赏,不独梦窗词为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就指出:“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2]不独汉魏,诗歌大多不能用“剥皮抽筋”法解之,必须整体把握。
   这种整体式“泡诗”阅读,我们还可从教学论上找到依据。格式塔理论有一个观点: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让自己的主观经验参与认知。因而,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我们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把以往的经验赋予语词,按理解的最优形式去组织语句的关系,从而达到对语义内涵的整体把握。这里所谓的“理解最优形式”,就是让我们的联想、想像参与理解,这和“泡诗”法的理念是一致的。
   这样的“泡诗”过程,学生读原诗一、二遍是不够的,需要三四、五六、七八遍地吟哦、咀嚼和涵咏,几乎是对作者创作情境的想象和还原。古诗如琥珀,定格了过去某个鲜活的瞬间,今人读诗,仿佛能触摸到那些生动的细节,那份情感的温度,这是“泡诗”法要努力达到的效果。
   完成了基本阅读,就可以推进第二个环节:探究阅读。探究阅读中的慢阅读意识,主要体现在,这种探究除了鉴赏时的思维探究外,最好渗入学生或教师的阅读生命体验。而这样的体验,是阅读和生活的对接,也是一个慢过程。
   例如,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名句,师生的第一关注点,當然是“海上生明月”中“生”。这个字确实写得好,“明月像从海里生长出来一样”,写出了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样一来,这句就成了写景的名句,可它跟诗歌要表达的情感有什么联系呢?怎么渗透到诗歌情感的内核呢?笔者曾向学生补充展示这样的阅读体验,小随笔《千里难以共明月》:
   那晚六点左右,出门参加一个聚会,猛一抬头,天上有一枚细细弯弯的上弦月,像极了小女孩儿的娥眉,说不尽的清灵妩媚,不觉痴了。
   第二天,我期待着更美的月,按捺不住向远方的朋友推荐,想着才情细腻如她,也必然喜欢在千里之外遥望那枚弦月吧,谁知等我动情地描述完,朋友冷静地说,我们这儿大雾。我一下子就蒙了。
   当晚,又一次见到那枚新月,想起远方的大雾,又想着也许其它许多不知名的远方还有大风大雨,原来,千里之外是难以共明月的,那一刻,记忆中所有的水晶诗句,纷纷碎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原来,这些拨动心弦、百转低回的佳句都是多情诗人的一厢情愿,十里不同天,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常识啊。
   所有的情感一经理性分析都会黯然失色。生动渐成槁木,鲜活也会苍白,丰富化为虚无。好在“情”是可以“不讲理”的,诗歌中才会有“无理而妙”;好在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是只需执着沉醉而无需清醒判断的,我们才有超越于现实的精神飞翔。
   通过这样的阅读体验,是想让学生读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情感的“无理而妙”。孙绍振先生认为,无理于理性逻辑来说是糟糕的,不妙的,但因为情感的特点恰恰是绝对化,无理了才有情。    这一环节,有时容易变成古诗鉴赏题型训练课,学生忙着囫囵吞枣记下一大堆诗歌鉴赏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意境”等,去寻找解题的套路和捷径。这些“技术化”的训练,某种程度上是和古诗精神背道而驰的。“诗言志”,读古诗实际上是读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求索、挣扎,他们的爱恨、血泪。和这样“活生生”的古诗交流,如果常用工具去宰割的话,会消解心灵的体验、钝化敏锐的感悟。因此,体验式阅读想告诉学生的是,对诗歌的鉴赏探究,是披文以入境,是基于心灵层面的深度理解,而不是仅仅了解一个个术语标签。
   当然,“慢阅读意识”之慢,除了初阅读的反复吟咏,探究阅读的咀嚼品味外,还在于“最好的诗句,也许不是当下的理解,而是要在漫长的一生中去印证”。美学家蒋勋有一篇读《望月怀远》的慢阅读文章——《灭烛,怜光满》。他小时候读了《望月怀远》,一直记得诗里的一个句子──滅烛怜光满,不明白“光”如何“满”?诗人为什么要“怜光满”?直到他二十五岁,在从雅典航向克里特岛的船上,那晚的月光才让他真正体验到,“原来‘光’最美的形容咏叹竟然是‘满’这个字”!小时候读过的一句诗,是美的库存,可以一生提领出来,享用不尽。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古典诗词的阅读,值得一生去咀嚼、回味。今天读的一首诗,也许未来某个时候,某个特定的场合,会对这首诗有更为深切的体验和理解。
   周汝昌先生曾在《千秋一寸心》中谈读诗体验:“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又以你之诗心,鉴照我之诗心。三心映鉴,真情斯见;虽隔千秋,欣如晤面。”[3]这是读诗学诗的精髓。要做到“三心映鉴”,非培养学生的“慢阅读”意识不可。这个过程,也许一开始是慢的,但是为了实现最终的“快”——真正学会鉴赏并热爱古典诗词,这是快与慢的辩证法。当读诗背诗赏诗成了学生的自发活动,当他们心中沉淀了某种激情、感悟和灵感时,再去做古诗题,题目就是可以交流对话、用心品赏的作品了。在真正的交流面前,每一个诗歌鉴赏的术语都会变得亲切,会自然而然地浮上心头,而不是一个个待贴的标签。经常阅读优秀古诗词经典,优秀诗人的风格、趣味、观念、思想等,就会融入血液,使学生的内心变得澄澈而丰盈,思想变得广博而精锐,文笔变得摇曳而多姿。这是慢阅读意识培养后产生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炎.词源[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2]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版.
