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史论与态度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高水平的摄影史研究,是中国摄影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工程之一。1980和1990年代,中国摄影家协会曾组织编写了《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史 1937-1949》和《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 1949-1989》,为系统研究中国摄影史打下了基础,但此后20余年,高水平的摄影史著作依然难寻。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人泰瑞·贝内特先生三卷本的《中国摄影史》相继在国内出版(现在出到了第二本),自然会引起关注。去年其三卷本中的第一本《中国摄影史 1842-1860 》出版后,本刊曾发表署名评论文章《不忍细看—评贝内特的<中国摄影史1842-1860>》(作者南无哀);现在,贝内特三卷本著作的第二卷《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1861-1879》出版,本刊刊发曾璜先生的评论《史料、史论与态度》,继续讨论中国摄影史研究方面的相关问题。曾璜先生原题目为《态度与成就》,全长6000余字,发表时有删节,全文可见《中国摄影》杂志网站(www.cphoto.com.cn)。
  1884年,中国有多少摄影师?他们的拍摄水平如何?19世纪的中国人怎样在西方摄影师镜头前作鸟散状?这些有意思的问题都可以在新近出版的《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1861-1879》(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China:West Photographers 1861-1879;下称《中国摄影史:1861-1879》)中文版里找到答案。同时,该书作者泰瑞·贝内特(Terry Bennett)还有一本《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 1844-1879》(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China: Chinese Photographers 1844-1879,仅有英文版),两书对照着读,就更好玩儿。
  第一步:史料的挖掘与厘清
  《中国摄影史:1861-1879》是三本一套的有关早期中国摄影史著作中的第二本,第一本已由中国摄影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至于这第二本为何将断代定为1861-1879年,贝内特说乃是由于自己主要关注湿版时代的摄影史;至于自己著书的基点,他在“前言”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国早期摄影史研究的最大困难是对历史照片作者的认定,因此他把挖掘和厘清史料信息作为重点,首先解决摄影师和拍摄地点,以为后续研究之基础。
  在贝内特的书中,随处可见国内史学界所不掌握的史料。在《中国摄影史:1861-1879》的开篇,他用很长篇幅介绍了威廉·弗洛伊德(William Pryor Floyd,1834-约1900),并认为他曾是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1837-1921)的主要对手,作品为国外许多博物馆图书馆所收藏。作为1870年代远东最佳摄影师之一(《中国摄影史:1861-1879》第19页,下同), 为什么弗洛伊德为中国早期摄影史所“遗失”?是否因为他过分地为商业驱动影响到其作品质量?
  随后,贝内特采用了整整一章介绍被他称为“主宰了上海滩摄影界27年的摄影家”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桑德斯1862-1887年在上海开设照相馆,除了肖像外,还拍摄众多其他内容,诸如官员出行、罪犯行刑等新闻时事和社会风俗照片,并在《远东》(Far East)、《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等杂志发表,广为流传。从贝内特收藏的照片看,早在19世纪中叶,桑德斯就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设计场景,雇用模特,摆布拍摄了一批照片,如法堂、轿夫、马车、囚犯、吸食鸦片等等;他在摄影史上的成就不限于报道和肖像,还应该是“早期中国最重要的插图摄影师”。虽然桑德斯当时拍照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商品销售,但这批影像在西方广泛流传,构建并影响了外国人的中国视觉记忆,且“场景再现”地为中国留下了19世纪中叶的珍贵影像纪录。某种意义上,贝内特对桑德斯照片的收藏和研究,助推了桑德斯跻身于19世纪最重要的来华西方摄影家之列,也侧面助推了其照片价格在收藏市场的飙升。2011年10月,9张据考证为桑德斯拍摄于1860年代的北京原版老照片,在纽约拍卖出36万多元人民币的价格。
  托马斯·查尔德(Thomas Child,1841-1898)也是贝内特尽力推介的中国晚清摄影史上“遗失”的大家。1870年,查尔德作为工程师受雇于我国海关稽查总局来到北京,是1870-1880年代北京地区最活跃的西方摄影师之一。在长达19年驻京期间,他较为完整地纪录下清朝皇城和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景,以及北京的人文景观,最珍贵的是一批最早的被鸦片战争摧毁的圆明园和颐和园遗址。此外,在已有干版的时代,查尔德仍采用湿版工艺拍摄、蛋白印相工艺印制照片,他留下的既是影像史料也是影像艺术品,作品为欧美博物馆等广泛收藏。
