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当前正处于“城市社会来临”背景下的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战略正是基于对这个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和文化自觉而提出的。对传统社会来说,社会整体变迁意义上的进步莫过于城市社会取代农业社会,本文就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由来和产生背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由来;背景
一、新型城镇化由来
“新型城镇化”一词由来已有10余年,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然而,“新型城镇化”被广大中国百姓熟知是在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人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有所区别实际上,由于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此处,认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有以下目的:一、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二、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三、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四、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的背景
1.基于国外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分化、资源浪费、道德沦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城镇规划方面,美日作为高度城市化的发达国家,他们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深刻的经验教训。美国国土辽阔,人均耕地面积是中国的4倍多,丰腴的土地资源导致了美国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规划,采取了自由“蔓延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服务和就业核心区以外是低密度的空间发展模式,使得人们居住、购物、娱乐等活动分离,只能通过小汽车等交通工具来完成。这种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严重浪费、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会破坏农地和空地,过多地增加城市成本,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所走过的老路,给我们提供非常深刻的经验教训,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的老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紧迫的任务。
2.基于中国传统城镇化过程中高增长、高污染、高排放等方面考虑。经过50多年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我国在相对长一段时间仍然走传统城镇化道路,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城镇化道路的主要特点:在指导理念方面,中国传统城镇化是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扩大城镇发展规模,提高城镇化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把城镇化建设等同于城镇建设,用城镇化建设囊括了城镇化的全部内容,主要集中于物的建设,对人的发展和利益重视不够,这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理念,给城镇化建设带来不良的影响,如城市的交通不畅、住房困难、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百姓的安居就业。
传统的城镇发展道路,对城镇规划的科学性不足,对城镇规划的重视不够,简单地认为小城市是大城市的早期阶段,忽视中小城镇与大城市协调发展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从而使得城镇发展指导理念的失误。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在城乡关系方面,在传统城镇化道路上,在相当一段时期里牺牲了农民利益,先是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支持城市和工业的发展,然后又以城市征地价格扭曲的形式,扩大国家财富的经济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业转向业的价值达到万亿,还不包括农村土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这样,城镇的急剧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大规模地向城镇集中,并逐步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城镇之外的乡村地区的重要性日益下降。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采取的是分散化、低密度、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在思想上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急躁心理,淡薄的环境意识,落后的技术等综合作用,使我国城镇化过程出现了耕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严重,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
所以说,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土地的浪费、资源的过多开采,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然而,随着资源的减少,人口仍在增加,这加剧了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总结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走集约、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姚士谋等.我国特大城市协调性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究[J].人文地理,2012,05:48-53
[2]段进军,姚士谋,陈明星等.中国城镇化研究报告[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
[3]吴良旬.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陆大道,姚士谋,刘慧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由来;背景
一、新型城镇化由来
“新型城镇化”一词由来已有10余年,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然而,“新型城镇化”被广大中国百姓熟知是在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人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有所区别实际上,由于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此处,认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有以下目的:一、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二、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三、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四、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的背景
1.基于国外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分化、资源浪费、道德沦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城镇规划方面,美日作为高度城市化的发达国家,他们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深刻的经验教训。美国国土辽阔,人均耕地面积是中国的4倍多,丰腴的土地资源导致了美国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规划,采取了自由“蔓延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服务和就业核心区以外是低密度的空间发展模式,使得人们居住、购物、娱乐等活动分离,只能通过小汽车等交通工具来完成。这种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严重浪费、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会破坏农地和空地,过多地增加城市成本,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所走过的老路,给我们提供非常深刻的经验教训,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的老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紧迫的任务。
2.基于中国传统城镇化过程中高增长、高污染、高排放等方面考虑。经过50多年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我国在相对长一段时间仍然走传统城镇化道路,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城镇化道路的主要特点:在指导理念方面,中国传统城镇化是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扩大城镇发展规模,提高城镇化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把城镇化建设等同于城镇建设,用城镇化建设囊括了城镇化的全部内容,主要集中于物的建设,对人的发展和利益重视不够,这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理念,给城镇化建设带来不良的影响,如城市的交通不畅、住房困难、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百姓的安居就业。
传统的城镇发展道路,对城镇规划的科学性不足,对城镇规划的重视不够,简单地认为小城市是大城市的早期阶段,忽视中小城镇与大城市协调发展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从而使得城镇发展指导理念的失误。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在城乡关系方面,在传统城镇化道路上,在相当一段时期里牺牲了农民利益,先是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支持城市和工业的发展,然后又以城市征地价格扭曲的形式,扩大国家财富的经济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业转向业的价值达到万亿,还不包括农村土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这样,城镇的急剧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大规模地向城镇集中,并逐步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城镇之外的乡村地区的重要性日益下降。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采取的是分散化、低密度、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在思想上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急躁心理,淡薄的环境意识,落后的技术等综合作用,使我国城镇化过程出现了耕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严重,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
所以说,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土地的浪费、资源的过多开采,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然而,随着资源的减少,人口仍在增加,这加剧了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总结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走集约、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姚士谋等.我国特大城市协调性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究[J].人文地理,2012,05:48-53
[2]段进军,姚士谋,陈明星等.中国城镇化研究报告[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
[3]吴良旬.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陆大道,姚士谋,刘慧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