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血管单元与网络药理学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神经血管单元;网络药理学;缺血性卒中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26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长期以来,在传统药物及现有的治疗手段上,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神经血管单元[1]将缺血后脑保护的目标从过去单一的神经保护提升到对神经细胞、血管等整体结构式的保护。网络药理学是最近研发多靶点新药的热点学科,与缺血性脑卒中后对神经血管单元多重治疗新理论有密切关系。结合目前神经血管单元与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展望其可能成为缺血性卒中研究新策略。
  1神经血管单元(NVU)
  2001年7月,美国国立神经病学与卒中研究所(NINDS)提出了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概念,强调神经元、血脑屏障(BBB,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终足、基底膜和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小胶质细胞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这个概念的提出,不仅把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脑血管的相互作用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把过去对脑缺血损伤单一的神经元保护、再灌注等治疗提升到神经血管单元保护和修复的高度进行研究,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
  1.1缺血性卒中NVU各组分及联系生理情况下,神经元以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脑缺血缺氧时,氧和葡萄糖等能量代谢障碍引起Na+丢失,K+通道传导受阻,突触前膜去极化,激活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受体(尤其是NMDA受体)打开神经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导致大量Ca2+进入神经元。神经元通过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和活化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激活小胶质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以上综合效应的结果是使神经细胞水肿,细胞器溶解,细胞膜破裂,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细胞坏死。血管内皮细胞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能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而MMP2和MMP9参与了急性缺血损伤的炎症反应,导致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发生破坏[2]。周细胞通过调整特异性的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终足极化,维持完整的NVU结构[3]。缺血状态下星型胶质细胞主要通过吞噬、产生抗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发挥其免疫功能。
  1.2NVU相关信号通路
  1.2.1Wnt信号通路随着NVU概念的提出,发现Wnt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卒中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Wnt蛋白不仅存在于血管和BBB中,而且在培养的内皮细胞中刺激类似BBB的物质形成,维持BBB的稳定和神经功能,是参与脑血管生成和BBB分化的重要调节介质[4]。
  1.2.2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信号通路在BBB对维持NVU功能中,周细胞起着重要作用[5]。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胶质细胞和周细胞通过RhoGTP信号通路参与了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毛细血管的发生和重塑。位于周细胞表面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受体(PDGFR)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结合以促进血管成熟[6]。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通过N钙粘蛋白来增强血管稳定性[7]。
  1.2.3tPA信号通路研究表明,MMPS和tPA在脑缺血急性期血脑屏障的损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8]。tPA通过激活MMPS等信号通路,使BBB通透性增加,导致脑出血、水肿。深入了解tPA的神经毒性,对安全有效的tPA治疗急性脑缺血提供分子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1.2.4其他信号通路研究表明,丝氨酸蛋白酶(APC)具有抗凝、抗炎免疫及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在脑缺血6~144 h后具有神经保护和修复功能[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活化Rho/ROK信号通路对缺血后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10]。
  1.3NVU潜在靶点网络相关研究发现,L型钙通道激动剂对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抑制BKCA通道阻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ERBB4受体调节神经调节素1释放GABA,对神经起保护作用。因此,L型钙通道、BKCA通道及ERBB4受体有可能成为神经保护新靶点[11]。星形胶质细胞是脑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细胞,脑缺血后出现炎症反应,并广泛受损。水通道蛋白4(AQP4)能调节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GluTs)的表达及谷氨酸的摄取功能,可见AQP4是星形胶质细胞保护的重要靶点[12]。
  2网络药理学
  在过去的十余年,新药研发的主导思想是“一个药物,一个靶标,一种疾病”。以特异性靶点药物来治疗某种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均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获得FDA批准的药物数量却逐年下降,全新药物只有25%。2007年,英国药理学家Hopkins[13]指出,造成上述失败的原因或许不是科技因素,而是哲学理论因素。由此,他率先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的概念,其运用网络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基因的冗余度以及多效性等原理阐释疾病发展的过程,进一步利用网络平衡的整体观来认识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2.1网络药理学研究相关技术方法当前,网络药理学主要有以下2种研究思路:一是利用已有的数据库建立特定疾病药物模型,预测药物作用靶点,通过药物靶点疾病网络解析并验证所研究药物的网络药理学机制。