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意相兼画始佳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p3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一切艺术的境界,不外乎写实、传神、造境。从对自然的描摹,对生命的传达,到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营造意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创作过程。本文通过追溯意境理念的起源、阐释意境之美的审美追求,分析意境营造的途径,较为全面地论证了工笔画创作中的意境美问题。
  关键词:意境;工笔画;化景为情;师造化
  艺术的本质是表达创作者的心声和内心世界。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在这里,虽然王国维讲的是文学创作,但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绘画创作。一切艺术的境界,不外乎写实、传神、造境。从对自然的描摹,对生命的传达,到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营造意境,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是把客观的真实转化为主观表现的过程。作为一种视觉和造型艺术的绘画作品的价值意义和审美趣味,终究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手段方能得以彰显和保障,否则,再高明的价值意义和审美趣味,也只能是徒具躯壳,徒托空言。
  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说的是绘画尽管取之于造化自然,但在笔墨表现上必须要独特,要以手运心,因心造境,别具一格。认识到这一点,作品必然要上升一个格调,呈现出独具魅力的意境美。
  意境之溯源
  “意”与“境”首次连用,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王昌龄,他在《诗格》中首次提出了“意境”的概念:“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很显然,王昌龄所谓的“意境”与后世品评画作时谈及的意境并非同一种含义。王昌龄强调的重点是诗有三种境界,意境只是其中一种。但他所说的“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却是暗合了绘画品评中的意境所强调的关于“意”“心”,以及“真”的部分。《说文解字》中对“意”和“境”都有阐释,“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说明“意”是关于心的活动。“境,疆也。”则指明了“境”是一个关乎空间的概念。二者合为一体,可以理解为由心构筑出的一个时空和世界。这个世界所呈现出的状态,关乎创作者的内心和素养,关乎作品的成败和高下。
  盡管王昌龄的时代“意境”一词尚未被借鉴到绘画领域,但事实上,早在六朝时期,关乎画作所传递出的整体感觉,也就是画家所构筑的心的世界的状态的品评,就已经出现了。如果说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和宗炳的“以形媚道”观所指代的内容尚局限于对形体和对象的表现,那么稍晚于他们之后兴起的“格高思逸”观,则将品评标准由形体和对象,扩展到了画面的整体大感觉上,也就是画作所构筑的世界所传达出的气质上。而这种“格高思逸”的气质,是“意境”的一种。
  发展到北宋时期,“格高思逸”的品鉴标准已然成了绘画的最高标准。画论家黄休复提出了“逸格”的说法且将其放在绘画品鉴标准的首位。关于“逸格”,他是这样阐述的:
  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日逸格尔。
  黄休复所谓的“逸格”,既不拘泥于常规,又不受制于用笔设色,而纯粹是一种宏观的考量,描述的是画作所传递出的一种直观感觉,而且这种感受是不能硬学的,是出乎意想之外的。这种感觉,其实也是“意境”的一种。
  稍晚于黄休复的画家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提出了“境界”的概念。他认为人要“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人、物之情态才能“自然布列于心中,见之于笔下。”即所谓的“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在这里,郭熙一直强调的,都是心的重要性,同意境营造息息相关。
  “意境”一词明确用于绘画,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唐志契。他在《绘事微言》中说:“诚以有题,则下笔想头及有着落,反饶趣味。若使无题,则或意境两歧。”在这里,他似乎将“意”与“境”视为两个概念,但在后面的叙述中,他又引用了黄休复关于境界的说法,指出要将“意中之事”和“目前之景”一一描画生动,需“工夫已到,心手相应,纵横中度,左右逢源”。“意中之事”“目前之景”,一个归属于心,一个归属于自然,恰是意境营造的两个关键要素。而“意境”与“境界”这两个相近的语汇,也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清代画家笪重也在其著述中提到了“意境”的话题,并且将“意境”与笔墨、气韵并列,视作绘画的精髓:“绘法多门,诸不具论,其天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于兹编可会通焉。”至此,“意境”之美的重要地位被明确列入画论之中。
  意境之审美
  厘清了“意境”的概念,也就找到了评价画作“意境美”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功夫要到位,心手需相应,“目前之景”和“意中之事”当融为一体,景物当化为情思。
  最早提出“意境”说的王昌龄在论诗时,曾说:“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诉诸论画,亦然。脱离造化,单纯抒发心意,作品难免空洞。若是一味再现自然,也容易给人单调之感。好的工笔画作,是有着优美意境的寓心意于自然之景的作品。意境之美,是工笔画最打动人之处。
  一幅画作,要达到意境美的标准,首先要“功夫到位”。功夫是否到位是判断一幅画作水平高下的基本前提,对工笔画而言,功夫的概念涉及技法问题,包括用笔、设色、造型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要素,需要通过大量的师古人和师造化来获得。获得的过程,便是培养扎实的基本功的过程,只有经由长期的勤奋磨练,才能“由技进乎道”,从而进入更高的艺术境界。
