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整个秋天去解释一片叶子的纹理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生于秋天,但我出生时的秋天是整个秋天里最盎然的一段,是金秋。
  这篇散文我写于秋天,完稿于初冬,似乎又是金秋过后的落寞、枯寂。
  我的“大散文”创作开始于高二,“大散文”这个概念是由贾平凹先生提出的,提出“大散文”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反对甜腻的、花花草草的、小肚鸡肠的一类文风,倡导散文的大气、清正,提倡把散文的路子拓开,使越分越细沉沦为小家子气的散文广大门路,所以贾平凹先生喊出了“大散文”的话。“大散文”的观念说出后,引起了散文界长时期的争论。在我看来,“大散文”无疑是对于散文这种问题的创造性思考。我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出发,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读者传达自己的“经验”,这种“经验”一定是带有主观性的,但要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而高明的写作者,往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可以把常人都有的,却说不清道不明的“经验”,用富有美感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唤醒潜藏在读者生命角落中的某种隐秘性“经验”,这样的写作者往往可以真正触动读者。因此,作为写作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自己这些已有“经验”的传达,不断寻找藉由语言表现出来的可能性。进而我们就可以得出,选择什么样的文体来进行写作主要取决于你想传达的“经验”是什么,它适合用哪种文体来传达。
  2018年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迎来了“弱冠之年”,很多思想的水系在我“心灵的河口”汇合,并呈扇状分布,面对我青春期出现的“冲积平原”,我需要去整理这块“新陆地”的轮廓、起伏等,但这个工程是浩大的,所以我能做到的传达或许应该选择一个较小的切口,因而我就萌生了“用整个秋天去解释一片叶子的纹理”的想法。选用大散文的形式来为这种思考“赋形”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大散文有着散文自由灵活的特点,会使得“解释”更自如,抒情上不受限制,即诉诸“整个秋天”的情绪也不会有满溢之感;另外提到解释的对象——“叶子的纹理”,采用大散文的形式也是颇具优势的。“纹理”是细致的,“叶子的纹理”又是一般人懒于观察的,要解释清楚“叶子的纹理”,必须把“美感”和“深刻”放置于写作天平的两侧。这种美感是自然地流露,这种深刻同样不能显得刻意。“矫揉造作”与“过度引申”在解释“叶子纹理”的过程中都是大忌,“过度引申”不但不能让主题深化,反而让精致的叶子沦为水里的月亮,如果再采用“矫揉造作”的笔法写作的话,那这个过程无异于“猴子捞月”。
  在我试图用整个秋天去解释一片叶子的纹理之前,我有幸在金秋十月踏进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在交大徐汇校区大礼堂与中国作协副主席、“大散文”的提出者贾平凹先生相见。贾平凹先生也向我们谈到了“经验”的问题,他说:“假如我们一车人外出考察,如果是上午十点,我提议吃午饭,可能没有人回应;如果是十二点,也许大家并不饿,大家也会响应我,同意我去吃午饭的提议。”他以通俗的例子让我们知道了传达“经验”要符合读者的心理,契合社会的文化心理,这就包含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甚至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思维惯性,作为一个写作者这些东西都应该深谙。在贾平凹先生著作的分享会后,我向他提了一个问题:“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认为将来世界文学的主流应该是短篇作品,而您一直以来,提倡大散文,专注于长篇小说的创作,这样的创作理念会不会与未来世界文学的发展潮流之间形成一种张力?”贾平凹先生给我的答案是:“社会越浮躁,能让人平静下来去读的作品就越可贵。人们越喜欢快餐式的阅读,我就要写得越仔细、越详尽,把故事讲得越完整,这样的文学才有尊严感。”他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坚定了我想解释一片叶子的纹理的信念。
  当我在决定写下《缝合》这篇散文之前是有一定思考的。也許在我们的生命体验中“缝合”这种经验是无处不在的,但又是被忽略的。在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有形的“缝合”已经慢慢被人们淡忘了,无形的“缝合”更难以引发人们的思考。对于痛苦人们会有焦灼感,痛苦过后人们会有欣慰感,但从痛苦到不痛苦之间,在每一次的情绪发生微妙转变之间,再把过去归置并迎接未来之时,其实我们都在或多或少地经历一个过渡阶段,也就是“缝合”。所以我写这篇散文的目的,我愿意用一整个秋天去解释一片叶子纹理的原因,正在于想唤起读者的“缝合感”。
