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蒙台梭利是新教育运动中著名的教育家,她毕生致力于探讨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创立了蒙台梭利教学(育)法。该方法包括指导思想及教学内容操作方法。其重要特点是:以儿童为中心,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受生命力推动,有其独特内在发展规律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应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在自由与纪律问题上,反对传统的纪律观,要求通过“工作”,让儿童遵守纪律并得到发展等。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学前教育
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培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她以自己辛勤的劳动与不懈的努力,推动了新教育运动及儿童教育的发展,并为“儿童的世纪”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论幼儿的发展中,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她指出,旧的教育只包括教师和儿童两个因素,不重视环境。新的教育应当包括教师、环境和儿童三个因素,三者之间彼此都应发生作用,对于幼儿来说,这个环境必须是“有准备的环境”这是因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复杂,许多地方对幼儿并不适宜。一个孩子出生后要适应这样的世界,取得经验,就需要成人的帮助,为此,必须在儿童和成人的世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有准备的环境”就是这样一座桥梁,其作用是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
同时根据“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蒙台梭利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了以下标准和要求:①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②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③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④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⑤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意识到自己的力量;⑥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总的来说,蒙台梭利的儿童观的要点是:重视早期教育;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节律性、阶段性、规律性;强调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又强调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必须依靠环境和教育的及时、合理的安排。蒙台梭利在以遗传(天性)为中心的前提下,把遗传与环境、教育这些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统一起来了。
在论自由、纪律与工作中,蒙台棱利提出,真正的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她还指出,如果说新的科学的教育学是起于对个体的研究,则此研究必须专心于对自由儿童的观察。在要不要纪律的问题上,蒙台梭利肯定地回答:“儿童之家”是要纪律的,而且在“儿童之家”里,儿童也是守纪律的。但是这种纪律是怎样形成的呢?她指出:纪律不可能通过命令、说教或任何一般的维持秩序的手段而获得,切想直接达到纪律的目的都是不能实现的,真正的纪律对于儿童来说必须是主动的,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此外,蒙台棱利所谓纪律前以建立的百由活动不是指的随心所欲的胡动蛮干或胡思乱想,而是指的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业,在蒙台梭利的词汇中,通常把这种活动或作业称为“工作”(work)。
蒙台梭利认为,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她指出,在“儿童之家”发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实,即儿童竟然“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儿童喜欢操作教具,并从中得到满足与乐趣,毫无厌恶与疲倦的表情。她认为,儿童的工作与成人的工作性质并不相同。通过工作这样一种在相当程度上是身心结合的自由活动去建立(或形成)良好纪律的思想,是蒙台梭利在自由与纪律问题上的基本与独特的观点,这一主张的实质即“纪律必然通过自由而来”。
在蒙台梭利幼儿的内容中,蒙台梭利极为重视感官教育。她的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她说:“幼儿常以触觉代替视觉或听觉”,即常以触觉来认识周围事物,故她尤为重视触觉,这一主张和卢梭相似。同时蒙台梭利经过实验,证明所有儿童都具有学习读、写、算的能力,并认为遗憾的是,人们并未认识到6岁前的幼儿已进入学习的敏感期,并否认他们有学习读、写、算的可能,这就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发展蒙台梭利的上述思想为儿童的早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和范例,富于启迪和借鉴的意义。但也有人指责她的有关主张的缺点是:其一,强调的是词汇的学习,而忽略了句子结构的学习;其二,她的语言学习“爆发式”的顿悟说观点,忽略了儿童之间及儿童与成人之间语言交流的作用。
蒙台梭利教学法中不乏匠心独具之处,总的说来,她要求手脑结合、身心和谐的幼儿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可贵的;但与此同时,她也提出过一些招致争议乃至批评的意见,主要表现在她把现实的活动同想象的活动对立起来,蒙台棱利反对儿童游戏,特别是批评福禄培尔鼓励儿童想象的游戏,认为儿童只有从事真实的活动(如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才能产生活动的目的性、责任感和其他社会性的品质。蒙台梭利把她的教具统统称作教材,不叫玩具。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克伯屈在1914年出版的《蒙台梭利体系考察》一书中提出,蒙台梭利学说的内容“主要是属于19世纪的中期,是落后現代教育理论发展约五十年的学说”,克伯屈批评蒙氏感官训练落伍,是建立在陈旧的官能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其次批评蒙氏理论缺乏社会性训练,与社会生活脱节。但如今重新审视蒙台梭利的思想,她的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观点,有关敏感期及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乃至感官训练思想,是值得人们肯定的。
参考文献
