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清道光三年(1823)正月初五,淮河两岸的乡村沉浸在浓郁的过年喜庆气氛中,家家户户都在迎财神,这天清晨,合肥东乡大兴集一户李姓人家诞下了一个男婴。伴随他而来的只有漫天呼啸的北风,也许,这风是上天的,暗示—这孩子的一生,注定要在大风大浪中度过。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李鸿章。
著名学者叶曙明的新作《李鸿章:潜龙在渊》,便从李鸿章出生写起,讲述了他少年时科场得意,任曾国藩幕僚后抱负难伸,及至淮军草创,在镇压太平军中屡建奇功,最后于1869年剿灭捻军,成为朝廷封疆大吏。叶曙明力图重绘这位“晚清第一重臣”的人生历程,尤其是他的青年时代,并由此窥见一个时代的面貌,他笔端带着感情,理解与同情。在叶曙明眼里,李鸿章是一个悲剧人物,就像整天要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这是他的宿命,也是中国的宿命。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一位历举不第的乡间塾师,他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这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他的六个儿子:瀚章、鸿章、鹤章、蕴章、风章、昭庆,走的都是读书做官之路。李家是典型的耕读传家,李文安在乡间开设书屋,以传授童蒙,熏陶亲族。李鸿章六岁即入馆接受启蒙。彼时外面的世界已呈密云待雨之势。南方的鸦片走私贸易愈演愈烈,近乎失控,朝廷的禁令形同虚设;在更远的世界,欧洲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结束,俄国大获全胜。李鸿章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童蒙习句》《六书指南》《三字经》和《百家姓》。年岁稍长,又拜了几位老师,读《圣谕广训》,习经史词章,专攻宋学。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广州、厦门、上海开埠,翌年,宁波、福州开埠,国门终于被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打开。这一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得到优贡,李文安催促李鸿章上京参加顺天府乡试。李鸿章初感犹豫,觉得自己火候未够,但他的兄弟从旁鼓动,终于把他内心那条潜藏冬眠的“巨龙”唤醒了。
道光二十五年(1845),李鸿章怀着“策远志、出风尘”的理想和几卷诗书,一肩行李,望京北行,准备参加会试。乱世出英雄,历史已经搭起了一个大舞台,很多人摩拳擦掌,准备粉墨登场,而李鸿章也正一步步走近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人物—曾国藩。
李鸿章24岁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初年,他在原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并去江西、湖南投靠了曾国藩,又奉其命回乡招兵买马,编练成7000名淮军,由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等分带,沿江而下,到上海镇压太平军。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所以又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鸿章的文华殿大学士是当时内阁最高职衔,他实际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可谓“两人(慈禧、光绪)之下,万人之上”。
《李鸿章:潜龙在渊》写的便是1823年至1869年青年李鸿章。这一时期,他基本上还是生活在曾国藩的阴影之中,但已经表现出过人的才能了,如果没有他,曾国藩不可能打败太平天囯和捻军,而这场内乱如果不结束,中国就不会有机会走上现代化的正轨。这场内乱,有点像“文革”,把中国闹了个底朝天,最后总得有人出来收拾残局,拨乱反正。这个背负历史使命的人,便是李鸿章。
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看法总是纷繁复杂,以往史家认为李鸿章一生维护的是一个腐朽王朝,他与太平天囯和捻军作战,是残酷镇压农民起义;他搞洋务运动,是为了让大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但如果从文明史的角度去观察李鸿章,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他仍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办学校、开工厂、修铁路、架电线、建现代海军,李鸿章让中国离现代文明更近。着眼于中国在探索现代化过程中所走过的道路,这是对李鸿章评价的一把基本尺子。
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中,处在矛盾的漩涡中,处于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于朝廷的夹缝中,处于实际上是“弱国外交”的尴尬境地,他性格复杂,小心翼翼,东补西贴,如履薄冰。赞他者说他是中兴名臣,谤他者说他是千古罪人,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他最受争议。同样也写过李鸿章传记的梁启超曾为他大抱不平:“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哲学史家唐君毅对“豪杰”有如是论:“吾人知中国人之尊尚豪杰,乃主要尊其自平地兴起,以拔乎流俗之上之精神。则知豪杰之人格之价值,不以其失败或成功而有所增减。当豪杰之士奋然而起之时,彼心中乃自反而无所馁,故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然亦正惟其能以一人之是,胜千万人之非,故当他人闻风兴起之时,则其胸量亦足以涵盖千万人。”用在李鸿章身上,虽不尽切,然“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勇气与毅力,则当之无愧。
