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谁愿意浪迹天涯,只因为要寻找自己的梦,只因为种子要发芽。
伍继延是一本书,一本耐人咀嚼,意味悠长的书:打开并深读之后,不由地震撼,那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雷击。
伍继延的理念浅显而又深刻,他跳跃着超越一切的思维,他俯瞰全局的辽阔视野,他云淡风轻的人生境界,他愿做流放者的潇洒姿态;他深入华夏商帮的浩繁卷帙,于历史烟云缝隙处追溯湖湘商业文明的源头,从此商业江湖又添一枚团结奋进的好兄弟......
他满腹经纶,有如一道又一道透彻天际的闪电,直逼人心。
青年才俊 琼州下海第一次流放
天赋英才,15岁就考进湖南大学少年班;19岁毕业于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岁成为湖湘高等学府的一名优秀教师,被委任校团委书记;24岁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奔赴海南,与当年的万通六君子一样,为国家的经济改革鼓与呼。
哪里率先列开了改革的口子,哪里流淌着自由呼吸的空气,哪里就有蜂拥而至的热血青年。上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如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海南亦如是。
92年小平的南巡讲话,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审时度势的商业判断,伍继延甩开体制的枷锁,正式宣告下海。
“当我们早晨醒来,到甲板上,阳光灿烂,沙滩、椰树,还有新鲜的空气,感觉到自由真好。”伍继延回忆说。
离开体制,伍继延成为一个房地产商,“做房地产,说伟大点就是搞城市建设,说难听点就是炒地皮。”伍继延喜欢时不时地自嘲一下。他将这一次的选择,称之为一个男人的转变。“最基本的转变,就是所谓三十而立。我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一些基本东西。”
这个基本东西里边,当然也包括了最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他挣了钱。与他同一拨在海南搞房地产的那些人,有的成了最后中国家喻户晓的地产大鳄。
财富如水,源源流淌,伍继延反省自己,到底该做什么,他觉得自己有使命,不只为赚钱而活。喜欢萨特,崇敬毛泽东,似乎这两个人的精神内核已植入伍继延的骨髓里。
终究,他成不了一个彻底的商人,或者从来就不甘心只做一个商人。
如果上世纪90年代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中国影响是彻底的,那么深受80年代理想和启蒙主义思潮影响的那一代人转变的始终不那么彻底。从商,拥有财富,是他们的梦想之一,但不是唯一。伍继续就是这么转变最不彻底的一个。透过钱眼,看到的还是钱,不是自己。当商人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与传统文化中的“士农工商”有隔膜和抵触,伍继延不清楚这究竟意味着进步还是堕落。他还自鄙仿若做“小姐”,沦落风尘,口口声声要从良(小姐卖色相,伍继延则在卖智慧)。
三十而立,西洋游学第二次流放
智者总有智者的出路与选择。伍继延没有墨守成规,沉迷于海南,沉湎于商人的财富堆积。94年,他远去美国,学习西方,祈愿从西方文明的思潮中找寻点什么。96年,短暂的两年自我流放生涯后,他踏上了归来的旅途。那段时间,他完成了《逐日天涯》的著作,对未来的定向与出路还未给出答案。
伍继延向《社会与公益》表示,我们这代人(60年代人)经过三十年市场的洗礼,经过这么一个复杂的转变之后,能够守得住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很难了。我们大数人在这个潮流中间已经被这个潮流裹挟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哪还有什么初心。
不久,重庆直辖,经验丰富的他又灵敏地嗅到其中的商机。97年,两次南下渝都,几番考察后他决定投资新直辖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那是他的第三次放逐。
而重庆正在发生的正是当年海南所经历的,这一切对33岁的伍继延来说,一切驾轻就熟,胸有成竹。尤其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所谓的“五黄路现象”。五黄路最后成为重庆市区最宽的马路,发展为今天的中央居住区。
山城扎根 商会出世第三次流放
商业上的功成卓著给伍继延带来了满足。但英雄自古多寂寞,处在一个巅峰时刻的伍继延抑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在思考怎么突破这种瓶颈,另辟新径,重新起航。困惑了很久,他似乎找到了感觉:人纵然向往自由,但终归是群居动物,渴望组织的认可,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后。组织在哪里?家在哪里?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伴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兴起,一大批民营企业兴旺发达,但感觉有脱节,没人管、没人理,心灵空虚。政府管制与市场发展脱节,一个亟待喷薄而起的有别于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之间的第三介质社会组织出现了。这个社会组织就是咱们现在的商会的雏形。
