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妒Э纬瘫曜肌范灾醒Ы萄魅诽岢觥笆Ы逃幕灸勘晔翘岣哐氖嘉芰Α薄T谒刂式逃砟钪傅枷?数学教学的核心应当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 认知冲突 性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098-01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这里的“怎么”无疑是在强调数学的思维过程,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数学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1 激活数学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灵魂,数学思维品质是一个人数学思维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学思维品质包括: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五个方面。从这几个方面激活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1.1 训练发散思维,激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对于数学来说,灵活性代表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随机应变的转化问题的思维品质。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即是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发散”就是指在思维受阻时,及时调整思维策略,寻找新思路。为此,笔者尝试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发散”状态,即对“问题的解法、结论、条件都可能是不唯一”的认识状态。数学开放题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最有效方式,它具有条件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法不固定等特点。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结论、条件进行发散思考,有利于拓宽解题思路、转换分析角度,熟练运用条件,并最终通过提高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灵活性。
  1.2 培养“质疑”能力,激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的独立分析、独立见解、独立思考、自我反馈,不轻信、不盲从的思维品质,这一品质对理科学习尤为重要。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质疑,鼓励学生为自己的观点申辩。这样有利于学生严谨的分析问题,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深化了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和他人,提高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数学思维批判性、提高数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3 提高解题技巧,激活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是指学习者善于用最短时间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敏捷性不仅强调解题的速度,还强调正确性。敏捷性使得学生减少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节省解题时间,提高效率。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可以通过一题多解来实现,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解题方法,同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当然,对问题本质的把握也十分重要,唯有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才能迅速的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例如,在著名的“七桥问题”中,欧拉就抓住了七桥问题中“一次无重复地走过七座桥”的问题本质,把它看成“笔不离纸,一笔画出一个封闭曲线”的“一笔画”,迅速解决问题。
  1.4 培养“概括”能力,激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强调思维过程的抽象程度,善于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思维品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概括”,是指善于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概括”能力,有以下方法:(1)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数形关系进行抽象;(2)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各种数学现象中的普遍性,寻找“本质”,做到“举一反三”;(3)培养学生“概括”的习惯。“概括”能力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才可能做到华罗庚所说的“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概括),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
  1.5 利用思维火花的碰撞,激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提出自己见解的思维品质。纵观世界历史,任何发明创造、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思维的创造性。因此,笔者数学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旧有的解题方法还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要怎样改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组织讨论,留心发现学生在讨论中闪烁出的“思维火花”,给予鼓励和引导,提倡解题的“顿悟”(即灵感)。
  2 培养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指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旧有的认知结构(知识体系)与新的现实不相包容时,心理上产生的矛盾、冲突。表现在学习过程上,就是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与新的知识之间不相包容的矛盾。在遇到新知识时,学生总是习惯用旧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新知识的理解,一旦不能解释新的现象,就发生了认知冲突。知识的学习就是“发生认知冲突—— 解决认知冲突—— 产生新认知冲突”的循环、渐进过程,可以说,没有认知冲突,就没有学习。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解决学习中的认知冲突,而认知冲突的解决也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笔者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对这种认知冲突的关注,激活学习的内驱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1)创设“示错”情境。课堂教学中,创设“示错”情境,引发学生质疑,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的分析、探索,从而纠正错误、揭示问题本质。同样的,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要急于纠正,知道“错了”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错了”,因此,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独立分析错因,避免再犯。在这样的认知冲突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诺瓦利斯说过:“数学家实际上是一个著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即是说,数学是围绕“问题”产生的,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需要解决,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冲突,还有利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向着条理化、严谨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当下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必须是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较好的做法是,把那些大的、难的问题拆散成若干难易适中的小问题。
  (3)创设“矛盾”情境。思维的动力来源于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间的不协调。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放大这种不协调,将这种认知冲突暴露在集体的眼皮底下,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与考试练习中,笔者留心观察学生的共性错误,在教学中将这种矛盾提出,引发争论,在正反观点的交锋中,碰撞出思维火花。如此,不仅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
  3 发展性格特征
  教育家安南耶夫说过:“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性格特征的发展。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以下几方面的性格特征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1)主动性,指对数学学习的主动,充满热情;(2)洞察力,它包括数学学习中的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能力和审美能力;(3)挑战性,指不盲从,对别人的观点敢质疑、敢发表见解、敢申辩;(4)独创性,是指创新精神,勇于别开生面、另辟蹊径;(5)变通性,是指随机应变,不保守、能转换;(6)自信心,是指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可以获得成功;(7)坚韧性,是指为实现目标百折不挠的精神;(8)想象力,表现为大胆的猜想。心理学家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笔者认为,在数学学习上,是“性格决定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通过提高思维品质、诱发认知冲突、培养优良的性格特征,潜移默化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养、数学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中学数学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尽管这种培养意图是“隐藏”的,但只要持之以恒,它必将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给我们带来数学教育的春天。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牛津英语教材的Project板块并没有直接纳入“中考考试范围”,因此绝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完全忽略了Project板块的教学。在一次听取了高中英语的课堂展示后笔者萌生了研究“Project”板块在初中的教学的想法。  关键词:牛津英语 分组 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058-01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2004年开始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加强师生间互动,学生间的协作,以“境”为手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探究,主动获取有用信息,日常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情况,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把物理情境分成图画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  关键词:创设 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
期刊
摘 要: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在近年高考文综试题中频繁出现,分析考生答题状况可以看出,由于不能正确理解与商品价值量相关联变量之间的关系,导致对试题错误的解答,针对这一状况,本文就有关商品价值量计算进行简单的分类解析,帮助考生正确运用“正比相乘,反比相除,增加提高相加,减少降低相减”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关键词:商品价值量 计算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
期刊
攵跃山萄J街欣方萄肿?在历史教学改革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各种教学器具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设置问题和过程情境,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并从中进行思想教育。  关键词:课改 历史教学 兴趣 情境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085-01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但如何让潜能得以激发,这就需要每一个教育人所深深探索。本文作者从激励入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阐述。  关键词:“鲶鱼效应” 竞争机制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092-01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市场上活沙丁鱼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思想品德中以考察能力为主,出题思路也灵活多变,不再直接以教材内容命题,试卷紧扣考纲要求,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知识的考查,尤其注重能力考核,所以在教学中既要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也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适当延伸。  关键词:课内外资源 结合 思想品德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103-01近年来,中
期刊
教学要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参与资料的积累,提高认识事物能力;参与口语与书面语言的表达,提高表达能力;参与评价修改,提高评改作文的能力,真正落实学生在习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习作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积累 表达 评改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104-01以往学生习作就是以老师为主导,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我们要提高学生习
期刊
摘 要:新课程下的高考历史试题,学术研究味浓厚,史观类试题成为高考历史的灵魂。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方向。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各版本教科书多元史观定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此,高考历史备考中重视多元史观的复习是势在必行的。只要我们重视多元史观复习,对多元史观形成全面而理性的认识,并结合历年史观类精题等加以总结和训练,就一定能够增强高考备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多元史观 历史 高考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推进,注重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十分重要。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阅读教学设计又要加强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和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将有效的阅读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 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更新我们的历史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想象力 案例 活动课 课本剧 常态课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