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需要“语言流畅”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題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用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场佳作

困境是上帝给予我们的财富


  黑龙江一考生
  困境是上帝给予我们的财富——一种特殊的、用错了包装纸的财富。面对这种财富,一些人发愤图强,成就了伟业;而另一些人则自甘堕落,放弃了余生。显然,在困境这种财富面前,不仅可以比出人品的高下、人生态度的优劣,还可以比出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大小。
  二千多年前,“亚圣”孟子就曾这样教导过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担当“大任”并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必须首先接受困境的挑战,并努力克服之。
  让我们先看看道尔顿吧!面对自己的色觉与众不同这一困境,他不但没有怨天尤人,还对此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一番认真研究之后,他发表了题为《视觉之异常》的论文,并因此填补了医学界的空白。再看看那个日本商人,虽然他正面临着刚刚破产的困境,但是他没有就此消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小摊前的长队看到了新的商机,一番发奋研制之后,他发明了方便面,成为方便面的创始人。还有那个法国“家务杂工”,他不也是在被扣了一年的工资、度日艰难、心情沮丧的困境中发现并发明了干洗剂的吗?
  困境是上帝给予我们的一种财富。对于那些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胆小懦弱的人而言,困境就是一座座高山、一条条险途,他们会因此而停止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困境就是机会,就是砥石,就是新的起点。“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与其说这是太史公对诸多英豪才俊先“困顿”后“扬名”之人生经历的概括,不如说这也是他老人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准确总结!
  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学子来说,虽然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仍将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境。面对困境,怨天尤人没用,自怨自艾也没用,而勇敢地接受困境的挑战,用它来激发斗志、坚定信念、磨练意志,的确更有助于走向最终的成功,并干出一番大的事业。
  困境是上帝给予我们的财富,让我们珍惜它,利用它。

