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能更好地了解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我国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是需要我们去探讨和深入研究的。本文浅析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文化作为软黄金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小学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的涉及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只有结合了传统文化,才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担。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认为应该从这些方面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通过识记书写汉字,感受传统文化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祖先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瑰宝和智慧结晶。小学阶段是每个人学习识字写字的重要阶段,汉字是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字练字来领略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借鉴古文字的形似造字法,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教师在进行生字讲解时,应该合理配合对应的古文字的演化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的识记生字。
例如在讲解“山”字时,可以借鉴甲骨文的演变,甲骨文的“山”就是三座并排的小山,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讲解“宫”字时,最初就是尖尖的房顶下有两扇小窗,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汉字的书写示范,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一撇一捺要到位,笔划顺序要正确。只有学生掌握了牢固的识字写字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识字写字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文字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把课本内容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古诗词的内容,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不应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诗句翻译,而是应该注重古诗词中蕴含的文化韵味,通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作者杨万里描写了西湖夏日荷花盛开的美景,全诗没有一句写离别之情,却通过对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通过教师对诗词的赏析,让学生体会古代文人含蓄的情怀表达,让学生体会到朋友之情。学习《清平乐·村居》时,诗人描绘了平淡的农村生活,描绘了寻常百姓一家人一天的劳作,体现了辛弃疾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古诗词中学习先人们高尚的品德,提高语文素养。
三、利用课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积淀,传统文化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也产生了新的生命力。建议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
例如可以组织弘扬传统美德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结合《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典范,《三字经》、《弟子规》主要弘扬了尊老爱幼,尊师重道,乐于奉献,互帮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传统美德的体会,如何在生活中弘扬传统美德。可以通过同学们之间的互相交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可以借用多媒体,播放孔子学院的短片,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形象地为学生讲解孔子思想。通过灵活多变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知识的积累,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四、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开始学会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通过网络搜索知识来进行学习。学校的语文宣传平台也主要以网络平台为主,建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造一些书法作品,发布在学校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把诵读视频也可以发布上去,营造校园内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还可以在学校网站中,设立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专栏,学生通过浏览网站,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在传统文化专栏下踊跃留言,让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我们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理念,提升学生的历史传承责任感。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要不断吸收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作为语文教师自身要重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通过信息技术,课外活动来促进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旻.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学园,2015(4).
[2]郑文玉.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J].才智,2012(18).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文化作为软黄金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小学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的涉及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只有结合了传统文化,才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担。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认为应该从这些方面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通过识记书写汉字,感受传统文化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祖先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瑰宝和智慧结晶。小学阶段是每个人学习识字写字的重要阶段,汉字是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字练字来领略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借鉴古文字的形似造字法,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教师在进行生字讲解时,应该合理配合对应的古文字的演化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的识记生字。
例如在讲解“山”字时,可以借鉴甲骨文的演变,甲骨文的“山”就是三座并排的小山,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讲解“宫”字时,最初就是尖尖的房顶下有两扇小窗,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汉字的书写示范,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一撇一捺要到位,笔划顺序要正确。只有学生掌握了牢固的识字写字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识字写字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文字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把课本内容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古诗词的内容,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不应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诗句翻译,而是应该注重古诗词中蕴含的文化韵味,通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作者杨万里描写了西湖夏日荷花盛开的美景,全诗没有一句写离别之情,却通过对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通过教师对诗词的赏析,让学生体会古代文人含蓄的情怀表达,让学生体会到朋友之情。学习《清平乐·村居》时,诗人描绘了平淡的农村生活,描绘了寻常百姓一家人一天的劳作,体现了辛弃疾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古诗词中学习先人们高尚的品德,提高语文素养。
三、利用课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积淀,传统文化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也产生了新的生命力。建议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
例如可以组织弘扬传统美德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结合《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典范,《三字经》、《弟子规》主要弘扬了尊老爱幼,尊师重道,乐于奉献,互帮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传统美德的体会,如何在生活中弘扬传统美德。可以通过同学们之间的互相交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可以借用多媒体,播放孔子学院的短片,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形象地为学生讲解孔子思想。通过灵活多变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知识的积累,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四、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开始学会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通过网络搜索知识来进行学习。学校的语文宣传平台也主要以网络平台为主,建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造一些书法作品,发布在学校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把诵读视频也可以发布上去,营造校园内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还可以在学校网站中,设立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专栏,学生通过浏览网站,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在传统文化专栏下踊跃留言,让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我们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理念,提升学生的历史传承责任感。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要不断吸收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作为语文教师自身要重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通过信息技术,课外活动来促进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旻.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学园,2015(4).
[2]郑文玉.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J].才智,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