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丰盈的生活泉源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20070601ZW126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的确,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可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作文选材方而,轻生活、重想象,喜欢写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性作文,对于必须写的表现真实生活的习作则有畏难情绪,或在选材方面存在编、套等现象,描述水平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要努力地引导学生从丰富的生活内容入手,使作文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发现山水之美,感受生活之趣,让学生“文为情动”,有感而发。
  
  一、引导观察,不断积累生活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作文教学方面,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内外资源,加强观察指导,并组织交流。如:下雨天,可组织学生观察雨,观察雨中校园花草的表现、雨后校园的变化、同学在操场的活动情景等,再利用一些时间组织学生交流所见所闻,也可让学生写下见闻感受,再组织交流。每一所学校都会组织一些大型的学生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六一游园、表彰活动等。除此之外,每所学校内还会有一些特色的资源,如:笔者所在的实验小学有乒乓球、排球等传统球类活动,有象棋兴趣小组活动,有艺术团,有红十字活动阵地……校外也有很多资源,如我们学校正好在公园旁,有的班级透过窗户就可把公园之景揽入视野,组织学生到公园游览、开展活动也十分方便。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校内外资源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积累下更多的生活素材。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不局限于看、听,而且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能力。笔者曾做过这样的游戏训练学生的无意注意:在上课铃响后突然叫个学生出去,然后,指名同学描述刚才那位学生的模样,学生描述后进行比照。这样训练无意注意,学生非常开心,效果也很好。
  
  二、情境表演,适时引导即兴练笔
  
  好动、猎奇都是学生的天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情境进行演练,学生往往兴趣盎然。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即兴写下活动过程、活动感受,学生无不欣然提笔。
  有一次上作文课,我提出教学生表演魔术,学生都翘首以待,我在示范表演后,也请学生当场表演,学生玩了个痛快。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忆活动中的一些细节,学生都快乐地追忆,我又组织学生交流怎样以这节课为素材写作文,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直接记叙课堂的活动,有的想借这节课写老师,有的想写从魔术活动中受到的启发,角度还真多。生活也就快乐地入驻学生习作。我有位同事特别善于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有一次她让学生在学校里扮演盲人,一次一个,一扮就是一星期。学生由家长送进校园以后,就蒙上双眼告别光明。一周里,要由同学帮扶,他自己也要克服巨大的麻烦。这样的活动不管是体验盲人的同学,还是参与帮扶的同学都有很深刻的体会,前者体会残疾人的酸甜苦辣,后者体会助人之乐。这样的体验后,老师再引导他们记录下经历、感受,可谓一举两得。
  
  三、勤写日记,及时记录生活点滴
  
  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写到:“我曾经想,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在教学中笔者也发现,学生如果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便可较及时地记录生活瞬间,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记录,有些事容易遗忘,如果勤记录,经常翻一翻,可以激起回忆,获得素材。二是进行交流,写后可利用早读课或课前时间,组织交流,互相激励。因为要常常与同学交流,学生自然会重视选材的真实性,避免套题、瞎编、应付等现象。三是养成勤练笔的习惯。笔越磨越尖,经常写,下笔自然如有神。值得一提的是应该以鼓励为主,孩子写多写少都行,有闪光点就表扬。这样,孩子既没压力,又有争取被表扬的动力,自然不会厌恶日记或周记。
  培养学生写日记、周记兴趣的还有一种方式值得借鉴,那就是小组轮流日记。有一段时间因为要组织学生参加几项征文比赛,怕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所以暂停了轮流日记,两周后恢复轮流日记时,竟然有那么多的学生表示终于可以写轮流日记了。我们学校的文学社也进行过这样的尝试,把文学社的社员分为几组,各自命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写日记,有趣的是,文学社的老师还把日记中的主人公名字进行了统一虚拟,把一篇篇日记串成了一篇连载小说,学生兴致极高。
  
  四、举办沙龙。挖掘交流生活素材
  
  沙龙式的习作指导方式很有效果。老师可以有意识地点名一些同学参加。一次10人左右,小范围的指导有别于课堂,学生会觉得有意思,而且会有一种荣耀感。还有两个优势:一是我们可以把水平相当的同学集合到一起,写得较好的在一起,水平中等的在一起,习作能力较弱的在一起,较好地安排指导的细致度、深度;二是这样可以让一些落后学生也有机会表达思路,而他们一有表达机会就及时肯定,然后给予引导。因为有这两个优势,可以避免在课堂上常出现的优生吃不好、差生吃不饱的现象,或者课堂上优生包堂、后进生当看客的现象。
  我们还可以针对学生的水平,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如果集合的是“习作高手”,就可以做泛泛指导,教师开个头抛砖引玉,主要让学生们说,说选材,说构思,互相启发;如果集合的是“习作困难户”,那么就要做细致的指导了。低年级可以指导如何有序地观察,指导如何有序地表达;中年级的可以指导如何围绕主要意思写好片段,如何遣词造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高年级后进生如果底子太薄弱,甚至可以按低、中年级的重点进行指导,再逐步提高。在高年级教学中,笔者常采用这种沙龙式的习作指导方式,学生也确实受益匪浅。如有一次搞创卫征文活动时,我组织几个学生开展习作沙龙,学生在互相启发后各自选取生活素材进行习作练习,有的写《我为小区创卫做贡献》,有的写《垃圾桶变脸》,有的写《狗仔队更名》,真可谓异彩纷呈。
  
