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雀跃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rlzx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深埋心头上秉持却又重小的勇气,一直往大风吹的方向走过去……”每当耳畔回响起《野子》这首歌时,我总会想起花圃中那一片固执地向上攀爬的藤蔓。顷刻间,如同在白茫茫的深冬里遇见一团团火红似火的梅花,令我满心雀跃……
  轻轻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柴扉人寂草生畦,藤蔓乱萦篱”。斑驳的树影下,芳草萋萋,鲜花盛开。我跨过列队通行的蚂蚁,踩在雨水滋润过的松软泥土上,越过成堆的落叶,落脚于铺满阳光的青石板,只为了找寻它——那一片固执地向上攀爬的藤蔓。
  记得小时候,我总爱在小院的围墙边散步。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把耀眼的光斑投射到朱红色的围墙上,狭窄的砖缝间,一片片细小的嫩芽正顽强地向外伸展。围墙边,整齐地立着冬青树,翠绿色的冬青连成排,围成了一方小天地。缕缕春风唤醒了花圃园的月季与玫瑰。粉红的月季像极了身穿裙子的少女,羞答答地露出笑颜,几枝枯瘦的藤蔓却从围墙的砖缝间伸出“魔爪”,无情地占据了冬青的枝干,顺着生机勃勃的小草,攀上細长的花茎, 紧紧地连成一张网。爸爸怕藤蔓的长势影响了花儿们的生长,便在每年春天,请一位老园丁来打理花园。
  那位老园丁腰板挺直,目光炯炯有神,他挽起袖子,舞动起泛着寒光的大剪刀,对准藤蔓,“咔嚓”一声,藤蔓便乖顺地从墙头坠落到地上。藤蔓一年又一年地生长,他也一年一年地来,周而复始,从不间断。我曾一度认为这就是藤蔓的归宿,也多次为它的命运感到惋惜。 直到去年,我再一次见到那位老园丁时,他似乎在这一年里老了许多,佝偻着背,拖着沉重的剪刀,望着疯狂生长的藤蔓,眼神黯淡。后来,他离开了,没有人再去修剪这些固执地向上攀爬的藤蔓,它像撒了欢儿似的,不多久,便繁衍出代代子孙,占领了花圃,我的心也为之一震。
  又是一年春来到,蒙蒙细雨似烟如雾,笼罩了整个花圃,五颜六色的花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那片藤蔓也赶来凑热闹。它们的花瓣徐徐散开,像轻柔的梦初醒一般,安静而美好。一簇簇米白色的小花与阳光相互挑逗着,淡雅的芬芳,仿佛让人置身于茂密的森林,满心雀跃。在这片藤蔓下,我仿佛听到了鸟儿婉转的歌唱,溪水叮叮咚咚地奏响生命之音……
  曾让我满心雀跃的藤蔓,你将激励我在人生的花圃中,开出属于自己的一枝花。
其他文献
杨雨沁  浅雾云霭环绕在西安城的上空,成群早起的鸟儿穿行其间,隆重地拉开了一天的帷幕。钟楼的古钟每个小时准时响起的清脆而有穿透力的钟声,像有形的烟雾一般窜进西安城内的各大深巷之中,填满了空气的缝隙。还没来得及熄灭的街灯投下影影绰绰的光晕,供这轻雾在城市上空跳跃旋转。一个巷子接着一个,错综交织,让整个古城变得曲折婉转。  冬日里的一天,放学回家的我把书包朝沙发上一扔,卸掉了一身的“枷锁”,一步跨出温
期刊
亲爱的李嫣然小姐:  你好啊!  今天是我陪你的最后一天了。很开心遇到你,这一年,我陪你做了好多事情呢!我陪你参加中考体育加试,和你一起中考,度过了毕业季,也迎来了新朋友;与你漫步在平遥古城,同家人一起在西安旅游。真幸运这些都是我陪你完成的,这可让15她们羡慕死我啦!  马上就要离开你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可是我知道,人都是要长大的,你不可能一直在原地打转。你会遇到更多的人,会拥有更精彩的生活……
期刊
最喜欢老家房前的那片菜园,菜园里的那片绿,是我心中最美的颜色。  打我记事起,爷爷就生活在乡下老家,我问他为什么不和我们住在城里,爷爷笑着说:“因为你们城里没有我喜欢的绿色。”“我们小区有树有草,到处都是绿,怎么能说没有绿色呢?”我追着问。“那不一样。”爷爷总是摇摇头,背着手走出院门,来到房前的那片菜地里。  节假日,我们总会驾车回到爷爷的老屋。老远地,我就看见爷爷立在那片绿油油的菜园里。他戴着一