伍继延告诉记者,商会建设的经济性,体现在商人可以安全地可持续性地赚钱,这种特点决定商会不仅是个公益组织,而且是商人的自治自立组织,要给商人名正言顺的行业产业自治权。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靠国家的主管部委进行直接行政管理,显然与市场脱节。税收等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亦无法顾及到市场行业的细分,企业是分散经营的,在不允许行业垄断的前提下,如何摆脱一盘散沙的局面,保证各个行业健康发展。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政府总给人一种一刀切的错觉。要么不管,监管不到位;要么管就管彻底,甚至把行政权力延伸到企业管理上来,行业协会、政府的二部委,屡见不鲜。
因此伍继延提倡,市场环境下靠行业类的企业来自律、自治、自立,无疑是不错的选择。自律,防止“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揭露那些不良的、危害市场的企业。自立,摆正姿态,合法合理地与政府进行交涉与博弈,尤其是当政府实施行业不当的政策,个别官员的贪腐、不依法行政时,更要团结一致,及时坚决做好制止,维护广大企业家的权益。
无利不早起。现代企业经营最大的瓶颈之首当属信息不对称。当今互联网时代,或将稍缓信息不对称的饥渴,但大量虚假信息仍弥漫充斥网络,造成商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其中,有效信用信息,是企业宁可一掷千金的炙手可热品。如何减少信用成本,亟需国家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商会内部会员之间的信用认证,企业主的口碑,商会加入门槛的严格设定、审查等一套体系来整改与完善。在这体系内,恰恰能保证信用信息完整,行业自治才得以有效实现。而行业的有效自治有一定程度上影响、促进国家有关行业政策的制定,可谓唇亡齿寒。 流放归来 湘商精神重塑时代公民价值观后流放时代
归来后的伍继延在重庆发起了全国首家异地湖南商会,极力寻找,追溯湘商精神的源脉,掘地湘商精神的内核与文化因子,试图为湘商正名,为现代商会精神谱写新的时代风骨。
他深入神州各地,从地理风貌、人文风情,大量史籍古册中搜获,解读天下湘商的虔诚信仰,精神圣经在哪里。
回首过去,一部近现代史,几乎由湖南人写就。从曾左的湘军到毛刘的湘政,湖湘文化培养起来的都是书生,书生领军、领政。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湘军四大主帅个个都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一群书生可以创造一支军队,挽救一个王朝的命运。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书生;辛亥革命黄兴带兵起义打仗,秀才出身,蔡锷是书生。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哪一个不是书生?湖南的书生从来不是空谈误国的书生,而是经世致用的书生。
立足当下,和谐社会的挥就,中国梦的谱写,离不开市场经济,离不开一大批有道义、有知识、有担当的社会公民企业家。而现代湘商精神诠释的要义就是赋有现代公民精神、公益思想的企业家阶层。
最早的余彭年,三一重工的梁稳根,远大集团的张跃,这是湘商区别其他商人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即有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书生在领商。书生,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自然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独有的一种风骨,这种风骨就是家国情怀,这种风骨就是发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什么手段?是为了更好实现报效家国目的之手段。
在伍继延这一群体的眼里,金钱不是用来自己快活、享受的钱,不是用来滚成更大资本的钱,而是实现人生理想目标的钱。所以92年的伍继延即使下海了,但内心还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情怀,一种传统的书生报国的情怀。随时遇到一些遇到年轻人创业困难的时候,依然会站出来,帮助一些年轻人,甚至必要的时候连身子都交出去。
湘商的慈善精神领袖余彭年先生,经历了千难万难,包括解放后政治上受到巨大影响冲击,后来辗转到了香港,在湘商里面是最早发财的。
自上世纪80年代活跃在长沙主干线五一大道至今的立珊专线就是余老给长沙人留下的慈善精神遗产。1981年,为了方便大学生,余老捐了一条公共汽车专线,从中南大学起始,到湖南大学,沿途延长近二十个站,直到长沙火车站。余彭年先生持续多年蝉联中国首善,他亦是中国第一“裸捐”达人。
伍继延继续向《社会与公益》意味悠长,你应该努力做好企业,这个企业不仅是普通的企业,应该是一个企业公民,它能够拥有自己的社会权利,尽好自己的社会责任,首当其冲的社会责任即慈善和公益。余彭年先生就做得最彻底,全部家当捐掉,“裸捐”。他沿用了两句话“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儿孙强如我,留钱做什么”。并以此作为座右铭。
岳麓书院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氤氲的就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今天来讲不是说你比别人敢打架,敢路见不平一声吼,然后冲上井冈山。而要在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去创新,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市场拓展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这种创新精神恰恰需要敢为人先。伍继延在湘商宣言上提出要把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转化,变成湘商精神。