二是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针对药物模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而解析所研发药物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2.1.1高通量/高内涵筛选技术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高内涵筛选(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是指以细胞、分子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在不影响细胞、组织或机体结构及功能的条件下,具有同时检测大量样品对活细胞、组织或机体多个表型的功能,如细胞、分子形态、生长、代谢途径、分化、凋亡及信号转导等环节。它能在单一实验中提取大量数据信息,并利用高分辨率荧光数码影像系统和自动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高度的分析并储存,体现了均质、可视化、多维表型检测和实时动态监测特点。实现了对化合物多靶点多参数的同时检测,从细胞、基因调控通路和网络水平上研究药物的药理毒理,并使全面评价活性化合物的成药性成为可能,在新药研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4]。如运用HCS和神经突图像定量软件对Aβ影响小鼠皮层神经元神经突生长的进行分析,筛选抑制神经突丢失的药物[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及低张水充盈对胃癌TN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可疑胃癌患者,在肌注6542及口服含2.5%等渗甘露醇的温水充盈胃肠道后采用16层螺旋CT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后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为胃癌。结果16层螺旋CT结合低张水充盈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达73.91%,对N分期的准确率较低,为36.23%,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达84.21%。结论 16层螺旋CT及低张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新生儿科治疗的56例NRDS新生儿。其中31例应用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设为观察组,25例应用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于出生后6 h内气管内滴入PS,比较出生后12 h胸片
期刊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江科[2013]83号)  作者简介:陈振华,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E-mail:shuishui_1919@163.com.  陈振华1,黄惠英1,罗小贞2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1.麻醉科,2.手术室,江门 529000)  【摘要】目的总结三种不同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60例拟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
期刊
作者简介:刘俊伟,男,主治医师,医学学士。Email:514633738@qq.com.  刘俊伟,苏镜波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人民医院,东莞 523072)  【摘要】目的了解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伴谷丙转氨酶升高(AL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符合高脂血症合并NAFLD伴ALT升高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大黄蟅虫胶囊联合卵磷脂治疗组和常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黄芪穴位注射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将收治的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29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血浆置换;观察组(B组)31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治疗2周后两组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组)比较。  结果治疗前A、B两组CD3+、CD4+、C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与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多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指征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PLC),对照组实施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PLC),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期刊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2GXNSFBA053121)  作者简介:廖作庄,男,讲师、主管药师,药学硕士,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研究。Email:22513237@qq.com.  ▲通信作者:王俊利,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检验研究。Email:396107666@qq.com.  廖作庄1,杨凤莲2,王俊利1▲  (右江
期刊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研项目(200103YB116)  作者简介:覃幼玲,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是肾小球疾病基础与临床。 Email:qinyouling123@163.com.  ▲通信作者:林栩,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是肾小球疾病基础与临床。Email:linyyfyy@163.com.  覃幼玲1 综述,林栩2▲审校  (1.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南宁 5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冲击治疗继发于Graves病的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方法 9例继发于Graves病的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给予Dex冲击治疗,具体为:Dex剂量为03~045 mg/(kg·d),09%氯化钠液稀释后静脉推注,连用3天,第4天减量至10 mg,第5天改为泼尼松1 mg/(kg·d),每日晨顿服,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后逐渐减量至停用。  结果
期刊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MCP1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6.025  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涉及多种因素环节,如炎症介质、遗传性因素、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等[1]。近年研究显示DN的发病与单核巨噬细胞广泛浸润在肾组织中有关,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作为聚集和活化单核巨噬细胞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