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女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y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我们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跟随来城里打工的父母一起来的,相对城市孩子而言,这些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见得少,听得少,读得也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生活内容单一。在作业中会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改革语文作业,是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体现。只有对语文作业设计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设计出个性化的作业,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一、形式多样,趣味盎然
  1.看一看,积累素材。教师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外来务工子女由课堂到课外,由学校到社会,多听、多观察、多感受,积累学习语文的素材。观察可以分为有意观察和随意观察。有意观察即布置外来务工子女有目的的观察某一事物,如课前布置观察小动物样子、生活习性,植物的样子、特点、生长过程,天气变化等等。随意观察即鼓励外来务工子女平时多做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或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写一写观察日记,它将让外来务工子女着眼观察、动笔记录、用心思考,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2.画一画,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变枯燥的读书、讲解为绘画,帮助理解与学习。这里可以画想象图,外来务工子女可依据对文字的理解,想象绘画,如学习《故宫》一课前,让外来务工子女画一画故宫方位示意图,这个作业可以让他们读课文更仔细。
  3.演一演,情景再现。喜爱表现是孩子的特点。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外来务工子女分角色的表演教材内容,或演课本剧,让他们更直接地将自己的情感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激活他们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特别是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语言、动作、神态、情境的表演,更是趣味盎然。如果布置作业渗透到课本剧的形式中加以表演,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做一做,实践体验。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可以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如语文实践中可以尝试让外来务工子女体验小老师、小记者、小播音员等角色,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走到社会中收集错别字,认识错别字的危害;也可让他们参加养鸟、种花、制作等实践活动,做好相关记录。这样外来务工子女在实践中会主动积极地了解许多问题,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和经历。
  5.查查找找,搜集交流。 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它可以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对外来务工子女来说,收集本身也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因为外来务工子女必须经过查阅、筛选、整理等步骤,才能找到合适的材料。
  二、自主选择,体现层次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
  外来务工子女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考虑家庭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他们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开放整合、丰富内容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外来务工子女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
  可以设计“每日一闻”,针对外来务工子女“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观而设,要求他们记录当日新闻,并有自己的简单点评或者感受,目的在于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公民责任意识。能让孩子们关心生活,增长见闻,它是作业的前提。自主性和个性化则体现在关注的新闻可以根据外来务工子女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可以设计“每日佳句”,是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阅读量小,倾吐时心有余而表达不力的困惑而设,要求他们记录当日的阅读篇目以及读后感或者好词佳句,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课外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他们提高认识,丰富词汇,它是作业的“保障”。
  可以设计“一周倾吐”,这是一个很宽泛的定义,既可以有外来务工子女的瞬间感受,也可以是一日之中的小事记录,甚至可以是小牢骚、小要求、小意见等等。它能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倾诉心声。
  总之,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应该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能激发外来务工子女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让他们在个性发展中,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思索,不断创新,让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同样享受到优质教育,让我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2.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3.学习课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1.了解白杨的特点。2.搜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
期刊
案例背景  这次讲课活动,我执教的是第五单元的课文《蓝色的树叶》,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让同学们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道理。教育学生帮助别人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而是应该落实
期刊
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新面貌的同时,一些矛盾也渐渐浮出水面。河南省特级教师徐永生曾撰文把目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概括为“十大流行病”:滥用课件、表演作秀、无效的分组讨论、满堂发问、滥用赏识、满堂游动、放任自流、死守预案、装腔作势、高投入低效益。除此之外,必修、选修读本的教学,又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让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觉得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语文阅读教学需要
期刊
摘 要:社会上许多问题是由人们的心态引发的。社会心态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态,关注社会心态的同时,更应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心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消除消极的思想情绪,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头等大事,也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社会心态 情绪 思维 进取  当代学生群体中属于独生子女者居多,他们从小在家当宝贝宠着,养尊处优,没有吃过苦、受过难,没有经过大的挫折磨练和艰苦生活锻炼。在学校或
期刊
曾经有同事问我:“班主任老师和老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思索再三,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班主任”三个字,但这三个字却包含着一种责任,一种神圣的使命 。 那么做怎样的班主任才能不辱使命?怎样做才能完成好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工作方法,谈谈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和各位同事共商榷。  第一,做怎样的班主任。  1.做一个在工作中寻找快乐的班主任。只有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工作就不会成为负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受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
期刊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发展。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优化,关系到素质教育思想能否在课堂教学上真正落实到位。因而,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另一个主体是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是平行的。教师的参与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建构、
期刊
摘 要:“任务型”教学在国外语言界已经十分盛行,但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仍是个全新的课题。《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生主体 “任务型”教学  一、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应站在新世纪人才需求的高度,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过去的英语教学
期刊
记得我刚接上这个班时,班级的每门功课成绩都比较糟糕。后来,我了解到这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这个班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都是全校各年级最多的。所以他们中大多数人由于缺少亲情之爱、家庭之爱,缺乏与人沟通、交流,不愿与老师和其他同学接近,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心,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更为突出。特别是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的同学不多,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很多。上课干什么的都有,有打瞌睡的,乱讲话的,玩小东西的,心不在焉的等等
期刊
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完成情况与当时所处的学习情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良好的情境产生良好的情绪,情绪表达出主体的状态和客体的态度。因此,教学过程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心灵的窗户,点燃思考的火花,使学生的情绪变为动力和力量。  一、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导入环节,往往教师要设计精心的导语,出色的“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