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析比较法提升教学效率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th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比较,教师帮助学生辨别知识之间的差异,让沉潜的数学“本质”浮出水面。学生由此深刻感悟数学知识的本源,并进一步理解、内化,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比较存在于思维活动之中。
  一、在觀察比较中理解所学的新知
  在新知识出现阶段,教师要注意揭示新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要善于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能够丰富思维训练的因素挖掘出来,善于引导学生感知材料,运用比较方法的使各种材料的共同点聚集拢来,同时使不相干的特点远离学生的视线。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节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可以先揭示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了分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动手摆学具,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单位“1” 与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内涵与外延。
   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准确的概念,还可以提供几组体现本质属性的图形与非本质属性的、多变的图形,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指出图中阴影部分所标明是几分之几,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要求说出原因。然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通过比较,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分数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分数与整体“1”的关系,掌握分数的意义,获得比较清晰而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就避免了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的灌输,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现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加深了他们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二、在变式比较中掌握知识的本质
  变式就是变换概念和图形中的非本质特征,突出其本质特征的一种方式。通过变式,有助于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直角三角形概念”时,要使学生清楚地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必须以三角形两条边的位置关系为基本特征,即两条边相互垂直,也就是说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教学时,如果只局限于采用标准图形(直角标在左下方)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就可能把直角在左下方的看成是直角三角形的本质属性。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应该抓住三角形两条边的位置关系的特征,进行适当变式。教学时首先要出现标准图形归纳定义,然后出现三组变式图形。(如图1,图2,图3)
  
  
  
  通过变式后的观察、比较,就能使学生不受非本质属性的干扰,更深刻地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对直角三角形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在新旧对比中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经历直观的体验,特别是对于抽象化的时间概念更需要学生的感知与内化。课堂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应是知识的引领者和方法的提炼者。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对比,明确异同,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节课时有以下教学片断。
  师: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一天的时刻,我们把钟面上用24时计时法的两圈时刻都搬出来。(如图4)
   师:对应的12时计时法用线段该如何表示呢?(如图5)
  师:观察这两种不同的计时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它们所表示时间时,前面一段的数是一样的,后面一段的数不一样。
  生:24时计时法用0~24个数字来表示一天的时刻,而12时计时法只用数字0~12来表示。
  生:24时计时法只用数字来表示时间,12时计时法除了数字,前面还有表示时间段的文字。
  生: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师:你的意思是说它们表示的时刻一样,只是写法不一样,对吗?
  生:24时计时法后面比12时计时法多出了12个小时。如晚上7:00用24时计时法就是7+12=19时。
  让学生再次观察对比两种计时法的异同,明确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第一圈的数字相同,第二圈的数字24时计时法需增加12;24时计时法用到0~24这些数字,而12时计时法只用到0~12这些数字,为了避免混淆,使用12时计时法时必须在数字前面添上“凌晨、上午、下午、晚上”等表示时间的词。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楚地区分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特点,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方法。在这一环节中,运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把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成半抽象的线段,让两种计时方法一一对应,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
  四、在易混对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中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往往只注意与自己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属性,会把表面相似而本质不同的概念加以混淆。其实,概念之间是密切联系的,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就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进而揭示其本质属性。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简单应用”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地、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对比。
   对比一:份数与分母的联系。
  师:这6个苹果,请你试着平均分一分、画一画,想想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如图6)
  
  师:观察这三幅图,你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苹果的数量一样,可得到的分数却不一样?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因为它们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所以分母也不一样。
  生:因为它们都是取其中的一份,所以分子都是1。
  师:是的,同样都是6个苹果,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它的分母就不一样。一句话,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
  对比二:分数与数量的关系。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吗?(如图7)
  