特点评析


  这是一篇考场一类文,其突出特点有三:
  一是内容切题,角度独特。“如何看待困境”是试题所给三则材料的“应有之义”,以此为论题来提出论点、发表看法,不但切合题意,也彰显了考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独特而新颖的角度。
  二是论点新颖、鲜明突出。针对“如何看待困境”这一论题,考生不但提出了一个具有比喻意味的新颖独到的论点,还以其充当作文标题,并作为段首中心句来使用,进而使其更加鲜明突出。
  三是语言流畅,富有文采。这也是该文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考生的语言功底非常不错,“显然”、“意思是说”、“先看看……再看看……还有那个……”等词语的使用,既自然顺畅地串联起了“事”与“事”、“事”与“理”,巧妙地完成了“过渡”任务,又彰显了其技高一筹的遣词造句能力;“一些人……而另一些人……”、“不仅可以比出……,还可以比出……”、“困境就是……,就是……,就是……”以及“与其说……,不如说……”等排比句式或经典句式的使用,使文章语言犹如行云流水,其文采和说服力大增,彰显了考生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及较高的语文素养。
  要想让自己的作文语言流畅,既需要平时多加练习,进而熟能生巧,更需要在考场上有意识地把议论(叙述、说明等)的流程控制好,让作文语言当疏则疏、当密则密,更连贯、更通顺。
其他文献
我生于秋天,但我出生时的秋天是整个秋天里最盎然的一段,是金秋。  这篇散文我写于秋天,完稿于初冬,似乎又是金秋过后的落寞、枯寂。  我的“大散文”创作开始于高二,“大散文”这个概念是由贾平凹先生提出的,提出“大散文”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反对甜腻的、花花草草的、小肚鸡肠的一类文风,倡导散文的大气、清正,提倡把散文的路子拓开,使越分越细沉沦为小家子气的散文广大门路,所以贾平凹先生喊出了“大散文”的话。“大
期刊
《红楼梦》被公认是一部难读的书,从作家生平到作品主旨,再到情节形象,太多问题搞得大家莫衷一是,于是才有了“红学”这一显学。但所谓“显”也大概仅限于学界,社会上的一般民众自认为了解的“红楼”大多是改编自《红楼梦》的其他文艺形式,而非曹雪芹的文学文本《红楼梦》。于是宛如以影窥月,以蠡测海,各种误解和偏见几乎左右了中学语文老师们对《红楼梦》的教学。只看过三个小时的戏曲,就以为《红楼梦》只讲宝黛钗的三角恋
期刊
飞香漠漠帘帷暖。一线水沈烟未断。  红楼西畔小阑干,尽日倚阑人已远。  黄梅雨入芭蕉晚。凤尾翠摇双叶短。  旧年颜色旧年心,留到如今春不管。  注释:  1.水沈,一般写作“水沉”,即沉香。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里有云:“(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  2.凤尾,即凤尾竹。亦泛指竹子。《红楼梦》第26回中有描写潇湘馆翠竹的句子:“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仲
期刊
老實说,我并不很喜欢我的故乡。  处于北方的故乡固然有着无垠的田埂与青葱的麦苗,然而这些都已令我感到厌烦,更多的只是粗重的石磨和已锈蚀的铁犁。还有那口灶——毫无美感可言,土黄色的笨重身躯覆着一层经年不清的厚厚烟尘。它表面极为粗糙,而且开裂,像极了老树皮,并且歪歪扭扭,找不出一个完好的角。它每天只是烧火,做饭,除了这些便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呆立在角落里,俨然一副笨相。  这口灶据说是爷爷青年时砌成的,
期刊
“我要深埋心头上秉持却又重小的勇气,一直往大风吹的方向走过去……”每当耳畔回响起《野子》这首歌时,我总会想起花圃中那一片固执地向上攀爬的藤蔓。顷刻间,如同在白茫茫的深冬里遇见一团团火红似火的梅花,令我满心雀跃……  轻轻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柴扉人寂草生畦,藤蔓乱萦篱”。斑驳的树影下,芳草萋萋,鲜花盛开。我跨过列队通行的蚂蚁,踩在雨水滋润过的松软泥土上,越过成堆的落叶,落脚于铺满阳光的青石板,只为
期刊
孙阳  我们村子很大,在那一片原上属最大的村落,人很多,鸡呀猪呀猫呀狗呀的也多,但除人之外最多的还是狗。谈不上家家户户一条狗,但至少是隔上三家五家就有一户养狗。狗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看门的,有看果园的,有看护牲口的,有陪伴老人的,也有无所事事有家不回,与狗友四处流浪的闲狗。  人会游动,远离村子跑往城里,追求外面的世界和更为富裕的物质生活;可狗不会,一辈子从生到死都只在这个村子里过活,它不会去想别的
期刊
红松有其珍贵,杨树亦有其笔直,而砍伐哪种树,却取决于何用。红松与杨树间的取舍,亦犹如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种种抉择,只有我们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尽其用,成其才。  山河飘零,命运浮沉,被金人俘虏的文天祥面对权力和刑讯从未改志节,临死之时,面南而拜,他拜的不仅是家国,更是心中的信仰。他从来明白,自己要的不是声名,更非权财,而是忠君爱国之义。当义成为他生命的灯塔,他才得以在乱世的惊涛骇浪中孤帆前行,不忘初心,
期刊
我们不断地向前奔跑,各种各样的情感充满了我们生命的主线,但总缺少空间去保留思念。  都说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常常用它锋利的刀刃将我们刺痛。同学别,亲友别,战友别,与故乡别,悲伤与愁苦就像是一条绸缎,总环绕在它们周围,但这条绸缎同时也为我们围绕出了一席思念的空间。  我们往往在拥有时却不懂得珍惜。有时候一支笔、一张纸、一顿饭、一句玩笑,便会让两个人拉开一场“冷战”,或是大骂一通后分道而行。可是当真
期刊
路  一条路,很窄,很长,也很旧,谁也说不出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有多小。我只记得,那是小时候我和我的玩伴们一起爬滚过的一条路,清晨我们踏着晨曦上学去,黄昏我们踩着几道彩霞归来。  这条路,车过不去,只留给人走,走出了好几代人。  我问过村里年龄很大的人:路是什么时候有的?  他们回答我:村里的老井在的时候,路就已经在了。  那老井什么时候有的呢?  他们摇了摇头:那就远喽!谁知道呢?不过老井还是那
期刊
我家种的第一盆花,便是水仙花。  读二年级时因为读了一篇文章,名为《水仙》,虽然很短,但读后我立刻被那清新淡雅的小花所吸引,于是就朝爸爸喊:  “爸爸,我要种水仙!”  刚看到水仙花时,我十分懊恼,那分明就是一颗大蒜嘛!厚厚的一层皮,白白的,有点光滑,却沾满了泥土。底下有几根又短又粗的根。什么嘛?简直“一无是处”呢!  把水仙捧回家时,我并没有任何的欣喜,似乎有一丝厌恶和后悔。  水仙可不在乎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