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乡土历史激活历史教学的尝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xia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历史学科普遍不被学生重视和喜爱,原因之一是学生觉得历史是“无用的过去式”,单一的书本知识,久远的年代,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让学生感到时空太远,枯燥无味,难以理解,亦不易记忆,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显然不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利用乡土历史进行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合理和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进行教学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加之距离我们的现实比较遥远,,学生对之非常陌生,难以理解,而乡土历史取材于本地,学生对之已有或多或少的认识,运用本乡本土的历史充实教材内容,可以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他们对历史的遥远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掌握其内容。乡土历史生动、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接受,易于引起情感共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
  如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这一课中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特征、生产生活时,可以联系我省境内的距今约5万年前的柳州“白莲洞人”、“柳江人”,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南宁市邕宁区的“顶蛳山人”等方面的资料,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对家乡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址的自豪感和亲切感,使历史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这样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求知欲望,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认真听教师对这一阶段历史的讲授,为这堂课的成功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气息,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努力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乡土历史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知识面的拓展,有利于思维的扩散和延伸,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不时地穿插本乡本土的历史知识,从课本走到现实中来,又把课本知识和乡土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延伸探究,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如讲到隋朝时建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就联系到本镇的石拱桥——皇赐桥。该桥是清朝道光十七年(1837年)开始建造的,历时一年多建成,桥设五拱,又名五拱桥,全长55米,高15米,宽4米;桥身全用规格条石砌成,造型美观,坚固耐用。古桥自清道光年间建成至今,历经了一个半世纪的风雨沧桑,主要结构完好无损,是南宁经蒲庙通往新江、百济至钦州新棠公路的主要桥梁之一,也是南宁现存的最早的石拱桥之一,表现了近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筑技术和聪明才智。
  
  三、乡土历史教学能够有效地树立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
  
  古今中外,无数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他们热爱祖国,为了革命理想,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历来都备受人们的尊敬和崇拜,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青少年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发明大王”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的理想的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每当讲到这里,我就会提到闻名遐迩的、本镇人都耳熟能详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徐汉林。1950年,徐汉林进入广西剿匪,在四十五军四○○团某班任副班长。在灵山盘古村(现属南宁市邕宁区)剿匪战斗中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舍身炸毁敌堡,成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徐汉林就是那种为了南疆人民的解放,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勇往直前的英雄人物。他的人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的精神却是永恒的。这个史实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它能使学生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教育他们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并逐步树立努力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本人还积极组织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观了徐汉林烈士纪念馆、邓颖超故居纪念馆等。通过参观考察,学生懂得了这些历史伟人是心灵美的光辉典范,激发了学生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奋斗不息的精神。
  
  四、乡土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先辈们创造的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数不胜数:万里长城、都江堰、兵马俑、大运河、唐三彩、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书法绘画、戏曲……历史学科是一门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融为一体,并通过社会美和艺术美来体现出来的重要学科。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
  在历史课中,表现较多的艺术美可分为视觉艺术美(包括建筑美、雕塑美、绘画美)和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古典文学、散文、戏剧小说中)。可见,历史课所涉及的艺术美范围极其广阔,内容极为丰富,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七年级历史课中讲到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书法成就,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等等,他们的书法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艺术美、创造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追求美、创造美的一种目标。“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写好中国汉字”,“一定要把中国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这都是学生学习书法成就的一些心得体会。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本人就对本市坐落于邕宁区那楼镇的闻名遐迩的雷婆岭摩崖石刻群(集书法、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石刻艺术群,是壮族民间艺术的一大瑰宝,其装饰艺术在国内石刻艺术中独一无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进行介绍,同时,通过课前采集一些相关照片进行展示和讲述,课后带领历史兴趣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写好考察报告,从中受到很好的书法审美艺术的教育和熏陶,也懂得了劳动是创造美的道理,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对培养学生的真善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和旅游经济价值观
  
  人文素质是文化素质的核心,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学历史教育目的定位于思想、能力为主的人文素质培养,是真正符合人的发展需求的教育,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它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文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挖掘本乡本土的人文素材及其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取向,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人文价值观。
  在讲述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中,注重挖掘他领导辛亥革命时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所产生的教育作用,可以联系南宁市的建筑,如民族广场、民族大道、民权路、民生路、民主路等。在讲述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思想中,可以联系1958年毛泽东两次冬泳邕江,后来建立冬泳亭和开展冬泳纪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历史上许多与今天联系密切的思想和行为相结合,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从而带给学生丰富的人文食粮,启迪、培养他们去关心社会,关注人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形成良好的人文价值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了解并重视人文旅游资源,将其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与中学历史教材相结合,并自觉地在历史教学中加以运用。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等,使中学历史教学在深层面上有所突破,还有助于提高当地旅游的质量和层次,促进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在历史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保护好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包括保护好本民族本地区的名胜古迹,使得这些人文旅游资源重放异彩,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在教学中以课文内容为依托,教育学生要珍惜和保护好本地区著名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如顶蛳山遗址、昆仑关古战场遗址、扬美古镇、徐汉林纪念馆、皇赐桥等,让学生在感受伟大的中华文明的同时,加深对本地区的人文历史资源的感情,也就为开发这些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和提升本地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起推动作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就越来越得以实现。
  毋勿庸置疑,正确地、恰当地运用乡土历史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无论是对课堂的教与学的良性发展,还是对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其所起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实践也证明:合理利用乡土历史进行历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和教学质量是可行的、有效的。然而,如何充分地挖掘和利用乡土历史促进历史教学,尽快提高学科成绩,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每一位历史教学工作者来说,仍是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体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
六合体应变钻孔下层为蚀变灰岩,使用井下摄像仪探测,发现钻孔底部存在相对较复杂的岩石破碎带,影响仪器正常安装。采用各种方案堵封破碎带,发现用丝袜包裹石子与黄豆的方法能够解
转型时期的中国,知识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纵览人们对现代社会发展所持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无不表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
选择昆明地震台2012—2014年形变仪记录,利用形态法、年变曲线、矢量合成法,分析云南省M_S≥5.0和全球M_S≥8.0地震前出现的短中期和临震异常特征。分析表明:形态法分析甄别出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故有其严肃、枯燥的一面,如照本宣科,则必然出现“听者昏昏”的局面,让学生在这种“闷课”下失去学习兴趣。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达到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我用得比较多的方法是导入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可以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占重要的地位,不少同学认为化学知识较难掌握,成绩提高慢。与其他科目相比较,化学确实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要针对这些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化学”,这对他们学习信心的树立,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下面对化学教学提出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对教学主体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
历史是过去和现实在永无休止地对话,是过去和现在有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借鉴历史的经验,可以提高人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科学地预见未来的能力。本文从功能、任务及价值方面探讨中学历史教育。    一、历史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首先,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继
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质是对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主要表现在解题的速度和质量.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相互作用并按一定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数学思维实质上就是数学活动中的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几何,三角函数变换等,想象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数学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问题想象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的直接体现是解题的速度和质量.培养学生发现
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是教师帮助学生重新起飞的开始.学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愧于见教师,更不会主动地向教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就越聚越多,思想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就越困难.因此,教师要关心和理解学生,平时要常找他们交心,多给他们一点情感,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学生传递亲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4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的现状,同时构建了大学生评教体系及计分方法,即学生评教模型,并为今后学生评教提供科学合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