著名学者叶曙明的新作《李鸿章:潜龙在渊》,便从李鸿章出生写起,讲述了他少年时科场得意,任曾国藩幕僚后抱负难伸,及至淮军草创,在镇压太平军中屡建奇功,最后于1869年剿灭捻军,成为朝廷封疆大吏。叶曙明力图重绘这位“晚清第一重臣”的人生历程,尤其是他的青年时代,并由此窥见一个时代的面貌,他笔端带着感情,理解与同情。在叶曙明眼里,李鸿章是一个悲剧人物,就像整天要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这是他的宿命,也是中国的宿命。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一位历举不第的乡间塾师,他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这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他的六个儿子:瀚章、鸿章、鹤章、蕴章、风章、昭庆,走的都是读书做官之路。李家是典型的耕读传家,李文安在乡间开设书屋,以传授童蒙,熏陶亲族。李鸿章六岁即入馆接受启蒙。彼时外面的世界已呈密云待雨之势。南方的鸦片走私贸易愈演愈烈,近乎失控,朝廷的禁令形同虚设;在更远的世界,欧洲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结束,俄国大获全胜。李鸿章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童蒙习句》《六书指南》《三字经》和《百家姓》。年岁稍长,又拜了几位老师,读《圣谕广训》,习经史词章,专攻宋学。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广州、厦门、上海开埠,翌年,宁波、福州开埠,国门终于被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打开。这一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得到优贡,李文安催促李鸿章上京参加顺天府乡试。李鸿章初感犹豫,觉得自己火候未够,但他的兄弟从旁鼓动,终于把他内心那条潜藏冬眠的“巨龙”唤醒了。
道光二十五年(1845),李鸿章怀着“策远志、出风尘”的理想和几卷诗书,一肩行李,望京北行,准备参加会试。乱世出英雄,历史已经搭起了一个大舞台,很多人摩拳擦掌,准备粉墨登场,而李鸿章也正一步步走近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人物—曾国藩。
李鸿章24岁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初年,他在原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并去江西、湖南投靠了曾国藩,又奉其命回乡招兵买马,编练成7000名淮军,由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等分带,沿江而下,到上海镇压太平军。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所以又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鸿章的文华殿大学士是当时内阁最高职衔,他实际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可谓“两人(慈禧、光绪)之下,万人之上”。
《李鸿章:潜龙在渊》写的便是1823年至1869年青年李鸿章。这一时期,他基本上还是生活在曾国藩的阴影之中,但已经表现出过人的才能了,如果没有他,曾国藩不可能打败太平天囯和捻军,而这场内乱如果不结束,中国就不会有机会走上现代化的正轨。这场内乱,有点像“文革”,把中国闹了个底朝天,最后总得有人出来收拾残局,拨乱反正。这个背负历史使命的人,便是李鸿章。
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看法总是纷繁复杂,以往史家认为李鸿章一生维护的是一个腐朽王朝,他与太平天囯和捻军作战,是残酷镇压农民起义;他搞洋务运动,是为了让大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但如果从文明史的角度去观察李鸿章,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他仍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办学校、开工厂、修铁路、架电线、建现代海军,李鸿章让中国离现代文明更近。着眼于中国在探索现代化过程中所走过的道路,这是对李鸿章评价的一把基本尺子。
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中,处在矛盾的漩涡中,处于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于朝廷的夹缝中,处于实际上是“弱国外交”的尴尬境地,他性格复杂,小心翼翼,东补西贴,如履薄冰。赞他者说他是中兴名臣,谤他者说他是千古罪人,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他最受争议。同样也写过李鸿章传记的梁启超曾为他大抱不平:“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哲学史家唐君毅对“豪杰”有如是论:“吾人知中国人之尊尚豪杰,乃主要尊其自平地兴起,以拔乎流俗之上之精神。则知豪杰之人格之价值,不以其失败或成功而有所增减。当豪杰之士奋然而起之时,彼心中乃自反而无所馁,故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然亦正惟其能以一人之是,胜千万人之非,故当他人闻风兴起之时,则其胸量亦足以涵盖千万人。”用在李鸿章身上,虽不尽切,然“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勇气与毅力,则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