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起点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it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为什么会产生诗歌?那是来自心灵的震荡。我们为外物的景、人或事所感,一种无法阻止的汹涌澎湃的情感在我们心中酝酿、发酵,如此我们“发言为诗”,如此我们抑制不住地要歌唱、舞蹈。所以,诗歌是来自人类灵魂最纯粹、最美丽的语言。然而现在,“最美丽”的古诗词却吸引不了学生,反而成为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既要探寻造成它的原因,又要重新去寻找古诗词教学的起点。只有找到了教学起点,我们才能有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一、古诗词教学过于注重背诵默写
  现在古诗词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美丽的语言”不被人欣赏,变成了干巴巴的中学生必背古诗词,这造成了今天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无感,甚至厌恶。我们的教学过于注重背诵和默写,忽视了诗歌的本质,忽视了诗歌最动人的感发的
  源头。
  我们再来看看常态的诗歌教学。以《山园小梅》为例。我们会先介绍咏物诗,引出咏梅诗。然后介绍作者生平及作品。接下来是读诗、正音、翻译。具体分析的时候,教师会提问这首诗写了什么,哪里写得好,然后品析重点字句,最后总结本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教学过程看起来很完整,但是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真正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那种风起云涌、不得不说的情志了吗?没有入心的理解,没有灵魂的触动,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没有被激发出对古诗词的热爱时就开始背默,往往会引起反作用。
  二、探寻古诗词阅读教学起点
  1.感发的生命”状态——一切诗歌得以产生的源头
  叶嘉莹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以为,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使你的心灵不死。”为什么呢?因为好诗人会被万事万物所感动,他能够把内心所感恰当地表达出来,让千百年后的读者依然感动。而好读者会还原这种感动,读到作者传递的感动,再结合自身经历生发出新的感动。这才是诗歌的意义。叶嘉莹先生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感发的生命”。
  而我们的教学,却忽略了诗歌的这个本质特点。表面上的理解和背诵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走进诗人。我们对诗歌的分析太冷静了。我们品析字句,分析主旨,失去了感动的机会。我们没有从诗歌中读出那种“感发的生命”的状态。我们没有被感动,更不要提在感动后的新的感发。这就致使我们的教学只着眼于写成的字句,成了对诗歌写作技巧的分析。所以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古诗词教学起点,回到诗歌产生的源头。
  说起“感发的生命”,我们还得提《诗经》六义中的“兴”。“兴”是托物起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其实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感发”的状态。“兴”不仅是一种写作方法,也是一种生命状态。现在我们更应该把它作为古诗词教学的状态,在教学中起兴,引领学生进入“感发的生命”状态。
  2.引领学生走进“感发的生命”状态——中学古诗词阅读教学起点
  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达到作者当时的“感发的生命”状态,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作者是因何而起兴,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情绪的风起云涌,体会起兴后作者的所感所想,再生发出自己的所感所想。这种状态,简言之,就是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情境中—“我”就是作者。作者被万事万物感动,“我”也被同样的事物感动,此外,“我”还被作者感动。“我”是诗歌的参与者,不是旁观者,“我”和作者此时是交融在一起的。這样的“感发的生命”状态,才是真正的诗歌阅读状态,才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起点。
  三、直观质感的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感发的生命”状态
  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感发的生命”状态?我认为有效的方法是用直观质感的教学带领学生进入情景。直观质感的教学就是直观的、感性的、能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感性的体验中体会语言的具体情境和具体形象,让学生走进作品,身临其境,从而进入“感发的生命”状态。
  下面我以北京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行行重行行》一课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1.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引发学生对作者和文本的共鸣
  运用描述性的语言一定是基于文字本身、挖掘文字形象的描述。在这种描述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目的是引领学生走进“感发的生命”状态,引发学生对作者和文本的共鸣。比如上课伊始,我会提问《行行重行行》的题目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当学生只能说出感受到“距离的遥远”却并不深入时,我运用描述性的语言深度还原情境: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个远行的人,走啊,走啊,长路漫漫。前路在何方?不知道。哪里才是终点?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只看见他疲惫的身影,渐渐远去。
  当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话语身临其境地观想时,他就会理解距离的遥远带来的心灵的遥远、迷茫和无助,还伴随着身心的疲惫。这时,学生对作者和文本就有了共鸣,有了深入的体会。
  2.在诵读中奠定诗歌情感基调引领学生初步感发
  古诗词学习应当在最初的接触——诵读中开始。好的教师范读是引领学生走进诗歌情境的钥匙。学生即使没有完全明白诗歌的内涵,也并不妨碍他们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例如本课,我以古诗词形式插入了诗歌背景资料。我先深情诵读曹操《蒿里行》中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再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远行意味着什么?学生很快便能够体会到诗歌沉重的主题和“生离死别”之苦。可见,诵读运用得好是可以激起学生感发的状态的。而这里的诵读还应包括其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语言。
  3.还原直观质感的语言形象让学生体会文字的温度
  语文课,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一篇篇文章,而是借助对文章的赏析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传统语文课缺乏的就是这个“感”——感受。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还原文字中直观质感的语言形象,让学生感受文字的温度。学生读一个字,不应仅仅是读其字面的含义,还应能读出其生发的所有意义。
