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学作品涌入了我国, 特别是一些英语文学作品更是取得了我国广大人民的青睐, 并且具有着很高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英语文学翻译主要指的是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恰当的中文, 这是文学翻译者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简单的分析了美学价值与艺术特性的含义, 进而从英语文学翻译的角度下分析了英语文学反语所追求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性的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简单的阐述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性, 希望能够对我国英语文学翻译事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艺术特征
  【作者简介】翟翔(1989- ),女,汉族,河南荥阳人,黄河科技学院国际学院英语教研室教师,贵州师范大学毕业,2014级英语笔译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引言
  在英语文学中,翻译主要表达的是将原著用合适的汉语表达出来。美学主要指的是给予人们的主观感受从主观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与判断评价,利用对事物的客观判断,不取决于人类的判断价值叫美学价值。在英语文学中把翻译中美学价值分出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深入了解翻译工作者工作的艰辛与不易,这种艺术的体现主要是文化价值的表现,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在保证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一、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1.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重要性。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文化方面更加入了解学习同时国内外在文化等方面也有了交流,在交流中传输各自的文化思想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我国对于英语的理解并不深入,所以在对国外文学进行翻译时并不能完全捕捉到原著的思想,这种初步了解为了我国更深一步的了解英语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我国现如今的翻译工作中应积极学习国外的翻译思想,借鉴好的英语文化精髓,例如在国外男人都是绅士让着女生等等。那么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所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应怎样翻译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翻译中不但要语句通顺优美,更要体现出原著的思想,将他想表达的文化意义体现出来,在回归原著的基础上体现该领域的文化特点,所以美学价值在文学翻译中是很重要的,语句优美可以更有吸引力,吸引更多读者了解该文章地域的文化,通过英语翻译成中文的过程是很辛苦的,翻译后可以给更多中国人看到外国的思想文化,取其精华。让这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间产生更长久的交流联系,英语文学作品是承载了许多文化内涵的载体,在这其中蕴含了许多的艺术魅力与文化素养,只有做好文化分析,才能保证用最美的语句翻译出最精美的文章。
  2.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艺术性。现如今,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带领下,已开始慢慢借鉴了西方的文化,开始理解并带入到现在的生活中去,所谓的艺术性在文化领域中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英语作品的翻译中无论使用任何的表现手法都要保证翻译出原著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修饰美化语句,体现出翻译的美学价值特征,在对文字语句进行处理分析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与脉络体系,整个文章是一个大结构,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艺术分析,具有独特性与针对性。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艺术特征
  1.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运用与价值。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要体现出翻译的魅力与其妙点,让翻译的价值达到最高点。在翻译过程中艺术特征是要翻译最精确化的关键一步,对作品的艺术情感分析中创造出更多的优美感将作品的艺术价值达到最大化,翻译中的目的并不只是一句一句的换成中文,而是要上下文链接适当的更改语句顺序前后文一致,翻译者必须要了解写作者的写作风格与性格特点,才能准确的表达出写作者想表达出的内容。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使用偏多元化的翻译手法注入思想感情,这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在这基础上,要将英语文学中人物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了解背景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背景、写作者的习惯写作手法去翻译才能使呈现出的翻译稿最精确的体现艺术特征。
  2.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特征的意义。所谓的艺术特征就是将艺术看作文化交流的形态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国家间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创新化,而文学翻译就是其中的一种交流方式,在写作的基础上为了让更多人阅读到文学作品于是有了翻译者,在翻译中体现出原著特征是很有必要的,在原著写作时,能够让当地人们直观了解到她的意图,但要想让中国人更了解这部作品就要运用特殊的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等手法带给作品更大的可能性。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双方文化交流是格外重要的,翻译者要把握中西方国家的相似化与差异化,把握好翻译的节奏,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带入到文章的翻译中。利用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其中的艺术特征,展现出最满意的翻译后文化作品。
  三、結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要采用中西方文化交流公共处进行翻译,在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要紧密联系中西方的语言环境与差异性,通过对原著的语句理解对语句进行特殊处理,适当的运用修辞手法表达出对语句的理解处理。适当的修辞等手法可以更精准的表达出对原著的语句理解,让英语文学翻译更具有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让艺术作品翻译后既还原了原著意义,同时也加入了中文思想。
  参考文献:
  [1]李亚锋.浅析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J].英语广场,2017(08): 47-48.
  [2]陈超.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J].中国高新区,2017 (06):144.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抗原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肺癌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和上海市肺科医院
【摘要】红色文化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文特色文化的传承,因此,英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红色文化为依托,首先介绍了文化负载词的内涵,接着阐释了英译中的翻译策略,最后结合西安及周边地区红色旅游文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谈了英译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红色文化  【作者简介】韩娅娟,陈婷婷,西安思源学院。  【基金项目】2018西安社科基金“西安及周边地区红色旅游
【摘要】新闻英语与其他文体英语相比,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本文从词法和句法方面分析了英文新闻报道的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新闻英语;风格;特征;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郭晋,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新闻英语作为实用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当今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正日益凸显。许多学校开设了新闻英语课程或新闻英语翻译课程。翻译工作者在从事西方媒体报道的汉译工作中,也遇到了种种障碍
【摘要】在《許三观卖血记》这部小说中,余华采用对话的叙述方式、重复的叙述模式,以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利用“客观的叙述”、“单纯的对话”、“简单的重复”,达到了令人心动的效果。本文作者认为,如果在翻译之前,译者除了做必要的语言和文化准备之外,也能够充分了解原文的叙事特点,然后在特定的叙事模型范围内研究字词和篇章的翻译,便可以在译文中建立起对等的叙事类型,使词句和篇章的传译服从原文的叙事类型,从而使
The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keeps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 and brings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ample opportunities of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creative treas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focusing on the reasons that creative treason lies in; the forms that creative treason tends to take; its distinctive
In the tide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the world have more economic exchange. The publicity documents of enterprises, as a bridge of extal communi
【摘要】随着商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翻译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增加。正如言语行为理论所描述的,广告也可以从其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进行分析。结合语言差异,本文通过具体实例来介绍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策略。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广告翻译;语言差异;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李梦露,方丽峰,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品的推销已经不再受国界的限制,这使得广告翻译的重要性不
【摘要】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民族知识、经验、价值、宗教及时空等观念的总和。在其原有意义或概念意义上的基础上,蕴含了丰富而特定的文化意义,能直接或间接反映某一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的词叫文化负载词。文章对《师傅越来越幽默》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使用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师傅越来越幽默》;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  【作者简介】田青(1996.10- ),女,河南商丘人,陕
【摘要】通过分析公示语实例我们发现,目前语言景观中存在不少语言选择的顺应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选择语言时不充分考虑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语境的动态发展三方面。分析指出,译者在公示语翻译时应以读者身份做出语言选择、利用语料库辅助翻译、灵活处理原文以减少顺应缺失,实现交际意图。  【关键词】公示语;语言顺应论;顺应缺失  【作者简介】叶晓玲,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70年代以来,社会公共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