期刊
五尺窄巷,青石若响,稚子鹤发,小家炊灶。  老巷是上世纪的土房,无外饰,土坷垃许多。各家的房子整合为又深又窄的巷弄,有点像京城的胡同,纵横交错,常有被弄得晕头转向的人问路。也许正是它这样的特点,外人大都不乐意涉足,以至于无论外面的城市如何车水马龙、纸醉金迷,巷子里头都是一成不变的祥和。  巷中有人家,一妪一保姆,户為落地窗,其色湛蓝,天阴时,常映有碧天雪云,楼影幢幢。如若余辉盛满,则可渗入窗内,暖
期刊
在步入正题之前,先请你思考两个问题:首先,宝黛钗三人的关系真的只有三角恋那么简单吗?然后是我们都知道红楼梦给主要人物都写了判词,那么红楼梦的判词真的仅仅只评价了人物的命运吗?  好了,现在让我们进入正题。一起来探讨一下“大时代下的红楼梦——明清国运与阶级”。  首先要说,红楼梦是一个鬼故事。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鬼故事。我们想说的是,红楼梦就是个鬼故事。其实,关于鬼故事也是有出处的。就是李少红版的
期刊
云使  这是一座黑色大理石墓地。  墓地简朴、肃穆。一块长方形大理石墓体,一盏长明灯,就是它的全部。  黑色墓台上纤尘不染,明亮鉴人。印度人精心守护着它,犹如守护自己珍贵的心脏。一串串美丽的鲜花敬放上面,在次大陆骄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绚丽灿烂。  71年了,前来瞻仰的人流依然不断。他们扶老携幼,赤足虔敬地在沙地、草坪上走过,伫立墓前,静静地合十祈祷。没有喧哗,没有嬉闹,连孩子的脸上都是静穆。从喃喃
期刊
我生于秋天,但我出生时的秋天是整个秋天里最盎然的一段,是金秋。  这篇散文我写于秋天,完稿于初冬,似乎又是金秋过后的落寞、枯寂。  我的“大散文”创作开始于高二,“大散文”这个概念是由贾平凹先生提出的,提出“大散文”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反对甜腻的、花花草草的、小肚鸡肠的一类文风,倡导散文的大气、清正,提倡把散文的路子拓开,使越分越细沉沦为小家子气的散文广大门路,所以贾平凹先生喊出了“大散文”的话。“大
期刊
《红楼梦》被公认是一部难读的书,从作家生平到作品主旨,再到情节形象,太多问题搞得大家莫衷一是,于是才有了“红学”这一显学。但所谓“显”也大概仅限于学界,社会上的一般民众自认为了解的“红楼”大多是改编自《红楼梦》的其他文艺形式,而非曹雪芹的文学文本《红楼梦》。于是宛如以影窥月,以蠡测海,各种误解和偏见几乎左右了中学语文老师们对《红楼梦》的教学。只看过三个小时的戏曲,就以为《红楼梦》只讲宝黛钗的三角恋
期刊
飞香漠漠帘帷暖。一线水沈烟未断。  红楼西畔小阑干,尽日倚阑人已远。  黄梅雨入芭蕉晚。凤尾翠摇双叶短。  旧年颜色旧年心,留到如今春不管。  注释:  1.水沈,一般写作“水沉”,即沉香。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里有云:“(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  2.凤尾,即凤尾竹。亦泛指竹子。《红楼梦》第26回中有描写潇湘馆翠竹的句子:“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仲
期刊
老實说,我并不很喜欢我的故乡。  处于北方的故乡固然有着无垠的田埂与青葱的麦苗,然而这些都已令我感到厌烦,更多的只是粗重的石磨和已锈蚀的铁犁。还有那口灶——毫无美感可言,土黄色的笨重身躯覆着一层经年不清的厚厚烟尘。它表面极为粗糙,而且开裂,像极了老树皮,并且歪歪扭扭,找不出一个完好的角。它每天只是烧火,做饭,除了这些便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呆立在角落里,俨然一副笨相。  这口灶据说是爷爷青年时砌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