  师:观察这三幅图,你又有什么新的问题?
  生:为什么苹果的个数都不同,每份都能用1/3来表示?
  师:这个问题也很有针对性,谁来帮忙解答?
  生:因为它们都是把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当然就是总数的1/3。
  师:看来分数跟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有关系,跟整体的数量有关吗?
  师(追问):每份的数量一样吗?各是多少?
  两次关键性的对比都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与引导。第一次对比“为什么苹果的数量一样,可得到的分数却不一样”,第二次对比“为什么苹果的数量一样,可得到的分数却一样”,两次的对比归根结底都是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得到的分数跟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有关,跟整体的数量无关。这样的比较,既可以突破难点,也凸显了分数的本质属性。
  总之,数学知识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理清概念,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杨强)
其他文献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科书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双线组元,明示出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要素之间呈梯度螺旋上升,包括学生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力;提取信息、理解课文的能力;复述能力;预测、推断能力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落实语文学习要素,即注重语言积累,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重视段落教学,为学生打好阅读根基;打通课内外壁垒,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  关键词:部编语文教科书;能力梯度;
期刊
教育部统编的2018年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现已投入使用。相较于人教版旧教材,它有着诸多优势。从时空视角来看,部编教材的内容设置更具有科学性,更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目录而言,更加突出了历史的时空性。那么,基于部编新教材,教师应如何培养九年级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一、立足逻辑体系,优化时空阶段  (一)问题由来  在教学部编历史教材九年级(上)第七课“基督教的兴起和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因为生活经验、知识经验的不同,学生与教师的思维路径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学生与教师的思维路径经常出现离散现象,从而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要读懂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相向而行,才能让师生思维相遇真发生。  一、情境复制:师生思维路径的离散现象  听四年级的《行程问题(相向而行)》,一个教学片段引发了我的思考。  师:小红和小华两个人面对面走,想一想结果会有哪些
期刊
大千世界因事物的形态各异而精彩无限,各门学科的知识因蕴含的独特之美而各具特色。从教育学意义上看,“学科之美”是指教师在创造性教学活动中、在师生的互动体验中、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探寻学科之美的体验经历,从而为美好生活奠定基础。音乐作为艺术学科,有着独特的美育功能,狭义的音乐之美体现在旋律之美、节奏之美、和声之美、音色之美、结构之美、意境之美等众多层面上。广义的音乐之美作为情感的艺术,在人格、道德、情
期刊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字的评价中指出:“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可见,写字教学贯穿于小学教学的始终,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写字时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为目标。要使学生达到这些目标,从而提升书写能力,教学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书
期刊
学会思维,是数学学科所应关注的核心素养。抽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贯穿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呢?现以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正比例的意义》一课为例说明进行。  一、认识相关联的量  师:孩子们,老师第一次来到你们这个城市,昨天在街上溜达了下,感觉真是漂亮,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屏显高楼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大楼越
期刊
数学绘本已经成为许多教师进行课程创新的重要工具。近两年来,在数学教学领域中,与绘本相关的学习素材不断涌现,我也在利用绘本的基础上创生学习内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从中体会到了绘本带来的种种“生机”:情境创设有趣味、概念教学有深度、活动营造有氛围、学习延展有宽度等。绘本给枯燥的数学教学加上了华丽的外套,通过加入绘本,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人惊叹。在绘本被广泛应用时,我们也应该审视使用绘本时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
期刊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做了个实验:第一次募捐时他没有讲多余的话,第二次募捐时特意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结果,第二次募捐所得的捐款足足比第一次多出了一倍。   捐“一分钱”的要求很低,一般人都可接受并难以拒绝,而让人们先接受类似较小的要求,会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登门槛效应”,也称为“渐近原则”。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最初目标。在
期刊
小学教学第一学段的教材插图,结合了低中年段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心理特点等,具有画面美、趣味美、意境美等优点,以图文夹杂的叙述方式,沟通了模型和数学事实,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形象化地呈现给了学生。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情境插图既考虑到了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有利于把日常生活中零星、分散和无序的经验有序化、系统化,又充分考虑到了低中年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使教材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阅
期刊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已成为今天基础教育教学的常态,语文课堂同样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获取信息、化难为易、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等方面获益颇多。不过我们在调研观课过程时发现,一些语文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时,没有把握住使用原则,出现了内容冗杂、繁复的问题,需及时纠正。笔者以某位教师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使用的课件为例,试析语文课堂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如何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