   [3]周汝昌.千秋一寸心[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
其他文献
孙海麟主编的《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一书(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全面阐述了张伯苓在中国推进奥林匹克精神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指出,每个人“看了这本书后会感到鼓舞,从中感受到一个充满激情和信念的人所传递出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竞技体育,更是一种思想境界”。笔者在通读此书之后发现,此书在论述中国与奥运会关系史上存在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在中国发行的出版物中,何时最早
此前有人对批评《曾经风雅》书中存在史实错误不满,认为那些错误都“或可接受”,因为“萧乾老不也在张昌华《书香人和》序中记错了苏雪林的年龄吗”?一副人人有错不必追究的玩世态度。对史实既是这样混淆不辨,当然无须与之再作“商榷”。然而该书作者见有人帮腔便气壮,对待批评作“震惊”和“不安”状,忙不迭回应“四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自输襟度与涵养。  一本书的好坏,当然不能由作者自己定优劣。倘使遇见批评便腹生荆棘
1925年,丰子恺作了一幅画,《世上如侬有几人》。一船一翁一壶一钓竿,寥寥数笔,有如刀刻,让人回味无穷。事有凑巧,近八十年后,有人约请写意花鸟画家张斌为丰先生作人物肖像。她也模作了这幅画,一猫一人一椅一本书而已。世上如侬有几人?但世上知侬又有几人呢?张斌的《丰子恺诗画》一书,是本解读丰子恺绘画的专著。选择丰子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都是诗人,还又都是画家?  记得那一年,当时的民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在阅读教学如何塑造人的探寻中,笔者发现,布莱希特“陌生化”戏剧理论的目标定位与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上存在重合的轨迹,它以对观众的革新为核心,将“人的认知”作为基本功能定位,强调基于艺术特性的教化功能。语文教学能在通过探寻其运用陌生化形式,从而达到教育和启迪观众的目的的具体方式和作用机制中,获得启示与革新。  一、“陌生点”的解构  布莱希特认为,要使戏剧真正发挥其批判与反思的社会功能,有效地反映或揭
我和翟华从未谋面,但神交已久。最早关注他的博客,是从偶然看到他对当时国家交通部英文译名的质疑开始。翟华在那篇博文中指出交通部译为“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与国际惯例不符,应该译为“Ministry of Transport”。由于我过去也曾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与他持同样看法,所以干脆下功夫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证明,翟华的意见完全正确。我把关于这个调查的文章发给翟华,他全
近些年来,关于民族国家是如何建立的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从近五百年西方历史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当出现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形态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与促进,所以民族国家的建立问题同“崛起”与“富强”的世界近现代史主题紧密相关。就这一点而言,近代国家形成问题便具有了较强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郭方研究员的《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
读《金山》犹如爬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山势峭拔,扑面而来,有时我会感到气氛凝重得使人透不过气来。我多么希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恰如“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啊!但是没有,这样的景致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现。在作者的引领下我终于攀上顶峰,在这里,我惊讶地看到,作者用她如刀如凿的笔,在群山之巅雕凿出一座山一样的群像:  “放开她,金器在我这里。”  墨斗大吼了一声,眼眶裂了,眼白流了一脸。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生成性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勇于表达自己对文本进行理解时的感受和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往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创设”、“课堂对话”、“拓展探究”等生成性的、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中产生,是教与学的有机互动、综合生成的过程。当
一个世纪以前,谭鑫培以其文武昆乱不挡全面的表演艺术才华,开创了京剧老生艺术一代先河。如果简单概括这种巨大的贡献,可以如此说:自谭鑫培之后,许多老生演员莫不先宗谭派,没有谭鑫培创立的谭派艺术,也许就没有后来精彩纷呈的各种京剧流派。回溯众多艺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这种结论丝毫不过分。余(叔岩)派、马(连良)派、杨(宝森)派的发展轨迹莫不是脱胎于谭派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谭鑫培的影响又并非限于老生艺术,而是影
近一百年来,鲁迅一直处在论争的位置上,在他身上,寄托了许多积弱的中国人太多的奢望。鲁迅和民族、国家、革命等巨大的字眼紧密相连,鲁迅研究早已成为显学,有关鲁迅的传记,也有了许多本。作为一个作家来说,鲁迅被过度关注了,也被过分扭曲了,“鲁迅”已经演化为承载中国意识形态的一个特殊的载体,而一个真实的鲁迅往往被遮蔽了。  鲁迅被意识形态化的原因很多,有不少研究者把原因主要归结为由于中国近现代政治文化从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