  此外,贝内特还介绍了中国最早采用照片的出版物《中国杂志》(China Magazine)和《远东》(The Far East)杂志。《中国杂志》创办于 1868年,是国内第一本出版发行的摄影杂志,是“中国新闻摄影领域的先驱”(第308页),《中国杂志》采用将照片贴入册内的制作方式,保留下了如菲利斯·毕托、弥尔顿·米勒等第一批来华摄影家的原作。8年后,《远东》杂志新系列移师上海重新出版,共收录了约20位摄影师的数百幅中国的原版照片,是研究19世纪中国摄影史最重要的原始刊物之一。鉴于目前学界少有对《中国杂志》和《远东》杂志的研究成果,也没有相关的中文资料,贝内特书中提供的资讯殊为可贵。
  本书还有对19世纪中国摄影生态的描述,其中包括《远东》创办人和主编约翰·布莱克(John Reddie Black,1826-1880)对中国摄影家的评价。布莱克是19世纪中国摄影史上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位摄影出版人,也是一位摄影家,他曾雇佣中国摄影师前往长江上游拍摄,但对拍摄结果“颇感失望:中国本土摄影师不能让人信赖。中国艺术家实在不会选景,通常只能胜任摄影室里的工作”。(第308-310页) 这与已知的约翰·汤姆逊对中国同行的评价不谋而合。   在“附录”所收入的文章中,保罗·尚皮翁发表在《摄影新闻》上的《在亚洲从事摄影活动的困难和问题》,不仅对两个世纪前所使用的摄影器材和化学药品有准确记录,而且纪录下了中国人对镜头“摄魂”的迷信和恐惧。国人在西方摄影师照相机前鸟散的情景,拍照后最多两年就会死亡的说法,将100多年前中国社会对摄影的态度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而洛伦佐·费斯勒冒着危险,坐“垃圾牛车”潜入紫禁城拍摄的游记《中国冒险》,让其成为已知的第一位在宫内拍摄的摄影师。
  在摄影史论的研究中,贝内特也有建树。对1860年前后在广东一带活动的米尔顿·米勒(Milton Miller),1986年出版的《中国摄影史 1840-1937》认为“米勒的照片局限于西方猎奇的视角,缺乏对中国社会深入的感受和体会”,这个观点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的倾向,并一直主宰着中国对米勒的评判。但贝内特的研究表明,“米勒不仅是最早在中国开设照相馆的摄影家之一,还是早期在华最优秀的肖像摄影师家”,他拍摄的中国人肖像照,为许多近代中国史著作所采用,也为包括大英博物馆在内的多家机构收藏。
  此外,在新近出版的《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 1844-1879》中,贝内特收集有350多张原版老照片,涉及了400多位中国早期摄影家,是一批中国摄影史中“被遗忘”的摄影家和作品。可以预料,这些国内从未出现的资讯将为早期中国摄影史研究提供珍贵的第一手史料,有助于研究领域的拓展,甚至可能会改写中国摄影史的某些已有结论。
  研究方法与治史态度
  在摄影史研究方法上,贝内特用的是“笨”法子,也是史学研究中最传统、最基本的方法:从找寻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入手,包括当年的文件、信函、广告、游记、铜版画和记录等。比如,他在研究约翰·汤姆逊时,不仅调阅了当年英国社会普查时有关汤姆逊的资料、汤姆逊的死亡记录,甚至还探访了汤姆逊的墓地—这是一般人都能胜任的工作,但很少看到当下的中国学者如此“吃力不讨好”地研究中国摄影史。
  在书后列出的“中国摄影分区年表”和“1842-1879在华摄影师名录”中,贝内特整理了大约200位外国摄影师,以及他们在华活动的地点和时间段,这为早期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此外,贝内特按时间顺序列出19世纪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中外摄影发展史重大事件的“中国摄影年表”,也对考虑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与中国近代史和世界摄影史的关系提供了思路。
  贝内特的第一本著作出版后,有些中国学者认为贝内特的学术质量可能受到其自身所收藏原版照片“商业价值”的影响,甚至认为是一本销售自己藏品的书。不过,我们回到该书写作的原点,作者是为了研究写书而收藏,不是为了自己的收藏而写书,其著作的学术价值就值得肯定。贝内特对此的回应十分中肯:“书中发表的主要是他多年收集的资讯和研究的成果,没有过多的个人评判,希望中国学者能在该书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摄影史做出中国学者独立的评价。”
  留美学者王瑞建议:真有志于中国摄影史研究的中国学者,不妨仔细阅读和研究此洋人版的《中国摄影史》。当然,我们也应意识到,与其他形态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不同,摄影术是随着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进入中国的,其在南方的流行和扩散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关,在北方的扩散和流传则与1860年前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此外,早期在华西方摄影师的活动也多与殖民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但我们应该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心态,多了解有关早期中国摄影的资讯和观点,才可能在中国摄影史研究领域进行包括“后殖民主义摄影”的多元研究。退一步说,如果我们连摄影术是怎么成为殖民的工具,摄影怎么殖民了中国都不知道,“后殖民摄影的研究”也无从谈起!
