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嵇康《琴赋》的音韵美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GUK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嵇康的《琴赋》是赋的历史上谈音乐的名篇。历来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琴赋》的音乐美以及所表达的道家思想,却很少论及它的音韵美。而音韵美也是《琴赋》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文章主要是从其音韵美来谈:一方面,31个“韵集”之间的同齐异别之美,另一方面不同“音耦”的错落有致之美。从而揭示此赋存在的另一重要价值。
  关键词:嵇康;琴赋;音韵美;韵集;音耦
  一、嵇康与《琴赋》
  《晋书·嵇康传》曰:“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嵇康仪表俊美,恬静寡欲,宽宏大量,喜好《老》《庄》,并且弹琴咏诗,俨然一位超脱尘俗之人。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广陵散》的典故,千载之下,读之无不动容。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率真个性,通晓音律的天赋以及通物情的品质等等这一切,让《琴赋》这篇历史上有名的赋作的诞生成了可能。
  为了比较直观的了解这篇赋作,这里选引一部分略作说明。开篇谈到能够弹出如此精美绝妙声音的材质的生存环境时,作者极具夸张、铺陈之能:
  “惟椅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冈。披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骧。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郁纷纭以獨茂兮。飞英蕤于昊苍。夕纳景于吁虞渊兮,旦晞干于九阳。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且其山川形势,则盘纡隐深,磪嵬岑嵓。亘岭巉岩,岞崿岖崟。丹崖崄巇,青壁万寻。若乃重巘增起,偃蹇云覆。邈隆崇以极壮,崛巍巍而特秀。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而吐溜。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触岩抵隈,郁怒彪休。汹涌腾薄,奋沫扬涛。瀄汩澎湃,蜿蟺相纠。放肆大川,济乎中州。安回徐迈,寂尔长浮。澹乎洋洋,萦抱山丘。详观其区土之所产毓,奥宇之所宝殖,珍怪琅玕,瑶瑾翕赩,丛集累积,奂衍于其侧。若乃春兰被其东,沙棠殖其西。涓子宅其阳,玉醴涌其前。玄云荫其上,翔鸾集其巅。清露润其肤,惠风流其间。竦肃肃以静谧,密微微其清闲。夫所以经营其左右者,固以自然神丽,而足思愿爱乐矣。”
  从这一段,我们既能看出汉大赋的铺陈,又能领会骚体赋的余响,同时也能看出《诗经》四言句式的灵活运用。因为此处美玉蕴藏其中,清露日夜滋润,凤鸟聚集其上,惠风吹拂其间,所以椅梧才能吸收日月、风霜雨露之精华,为其能够奏出天籁般的音质做好了前提准备。
  又如讲到琴的制作过程及琴的情状时:
  “乃使离子督墨,匠石奋斤,夔襄荐法,般倕骋神。锼会裛厕,朗密调均。华绘雕琢,布藻垂文。错以犀象,籍以翠绿。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爰有龙凤之象,古人之形。伯牙挥手,钟期听声。华容灼爚,发采扬明,何其丽也!伶伦比律,田连操张。进御君子,新声憀亮,何其伟也!”
  许多著名的乐师、能工巧匠都参与其中,比如离子、夔、师襄、伯牙、钟期、伶伦、田连、般、倕等等,于是琴不但外形华美,“华绘雕琢,布藻垂文。错以犀象,籍以翠绿。”其音更如天籁。
  再如说到琴声感化人之巨大功用时:
  “是以伯夷以之廉,颜回以之仁,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惠施以之辩给,万石以之讷慎。其余触类而长,所致非一,同归殊途。或文或质,总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
  文章列举伯夷、颜回、比干、尾生、惠施、万石等,皆因琴声之感化而实现其廉、仁、忠、信、辩结、讷慎之德行。
  二、韵 集
  上文的简单分析,我们知道《琴赋》产生在魏晋之际,尚没有完全脱离汉大赋的痕迹。用字的艰涩、词语的铺陈以及极尽夸张之能,是这篇并不算特别长的赋作让人心生畏惧之情而不愿意好好欣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这依然不能改变它成为千古名赋的历史地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所表现的音韵美。
  作为美文,赋也是需要押韵的。对于汉语来说,押韵指的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在有一定规律性的时间距离后再次显现或多次显现的情形。只有一个音节,当然谈不上押韵。但当音节满足押韵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一韵到底,因为赋一般情况下篇幅比较长,如果一韵到底,难免失于呆板。给人一种疲惫的感觉,不能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不能让人心旌摇荡。