  然而,工笔画不像写意画那样挥洒自如,往往容易画过,更显板滞。如何让工笔画看起来更洒脱些,更有意境?可以用更具写意性的半生熟的纸,营造出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的效果,这才是工笔画的高境界。   “心手相应”将“目前之景”和“意中之事”融为一体,则涉及画外之功的问题。在技法过关的前提下,有怎样的修为和素养,决定了一个人在面对目前之景时的态度和感悟,进而决定绘画表现的角度和方式,也就是整幅画作的意境取向。处理好画面是创作的重要环节,眼高手低,缺少基本功,就无法做到“心手相应”。画面中可能有枝枝叶叶、鸟鸟雀雀,面面俱到,但画面不生动,缺少“韵”“势”,也无法表达“意中之事”。而随着技艺的提升和画家素养的累积,画家的意识形态渐渐就能转变成物质形态表现在纸上,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还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诗画一律,好的诗词在于营造境界,好的工笔画作,同样在于意境的传达。境界的大小关乎创作者的个性特征以及创作时的心态,却不关乎整个作品意境的优美与否。决定工笔画意境优美与否的,是创作者对传统、生活的积累是否丰富,是创作者是否有足够深厚的画外之功。与此相应,要实现工笔画的意境美,就至少需要在三个方面不断累积——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
  意境之营造
  意境美是中国画家們自古以来的追求,流传至今的作品,也无不有着动人的意境。毫无疑问,以古为师是提升画作意境美的方式之一,但以古为师不是生搬硬套地模仿,而是取其长处,学其精神。
  对工笔画而言,线条至关重要,因而线条也直接关系到意境营造的问题。点是线的组成部分,工笔画的线条不能弱,要虚实相间,绵长而有韧性,要流畅、含蓄并且坚定地贯穿画面,不要画成一根“死”线条。唐代张彦远有言:“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用笔直接关系形似与骨气,自然也关乎整幅画面的意境营造。
  古人强调画作必须要有“气”“势”“韵”,“气”指灵动有生机、有朝气、有活力,不能呆滞、死板:“势”是画面大效果要气派、雄浑、豪迈,给人势不可挡之感:“韵”为通透而富于变化。这些古人的经典论断,也是意境营造的不同方面,也需仔细体悟意会。
  艺术是相通的,传统戏剧中主角与次角的关系,也适用于工笔画的创作。在戏曲舞台上,主角要突出,次角不能太抢眼。反映到绘画上,便是主题要明确突出,主要的角色要放在画面的黄金眼点,重点强调,甚至为其浓妆艳抹。而次要的对象只能起陪衬作用,轻描淡写地修饰一下即可,不能太抢眼,否则无法突出主题。一幅画的视觉中心只能有一个,多了画面就嫌杂乱。
  另外,还要处理好画面的虚实关系。该虚的地方要虚,甚至可以一点不画,该实的地方半点也马虎不得。花鸟画创作源于自然,又不是生搬硬套的再现自然,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俗语曰:“师古人不若师造化。”“师造化”也是营造工笔画意境之美的关键因素。面对同一个题材,每个人根据自身的不同感受,可以画出千变万化的画面。可以说,造化才是最高明的老师。想象力固然可以天马行空,但终究敌不过造化的神机独运和妙到秋毫。而且,厚积才能薄发,师造化,不断到大自然中写生,是累积素材最好的方法,或许也是画家找到自我面貌的重要手段。
  对于画家来说,写生必不可少,写生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没有经过写生的创作没有艺术感染力,经不起推敲,缺乏动人心魄的力量。但写生不是简单的像照相机一样的记录真实,而是要超越生活真实,用艺术的眼光深入细致地观察。大自然总是把那博大、深邃、灵秀蕴涵在平淡之中,画家需要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并加以提炼。
  面对自然造化的繁盛绚烂,画家要做的,不是真实地再现客观自然,而是有倾向地遴选重塑,调动更高的能动性摄取生活之情,迁想妙悟,从而运用恰当的绘画语言,使自然造化变为表现画面意境的载体。在这样的创作理念引导下完成的作品,一花一叶才带着大自然的浓厚气息,同时又有着优美的意境和浓郁的诗意。
  画面主体的取舍如是,画面色彩的呈现同样如是。如果在写生时,完全按照真实生活的色彩来表现,那么画面极易出现色调不协调的问题。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有时候,将自然界强烈的色彩对比幻化为单纯和统一的色调,更有利于营造出自己所期待的画面氛围和意境。
  意境的营造需要心的参与,需要画家不断总结自己在学习传统和写生时的收获,并加以融会贯通。从起初的不能画,无从下手,画面单调,循序渐进到能画、会画,这中间要走许多曲曲折折的“弯路”。然而,这些“弯路”都是通向绘画成功之路的垫脚石,也是必经之路。
  余论
  有人说“创作是一种寂寞的旅行”,也有人说“创作是一种激情的燃烧”。其实,这两种创作心态都交替地伴随创作全过程。如果没有甘于寂寞的平静心态,心浮气燥会导致作品失败。如果没有创作激情,就不会有创作灵感。如果找不到题材的立足点,也就发现不了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所以说,对于工笔画创作和意境营造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只是时间有先后而已。创作过程中的蠢蠢欲动与作品完成后的释然洒脱,倾注了画家全部的情感。
  “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求自然之道,不以柔媚悦世,立意清晰,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入情入理地融入画面,充满“情”之视觉表达,以“情”赋韵,以“情”达意,以“情”写境,在对动植物的生命讴歌的同时,传递心底的意境。
  “意境”之途,漫漫而修远,作为工笔画家,当毕生上下求索。
  约稿、责编:金前文
其他文献
刘奇  刘奇,笔名黑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国书法院副院长、南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南阳商会书画院院长、河南省政协书画院常务理事、河南省美协会员。先后在上海、郑州、昆明、合肥、兰州、汕头、南阳等十余次举办个人书画展。曾参加中国书画家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事实上,在中国的书画史上,书画是一向讲究工稳而不重写意的。自唐王维出,因他诗画兼具,且
