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戏剧活动中探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活动,探究,语文实践,戏剧教学
  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内容是戏剧,文本主要有《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等。教材将这个单元定为“活动·探究”,并设计任务一“阅读与思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任务三“演出与评议”,这种创新的单元设计,启发教育者应当重视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去探究、体会,提高学科素养,形成关键能力。
  “阅读与思考”这个任务,教材要求学生“采用阅读策略”来“梳理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如果只是从剧本到剧本,活动实践味有所欠缺。戏剧的最大特色是舞台性,缺乏舞台活动,戏剧就失去了本真,戏剧教学就与普通文本教材的教学无异了。莫提默·J.艾德勒强调:“如果你没有将剧本搬上心灵的舞台演出过,或许你还不能算是读过剧本了。”[1]教材的任务二“准备与排练”要求剧务准备服装、道具、配乐等,任务三“演出与评议”要求制作节目单、检查舞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等,这些是技术问题,似乎离语文教师要开展的戏剧教学远了一点。戏剧教学的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剧情、台词等把握矛盾冲突,理解人物形象,了解社会、历史,并将戏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传承和发扬,使学生在戏剧活动中获得精神成长。
  作为指向复杂情境所需要的综合性品质,需要学生与任务情境持续互动,在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得以养成。[2]因此,落实“ 活动·探究”并实现戏剧教学的价值,创设真实的情境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是前提。基于教材编排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和目的,设计“校园戏剧节”这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小舞台上走进大世界:戏剧舞台是人生和社会的缩影,亦是自然和世态的凝聚。屈原长歌雷电颂,树立了人生的丰碑;天下第一楼的沉浮,折射出社会的盛衰;一颗枣儿,传达着农村留守老人、孩子对亲情的渴盼。校园戏剧节,将架起梦想与现实的桥梁,让学生走进戏剧生活,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激发对戏剧文化的热爱;在探究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中,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人生启迪和感悟;在排练、表演等实践中,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见解。
  大情境下,“活动·探究”贯穿整个单元学习。设计一个任务群:任务一“导演说戏”,包括“绘情节路线图”和“我来说戏”两个活动,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熟悉并了解剧情;任务二“我就想演这一个”,包括“撰写人物小传”“创编表演剧本”“我演这一个”三个活动,目的是理解人物形象;任务三“剧本回头看”,包括“品味经典台词”“评选我最欣赏的剧本”两个活动,设计意图是推进深度阅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整个任务活动框架,是让学生从“说戏”“演戏”“看戏”“评戏”中理解戏剧,提高素养,形成能力,传承文化。
  一、导演说戏——在活动中把握剧情
  杨向东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中指出:在解决真实性问题时,学习者参与各种实践,学习运用在文化中形成的概念、规则、工具和资源。现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解决发展了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如何合作地构建知识、自主学习和自我调节能力,并由此生成可以迁移的知识和技能。[3“] 导演说戏”就是一个真实的任务,学生要解决的真实问题是怎样把戏说具体、说明白。校园戏剧节,学生人人都可当导演、编剧,人人都能当演员,学生是戏剧节的主角。导演要对全剧进行指导,对演员的动作、表情进行指导,就必须探究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必须探究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形成原因,所以“导演说戏”任务的核心价值在于把握戏剧矛盾,探究人物形象,这就是在探究中深度学习。任务明确后,设计如下两个活动作为载体。
  活动一:绘情节路线图。
  导演是一部剧的最高指挥,心中要有全剧的“蓝图”,因此应充分阅读剧本,熟悉戏剧内容,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梳理情节。梳理中要注意把握戏剧冲突,如人与人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矛盾等。教材提供的三个剧本篇幅较长,同时兼顾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建议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起来,将欣赏音频、视频与文字阅读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学生绘制情节路线图,“蓝图”上要有对情节、矛盾冲突的简要概括(如图1)。
  活动二:我来说戏。
  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论坛或沙龙,让导演借助剧情“蓝图”,说戏剧的深刻主题,说精彩的情节及情节安排的妙处,说人物的性格特征,说各种矛盾冲突,说舞台提示的作用等。在说的过程中促进导演理解戏剧的思想内容,读懂戏中的人物形象,在思、辩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认识。