心忧天下意味着湘商要肩负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敢为人先意味着湘商具备更强大的创新能力,经世致用意味着湘商应该有更加务实的做法,兼容并蓄意味着湘商应该有更好的和谐开放的包容心态,实事求是意味着湘商应该有更加诚信的做法。这就是湖湘文化的五个关键词: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容并蓄、实事求是。这5个词,20 个字,我们把这些成语转化为现代汉语就是10个字:责任、创新、务实、和谐、诚信。
为现代企业公民精神觉醒鼓与呼
眼下中国面临着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大家伙伸出手来,互相搀扶着往前走。在很多企业艰难过冬的时候,湘商要抱团取暖,用你我各自体温的温暖温暖着彼此,积极参与偏远山村的公益资助。
伍继延向《社会与公益》表示,我们自己已经经过了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意识到我们必须不忘初心,所以应该改变报国的路径和办法。过去,毛泽东选择的路径是革命,曾国藩选择的路径是创办湘军,对于我们来讲这两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今天的时代就是发展经济,实业报国。应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发展起来。同时也要通过自身的作用和商会建设来影响更多的企业家们,让他们更好地从一个普通的老板、普通的企业家转型、蜕变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公民。成为一个企业公民就意味着他除了要创造利润、合法纳税、安置就业以外,他还应该尽更多公民的义务,大力做慈善,比尝试各种创业基金公益,关注环境保护。
伍继延向记者强调,凤凰涅槃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中国在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刚完成一个涅槃,关注理想,关注诚信,关注梦想。这些东西意味着这个时代已经到了重建的时代,不是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而是重建一切价值的时代。
记者采访后记:
一直以来,伍继延是一位有先见之明的开拓者,提出很多前瞻性的主张。
他的观点和理念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伍继延对商业社会充满强烈使命感,对国家和民族充满热诚和献身精神。伍继延深切熟谙奔流在自己血液中的巨大能量,创造非比寻常的过去,更要创造富丽堂皇的湘商未来。
对话伍继延,感受他谈霏玉屑的智慧、感受他的大爱无疆,他的磊落与不凡。
伍继延是一本书,一本耐人咀嚼,意味悠长的书:打开并深读之后,不由地震撼,那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雷击。
伍继延的理念浅显而又深刻,他跳跃着超越一切的思维,他俯瞰全局的辽阔视野,他云淡风轻的人生境界,他愿做流放者的潇洒姿态;他深入华夏商帮的浩繁卷帙,于历史烟云缝隙处追溯湖湘商业文明的源头,从此商业江湖又添一枚团结奋进的好兄弟......
他满腹经纶,有如一道又一道透彻天际的闪电,直逼人心。
青年才俊 琼州下海第一次流放
天赋英才,15岁就考进湖南大学少年班;19岁毕业于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岁成为湖湘高等学府的一名优秀教师,被委任校团委书记;24岁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奔赴海南,与当年的万通六君子一样,为国家的经济改革鼓与呼。
哪里率先列开了改革的口子,哪里流淌着自由呼吸的空气,哪里就有蜂拥而至的热血青年。上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如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海南亦如是。
92年小平的南巡讲话,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审时度势的商业判断,伍继延甩开体制的枷锁,正式宣告下海。
“当我们早晨醒来,到甲板上,阳光灿烂,沙滩、椰树,还有新鲜的空气,感觉到自由真好。”伍继延回忆说。
离开体制,伍继延成为一个房地产商,“做房地产,说伟大点就是搞城市建设,说难听点就是炒地皮。”伍继延喜欢时不时地自嘲一下。他将这一次的选择,称之为一个男人的转变。“最基本的转变,就是所谓三十而立。我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一些基本东西。”
这个基本东西里边,当然也包括了最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他挣了钱。与他同一拨在海南搞房地产的那些人,有的成了最后中国家喻户晓的地产大鳄。
财富如水,源源流淌,伍继延反省自己,到底该做什么,他觉得自己有使命,不只为赚钱而活。喜欢萨特,崇敬毛泽东,似乎这两个人的精神内核已植入伍继延的骨髓里。
终究,他成不了一个彻底的商人,或者从来就不甘心只做一个商人。
如果上世纪90年代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中国影响是彻底的,那么深受80年代理想和启蒙主义思潮影响的那一代人转变的始终不那么彻底。从商,拥有财富,是他们的梦想之一,但不是唯一。伍继续就是这么转变最不彻底的一个。透过钱眼,看到的还是钱,不是自己。当商人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与传统文化中的“士农工商”有隔膜和抵触,伍继延不清楚这究竟意味着进步还是堕落。他还自鄙仿若做“小姐”,沦落风尘,口口声声要从良(小姐卖色相,伍继延则在卖智慧)。