期刊
孙浩群  孙浩群,1938年出生于江西樟树市,定居安徽省安庆市。196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专修中国画。198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是安庆师范学院美术系和安徽中山画院创始人之一,曾任系主任、副院长。现为安庆市美协名誉主席,安徽省文史馆、安庆画院特聘画家。曾任政协安庆市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民革全国九大代表、政协安徽省八届委员、民革安徽省九届常委、安庆民革主委。  “小道悦人耳目,大道憾
期刊
记得同杨兵相识是在2005年,那时我在桐城博物馆工作,因西安碑林博物馆要承办桐城博物馆的一个展览“文苑清韵·艺海藏珠——桐城清代文化名人书画展”,作为碑林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的杨兵是第一批来桐城洽谈展陈具体事宜的工作人员。我在桐城博物馆负责陈列工作,与杨兵在第一时间见面。如何谈的工作已不记得了,但记得陪他去了一趟龙眠山,拜谒了先祖文和公张廷玉墓。因都从事美术工作,兴趣相同,一见如故。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期刊
“兼容南北,文彩益彰”这是导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任道斌先生对我花鸟画创作的评价。这些年,我的花鸟画创作努力将自己的率意真性、朴厚豪放的特质与文人花鸟画重意境、重学养、重笔墨、重格调的优秀传统结合在一起。创作既保持朴厚放逸的品质,又融入中国文人画的精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画面,使作品华滋浑厚,松灵润美,丰满充盈,意象多彩。  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是我一生的幸事。它奠定了我的创作观,即坚守民
期刊
状元,是一个千百年来让人羡慕的名头。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人要想通过科举考取进士是极其艰难的,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实现其梦想。自从隋朝开科以来,至清朝最后一科的1300多年间,共考取进士10万余名,而状元仅300余人。大凡取考状元者都是饱学之士,才高八斗,一般入仕后都能成为朝廷要员。特别是宋以后,取得状元者往往能入阁拜相,名垂青史。如宋之文天祥,明之商辂、申时行,清
期刊
钟兴旺 江西赣州人,字顺之,号善宝。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原书法网“中国书法精英团”成员,《江西日报》“品鉴”艺术版主编。  纷纷俗世,静者为难。何为静?静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通过钟兴旺的书法,我们读到的是一种难得的静。欣赏者如我,很愿意在他的作品中漫步。在他的作品里,除了看到很多的古法,更多是体会他在作品中营造的一种宁静的感受。他在书坛静静地耕耘了多年,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保持清静淡泊的精神
期刊
周关洪  周关洪,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亭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写字研究中心会员、浙江省青年书协少儿委员会副主任、绍兴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绍兴市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绍兴县政协山阴书画院理事。  作品荣获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大展能品奖,入展全国第三届新人展、第六届中青展等10余次。作品入编《浙江书法作品集》《绍兴书法作品集》等。独编参编书法教材及教师教学参考用书20余册,任
期刊
肖鹏飞  肖鹏飞,安徽省界首市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山水画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曾研修于文化部岩彩画高研班和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入选获奖,部分作品被国家和个人收藏。现为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专职画家、阜阳市青年美协理事、中华画院画家、北京万葫堂美术馆画家。  2015年《永远的丰碑》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铁的新四军”红色记忆·经典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期刊
“美学”和“美术学”的区别  刘淳: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美术学博士,请你谈谈你对“美术学”的理解和认识。  孙振华:中国艺术研究院招美术史论方面的博士是最早的,其次是中国美术学院。我在1985年报考浙江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当时叫美术史论专业,并没有“美术学”的说法。后来,在一些学者的呼吁下,为了规范美术学科,正式提出了“美术学”的概念。也有些人对此不习惯,认为叫“美术史系”挺好
期刊
冯奎  冯奎,法名慧元,号元一行者,军旅十载。现为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江苏省诗词协会春华诗社理事、江苏省省直书协理事、江苏省硬笔书协理事、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元一字社社长。  先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书法篆刻专业,获学士、硕士学位。礼书法大家尉天池先生为师,得以多年耳提面命,体味书法三昧。以一布衣身,志坚行笃,广学多闻,沉潜日深,省悟书法乃显发心性之内美艺術,诚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