  例如本课“胡马依北风”中的“依”。有些版本里写作“倚”,是倚靠的意思。什么东西才能倚靠呢?只有你最亲密、最信任,能带给你安全感的人或事物才能倚靠。想象一下,有一匹来自北方的马,它倚靠着北风,满足地享受着北风的抚摸,因为那是来自家乡的风。这里,风不再是冷冷的,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家的温暖。在这里,“倚”字不仅仅是一个动词,它还饱含着情感。而课本上的“依”字,被翻译成依恋,我觉得译成“依靠”也许更好。
  这种还原了文字形象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文字温度的教学,是真的能让学生产生语感的好的教学。
其他文献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两幅雪景图各以明丽的色彩、张扬的个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雪》起于一场雪。1924年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鲁迅在日记中写道:“雨雪。……下午霁,夜复雪。”第二天天气放晴,刮起了凛冽的朔风,满地白雪被吹得漫天飞舞。鲁迅在他的日记中激情满怀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晴,大风吹雪盈空际。”大自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强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现在,“语用”课堂普遍着眼于课文之“语用”学习,即结合文本的典型“语言现象”或“语用知识”进行相关的指导与训练,如读写结合、迁移运用等,缺乏对“全语用”的认识,特别是对课堂中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回答、交流、讨论和对话等真实的言说表达状况与质量评价及提高缺少应有的关注,可谓心中有“文”却无“人”。教师在教学中往
鲁迅写于1925年的散文《风筝》广为人知,文章讲述了一则关于风筝的故事:作为兄长的“我”童年时不爱放风筝,认为“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一次见到弟弟背地偷偷做风筝,生气之余,悍然毁坏了风筝。很久以后“我”读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了解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陷入自责和忏悔之中。  关于风筝的叙事,很容易被看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一次稀松平常的回忆。但我们不能忽略作者
编者按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学习中华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必须,是文化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是立德树人的现实需求,能为治国理政、解决人类现实纷争提供有益的启示……  值此第24个“世界阅读日”来临之际,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燕玲教授主持本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专题。张燕玲教授阐释了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意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近年来,重庆市珊瑚中学(以下简称“学校”)坚持理念引领,转变师生教学观念;注重整体谋划,构建多彩课程体系;推动素养立意,打造课堂教学范式;突出问题导向,开启有效教研模式。学校秉承“多彩珊瑚·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培养“品正学广·异彩绽放”的多彩少年,构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多彩育人课堂,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  一、理念引领,转变师生教学观念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
戏剧教育是一种能调动思想、身体、意识和情感的教和学的形式,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功能,是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艺术教育要结合当下教育改革、学校发展等综合因素,符合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海淀区是目前北京市第一个以区域范围进行戏剧课程研究的
叶老诗云:“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这是精读的基本规则,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尤其要遵守这个规则。——也就是要咬文嚼字,含英咀华,体会底里,经过对作品文字的细读、感悟、体验,达到深入作品意境、与作者相知相亲的程度。这个过程,也是较高质量地学习和鉴赏的过程。朱文成老师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叶老所指示的精读要义,师生密切合作,一步步走进作品,乃至于走进诗人的灵魂深处,显示出相当深度的教
【摘 要】深化课程改革的主力是一线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落实课改理念及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明方向、析问题、育理性、提技能、精研修五个方面,探寻教师研究管理的基本方略,力图引导教师明晰“研什么、怎样研”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成为自主自觉的研究者。  【关键词】教师研究 基本方略 专业发展  在当下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实践中,教师
【摘 要】新教师能否顺利地完成入职适应过程,关系到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新任教师入职初期的经历会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教师教育和课程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关注。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为新任教师的发展给出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新任教师 职业规划 协同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  每位新教师在刚入职时,都是带着对教育的热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唐山一中”)秉承“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铸就铁肩学子,培育创新英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严爱勤朴”校训,倡导“森林式”教育,主张以森林般博大的胸怀,涵养性情、爱好、风格各异的学生,使他们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收获,努力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力争把学生塑造成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伟大人物奠定基础。  “森林式”教育理念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