  在继续谈音韵美的时候,我们需要引入“韵集”这个概念:“押韵的两个或多个‘主要元音+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作‘集’),谓之‘韵集’”。经辨认、研究,嵇康的《琴赋》共有31韵集,铺陈于下:①岡/骧/光/苍/阳/康;②深/嵓/崯/寻;③覆/秀/溜/流/休/涛/纠/州/浮/丘;④殖/赩/西;⑤前/颠/间/闲;⑥飞/湄/辉/归;⑦音/吟/心/任/琴/斤/神/均/文;⑧绿/玉;⑨形/声/明;⑩张/亮;11角/渥;12属/缛;13波/峨/婆;14度/步/佈/素;15房/光/芳;16擬/微/子/跱/起;17洲/仇/游/留/缪;18腕/漫/翫/乱/散/烂/粲;19赴/驱/趣/倨/殊/躇/疏;20逼/息/识/宜/离/怿/蛇/池/尾/猗;21中/风/终/穷;22时/嬉/基/芝/诗/滋/思;23宾/醇/秦/人/神/伦;24然/烦;25清/鸣/平/情;26释/日;27真/身/仁/信/慎;28一/质/失;29味/坠/萃/类/慰/贵;30极/世/艺;31珍/人。
  之所以胪陈《琴赋》的韵集,不是为了研究魏晋时期的语音,而是为了给读者一个直观的音韵美的感受。古时候赋不仅是视觉艺术,同时也是听觉艺术。《汉书·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即是很好的例证。既然是听觉艺术,当然也就对音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否则不能很好的流传。为了很好的流传,我们就要达到语音上的和谐,因为和谐就是美。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呢?语音学上认为,元音是乐音,辅音是噪音。因为较之辅音,元音更能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在汉语里,一个音节的最引人注意的是‘韵’里的主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当两个或多个‘主元音+韵尾’相同的时候,就起到‘同声相应’的效果,令人产生愉悦的感觉,此即是‘和谐’”。 赋不同于律诗一韵到底,因为它的篇幅比较长,为了不失于呆板,就必须要经常换韵。所以嵇康《琴赋》才会用了31个韵集。   通过分析31个韵集,我们又注意到韵集的内部要素至少都是两个,在一个韵集内部,达到了“同齐”之美,即押韵的每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和韵尾必须相同。比如第一组的韵集:岡/骧/光/苍/阳/康,这六个字的主要元音和韵尾都是相同的。但是31个韵集之间又是有所差别的,即每个韵集与其相邻的韵集的主要元音和韵尾必须“异别”。比如第一组和第二组的韵是不同的:①岡/骧/光/苍/阳/康;②崯/寻。这也就达到了“异别”之美。对于美文来说,求同是重要的,存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否则也不能称之为美文,在文学史上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比如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声诗”、“叠韵诗”以及宋词中的“独木桥体”,都未能形成气候。
  三、音 耦
  继续分析下去,我们又需要引入“音耦”这个概念:“语言学中的一个双音节单纯词或者两个词素构成的双音词,或者双音节词组,它们的两个音节(视觉符号是两个汉字)的构成成分(声、韵、调),其一、或其二、或三者,相同,就叫‘音耦’。一个‘音耦’的‘元素’(或‘元’)必须=2,只能有两项,不像韵集是‘开放性的’。”倘若这个双音节单纯词或两个词素构成的双音词,它的声是相同的,我们谓之“双声音耦”;倘若它的韵相同,我们谓之“叠韵音耦”;倘若它的调是相同的,我们谓之“骈调音耦”,如果两个字的声韵调完全相同,我们谓之“重言音耦”。具体来看:
  双声音耦:澎湃、翕赩、慷慨、踸踔磥硌、淋浪、流离、淫衍、翠粲、万物、踌躇、留连(出现两次)、陆离、怡怿、擽捋、逸豫、怡养悦愉。
  叠韵音耦:巉岩、偃蹇、隆崇、彪休、汹涌、蜿蟺、奂衍、昆仑、轩辕、奋斤、听声、竟名、扬明、正声、烦冤、婆娑、徘徊、盘桓、从容、布濩半散、丰融披离、斐韡奂烂、飘飘、扶疏、案衍、纷文斐尾、缥缭潎冽、窈窕、澜漫。
  重言音耦:巍巍、洋洋(出现两次)、肃肃、微微、奕奕、岌岌、汤汤、峨峨、习习、翩翩、采采粲粲、靡靡猗猗。
  在《琴赋》里音耦多单独使用,也有不少两个连起来使用的现象,或先双声后叠韵,或先叠韵后双声,或先后都是双声,或先后都是叠韵,当然也有先后都是重言的。这又可以充分展示作者的匠心独运,一种错落有致的美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①前双声后叠韵:留连澜漫,前为来母双声,后是元部叠韵。
  ②前叠韵后双声:案衍陆离,前为元部叠韵,后是来母双声。
  ③前双声后亦双声:踸踔磥硌,前为昌母双声,后是来母双声。
  ④前叠韵后亦叠韵:布濩半散,前为鱼部叠韵,后是元部叠韵;丰融披离,前为东部叠韵,后是脂部叠韵;斐韡奂烂,前为文部叠韵,后是元部叠韵;纷文斐尾,前为文部叠韵,后是微部叠韵;缥缭潎冽,前为药部叠韵,后是日部叠韵。
  ⑤重言:洋洋习习、采采粲粲、靡靡猗猗。
  ⑥骈调音耦:醇和、日月、纷纭、永康、丹崖、中州、山丘等等,文中有许多,不一一赘述。
  作者不厌其烦地使用了那么多双声、叠韵、重言、骈调等词语,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我看未必是,应该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司马相如曾说“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嵇康作为魏晋之际乃至中国有名的大文豪,词语的选择与应用当然是十分考究的。当然有人会说前后都是双声或者前后都是叠韵,不是“同齊”了吗?不是显得呆板吗?回答当然是不会的,因为前后都是双声或者前后都是叠韵只是表面的“同齐”,内部也是“异别”的。例如“踸踔磥硌”,前为昌母双声,后是来母双声。“流楚窈窕”,前为幽部叠韵,后是药部叠韵。由此也就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冲击和听觉美感。
  四、余 论
  嵇康的《琴赋》作为赋史上乐论的重要一篇,无疑是具有很大的价值的。当然这种价值并不仅仅局限在乐论,里面还有道家思想的流露:“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这对于我们研究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魏晋风流”,也可以提供一个佐证。当然作为一篇千古美文,它的音韵美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文章就是本着这样一个出发点来谈的。