其他文献
问:您如何看待从新闻摄影师到水下摄影师的转变?  答:从工作开始基本就是和新闻摄影打交道,已经习惯了相机在手的感觉,现在从事编辑工作,每天的工作是看着世界各地摄影师传回的影像,并从中筛选。作为一个摄影师,让我完全放下相机很难,所以我只能在业余时间找点跟摄影相关的事情来做,但新闻摄影仍是我的本职工作。  问:影棚建设是如何实施的?  答:想要建立水下影棚也是朋友“鼓动”的,考虑到是自用房屋,可以省去
期刊
摄影评论家李楠的新作《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下称《影响》)出版,嘱我为此书写篇评论,我很惶恐。尽管十几年来对大陆的摄影文化时有接触,作为来自台湾的评论者,我总觉得自己理解得远不够深入和周全,如何能议论一份认真优异的摄影访谈与评论书写。禁不起作者的热诚敦促,我只好勉力为之,在阅读之中边学边论,以稍微反馈李楠对中国当代摄影文化所做的这项贡献。  《影响》集结了李楠对21位多已成名甚至相当重要
期刊
殷洪波,历史教师,他也是第七届“体验无止境——戈尔特斯TM户外梦想实现”活动户外徒步组组冠军“徒步阴平古道探寻三国蜀汉灭亡之迷”团队领队。殷洪波每次上课讲到三国魏将邓艾从阴平偷渡伐蜀时,学生总不满意,所以他带领队员重走这条“九死一生入川路”,并将把一切栩栩如生地讲给学生听。  目前可以查到的徒步阴平古道的路线都没有走完全程,他们忽略了刘家坪,而这段山路之险并不亚于摩天岭。刘家坪位于文县与摩天岭之间
期刊
杰弗瑞·米尔斯坦(Jeffrey Milstein)是美国一位成功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但现在他以摄影出名。  小时候,米尔斯坦就着迷于制作和试飞各种航模,这种对飞行的热爱,使他在17岁时就拿到了飞行执照,后来又有了自己的私人飞机。米尔斯坦对飞行器的设计、对称和平衡之美深有体会,与一般拍摄飞行器的摄影师不同,他要展示的不是人类高科技控制之下的那种速度与激情,而是飞行器本身那种对称、色彩、安静、平衡与优
期刊
适马DP3 Merrill也像适马其他数码相机一样,采用了特殊三层结构的Foveon X3影像传感器,成像风格明显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数码相机。另外,作为第三种适马DP便携式相机,它采用了不同于DP1和DP2相机的50mm中焦镜头。  下期TIPA测评相机:奥林巴斯E-P5。  适马DP3 Merrill影像质量评价  锐度  这是用适马DP3 Merrill相机拍摄ISO 12233 分辨率测试标版
期刊
2013年12月20日,中国第一个专门的摄影展览馆——中国摄影展览馆正式开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中国摄影展览馆占地2000余平方米、位于北京市马甸商圈设计之都大厦B1层。展览馆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与北京设计之都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当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新华通讯社、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摄影展览中心、北京设计之都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同筑中国梦 百年跨越史——中国摄影与
期刊
我们曾为一座火车站或是一家工厂的建成而激动,我们曾在童年的铁轨边雀跃着火车的呼啸而过,我们曾把年轻的理想寄托在机器的铿锵。  工业的发达进步带给我们自豪与希望,在金属光泽的映照下,我们眺望着未来的美好。而工业文明转型与人类新文明的构建,打破了人们朴实的梦想。文明的形成是人类社会漫长历史演变的结果,从一种文明到另一种文明的转型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过程,在这过程中旧文明必然包孕着新文明的萌芽
期刊
从贝歇夫妇确立类型学摄影的面貌开始,关于类型学摄影的一系列争论便延续于摄影之中。类型学摄影之所以置身于争议,是因为它触及了摄影的本质。类型学摄影并非仅具有形式的外观,在“类型”这一外观的背后包含着对摄影本质的探寻,实质上类型学摄影用其独立的语境阐释和定义了摄影的意义与价值,这些定义必然将与各种语境下多元的摄影观构成冲突,冲突则导致了争论。对类型学摄影的接受和批判,都将作为摄影本身消化类型学摄影语言
期刊
电子闪光灯发明之前,摄影师在弱光下拍摄的得力工具是镁光灯。这种以燃烧镁粉方式发光的灯泡都是一次性的,每用一次后都要更换新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镁光灯的使用非常不便。即便如此,也有一些摄影师将它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擅长晚间“偷袭”的美国抓拍摄影大师维吉(Weegee,下左图)就是最为杰出的一位。  电子闪光灯又名曰“万次”闪光灯,它之所以叫做“万次”,是相对于镁光灯的单次而言的,其实电子闪光灯即便闪
期刊
乔·麦克纳利(美国)  乔·麦克纳利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擅长使用闪光灯的摄影大师,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生活》、《国家地理》、《时代周刊》、《财富》、《体育画报》、《滚石》等杂志上,他先后出版了闪光摄影三部曲:《瞬间背后》、《热靴日记》、《雕刻光线》。  我现在谈的关键词并不是“闪光”, 甚至不是“光线”, 而是“超越极限”。不是关于那些已经存在的照片,而是关于通过对用光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将来能够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