三十而立,西洋游学第二次流放
智者总有智者的出路与选择。伍继延没有墨守成规,沉迷于海南,沉湎于商人的财富堆积。94年,他远去美国,学习西方,祈愿从西方文明的思潮中找寻点什么。96年,短暂的两年自我流放生涯后,他踏上了归来的旅途。那段时间,他完成了《逐日天涯》的著作,对未来的定向与出路还未给出答案。
伍继延向《社会与公益》表示,我们这代人(60年代人)经过三十年市场的洗礼,经过这么一个复杂的转变之后,能够守得住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很难了。我们大数人在这个潮流中间已经被这个潮流裹挟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哪还有什么初心。
不久,重庆直辖,经验丰富的他又灵敏地嗅到其中的商机。97年,两次南下渝都,几番考察后他决定投资新直辖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那是他的第三次放逐。
而重庆正在发生的正是当年海南所经历的,这一切对33岁的伍继延来说,一切驾轻就熟,胸有成竹。尤其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所谓的“五黄路现象”。五黄路最后成为重庆市区最宽的马路,发展为今天的中央居住区。
山城扎根 商会出世第三次流放
商业上的功成卓著给伍继延带来了满足。但英雄自古多寂寞,处在一个巅峰时刻的伍继延抑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在思考怎么突破这种瓶颈,另辟新径,重新起航。困惑了很久,他似乎找到了感觉:人纵然向往自由,但终归是群居动物,渴望组织的认可,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后。组织在哪里?家在哪里?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伴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兴起,一大批民营企业兴旺发达,但感觉有脱节,没人管、没人理,心灵空虚。政府管制与市场发展脱节,一个亟待喷薄而起的有别于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之间的第三介质社会组织出现了。这个社会组织就是咱们现在的商会的雏形。
伍继延告诉记者,商会建设的经济性,体现在商人可以安全地可持续性地赚钱,这种特点决定商会不仅是个公益组织,而且是商人的自治自立组织,要给商人名正言顺的行业产业自治权。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靠国家的主管部委进行直接行政管理,显然与市场脱节。税收等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亦无法顾及到市场行业的细分,企业是分散经营的,在不允许行业垄断的前提下,如何摆脱一盘散沙的局面,保证各个行业健康发展。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政府总给人一种一刀切的错觉。要么不管,监管不到位;要么管就管彻底,甚至把行政权力延伸到企业管理上来,行业协会、政府的二部委,屡见不鲜。
因此伍继延提倡,市场环境下靠行业类的企业来自律、自治、自立,无疑是不错的选择。自律,防止“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揭露那些不良的、危害市场的企业。自立,摆正姿态,合法合理地与政府进行交涉与博弈,尤其是当政府实施行业不当的政策,个别官员的贪腐、不依法行政时,更要团结一致,及时坚决做好制止,维护广大企业家的权益。
无利不早起。现代企业经营最大的瓶颈之首当属信息不对称。当今互联网时代,或将稍缓信息不对称的饥渴,但大量虚假信息仍弥漫充斥网络,造成商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其中,有效信用信息,是企业宁可一掷千金的炙手可热品。如何减少信用成本,亟需国家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商会内部会员之间的信用认证,企业主的口碑,商会加入门槛的严格设定、审查等一套体系来整改与完善。在这体系内,恰恰能保证信用信息完整,行业自治才得以有效实现。而行业的有效自治有一定程度上影响、促进国家有关行业政策的制定,可谓唇亡齿寒。 流放归来 湘商精神重塑时代公民价值观后流放时代
归来后的伍继延在重庆发起了全国首家异地湖南商会,极力寻找,追溯湘商精神的源脉,掘地湘商精神的内核与文化因子,试图为湘商正名,为现代商会精神谱写新的时代风骨。
他深入神州各地,从地理风貌、人文风情,大量史籍古册中搜获,解读天下湘商的虔诚信仰,精神圣经在哪里。
回首过去,一部近现代史,几乎由湖南人写就。从曾左的湘军到毛刘的湘政,湖湘文化培养起来的都是书生,书生领军、领政。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湘军四大主帅个个都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一群书生可以创造一支军队,挽救一个王朝的命运。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书生;辛亥革命黄兴带兵起义打仗,秀才出身,蔡锷是书生。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哪一个不是书生?湖南的书生从来不是空谈误国的书生,而是经世致用的书生。
立足当下,和谐社会的挥就,中国梦的谱写,离不开市场经济,离不开一大批有道义、有知识、有担当的社会公民企业家。而现代湘商精神诠释的要义就是赋有现代公民精神、公益思想的企业家阶层。
