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自身多年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
一、革新教学观念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理念,变“填鸭式”机械教学为“给养式”引导教学,让学生不再是语文课堂上被动学习的机器,而是主动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让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再次,中学语文教师要让课堂“活”起来,一方面,要不断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让自己变得博学多识,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只有让自己业务纯熟,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改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改变以单一“讲授法”贯穿教学始终的方法,不断革新和改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分组讨论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章节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游山西村》的时候,教师并不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课前自己查阅资料,然后上课时分小组总结诗词中的知识点,并发表对诗词意境的看法,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略中国语文的奥妙,在合作探究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其次,游戏法。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在古文当中,“然”、“也”、“且”等词在不同的语境和语法结构中有多种解释和用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析字”比赛,看哪组同学例举出的“然”、“也”、“且”等词的意思更多、更准确,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学生在紧张热闹的氛围中不由自主地融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再次,表演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一些课文内容进行改编加工,然后在班级内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文章的精髓。例如,在讲《变色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课本剧创作和表演,让全体学生在戏剧表演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丰富教学手段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教师不应该将教学手段仅局限于黑板、教材和练习册上,而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能够给学生以直观、具体的印象,在帮助学习理解课堂所讲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小段《人间四月天》的片段,让学生在视频观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想要更多了解徐志摩,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并适时提出本课的教学内容,这就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其次,利用网络技术。网络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拓展语文教学的阵地,更重要的是,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校园网站上开辟语文教学专区,上传一些有关语文学习的游戏、视频或课件,在方便学生语文学习的同时,让他们感觉语文学习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和陌生,语文学习已经走入了他们的生活,以此来克服他们在学习中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再比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语文学习答疑解惑QQ群,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和解答,帮助他们克服语文学习中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四、开展文体活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只要是有文化的地方,就是语文教学的阵地。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举办竞赛。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朗诵比赛和作文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其次,创办刊物。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比较丰富,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和感悟力,教师可以通过创办校刊、班刊、板报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学欣赏和创作,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文、热爱语文。
五、重视学科渗透
在中学阶段,任何学科的教授与学习都离不开语文,同时,语文教学也不能脱离其他学科而孤立存在。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科渗透,让学生明白语文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同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讲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的时候,可以在作者介绍的环节向学生渗透一些有关清末民初的政治局面、社会背景、思想运动等历史知识,让学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再比如,在讲《绿色蝈蝈》的时候,向学生渗透一些与自然、生物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了解蝈蝈的体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在这种自然而言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六、生活实践
语文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语文是他们学习、交流、思考等一切活动的媒介,以此让他们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我的老师》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和形式描述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将课本上陌生疏远的文字与课堂上亲近随和的老师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卸下语文学习中的包袱,体会文本带给他们的欢乐和感悟。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是新课标的要求,又是改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必要手段。本文中所提及的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仅是笔者个人肤浅的见解,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广大教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问题的思考,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学校(130000)
一、革新教学观念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理念,变“填鸭式”机械教学为“给养式”引导教学,让学生不再是语文课堂上被动学习的机器,而是主动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让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再次,中学语文教师要让课堂“活”起来,一方面,要不断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让自己变得博学多识,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只有让自己业务纯熟,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改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改变以单一“讲授法”贯穿教学始终的方法,不断革新和改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分组讨论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章节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游山西村》的时候,教师并不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课前自己查阅资料,然后上课时分小组总结诗词中的知识点,并发表对诗词意境的看法,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略中国语文的奥妙,在合作探究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其次,游戏法。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在古文当中,“然”、“也”、“且”等词在不同的语境和语法结构中有多种解释和用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析字”比赛,看哪组同学例举出的“然”、“也”、“且”等词的意思更多、更准确,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学生在紧张热闹的氛围中不由自主地融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再次,表演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一些课文内容进行改编加工,然后在班级内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文章的精髓。例如,在讲《变色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课本剧创作和表演,让全体学生在戏剧表演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丰富教学手段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教师不应该将教学手段仅局限于黑板、教材和练习册上,而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能够给学生以直观、具体的印象,在帮助学习理解课堂所讲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小段《人间四月天》的片段,让学生在视频观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想要更多了解徐志摩,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并适时提出本课的教学内容,这就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其次,利用网络技术。网络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拓展语文教学的阵地,更重要的是,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校园网站上开辟语文教学专区,上传一些有关语文学习的游戏、视频或课件,在方便学生语文学习的同时,让他们感觉语文学习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和陌生,语文学习已经走入了他们的生活,以此来克服他们在学习中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再比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语文学习答疑解惑QQ群,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和解答,帮助他们克服语文学习中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四、开展文体活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只要是有文化的地方,就是语文教学的阵地。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举办竞赛。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朗诵比赛和作文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其次,创办刊物。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比较丰富,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和感悟力,教师可以通过创办校刊、班刊、板报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学欣赏和创作,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文、热爱语文。
五、重视学科渗透
在中学阶段,任何学科的教授与学习都离不开语文,同时,语文教学也不能脱离其他学科而孤立存在。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科渗透,让学生明白语文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同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讲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的时候,可以在作者介绍的环节向学生渗透一些有关清末民初的政治局面、社会背景、思想运动等历史知识,让学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再比如,在讲《绿色蝈蝈》的时候,向学生渗透一些与自然、生物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了解蝈蝈的体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在这种自然而言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六、生活实践
语文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语文是他们学习、交流、思考等一切活动的媒介,以此让他们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我的老师》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和形式描述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将课本上陌生疏远的文字与课堂上亲近随和的老师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卸下语文学习中的包袱,体会文本带给他们的欢乐和感悟。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是新课标的要求,又是改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必要手段。本文中所提及的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仅是笔者个人肤浅的见解,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广大教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问题的思考,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学校(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