  注释:
  鲁国尧先生在《语言学与美学的会通:读木华<海赋>》一文中对“韵集”作了很好的说明,详见《古汉语研究》2012第3期。
  鲁国尧先生在《语言学与美学的会通:读木华<海赋>》一文中对此有很好的说明,详见《古汉语研究》2012第3期。
  鲁国尧先生在《语言学与美学的会通:读木华<海赋>》一文中对“音耦”作了很好的说明,详见《古汉语研究》2012第3期。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等撰.晋书·列传第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韩格平、沈微微、韩璐、袁敏.全魏晋赋校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新伟(1989~ ),男,安徽临泉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文献学。
其他文献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颇受国外读者喜欢,其众多英译本中,罗慕士英译版尤为经典,书中刻画的每位人物性格都十分鲜明.在英译中,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更多地保留中国
摘 要:進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在内蒙古相继实施了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逐步推行了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基本草原保护等草原利用制度,极大地带动了项目区的饲草料生产,草畜矛盾得以缓解,草原生态显现出“整体恶化趋缓,项目区明显好转”的趋势,但是“三化”形势严峻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好转。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期刊
期刊
二胡,是中国民乐大家族中最普遍的弓弦乐器,它音域宽广,音色圆润秀美,音质刚柔多变,富有歌唱性,有很强的表现力及浓烈的感染力,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戏曲伴奏,如昆曲、京剧、越剧、湖南花鼓戏、黄梅戏等。在此浅谈二胡在昆曲伴奏中感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昆曲,它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笛、笙、琵琶、二胡等(打击
期刊
一、依法治县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存在偏差。有的领导对依法治县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特别是乡镇一级,对依法治理工作普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具体的实施中没有物质保障,图于形式。同时,一些部门对依法治理的实质认识模糊,对于人民群众通过有效的民主形式要求保障其合法地位或利益时,不是依法支持,而是采取消极、回避,甚至压制打击态度,使部分人民群众对依法治理失去信心
期刊
《匆匆》是现代杰出散文家朱自清为人所熟知的一篇散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此次研究尝试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朱自清的《匆匆》及张培基的英译
格莱斯开创了会话逻辑研究之先河,提出了经典的“会话含义”理论与“合作原则”理论.对合作原则相关准则的完全遵守与刻意违背都会导致会话含义的产生.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摘 要:近年来,风起云涌的网络技术革新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第四媒体一方面不断冲击着广播媒体的传播地位,导致广播受众群体的大量分流,另一方面又以新的技术特点为广播发展注入了革新的力量。本文以广播事业的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语境下广播事业创新发展的研究,探求广播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路径,这对于广播事业更好地应对网络技术的挑战和机遇,实现广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基础建设也在不断地深入。其中,亮化工程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是关系到民生大计的问题,所以,尤其受到各级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下,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亮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城市规划;亮化;工程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的提高,比如:以前的麻将桌被
期刊
《张略墓志》全称《魏故镇远将军光州即默县护长广太守清河张君墓志》,志高四十厘米,宽四十厘米.志文凡二十三行,满行二十三字,共计四百二十一字,楷书.有界格.近年出土.rn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