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门口有声、有色、有情、有趣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马大箓、绿意东百花、诗意王洗马”,今年以来,金阊街道开展的“小巷红韻”专项行动打造了三条“海棠红巷”,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心中有诗”,真是越来越有声、有色、有情、有趣了。
  聆听诗音,品“有声”街巷生活
  住在中街路社区的居民,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听上一曲原汁原味的评弹小调,享受一段娴静安逸的休闲时光……居民李梅英说:“以前社区地方小,如果没什么事我们很少来。新社区投入使用后,我们就来这儿坐坐,听评弹听故事,喝茶会友,真的灵咯!”金阊街道把在中街路社区开展的“海棠茶座”项目,作为为民打造美好街巷生活的一个切口。
  “辖区有很多老年居民,原本只有在他们生活上遇到问题时才会到社区寻求帮助。如何让居民在问题之外也常常走进社区,是社区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后积极探索的事情。”中街路社区党委书记戴艳颖说。
  近日,社区为民服务项目“海棠茶座——社区里的评弹小戏园”正式对外营运,项目以社区海棠圆桌、休闲庭院为阵地,为居民提供品茶、听戏等丰富活动内容。打造“有声”街巷生活,是社区党委为让居民走进社区而进行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尝试。同时,金阊街道根据中街路街巷分布,深入挖掘街巷内古建、古宅的人文历史,开设“诗音街巷”音频专栏,录制街巷介绍音频,市民、游客均可通过扫描“风雅金阊·诗音街巷”二维码,收听街巷故事,实地品读街巷生活。
  以文筑城,看“有色”街巷风景
  家住东百花巷31号的张振钰夫妇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最近,老两口发现这里变了模样,违章停车彻底清除,巷子变宽敞了,还多了供居民休息的口袋公园,以及天女散花、摇摆向日葵等多处景观。“现在每次吃完饭都要出来遛遛弯,都忍不住用手机多拍几张照片分享给朋友,我们在城市里也能感受到田园山林的绿意!”
  今年上半年,金阊街道对辖区内中街路、王天井巷等主干道进行环境微改造提升,并在无物业老旧小区集中开展卫生死角清理、绿化维护、树木修剪等工作。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治理,打造有特色、有文化、有内涵的东百花巷。通过“生态百花巷”“情景百花巷”“艺术百花巷”“文艺百花巷”的主题呈现,实现“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此外,街道还通过配合区绿化和景观提升工程指挥部打造巷内“口袋公园”,提升街巷整体形象,让辖区居民享受“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聚焦便民,享“有情”街巷服务
  最近,中街路社区的居民还发现,曹家巷、高师巷、马大箓巷、花驳岸、东百花巷5条街巷里都安装上了“海棠百宝箱”。百宝箱里有微型手电筒、一次性雨衣、防暑物资、速效救心丸、口罩、创可贴等救急物资。居民有应急需要时,只需要微信扫描百宝箱上的二维码,根据小程序提示,即可打开智能锁,方便快捷、应急实用;对于年纪较大,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居民,还可拨打百宝箱上中街路红色巷管家电话,呼叫他们前来开锁。
  今年,金阊街道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党建引领“四区”建设,通过夯实基层党组织、开展便民志愿服务等多种途径,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民忧的自觉行动。中街路地区街巷众多,街道聚焦居民街巷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响应居民诉求,打造了“海棠花开·巷里巷外”项目、“巷·管家”环境改造提升项目、“巷·引领”先锋党员培育项目,让居民真正体验到“悠然巷生活”,也让海棠花开遍中街路大街小巷。
  保护古城,乐“有趣”街巷旅游
  环秀社区有一支“红巷名嘴”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吴地居民。在每天的巡街服务之余,他们积极挖掘辖区文化历史,串联起古城小巷里各处星罗棋布的微景点,历时两个月,编写了一本《古巷微旅游 名嘴说故事》图册。图册里集结了王洗马巷、西百花巷、包衙前等共计10余处街巷内网红打卡点,配上实景图片,指引特地前来小巷旅游探访的背包客们,感受姑苏古城的秀美。截至目前,街巷志愿服务队已向市民及游客发放微旅游图册600多份。
  今年,金阊街道聚力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中街地区“巷旅游”,将资源深度挖掘整合,形成“五街十巷十五景”的街巷地图,串联起散落在街巷中的古宅、古建筑,通过小巷系列项目打造出“海棠红巷”文化品读线路,制作的“古巷微旅游 名嘴说故事”图册、《中街宝藏》旅游口袋书等,让社区居民及游客共享辖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此外,街道也通过“花开小巷”“漫步小巷”“探幽小巷”“寻觅小巷”四个项目同步全面提升街巷的文化品位。
  “古城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有着生活的根本属性。通过街巷改造,进一步讲好苏州故事、展现苏式生活,让百姓在家门口触及幸福。”金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静说。
