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小学语文既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提倡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该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活力?谈谈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1 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段话肯定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主动去和学生交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对学生要平易近人,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但要有爱心还要有包容心。多与学生谈心交流,对学生要有亲切温和感,让学生觉得你和蔼可亲,可爱可敬,他们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教学活动中 ,努力创设丰富的学习情景,尽量给学生一个自主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弘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有位名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每一个小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增添他们的自信,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孩子们才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辩论。那么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从而扩展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境界。
  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热爱的先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只要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获取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我学”为“我会学”,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兴趣和激情是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为纽带的。
  2.1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吕淑湘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一些名师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把书教“活”了。“活”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教师要把书教“活”——即既教教科书这本“有字书”,又教社会与人生这本“无字书”,既在课堂内训练听读说写,又在课堂外训练感悟运用,既能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又启发创新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育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力争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丰富多彩的内容,留有韵味的回味。教学时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体验。例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教学,讲精彩的故事,幽默的典故、观看影视片、谜语引趣、游戏活动、参观访问、知识竞赛、趣闻轶事等,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问题具体化。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层浪”,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情感相通,达到激情燃烧课堂的效果。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
  2.2 加强学习语文方法的指导。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魏书生先生讲:“学语文,学习的是学习方法,学习的习惯,是读书的智慧,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堂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应该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魂。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品味语言,感悟形象?首先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每读一篇课文犹如进入一个特定的精神家园。在那种特定的时空中与课文里的人物对话,与作者、与老师、与同学对话,交流彼此思想,感悟经验等。其次,是指导学生的阅读,阅读是学习之母,要学生读出文字的“意”来,目视文字进而头脑产生出画面,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自己的感受,建构自己新的感悟。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分析、理解、文字就不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充满活力的有声有色的形象。再次,要指导培养语感,这是要靠长期的丰富语言积累,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只 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就学不好语文。总之,方法科学行之有效,学生就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就会更浓,学习信心就会更强,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既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1 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良师益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
期刊
1 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正是21世纪的人才,21世纪是一个新世界,需要一种新人。新人的本质特征将是有独立个性的人,一个有独立创造性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思想应转到培养创造性人才上来。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实施,在我国现已得到广泛重视,推行素质教育就是具体的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期刊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措施。在十九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 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方法能引起学
期刊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优美的语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朗读,以身示范;指导朗读,传授技巧;把握重点,以读促学。训练学生语感,感受课文思想感情,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
期刊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但就几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我们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1 备
期刊
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室外的身体锻炼来完成的。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是长期以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关心和探讨的课题。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方法教学进行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尝试性探索,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体育课教学要完成三项任务,第一是通过组织教学和身体练习,增强学生体质,第二是在教学中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
期刊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实施素质教育已得到了人们的共识。但对于农村来说,大多数学生特别对数学的学习不重视,更谈不上有较高的数学成绩了。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想让农村的学生学的更好,就得培养农村学生的数学兴趣,来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以下就是如何培养农村学生数学兴趣,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不太成熟的方法。  1 逐步
期刊
怎样上好练习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听过很多堂数学练习课,从中发现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放羊式”的练习课,老师随意布置几道书上的习题,任由学生怎么做;再比如单纯的练习课,即新授课的简单重复;学生机械的做重复练习等。这些教法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形成基本技能也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的
期刊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又是青少年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判断人才的标准。我国教育战略方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指向于创新。我们的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将应试教育转发向素质教育,通过教育把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是提高我们民族素质之路,这也是强国之路。那么,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品德课程改革以及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本文从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以及现实性的动态意义和具有教育性、活动性、因材施教、实效性、综合性等原则为基础,充分提出了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以学生生活为起点,筛选课程资源;以教学流程为切入点,生成课程资源;以现代媒体为手段,激活课程资源等思路。  【关键词】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品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