最早的余彭年,三一重工的梁稳根,远大集团的张跃,这是湘商区别其他商人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即有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书生在领商。书生,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自然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独有的一种风骨,这种风骨就是家国情怀,这种风骨就是发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什么手段?是为了更好实现报效家国目的之手段。
在伍继延这一群体的眼里,金钱不是用来自己快活、享受的钱,不是用来滚成更大资本的钱,而是实现人生理想目标的钱。所以92年的伍继延即使下海了,但内心还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情怀,一种传统的书生报国的情怀。随时遇到一些遇到年轻人创业困难的时候,依然会站出来,帮助一些年轻人,甚至必要的时候连身子都交出去。
湘商的慈善精神领袖余彭年先生,经历了千难万难,包括解放后政治上受到巨大影响冲击,后来辗转到了香港,在湘商里面是最早发财的。
自上世纪80年代活跃在长沙主干线五一大道至今的立珊专线就是余老给长沙人留下的慈善精神遗产。1981年,为了方便大学生,余老捐了一条公共汽车专线,从中南大学起始,到湖南大学,沿途延长近二十个站,直到长沙火车站。余彭年先生持续多年蝉联中国首善,他亦是中国第一“裸捐”达人。
伍继延继续向《社会与公益》意味悠长,你应该努力做好企业,这个企业不仅是普通的企业,应该是一个企业公民,它能够拥有自己的社会权利,尽好自己的社会责任,首当其冲的社会责任即慈善和公益。余彭年先生就做得最彻底,全部家当捐掉,“裸捐”。他沿用了两句话“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儿孙强如我,留钱做什么”。并以此作为座右铭。
岳麓书院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氤氲的就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今天来讲不是说你比别人敢打架,敢路见不平一声吼,然后冲上井冈山。而要在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去创新,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市场拓展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这种创新精神恰恰需要敢为人先。伍继延在湘商宣言上提出要把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转化,变成湘商精神。
心忧天下意味着湘商要肩负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敢为人先意味着湘商具备更强大的创新能力,经世致用意味着湘商应该有更加务实的做法,兼容并蓄意味着湘商应该有更好的和谐开放的包容心态,实事求是意味着湘商应该有更加诚信的做法。这就是湖湘文化的五个关键词: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容并蓄、实事求是。这5个词,20 个字,我们把这些成语转化为现代汉语就是10个字:责任、创新、务实、和谐、诚信。
为现代企业公民精神觉醒鼓与呼
眼下中国面临着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大家伙伸出手来,互相搀扶着往前走。在很多企业艰难过冬的时候,湘商要抱团取暖,用你我各自体温的温暖温暖着彼此,积极参与偏远山村的公益资助。
伍继延向《社会与公益》表示,我们自己已经经过了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意识到我们必须不忘初心,所以应该改变报国的路径和办法。过去,毛泽东选择的路径是革命,曾国藩选择的路径是创办湘军,对于我们来讲这两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今天的时代就是发展经济,实业报国。应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发展起来。同时也要通过自身的作用和商会建设来影响更多的企业家们,让他们更好地从一个普通的老板、普通的企业家转型、蜕变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公民。成为一个企业公民就意味着他除了要创造利润、合法纳税、安置就业以外,他还应该尽更多公民的义务,大力做慈善,比尝试各种创业基金公益,关注环境保护。
伍继延向记者强调,凤凰涅槃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中国在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刚完成一个涅槃,关注理想,关注诚信,关注梦想。这些东西意味着这个时代已经到了重建的时代,不是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而是重建一切价值的时代。
记者采访后记:
一直以来,伍继延是一位有先见之明的开拓者,提出很多前瞻性的主张。
他的观点和理念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伍继延对商业社会充满强烈使命感,对国家和民族充满热诚和献身精神。伍继延深切熟谙奔流在自己血液中的巨大能量,创造非比寻常的过去,更要创造富丽堂皇的湘商未来。
对话伍继延,感受他谈霏玉屑的智慧、感受他的大爱无疆,他的磊落与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