其他文献
有父母通过唤醒,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无声教育了一个问题小孩;有父母通过唤醒,用诗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闪光点,最终赢得孩子的真心;有父母通过唤醒,抓住教育一闪而过的契机,从小处着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于当下的教育现状,是时候来“唤醒”一部分人群了。  资深媒体人、作家、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朱桂根先生亲笔撰写的《唤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师》,在苏州三六六教育集团的携手策划下,日前正式对外发行。社会各界及
期刊
采芝斋、得月楼、黄天源等姑苏老字号赴沪交流,豫园灯会、星光摄影、三枪等上海老字号来苏发布创新需求,共话创新发展,引领国货风潮;黄浦·姑苏长三角创业创新大赛、精英团队大赛上海(黄浦)分赛激烈角逐,先导产业项目集聚,创新创业人才荟萃;“乐龄姑苏 社保添福”系列活动热闹非凡,沪苏两地退休人员共展银龄风采,推进社保服务城际交流……  当前,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正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大机遇期
期刊
过完黄梅雨季,就常常烈日当空,艳阳高照,实际温度也还可以,但空气中的湿度未减去几分,水汽蒸腾得像一张不透的网,罩得人们酷暑难耐。坐立不安、毫无胃口之际,吃些水果安抚情绪,倒是个法子,补充了水分,增加了糖分,赏心悦目,沁心入脾,提神醒脑又解乏。  苏州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处太湖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苏州又形成一个独有的小气候。枇杷、桃、梨、葡萄、杨梅…
期刊
途经通往苏州各个乡镇的公路上,常常能见到简易的指示牌,比划着去某个采摘园该如何走。这给乏味的路途增加了一些趣味和心思:这里竟然有个果园!回去的路上要不要带点水果?!本地果园里出产的水果自然比市场上大车拉来的水果要新鲜得多,即便果园里现摘的水果不便宜。这趟路途有了额外的亮点,附加值也被大大提升。  每到节假日甚至是双休日,只要天气晴朗,温度适宜,并有当季水果正在上市,就会有前往采摘园里采摘、休闲的人
期刊
每年黄梅雨季,江南的空气就变得潮乎乎的,偶尔有些喘不上气,连带着把人都带得无精打采。但也并非一切都提不起神来。继鲜爽多汁的杨梅之后,携带着一股无与伦比的甜蜜,桃在梅雨季的尾声通过嗅觉和味蕾打破阴沉,让气氛变得如桃色般清亮起来。  南方软桃  北方人爱吃硬桃,南方人喜欢软桃。依照苏沪两地人的口味喜好,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软桃,水蜜桃和黄桃在夏季依次登场。桃子也是最适合露天种植的消夏水果。  中国人认为,
期刊
酷暑难熬的七八月,空调已经无法满足纳凉解闷的欲望;汽水与冰淇淋也拯救不了苏州人讲究时令的口腹之欲。幸而在这个时候,有“百果之宗”的梨给了我们甘甜脆爽的惊喜。  昆山翠冠梨,精心培育的“六月白雪”  说到苏州本地梨,就要去一趟昆山。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优势,造就了梨的多品种和高品质。近几年来,昆山地产梨早已经在江南地区打出了名号,让千家万户适意地享受各个品种的梨带来的冰
期刊
葡萄熟了,心也醉了。  夏秋的水果里,葡萄是特别抢眼的。一颗颗一粒粒,圆圆胖胖地挤在一起,看着就热闹养眼。绿的,紫的,红色,玫瑰粉的,闪耀着晶莹的光泽,天然自带丰盛的美。  剥开葡萄皮,嫩绿的果肉,轻轻一咬,酸酸甜甜的汁液一直沁入心底,赶走了炎热带来的烦躁,吃上一大串也停不下来。  吃葡萄的方式可以用来看人。  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里写:天下有两种人。譬如有一串葡萄到手了,一种人是先挑最好的吃,
期刊
悬在空中的西瓜,真没见过。按常理说,西瓜都是从地里的藤上长大的,而在苏州相城区的一家生态基地,这里的西瓜却被吊起来生长,个头不大却甚是可爱。炎炎夏日的苏州,除了小桥流水的静谧美,还有西瓜的清凉之甜,“咔嚓”手起刀落切开的是一整个美妙的夏天。  苏州人种西瓜者远远抵不过外地“大军”,常熟的“王庄西瓜”声名远播,尝上一口,确也甘甜多汁,味美不忘。谁又能拒绝得了这一口汁水丰盈、甜蜜解暑的人间极品呢?话不
期刊
“苏州好,沙上枇杷黄,笼罩青丝堆蜜蜡,皮含紫核结丁香,甘液胜琼浆。苏州好,光福紫杨梅,色比火珠还径寸,味同甘露降瑶台,小嚼沁桃腮……”沈朝初在《忆江南》里所歌咏的苏州地产风物,叫人读来垂涎欲滴。“鱼米之乡”的苏州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这一年四季的瓜果时鲜一个接一个,也真让苏州人的口福比起其他城市的人们,平添了更多滋味。  暑气弥漫的八月,空气里自带果香气味。因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各个片区有着最适合栽
期刊
夏季专属的细甜滋味,不只藏于瓜果中,还涤荡在江南粼粼水波里细腻的水生蔬菜中。文人张岱所著的《陶庵梦忆》有记:“池广三亩,莲花起岸,收叶上荷珠煮酒,采水中菱芡品食。”消夏之境,莫过于此。  饮食之道,向来食材为重。苏州的潺潺流水,滋养出了清甜水灵的江南味。而傍水而居,伴水而眠的苏州人,对培育这些水中“精灵”也更精通。  水红菱,清新怡人的一抹“苏州红”  采收期:8月——9月  夏日炎炎,在澄湖现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