  导演说戏是需要充分准备的。他们会在课前主动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剧本的创作背景、相关的戏剧评论;会反复阅读剧本的精彩片段,用心琢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思考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会细心研究舞台提示,体会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活动最后,评选“最佳导演”。评选并不是目的,评选的实质是高一层次的说戏,是又一次深究剧情、不断提高认知的活动。师生可以共同拟定评选标准(如表1):
  导演把戏讲清楚了,接下来自然就是演戏了。所以任务一和任务二是紧密关联、环环相扣的。
  二、我就想演这一个——在角色代入中理解人物
  在戏剧节上,学生既可以当导演,也可以当演员。教师可以让演员个性化地选择表演某个角色。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学习,使语文更加鲜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他们真实语文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精神生长的过程。[“4] 我就想演这一个”,就是学生个性化的、真实的需求。这种需求下的学习,就是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学习,学生就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剧中人物的人生经历。在这个任务下,有三个活动载体。
  活动一:撰写人物小传。
  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阅读剧本,抓住关键台词,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用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具体生动地写人物小传。
  演员为了“我就想演这一个”,必须熟悉这个角色的基本信息、相貌特征、性格脾气、人生轨跡、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因此详读剧本就成了写人物小传的前提。在写人物小传时,演员甚至会带着角色代入感来介绍人物,这样,他们能进一步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剧中人物形象。人物小传完成后,再举行一次“剧透”活动,让演员介绍“戏中的我”以吸引观众。这个活动,能让学生把文字化为有声语言,在介绍中进一步熟悉并理解剧中人物。   活动二:创编表演剧本。
  演员选定角色后,与编剧合作,创编剧本。编剧依据教材中的剧本,要更详细地写清楚人物的台词、舞台提示等。教师可以给他们示范剧本创编,也可以予以提示,如对屈原的大段独白,可以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插入适当的舞台提示,像屈原的动作、神情、舞台布景等。创编完成后,进行表演活动。
  活动三:我演这一个。
  这个活动是校园戏剧节的高潮,活动设计意图是学生进行真实的戏剧舞台表演,在角色表演中真切感受人物形象的心理、情感、思想,从而学会关注社会,学会相互支持和配合,学会承担责任,关注自身的成长。舞台表演前,演员要熟练地掌握台词,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进行排练,做好表演前的准备工作。演出时,演员要有真情实感,喜怒哀乐表演得当,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富有特色的细节要细腻地表演出来。还要把一些舞台提示巧妙地转化成人物的语言、动作,最终把人物的性情、气质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比如,《屈原(节选)》中,屈原的独白淋漓尽致地发泄了他长久以来压抑在内心的痛苦与愤怒。可以用表格列出要表演的细节之处(如表2)。
  《天下第一楼(节选)》中人物的对白是重点,不同的身份、个性化的语言语气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生活及令人嗟叹的人生命运;《枣儿》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虽然都有对白,但对白因人而异、因情而异,演员要花功夫揣摩人物语言。除表演话剧以外,教师还可以鼓励有戏曲爱好的学生表演中国戏曲,在唱念做打中塑造栩栩如生的角色。
  表演完毕后,师生可以从剧本理解、舞台表演等方面来拟定优秀演员的评选标准,依据评价表评选“优秀演员”。评选活动,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肯定和鼓励,一方面是促进学生在评议中再思考剧本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人物。
  三、剧本回头看——在评戏中提升审美能力
  每个学生在“说戏”“演戏”“看戏”之后,“评戏”这个任务是驱动学生发表独特感悟,促进他们进一步提高文學审美能力。下设两个活动:“回味经典台词”“评选我最欣赏的剧本”。就水到渠成,所以最后一个任务是“剧本回头看”。
  活动一:回味经典台词。
  目的是让学生再品剧本,进一步理解台词的妙处。因为有了阅读剧本、舞台表演等体验,所以此时再回味,学生鉴赏的起点就不同了。学生从修辞、炼字等角度鉴赏经典,并将台词及鉴赏做成图文并茂的卡片张贴于校园的文化墙,也可以做成美文,进行线上分享。下面是卡片示例:
  活动二:评选我最欣赏的剧本。
  组织学生从教材内外的剧本中,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最欣赏的剧本分享给同伴和老师。学生可以从独特的题材、深刻的主题、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恰当的舞台说明等角度来审视剧本,分享自己的审美发现。然后,师生评选“我最欣赏的剧本”。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思辨、审美与鉴赏能力。
  因为戏剧博大精深,所以在完成任务、活动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梳理与拓展,如梳理戏剧形式多样的类别,拓展一下外国的经典名剧等。
  戏剧是人类社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和很高的审美文化价值。举办“校园戏剧节”,能将教材中“任务活动单”上的“你是不是也很想登上舞台,展现自己的风采,赢得观众的掌声”落到实处,使戏剧教学在“活动·探究”中实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育人价值。
其他文献
