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

来源 :现代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9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获得多方面发展的丰富过程。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课堂上老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多方面发展。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知识转化为具有现实性、有意义、富有挑战性内容的重要载体。而现在有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方式过于繁琐,偏离主题,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反而冲淡了数学课的本质。因此,数学课堂应该回归本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自主学习
  回归本真,是指还原事物的本质。数学课堂就应该抓住数学的本质,重视数学本质的揭示,围绕数学本质开展活动,运用平和、朴实的组织方式展开教学,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以实现扎实有效的数学教学本色境界。
  一、让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情境“回归本真”
  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知识转化为具有现实性、有意义、富有挑战性内容的重要载体。而现在有的教学情境过于繁琐,偏离主题,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反而冲淡了数学课的本质。
  创设情境既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主题内容最贴切的情境,将教材内容生活化,数学知识情趣化,静态情境动态化,生动活泼地呈现数学内容,充分以境激情,以情激趣,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吸引到学习中来。例如:教学“秒的认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创设如下教学情境:
  1、课件播放“嘀嗒、嘀嗒”的钟声,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指名回答)
  师:对,这是时钟行走的声音,是时间的脚步声。
  2、课件播放春节晚会零点倒计时的实况片断。
  师:你能说说现在是几时几分吗?(出示钟面,显示11:59)听!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吧!(师生一起体验倒计时的情景)
  师:刚才倒计时的时候,像10到9、9到8这样每两个数字之间经历的时间有多长?(指名学生说一说)
  3、师生交流,随机引导学生认识: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揭题并板书:“秒的认识”)
  4、指名学生自由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要用到时间单位“秒”。
  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使学生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心理感受,从而获得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可见,让教学情境“回归本真”,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更有利于激发和拨动其思维之弦,引导他们从生活走向广阔的数学探索空间。
  二、让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回归本真”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要更多地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让学生亲历“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活动,使他们获得知识、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自主学习作为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新课程改革中,是一项重要的课题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教学方法;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则被看成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能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切莫让自主学习成为表面化、形式化的模仿,以至徒有虚名,流于形式。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时,先让每个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将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搬到纸上,体验“面在体上”,再汇报交流各自的方法(描、印、折、画),然后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图形,在个体不同方法的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接纳,发挥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和优势。整个学习活动伴随着说(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比(比谁的方法多、制作的图形美,哪一组合作好)、帮(组内相互激励帮助)等环节。
  在这个和谐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充分经历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不仅摩擦出了创造的火花,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自主学习“回归本真”,可以促进学习活动“知情合一”,使课堂教学成为“沟通教育理想彼岸和学生发展此岸的只有转换功能的桥梁”。
  三、让数学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回归本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的确,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能将声、光、色、电等融为一体,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使乐学落到实处。但是,在我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少人却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一种“目标”来追求,甚至把教学成功的希望都寄托于多媒体的运用上,重用、滥用媒体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这无疑过分强调了多媒体的作用,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和教学自身的能动性,割裂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
  多媒体手段毕竟是教学辅助手段,在现代教育发展形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角色、数学学科特征绝不能冲淡,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片断:
  1、上课伊始,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位学生跳远的动作和学校操场一角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在人体中、广告牌中用色线标出来的角,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
  2、在学生初步把握了角的特征以后,组织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找出呈现在各种图形中的角;接着再放飞学生的思维,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角,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认识。
  3、结合实物展示、黑板演示,组织学生进行“摸角——画角——说角”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总结出角的特征。
  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并没有使用眼花缭乱的课件,也没有让多媒体运用成为主角,而是利用多种教学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将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贯穿始终。一节课的受欢迎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可激发学生情感,优美的板书设计能帮助学生提炼概括,巧妙的启发引导也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让多媒体教学“回归本真”,用数学的美妙来吸引孩子们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艺术,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列宁)。在数学课堂这片广阔的艺术天地中,如果能尊重数学的传统,通过“数学化”的途径进行教学,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一定会使我们的教学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其他文献
一、导入的概念  导入是指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更需要兴趣作为最重要的动力。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就显得极其重要。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可见,英语课
期刊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简要阐述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提高;计算能力;重要性;提高方法  一、帮助学生掌握算理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计算题
期刊
同学们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时要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在上课的时候,要边听边想,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对于一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得出答案的,应该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的分析题目,尽量自己去解决。确实不能自己的解决的,可以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怕别人下次澳华。经过老师或同学的讲解,会给自己一定的启发,把问题弄明白了,变成自己的知识,只有虚
期刊
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那么,教师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哪?我的教学方法与措施如下:  一、优化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把握艺术形象,产生阅读激情。教师从教材本身出发,发掘教材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理解、探索,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理解中体会形象美;在阅读想象中丰富意境美;在反复朗读中体验情感美。  【关键词】 阅读;培养;体念;审美;能力  语文教育工作者,是做一个技艺高超的教书匠,还是做一位
期刊
随着教育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辅助教学手段已成为了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将会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做任何事情,一旦失去兴趣将会导致效率
期刊
“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学习模式,提倡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快快乐乐地获得知识,又能让学生自自在在地运用知识。良好的学习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的潜能开发,有利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有利于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就我在这方面的尝试总结如下:  一、注重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
期刊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在实践过程中,如何确定目标,如何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作用”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
期刊
对于有求于佛的人,人们常会说:“心诚则灵”。其实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心诚”更重要,只不过这里的“心诚”表现为教师语言的诚恳、谦和、热情、客气,站在家长的立场思考问题,“灵”则是得到家长的谅解、配合与支持。  有一天我带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文思琪小朋友自己不小心摔在地上,上嘴唇擦破了一小点皮,我知道是一个小问题,给家长说一声应该是没事的。可是下午天下起了大雨,文思琪的妈妈请邻居卢禹燊的家长一起接
期刊
小学德育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来分析,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作为小学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可以比较系统地进行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一、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