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就是提升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终生主动健身的良好习惯,为将来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打下良好基础。在“如何促化学生主动参与健身行动”这个问题上,笔者谈出了自己的教育思考。
关键词:综合素质;主动健身意识;评价机制;成功因素
G633.96
目前,很多学校虽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问题,却依旧实施着“一切为了升学率”的管理措施,有的学校甚至把初三或高三体育课取消或经常替代,在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中仅停留于倡导阶段,缺乏刚性管理措施,所进行的大部分体育活动无非是热闹几天便迅速降温,许多学生对待体育锻炼也是坚持了几天便索然无趣,又重归“书山题海”里“遨游”去了。
现在众多学生都存在脑力活动旺盛但体力活动缺乏、暴饮暴食或少饮少食、生活无规律等现象,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健康不佳、体质下降等不良后果。初步统计,几乎100%的同学都认同终生健身有益的观点,但却有七八成的学生都没有形成主动健身的习惯。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健身意识和行动习惯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尽快突破的课题,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们未来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事业成功等问题。
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就是提升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终生主动健身的良好习惯,为将来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打下良好基础。在“如何促化学生主动参与健身行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强意识、重行动,助推全民健身工程
“全面健身工程”不仅是学生应参与的活动,也应该是教师、学校领导、家长,甚至全社会人士都应参与的活动。近几年,各地大力进行群众建设设施建设,广大民众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健身运动,群众身体素质明显得到优化。但在日常活动中多见中老年人参与,却鲜见师生参加,在师生中尚没有兴起运动热潮。
强健的体魄是进行正常学习的前提,也是今后融入社会后好好工作的基础。许多人,明白健身的益处却不愿付诸行动,这说明他尚未形成正确的健身意识。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行动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均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重视体育教育和体育设施的投入保障,努力激发广大学生参与主动健身的兴趣,使学生提早掌握健身知识与方法,保障学生的体质得到全面发展与增强,为其终身体育能力打下基础。比如出台几条硬性措施,变“倡导健身”为“逼迫健身”直至发展为“主动健身”。学校还应努力提高体育教育的精彩性,合理设定奖惩措施,多组织一些娱乐性、趣味性、竞争性、公益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来倡导、“刺激”学生参与“全民健身”的快乐体验,再加上教师及学校领导的健身示范作用,逐渐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乐于参加“全面健身”活动,形成“终生健身”的习惯。
二、保证体育课上课频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课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目标上肩负直接责任。现实中,学校中的很多体育课都处于不规范状态,表现为体育教师枯燥教学,或学生参与度不高、或教学管理散漫……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体育课不能按时按节上,总是被各种借口“抢走”。学校全体领导和教师都要正确认识体育健身与学生终生发展的关系,要强化体育课必修课的地位,绝不能以课程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复习时间紧等为借口随意取消或替代学生的体育课,要保证体育课上课的频次。另外体育教师也要努力提高专业素质,懂得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拓宽思路,大胆突破;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用心研究体育教学与学生兴趣、理想、热情发生共振的兴奋点,善用表扬性激励手段,必要时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课堂,深入社会舞台与社会上的健身团体进行交流、比赛、表演……创造各种平台来让学生感受健身乐趣。体育教师还应依据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帮助学生制订符合其健康成长的个人健身计划,建议健身的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师还应经常性地监督、鼓励、评价学生的健身情况,引导学生对自己健身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尝试健身、主动健身的习惯形成。
三、破除“学分第一”认识,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要建立一整套考核体系,不能全凭体育教师对某位同学的主观评价便写入成绩单中,也不应只看一两项体育测试便算完成了考核,建议各学校将体育成绩的考核指标细化为课堂表现、大课间活动、校外健身活动、早操、升国旗活动、比赛成绩、期中期末多项体育达标测试等项目,使体育考核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始终,每一項考核指标都要建立平时考核记录,使体育考核有据可查、公平使人信服。另外,也应将体育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指标中,使文化课成绩、体育成绩、劳动表现、突出贡献等素质教育的各方面融为一体,作为评价某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依据。通过以上评价体制的优化,促化学生主动健身意识的形成,促化学生主动健身行动的参与。
四、尊重学生特长发展,体育运动项目追求多样化
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统一标准来规范学生,用统一目标来培养学生,用一样的进度来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教育学生,这种做法看似公平,实则是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摧残。如果我们的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算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了教师眼中的“乖学生”、“好学生”,也不能否定这是教育的失败。学生的天赋、才能、兴趣和特长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并学会保护和发展其个性。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尽力从学生个性发展考虑,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天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
总之,健康的身体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首席成功因素,而健康的身体的拥有需依靠长期坚持不懈地健身行为习惯。“全面健身工程”需要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推动,需要学生群体的普遍参与,做好学生体育工作也是深化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运动、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必需历练过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学生们拥有正确的健身意识,主动参与健身活动,健康幸福地成长,受益其终生。
参考文献:
[1]王永明.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不宪政体育健身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4
[2]陈晓乐. 对高中学生终身体育健身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 科技信息. 2009(21)
[3]李鲤. 浅谈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J]. 才智. 2016(06)
