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实践教学在制度建设、师资、教学手段、评价机制和教学平台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推进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语言技能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有高校的转型发展和原有专科院校的合并升本,涌现出一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从多方面指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教学应该并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
大学英语教学在本科阶段教学中覆盖面可谓最广,基本各个专业都开设有大学英语课;持续时间长,一般为三到四个学期,总课时达到200学时以上。因此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模式在观念上不够强化
部分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包含英语在内的一些社科类学科专业中,许多教师仍认为实践教学是理工科或部分有模拟实践软件可用的应用性课程,实践就是上机操作或是社会实习。即使在观念上有一定认识,但常囿于条件、环境、基础等因素,观望、敷衍等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
2.师资不足、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能够适应、满足实践实训教学要求的教师比重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主要是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项训练,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大学英语教师不足的问题也日显突出。根据全国公共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目前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到1:130。教师理论课授课任务重,很难再抽身组织并参与到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3.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
目前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手段单一,更多还是依赖教师的知识传输,教学内容停留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在大学英语学时不断遭到蚕食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学时也一再压缩。目前,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20%~30%,但除去一定量的停留在计划中的“名义实习”课时后,实际可用于学生实践演练的学时明显不足。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只能局限于课本,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职场模拟训练和实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也主要是通过考试。应试教育风气的盛行,使得一些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客观上降低了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要求。
4.实践教学平台亟待改善
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往往局限于语言实验室、语音室中的听说训练和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互动。这些教学手段形式枯燥,无法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和网络教学课程,但内容还是侧重于语言基本知识技能的巩固,与就业和社会需求并不衔接,实践教学目的还是难以实现。
5.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缺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建立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但普遍存在监管缺失、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实践教学的督导专家往往是理論教学评估人员,对教学评价还是基于课堂听课、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由于专业和个人工作经历所限,无法对实践教学给出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指导。此外,在学生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判、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折算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索。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现提出下列对策和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实践教学态度
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认证类型的培训及考试,强化教师的职业概念与知识。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英语实践能力的锻炼,逐步实现大学英语教师向“双师型”过度。或从企事业单位中选拔英语能力突出的人员到本科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给予实践课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适当的课时补贴,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2.调整课程设置,加强语言技能训练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的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应适当增加语言知识技能化的课程的比重。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包括口语、写作、翻译、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与辩论等,这些课程能使学生把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通过具体应用转化成语言技能。
3.增加行业英语课程(ESP)
大学英语教学应在英语与学科专业学习之间建立起联系,以体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做到学以致用。大学行业英语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各学科的发展方向、各专业学生的培养去向,开设计算机英语、外贸函电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
4.延续选修课程,创造再学习机会
鉴于大学英语课时有限并呈继续压缩趋势,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开设英语选修课。学校根据自身条件与生源情况,开发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选修课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的条件,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就业竞争力。
5.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教学已经突破了课堂的“时空”局限。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平台和网络课程有机融合,打造立体式实践教学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马春燕(198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语言技能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有高校的转型发展和原有专科院校的合并升本,涌现出一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从多方面指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教学应该并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
大学英语教学在本科阶段教学中覆盖面可谓最广,基本各个专业都开设有大学英语课;持续时间长,一般为三到四个学期,总课时达到200学时以上。因此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模式在观念上不够强化
部分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包含英语在内的一些社科类学科专业中,许多教师仍认为实践教学是理工科或部分有模拟实践软件可用的应用性课程,实践就是上机操作或是社会实习。即使在观念上有一定认识,但常囿于条件、环境、基础等因素,观望、敷衍等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
2.师资不足、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能够适应、满足实践实训教学要求的教师比重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主要是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项训练,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大学英语教师不足的问题也日显突出。根据全国公共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目前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到1:130。教师理论课授课任务重,很难再抽身组织并参与到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3.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
目前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手段单一,更多还是依赖教师的知识传输,教学内容停留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在大学英语学时不断遭到蚕食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学时也一再压缩。目前,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20%~30%,但除去一定量的停留在计划中的“名义实习”课时后,实际可用于学生实践演练的学时明显不足。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只能局限于课本,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职场模拟训练和实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也主要是通过考试。应试教育风气的盛行,使得一些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客观上降低了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要求。
4.实践教学平台亟待改善
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往往局限于语言实验室、语音室中的听说训练和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互动。这些教学手段形式枯燥,无法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和网络教学课程,但内容还是侧重于语言基本知识技能的巩固,与就业和社会需求并不衔接,实践教学目的还是难以实现。
5.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缺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建立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但普遍存在监管缺失、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实践教学的督导专家往往是理論教学评估人员,对教学评价还是基于课堂听课、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由于专业和个人工作经历所限,无法对实践教学给出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指导。此外,在学生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判、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折算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索。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现提出下列对策和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实践教学态度
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认证类型的培训及考试,强化教师的职业概念与知识。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英语实践能力的锻炼,逐步实现大学英语教师向“双师型”过度。或从企事业单位中选拔英语能力突出的人员到本科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给予实践课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适当的课时补贴,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2.调整课程设置,加强语言技能训练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的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应适当增加语言知识技能化的课程的比重。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包括口语、写作、翻译、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与辩论等,这些课程能使学生把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通过具体应用转化成语言技能。
3.增加行业英语课程(ESP)
大学英语教学应在英语与学科专业学习之间建立起联系,以体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做到学以致用。大学行业英语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各学科的发展方向、各专业学生的培养去向,开设计算机英语、外贸函电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
4.延续选修课程,创造再学习机会
鉴于大学英语课时有限并呈继续压缩趋势,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开设英语选修课。学校根据自身条件与生源情况,开发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选修课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的条件,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就业竞争力。
5.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教学已经突破了课堂的“时空”局限。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平台和网络课程有机融合,打造立体式实践教学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马春燕(198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