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幸福来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hu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rn挂掉电话,桂康忍不住转过头去,看到旁边空空的椅子,不免有些失落.rn电话是县委宣传部一个姓林的女孩子打来的,说是明天有一个中央媒体的记者要来采访他,顺便让他带去他老家看看.桂康欣喜若狂,挂掉电话后竟然忘记了身旁的同事已经巡逻去了.他想告诉同事,明天有记者要来采访他,他需要请假一天,想让同事替他值班.其实,桂康想要跟同事说值班的事是其次,首要的还是要跟同事告诉这个好消息,有记者要来采访他了,他要上电视报纸了.桂康有些迫不及待,拿起桌上的对讲机就呼叫起来:“福来福来,你在哪里?”桂康边说边瞄向眼前的几台监控显示器,没有见到福来的影子.对讲机里传来福来的声音:“桂康桂康,我在B1栋四单元这里.”B1栋四单元的楼梯口,是悬挂巡逻签到本的所在,福来巡逻到那里时正好签到.
其他文献
天 湖  一株水杉树摇动另一株水杉树,湖面静止,时间静止。  男人也无,女人也无。  天湖无形,草甸无形。山川不远,日月不远。再写一首诗,我就是皇帝。  龙有潭,凤有巢。我有我的江山,我有我的美人。  一株水杉树控制另一株杜鹃树,一阵风跟随另一阵风。  一只蝴蝶追赶另一只蝴蝶。  过去的你,在天湖——死亡。将来的我,在天湖——重生。  大明山上  从山穷处走向大明山,有两棵大明山松在悬   崖上为
期刊
一  2010年春,我和几位同事被抽去山区参加为期两天的义诊活动。义诊地点设在离城里最远山村的一所学校里。那是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壤,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全是盘旋山路。说是义诊,也只是帮村民免费诊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虽简单却琐碎。  傍晚收工时,同事小玉突然捅了捅我,在我耳边好奇地问:“在你的右前方,有个小女孩一直在偷偷看你呢,都一个下午了。”抬头望去,一个五岁左右的孩子正靠在不远处的一棵桂花树下偷偷望
期刊
编者按  都说散文是一种老年的文体,散文拼的是什么?最终是思想穿透力、学识阅历、文化涵养和人生境界,而这些,需要经年累月的积淀。  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散文家,如陆机、冰心、何其芳、伍尔夫,他们在年轻时已绽放光华。  本次推出的“广西散文新生代”专辑,这批80、90后散文作者相对年轻,他们既有共性又形态各异。以代际来划分属性是一种简单之法,但通过这样的集束展示,寄望他们深入时代,深入人心,找准散文
期刊
我与《广西文学》的关系像是一场迅速升温的恋爱。  每个作家都会有几家在情感上非常非常“要好”的刊物,或是因为这家刊物在自己最初和最为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或是因为这家刊物的某位编辑有“知遇之恩”,他懂得文学也懂得自己;或是因为这家刊物始终是自己敬仰的,因为机缘终于获得了它的承认,等等。就我个人而言,我与《广西文学》的渊源开始得较晚,至今也不过数年的时间,但却在心理上迅速地变得亲近,迅速地把自己变成
期刊
我还在租房子住的时候,谢建告诉我,老董在仙葫那边搞建筑。搞建筑?我惊讶地问道,暗想老董不至于淪落到这个地步吧。在我的意念里,搞建筑就是在高墙上砌砖的建筑工。我完全没有轻视建筑工的意思,只是想,毕业于广西大学的老董怎么成了砌砖的建筑工了?想当年,老董多风光呀,中考考了全镇第一,考上了赫赫有名的博白县中学。不管怎样,老董应该有更好的出路吧。作为多年的好友,我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  老董是我的初中同学,
期刊
后来每次见面,她都会讨好地从僵硬的脸上切开一道口子,从口子里掏出夸张的笑容,我用优雅得体来掩盖内心的实质——我讨厌她用来遮挡嗫嚅的笑容,我并不打算研究她的欲言又止,我犯不着为了她而成为单位的人民公敌。  我并不讨厌她,但是我必须疏远她。她偶尔会发信息给我,一个表情或者一句问候,它们小心翼翼地瑟缩在我的聊天对话框,企图进入我的空间,我用过分客气的词句筑起拒人千里的樊篱,她指尖奔涌的万千情感符号在屏幕
期刊
周末翻墙上的挂历,发现日子真经不起翻看。辛丑年的春分又过了,春天的下半场开始冲刺,人家已经千里莺啼绿映红,我的一亩三分地还在灰蒙蒙的沉眠中。  海明威小说里有个在非洲狩猎受伤导致右腿生疽的作家,躺在野外的帆布床上与女人拌嘴,自嘲,料定自己“也许你永远不能把这些东西写出来,这就是你为什么一再延宕,迟迟没有动笔的缘故”。  至于我,起码还没有坏到生疽的时刻。  月亮出来了。半个白月亮,带着几分绒黄,嵌
期刊
我时常会梦见我的曾祖母。  梦里的她,还是在老家那间昏暗的厨房里忙碌着。一身黑灰的斜襟盘扣老式衣服,一顶戴了很多年却似乎不见褪色的绒布帽,帽额上嵌着一颗绿莹莹的宝石状装饰物。她的脸还是瘦瘦小小的,右鼻翼上有一颗小肉刺,几乎没有下巴,会眯着眼睛笑。梦里的她,时而费力地挺起驼着的背,两手往后倒晃,吸足了气后亮开尖细的嗓门拖着长腔唤着我的小名……  奶奶还在世的时候,我曾告诉过她关于梦里出现曾祖母的事,
期刊
到延安去  八十多年前,神州大地  最时髦最自豪的口号  一说到延安  就有了神圣之心  那里高擎抗日救国大旗  黄土高原,燃烧希望  这是年轻人的圣城  青春激扬的地方  爱国志士黑暗中看见了光明  祖国大江南北  海外华侨,正义友人  四万多知识分子  义无反顾奔赴  荆棘密布,跋山涉水  写满意志的坚定  看到从沦陷的上海来  历时十三个月的征程  宝塔山下,延河之滨  多少青年瞭望波涛  
期刊
身体是一个口袋,  张开时很大,闭合时很小  张开的时候,可以掏出一个幼婴  闭合的时候,可以关住一只野兽。   ——题记  不存在的弟弟  “你曾经有过一个弟弟。”  妈妈说这句话时,正指着家庭相册里的一张照片,语气平淡、短促,却极其突兀。这是一张普通的老照片——20世纪80年代的泛黄背景,妈妈烫着当年流行的波浪头,穿一身浅黄色粗毛线大衣,身形瘦削,细眼长眉,嘴角有淡淡的微笑;爸爸则穿着一套浅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