  在这篇散文材料的选取过程中,我特意选取了一些和我生活密切相关的所见所闻,他们都与“缝合”有关,却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每一个部分之间有相对自然的过渡。“缝合”本身就成了贯穿整篇文章的脉络。我所写作的内容也许是大多数人都能够在生活中遇到并有所体验的事,它们并不“惊天动地”,但又是足以牵动我们心情的强大“因子”。谁又可以否认,对我情绪产生强大影响的,促使我们的想法产生强烈触动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我们人生格局的,不就是我们身边的那几个人、那几件小事吗?如果对于宏大的人类历史还不能够完完全全把握,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局限还不能够从个人的主观生命体验中跳脱出来,那么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去描绘生命中那些动人而浪漫的细碎,进而透过这些细碎看世界、看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不经意间,你就能和我一样,可以用整个秋天去解释一片叶子的纹理。
  一转眼间,我就可以同你一起,从一片叶子的纹理里看见一整个秋天。
其他文献
主持人:李克  李克 中学特级教师,西安高新教科院副院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定位自己是一个冷静的理想主义者,不沮丧,不埋怨;能坚守初心,能奋己之力。定位自己是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承者,相信文可化人,堅守高中语文课堂28年。开栏语  人过五十,总是不自觉地想以前的事情。  我还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退休了。我们住在关中一个叫三原的县城里。那时候没有如今的各种休闲方式,于是只要有新电影,父亲就领着
期刊
子夜降临,狂风乱至。一个孩子又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  数不清的黑夜一次又一次地如期而至,漆黑的空间里尽显阴冷,处处藏着诡异。小孩蜷缩在床角,惊恐地望着最后一点点光亮被夜色吞没。不敢闭眼,不敢入睡,不敢翻身爬起,再哭喊着叫上“妈妈”。“你已经是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小孩默念。可是,心中的忐忑不安,尤如与困兽在作垂死搏斗,假寐的双眼皮儿跳个不停,心里慌兮兮的。  时间在风的陪伴下飞快地行走着,
期刊
二零一五年的暮春,桃花谷的桃花纷纷扬扬落了一地,跫然而去,随水漂零。  粲然的夭夭之态不禁映入脑海。风来一袖香,漫天的桃花恍如着了粉嫩烟霞的神女施施而来,粲然一笑,若有若无的嫣然的香气飘浮,比一品阁的凝露香还勾人心魄。桃花就是这样的,一颦一笑,一抚一悲,媚态微露,桃花开在枝头,也开在心上。  算来也有多年没见过连绵的桃花了,桃花谷虽有其名,却也是空占其名,山水溪石野草蒼树为主,只是有几株消瘦枯槁的
期刊
陌上次第花开,草薰风暖,但见日日车如流水,开往春天,人都怕辜负了姹紫嫣红、十里春风。不得已困守城中的人,是否会从来自山上、来自原野的风里,嗅到春天的味道,因之心生惆怅?陆游的诗句“惟思买春困,熟睡过花时”(《乙丑元日》)倒合了我的心思:探春不得,索性借了“春困”的由头睡过去,免生恼恨。  这样满怀忧闷的“春困”当然并不美好。诗词中写到“春困”,也多与感伤、无聊的情绪有关,常用“厌厌”(懒倦)与“恹
期刊
杨雨沁  浅雾云霭环绕在西安城的上空,成群早起的鸟儿穿行其间,隆重地拉开了一天的帷幕。钟楼的古钟每个小时准时响起的清脆而有穿透力的钟声,像有形的烟雾一般窜进西安城内的各大深巷之中,填满了空气的缝隙。还没来得及熄灭的街灯投下影影绰绰的光晕,供这轻雾在城市上空跳跃旋转。一个巷子接着一个,错综交织,让整个古城变得曲折婉转。  冬日里的一天,放学回家的我把书包朝沙发上一扔,卸掉了一身的“枷锁”,一步跨出温
期刊
亲爱的李嫣然小姐:  你好啊!  今天是我陪你的最后一天了。很开心遇到你,这一年,我陪你做了好多事情呢!我陪你参加中考体育加试,和你一起中考,度过了毕业季,也迎来了新朋友;与你漫步在平遥古城,同家人一起在西安旅游。真幸运这些都是我陪你完成的,这可让15她们羡慕死我啦!  马上就要离开你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可是我知道,人都是要长大的,你不可能一直在原地打转。你会遇到更多的人,会拥有更精彩的生活……
期刊
最喜欢老家房前的那片菜园,菜园里的那片绿,是我心中最美的颜色。  打我记事起,爷爷就生活在乡下老家,我问他为什么不和我们住在城里,爷爷笑着说:“因为你们城里没有我喜欢的绿色。”“我们小区有树有草,到处都是绿,怎么能说没有绿色呢?”我追着问。“那不一样。”爷爷总是摇摇头,背着手走出院门,来到房前的那片菜地里。  节假日,我们总会驾车回到爷爷的老屋。老远地,我就看见爷爷立在那片绿油油的菜园里。他戴着一
期刊
五尺窄巷,青石若响,稚子鹤发,小家炊灶。  老巷是上世纪的土房,无外饰,土坷垃许多。各家的房子整合为又深又窄的巷弄,有点像京城的胡同,纵横交错,常有被弄得晕头转向的人问路。也许正是它这样的特点,外人大都不乐意涉足,以至于无论外面的城市如何车水马龙、纸醉金迷,巷子里头都是一成不变的祥和。  巷中有人家,一妪一保姆,户為落地窗,其色湛蓝,天阴时,常映有碧天雪云,楼影幢幢。如若余辉盛满,则可渗入窗内,暖
期刊
在步入正题之前,先请你思考两个问题:首先,宝黛钗三人的关系真的只有三角恋那么简单吗?然后是我们都知道红楼梦给主要人物都写了判词,那么红楼梦的判词真的仅仅只评价了人物的命运吗?  好了,现在让我们进入正题。一起来探讨一下“大时代下的红楼梦——明清国运与阶级”。  首先要说,红楼梦是一个鬼故事。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鬼故事。我们想说的是,红楼梦就是个鬼故事。其实,关于鬼故事也是有出处的。就是李少红版的
期刊
云使  这是一座黑色大理石墓地。  墓地简朴、肃穆。一块长方形大理石墓体,一盏长明灯,就是它的全部。  黑色墓台上纤尘不染,明亮鉴人。印度人精心守护着它,犹如守护自己珍贵的心脏。一串串美丽的鲜花敬放上面,在次大陆骄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绚丽灿烂。  71年了,前来瞻仰的人流依然不断。他们扶老携幼,赤足虔敬地在沙地、草坪上走过,伫立墓前,静静地合十祈祷。没有喧哗,没有嬉闹,连孩子的脸上都是静穆。从喃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