[1] [意]蒙台梭利著:《童年的秘密》,1966年英文版,第186-188页。
[2] [意]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方法》,1964年英文版,第86页。
[3] [澳]W.F.康内尔著:《20世纪世界教育史》,1980年英文版,第138页。
[4] 人民教育出版社著:《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学前教育
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培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她以自己辛勤的劳动与不懈的努力,推动了新教育运动及儿童教育的发展,并为“儿童的世纪”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论幼儿的发展中,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她指出,旧的教育只包括教师和儿童两个因素,不重视环境。新的教育应当包括教师、环境和儿童三个因素,三者之间彼此都应发生作用,对于幼儿来说,这个环境必须是“有准备的环境”这是因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复杂,许多地方对幼儿并不适宜。一个孩子出生后要适应这样的世界,取得经验,就需要成人的帮助,为此,必须在儿童和成人的世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有准备的环境”就是这样一座桥梁,其作用是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
同时根据“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蒙台梭利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了以下标准和要求:①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②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③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④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⑤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意识到自己的力量;⑥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总的来说,蒙台梭利的儿童观的要点是:重视早期教育;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节律性、阶段性、规律性;强调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又强调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必须依靠环境和教育的及时、合理的安排。蒙台梭利在以遗传(天性)为中心的前提下,把遗传与环境、教育这些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统一起来了。
在论自由、纪律与工作中,蒙台棱利提出,真正的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她还指出,如果说新的科学的教育学是起于对个体的研究,则此研究必须专心于对自由儿童的观察。在要不要纪律的问题上,蒙台梭利肯定地回答:“儿童之家”是要纪律的,而且在“儿童之家”里,儿童也是守纪律的。但是这种纪律是怎样形成的呢?她指出:纪律不可能通过命令、说教或任何一般的维持秩序的手段而获得,切想直接达到纪律的目的都是不能实现的,真正的纪律对于儿童来说必须是主动的,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此外,蒙台棱利所谓纪律前以建立的百由活动不是指的随心所欲的胡动蛮干或胡思乱想,而是指的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业,在蒙台梭利的词汇中,通常把这种活动或作业称为“工作”(work)。
蒙台梭利认为,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她指出,在“儿童之家”发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实,即儿童竟然“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儿童喜欢操作教具,并从中得到满足与乐趣,毫无厌恶与疲倦的表情。她认为,儿童的工作与成人的工作性质并不相同。通过工作这样一种在相当程度上是身心结合的自由活动去建立(或形成)良好纪律的思想,是蒙台梭利在自由与纪律问题上的基本与独特的观点,这一主张的实质即“纪律必然通过自由而来”。
在蒙台梭利幼儿的内容中,蒙台梭利极为重视感官教育。她的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她说:“幼儿常以触觉代替视觉或听觉”,即常以触觉来认识周围事物,故她尤为重视触觉,这一主张和卢梭相似。同时蒙台梭利经过实验,证明所有儿童都具有学习读、写、算的能力,并认为遗憾的是,人们并未认识到6岁前的幼儿已进入学习的敏感期,并否认他们有学习读、写、算的可能,这就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发展蒙台梭利的上述思想为儿童的早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和范例,富于启迪和借鉴的意义。但也有人指责她的有关主张的缺点是:其一,强调的是词汇的学习,而忽略了句子结构的学习;其二,她的语言学习“爆发式”的顿悟说观点,忽略了儿童之间及儿童与成人之间语言交流的作用。
蒙台梭利教学法中不乏匠心独具之处,总的说来,她要求手脑结合、身心和谐的幼儿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可贵的;但与此同时,她也提出过一些招致争议乃至批评的意见,主要表现在她把现实的活动同想象的活动对立起来,蒙台棱利反对儿童游戏,特别是批评福禄培尔鼓励儿童想象的游戏,认为儿童只有从事真实的活动(如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才能产生活动的目的性、责任感和其他社会性的品质。蒙台梭利把她的教具统统称作教材,不叫玩具。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克伯屈在1914年出版的《蒙台梭利体系考察》一书中提出,蒙台梭利学说的内容“主要是属于19世纪的中期,是落后現代教育理论发展约五十年的学说”,克伯屈批评蒙氏感官训练落伍,是建立在陈旧的官能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其次批评蒙氏理论缺乏社会性训练,与社会生活脱节。但如今重新审视蒙台梭利的思想,她的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观点,有关敏感期及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乃至感官训练思想,是值得人们肯定的。
参考文献
[1] [意]蒙台梭利著:《童年的秘密》,1966年英文版,第186-188页。
[2] [意]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方法》,1964年英文版,第86页。
[3] [澳]W.F.康内尔著:《20世纪世界教育史》,1980年英文版,第138页。
[4] 人民教育出版社著:《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