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枫叶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91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回乡,婆婆都会面带微笑老远迎上来,拉着我们嘘寒问暖。用婆婆的话说,我们的到来,会打破村里的宁静,给家里增添许多欢笑。
  一条蜿蜒的乡村土路,隔绝了外界的繁华,把村庄固守的贫穷沿袭了几百年。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为改变现状,纷纷以不同方式逃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譬如大牛,甘心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
  国家号召村村通公路后,通往村外的乡村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二牛把寡母留在村中,越来越多的二牛纷纷离开村子外出打工,唯有老人们守着这片土地,养育着年幼的孙儿、孙女,耕种着对大山的深情。
  婆婆说:“王婶突发脑溢血,没了。”来串门的乡亲们都这样说:“如果二牛在家,他娘或许还有救。”這样的话题,把公爹的心揉作了一团,眉头拧成了大疙瘩。
  我们要返程,公爹拿出两个装粮食用的袋子,灌满两袋麦子。婆婆拉着孩子舍不得松手,一个劲儿给她手里塞好吃的东西。
  公爹把我们送到村口,不忘问下次什么时候还回去。粮食被卸下牛车装上车子,牛兀自低头去吃路边的草,秋收后的原野,越发显得空旷。公爹佝偻的背,诉说着他的苍老,风吹动他的白发,有些僵硬的笑挂在脸上。回眸的瞬间,触到他落寞的眼神,我的心不禁一颤,忙背过身,不敢再看他。
  车子渐行渐远,慢慢把他浓缩成了一个点,立在风中。
  责任编辑:李梅
其他文献
水冲走了桥板的时候,就该过渡了。  渡口在沿河一棵老柳树的树影下。一个人踩着月光走过来,动手解开缚在柳树上那根拴渡船的铁链,然后,一步跨上船,蹲在船头开始吧嗒吧嗒吸烟斗。烟火一明一灭,它告诉过渡人,摆渡人已在等候开船。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由河水洗涤出的简简单单、干干净净的守业精神,让每位过渡人看了都油然而生敬意。  摆渡人姓黄,是个体格奇大、满脸络腮胡的严肃老头儿。他每天摆的第一渡人,永远是河东庵下
期刊
对于婚姻,姥姥的理解就是一个字:熬。两个人搭伙过日子,顺当也好,拧巴也罢,只要慢慢熬,等孩子大了,两口子老了,人生也就到头了,圆满了。  姥姥就是这么熬了大半辈子的。  她和外公结婚前从未见过。媒人牵线,父母点头,两个人就开始了五十多年的搭伙生活。依照我们晚辈的观察,两个人其实很不般配:外公是典型的旧式农民,身材健壮,沉默寡言,头脑简单。他一辈子的气力都用在了家里那几亩地上。对于田以外的事情,似乎
期刊
19岁那年,我与很多没有接收单位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一样,加入到外出打工的行列,之后,便如一叶浮萍在南方辗转游荡了数年。  2010年,我给海宁的一家专业市场做服务。清明翌日,同事捉了我一起去袁花乡下拜访大客户。一下车,便被一大片暖暖的、金黄的油菜花包围着,惊讶之余,我便再也迈不开脚步。  在东海之滨,在钱塘江畔,在这明媚的春光里,我的眼里只剩下了三种色彩:顶上是蓝蓝的天,远方是青青的山,身边是金黄
期刊
人活着就会生病,生病了就需要有人陪床。  母亲14岁那年,姥姥生了很重的病。在我们的方言中,那是一种叫作“缠腰蛇”的恶疾,得病的人,腹部、背部会生出红斑和水泡,像一条红色的蛇缠在腰间。当地人都说,如果这条红蛇首尾相连缠满腰间,人就没命了。  姥姥有四个子女,母亲是老大,那时舅舅和小姨都还是孩子,二姨也只有11岁。姥姥生病了,作为长女,家庭的担子责无旁贷。姥姥在医院住了一个月,母亲就陪床了一个月。那
期刊
我们村最东头的野地边,有一间30平方米见方的老屋。斑驳石地基,剥落的土坯墙,斜坡屋顶长满杂草,常年迎风摇摆,绿了黄,黄了绿。  村里须发皆白的老人们也说不清这间老屋的确切建筑年代,老屋谜一样存在着,似乎又那么天经地义且理直气壮。打我记忆起,那间老屋就是村人们眼里的恐惧,皆绕道避之。避不过,就飞一样跑过,然后是陡然变煞白的脸。  幼年不解,曾无限天真地问父亲:“那屋里有啥?”  父亲极厌恶地答:“有
期刊
在42年的人生里,我把自己至少弄丢了五次。  小时候,我丢过三次。完全记事后,妈妈对我念叨过几回:“你小时候丢过三回。第一回,我記不住了。一回你都叫人拿自行车带到大楼咧,叫应民他妈给碰见了。应民他妈给那人说:‘这不是俺娃么?你咋把俺娃抱到这儿来咧?’一把把你抱过来咧,把那人吓得赶紧就跑咧。还有一回,把你丢在新村咧,多亏咱老屋对面你映林叔媳妇她妈把你从新村抱回来咧,老婆儿还是个小脚,那么远的路,老婆
期刊
我之前并未见过十三叔,关于他的事也是从大人口中得来的。我不知道他的真名,但说起“十三叔”这名还是挺有意思的,他与我不是本家,也并非排列十三,而是这人一直好赌,天天做着十三幺的梦,可他十赌九输,很少见他赢过,所以,大家干脆戏称他“十三输”。  十三叔年轻时是结过婚的,也育有过一子,但那儿子在六七岁时就被人拐走了,一直下落不明。儿子不见后,十三叔的媳妇趴在大路上用头狠狠磕向地面,哭得声嘶力竭,不久便发
期刊
我和柏树的认识,是有些偶然的。也许人的一生中,注定有些人是要走进我们的生命的,柏树就是其中的一个吧。  那时,我正读初一,和好几个来自山上的同学一起在复礼中学一间破败的空房子里打地铺住校。这些同学中,有的来自班家岭,有的来自斧头岭,有的来自麻子坡,我家住的地方,叫兔子嶺。这些坡坡岭岭都属于深山老箐,山下的人常常三五成群地上山砍柴。我们住校,米和菜都各人自带,早、中、晚三餐,各人将米装在瓷缸或者瓷钵
期刊
2006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家里电话响了。我拿起电话,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自称是我的同学傅木龙的妻子,说木龙有事找我。我一听觉得奇怪,也预感不妙,接着传来木龙低沉的声音。他告诉我,他得了肝癌,已是晚期,时日不多了。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我连连问:“怎么回事,怎么一直没听你说起,有没有去医院治疗……”木龙有气无力地说:“治不好的,怕同学们担心,就都没说了。”木龙说,他走了,最放心不下的是三个女儿,大
期刊
“大妈——大妈——”前些天南山路街头,有一个浑厚的中年男子声音,在大声地朝我打招呼。我循声望去,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的一位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  “大妈”是我小学同学们给我起的一个绰号。久违的绰号,准确地说是我十一岁时“落下”的。  那该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光景,学校举行文艺会演,我们班也排演了一个小戏,“导演”自然是班主任,“演员”就拉上班里的四五个男女同学。依稀记得剧情是“红小兵”(即以后的少先队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