美国学校推行“冥想教育”    “专注冥想”教育源自佛教“冥想”仪式,是一种静心修炼法。它引导修炼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或者一件具体事物上,以放松心情。197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卡巴金博士,首次将“精神集中”放松法运用于医学领域,对病人进行慢性疼痛、焦躁及情绪低落等症状的辅助治疗。此后,这种方式逐渐被推广到医疗、企业、专业运动及监狱等领域。然而,教育领域运用这种方式的还只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提升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明确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情感等,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将起到重要作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作出如下几方面的论述。  一、设计阅读导入,做好题目解题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一组或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交流,帮助学生把对文本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再用来指导实践。在五年级上册每组课文的回顾与拓展中都安排了“交流平台”,那么该怎样用好它?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实践一:语感培养的广播台  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比较容易,而要做到入情入境,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语感。语感的培养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如:人物怎样刻画、
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文本具有潜在价值;阅读之时,文本的价值得到开发;阅读之后,文本留给学生核心价值。学生在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状态,影响着文本给予学生语文价值的大小。笔者以为,学生在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状态可以概括为从“读薄”到“读厚”,到“再读薄”的过程。  一、读薄:从相遇、相识到拥抱灵魂  学生阅读一篇文本,就像认识一个有交往价值的陌生人。首先是相遇文本,浅层面触摸语言,大致了解文本内容;在反复
新课程提出,要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在整合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指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纯粹的语文生活、数学生活、艺术生活,也没有纯粹的品德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等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到完整的生活,在具体的生
三年级是学生开始学习写作的起始年级,很多学生在尚未起步之前,就已经从多种渠道耳闻习作艰难,心理上产生了惧怕之心。那么,如何在作文的起始年级,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学生将这一需要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呢?  一、巧用日记,呼唤尽情表达  三年级的小学生天真烂漫,情感丰富,乐于表达。很多学生在平时说话时有条有理,头头是道。这正是他们渴求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反映,也是进行写作兴趣激发的最佳时机。针对这一现状,我
现在为大多数中国哲学家、美学家所接受的是李泽厚先生所主张的“自然的人化”。美是只有在主观实践与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意义上才可实现的主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三书》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都认为:自由的形式就是美的形式。就内容而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而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所以美是自由的形式。  什么是自由?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有这样一段话:任性和偏见就是个
教学理念  “简简单单教语文,实实在在写作文”。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倡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教学目标    1.把握年段习作的特点,简化习作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关注参加“劳动实践基地”活动的见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在习作交流与指导中,渗透习作方法(选材独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养成学生良好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活的讲堂,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死”的课堂。这里的“死”,基本含义有二:一是学生外部行为、课堂气氛的“死”,即学生无法与老师或同伴进行积极的有意义的交往与应对,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二是学生内部心理、思维活动的“死”,这是外部“死”的根源所在——面对教师的提问或启发,他们无法进行积极的读书与思考。本文通过一位新教师执教的《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片段的评析,谈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言的“积累”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老师的重视,不少小学生能熟练地背出许多成语、名言名句,甚至能背出不少名篇佳作。然而,当他们操纵语言这个工具——需要说一段话、写一篇文童时,却勉为其难,词不达意。分析学生个体语言形成的心理过程,就会发现,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是“运用”的两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有关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