[4]屠丽琴. 浅议中职体育与中职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J]. 职业技术. 2011(04)
关键词:综合素质;主动健身意识;评价机制;成功因素
G633.96
目前,很多学校虽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问题,却依旧实施着“一切为了升学率”的管理措施,有的学校甚至把初三或高三体育课取消或经常替代,在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中仅停留于倡导阶段,缺乏刚性管理措施,所进行的大部分体育活动无非是热闹几天便迅速降温,许多学生对待体育锻炼也是坚持了几天便索然无趣,又重归“书山题海”里“遨游”去了。
现在众多学生都存在脑力活动旺盛但体力活动缺乏、暴饮暴食或少饮少食、生活无规律等现象,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健康不佳、体质下降等不良后果。初步统计,几乎100%的同学都认同终生健身有益的观点,但却有七八成的学生都没有形成主动健身的习惯。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健身意识和行动习惯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尽快突破的课题,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们未来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事业成功等问题。
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就是提升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终生主动健身的良好习惯,为将来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打下良好基础。在“如何促化学生主动参与健身行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强意识、重行动,助推全民健身工程
“全面健身工程”不仅是学生应参与的活动,也应该是教师、学校领导、家长,甚至全社会人士都应参与的活动。近几年,各地大力进行群众建设设施建设,广大民众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健身运动,群众身体素质明显得到优化。但在日常活动中多见中老年人参与,却鲜见师生参加,在师生中尚没有兴起运动热潮。
强健的体魄是进行正常学习的前提,也是今后融入社会后好好工作的基础。许多人,明白健身的益处却不愿付诸行动,这说明他尚未形成正确的健身意识。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行动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均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重视体育教育和体育设施的投入保障,努力激发广大学生参与主动健身的兴趣,使学生提早掌握健身知识与方法,保障学生的体质得到全面发展与增强,为其终身体育能力打下基础。比如出台几条硬性措施,变“倡导健身”为“逼迫健身”直至发展为“主动健身”。学校还应努力提高体育教育的精彩性,合理设定奖惩措施,多组织一些娱乐性、趣味性、竞争性、公益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来倡导、“刺激”学生参与“全民健身”的快乐体验,再加上教师及学校领导的健身示范作用,逐渐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乐于参加“全面健身”活动,形成“终生健身”的习惯。
二、保证体育课上课频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课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目标上肩负直接责任。现实中,学校中的很多体育课都处于不规范状态,表现为体育教师枯燥教学,或学生参与度不高、或教学管理散漫……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体育课不能按时按节上,总是被各种借口“抢走”。学校全体领导和教师都要正确认识体育健身与学生终生发展的关系,要强化体育课必修课的地位,绝不能以课程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复习时间紧等为借口随意取消或替代学生的体育课,要保证体育课上课的频次。另外体育教师也要努力提高专业素质,懂得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拓宽思路,大胆突破;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用心研究体育教学与学生兴趣、理想、热情发生共振的兴奋点,善用表扬性激励手段,必要时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课堂,深入社会舞台与社会上的健身团体进行交流、比赛、表演……创造各种平台来让学生感受健身乐趣。体育教师还应依据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帮助学生制订符合其健康成长的个人健身计划,建议健身的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师还应经常性地监督、鼓励、评价学生的健身情况,引导学生对自己健身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尝试健身、主动健身的习惯形成。
三、破除“学分第一”认识,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要建立一整套考核体系,不能全凭体育教师对某位同学的主观评价便写入成绩单中,也不应只看一两项体育测试便算完成了考核,建议各学校将体育成绩的考核指标细化为课堂表现、大课间活动、校外健身活动、早操、升国旗活动、比赛成绩、期中期末多项体育达标测试等项目,使体育考核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始终,每一項考核指标都要建立平时考核记录,使体育考核有据可查、公平使人信服。另外,也应将体育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指标中,使文化课成绩、体育成绩、劳动表现、突出贡献等素质教育的各方面融为一体,作为评价某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依据。通过以上评价体制的优化,促化学生主动健身意识的形成,促化学生主动健身行动的参与。
四、尊重学生特长发展,体育运动项目追求多样化
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统一标准来规范学生,用统一目标来培养学生,用一样的进度来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教育学生,这种做法看似公平,实则是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摧残。如果我们的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算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了教师眼中的“乖学生”、“好学生”,也不能否定这是教育的失败。学生的天赋、才能、兴趣和特长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并学会保护和发展其个性。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尽力从学生个性发展考虑,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天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
总之,健康的身体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首席成功因素,而健康的身体的拥有需依靠长期坚持不懈地健身行为习惯。“全面健身工程”需要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推动,需要学生群体的普遍参与,做好学生体育工作也是深化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运动、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必需历练过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学生们拥有正确的健身意识,主动参与健身活动,健康幸福地成长,受益其终生。
参考文献:
[1]王永明.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不宪政体育健身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4
[2]陈晓乐. 对高中学生终身体育健身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 科技信息. 2009(21)
[3]李鲤. 浅谈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J]. 才智. 2016(06)
[4]屠丽琴. 浅议中职体育与中职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J]. 职业技术.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