  五、利用网络,创建生活交流平台
  
  家长谈网色变,其实,正确引导,巧妙利用网络资源会受益无穷。如到了高年级,孩子会自己申请QQ,可以引导孩子在QQ上发布日志,在写日志中提高,读别人日志中感悟。日志就像日记一样,是最好的生活作文。也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随着电脑的普及,这并不是遥远的事,像大城市的一些学校,因为多媒体进课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邮箱提交作文电子文稿,批阅后再通过邮箱返还,或建立班级平台,达到师生、生生零距离交流。上海市杨浦区就进行了网络作文实验的探索,利用网络优势,依靠动画引路,鼓励电脑写作,进行网上平台交流,基本解决了低、中年级习作过渡的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上了作文。再者,网上有很多可发表习作的网站,可鼓励学生投稿,学生习作一旦刊登,就信心倍增。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如果我们多有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作文训练,学生势必能够积累丰富的素材,那么,有了丰盈的生活泉源,也就能写出自然流畅的作文了。
  (责任编辑:符洁)
其他文献
[摘 要] 字母是小学低年级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字母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字母的音、形、义。为了提高学生字母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在课中及课后善用各种资源,通过听、说、读促进学生字母的发音,通过“写”落实字母的“形”,最终“音”“形”互促,实现对“义”的理解。  [关键词]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音·形·义  字母是小学低年级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起始阶段的学生因为受到拼音的影响,学习字母存在一定的困难
[摘 要]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学科知识逐渐积淀的结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将核心素养的培育寓于学科知识的教学中,以便为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坚实的认知基础。对于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须注重教学深度,充分挖掘与学科知识契合的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寓学科知识于鲜活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主动建构意义,在习得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
[摘 要]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基于课标、教材和学生认知起点,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采取多元教学策略,创设真实情景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人教版“制取氧气”(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梳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元目标多元策略教学案例设计流程,并对该案例进行反思与评价。  [关键词]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深度学习  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的课堂教学,要基于课程
Logo语言是一门专为儿童设计的计算机语言,它非常适合儿童的特点,能较好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使儿童在认知与技能上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它本身形象直观,功能强大,能将理性思维可视化,易被儿童接受,但它毕竟是一门计算机语言,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足够的爱心与智慧,坚持一切从儿童出发,才能使学生保持兴趣,启迪思维,体验成就,悄然“花开”。  一、定位课堂教学的原点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五年
[摘 要]  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为例,探讨了基于小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设计艺术,踩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认知,完善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几何概念。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精准教学;几何概念  [教材分析]  《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的第一课时,作为起始课,它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摘 要]  基于“互联网 ”中小学协同课堂融合了微课等先进教学元素,从主从式向双主多主教师模式的过渡,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针对不同的科目、课堂类型以及课程内容,可采用整体感知课堂、解决问题课堂、学习诊断与矫正课堂、学科活动课堂等几种远程协同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互联网 ;中小学协同课堂;流程再造;教学模式  一、基于“互联网 ”的中小学协同课堂布署研究  “互联网 ”时代课
[摘 要] 数感是指关于数学计数问题、数量关系、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是社会要求于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帮助建立正确的数概念、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以“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数感;感悟;素养;有效  一、问题的提出  (一)部分教师对数感的误读  数感是什么?它在哪儿?怎么让孩子触摸数感?一直以来,深深困扰着笔者,它
[摘 要]化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即是学科内容的使然,也是落实高中化学学科“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在环境教育的内容编写与呈现方式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分析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体系的基础上,着重对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栏目设置、图像系统、习题等呈现方式作以分析,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有效使用教科书
没有影响力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学校的内涵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所在,造就好学校的是文化而非成绩,文化立校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学校现状,2006年我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口号,处处以人为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和而不同、泰而不骄”;校训是“诚、毅、和”;近期目标是“精管理、强队伍、优课堂、促质量”;发展愿景是“建文化、创特色、铸品牌、
摘 要: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构建有效互动的语文课堂要有和谐的氛围、巧妙的提问、动态的生成、机智的应对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