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好汉字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中小学生是写好汉字的黄金时期。语文新课标总目标也明确要求中小学生“能正确工整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可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习的科目多,作业量大,练字的时间有限。怎样短时高效练好汉字,不仅是摆在中小学生面前的重要任务,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我们在写字教育教学实验过程中发现:中小学生写字随意性、盲目性较强。书写中往往是照葫芦画瓢,盲目摸索,练一个字写上三至五个,一个比一个差,有的一个字写一行,也没有一点改进。学生练字数量不少,但写字质量不高,费力费时,事倍功半。这样长期下去,学生不仅练不好字,而且会挫伤练字兴趣。究其原因:没有培养学生动脑练字的习惯。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动脑练字的习惯呢?这就要从动脑说起。
所谓的“动脑”就是培养学生练字前的认真观察分析,书写后的比较对照,再写后的分析订正,一遍、一遍、再一遍的练,把字写得一个比一个好。学生如果能经常的、稳定的去坚持动脑思考去练字,就会形成好的练字习惯,字会写得越来越好,兴趣会越练越浓,练字将会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正像培根所说:“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的力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完成写字教育教学任务,必须教给学生练字方法,不断培养学生动脑练字的好习惯。即经过“观察书写——比较书写——订正书写”的练字过程。
一、观察书写
观察是培养学生动脑练字习惯的基石。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学生写好字,需要观察教材或字帖中的例字,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就像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离开观察,学生练字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观察到才能写到,观察什么程度才能写到什么程度。要想让学生练好字必须培养他们动脑观察的方法,绝不能对范字和教材的注释置之不理,拿起笔,不分青红皂白、不动脑筋,随意书写。那么观察汉字从哪入手呢?应该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在书写汉字前,首先要观察汉字的整体形态。为了形象、便于把握,可将汉字的形态归纳成几何形,如:“正、安、成、屋、云”等类型字,分别归纳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菱形”等。这样汉字字形就在大脑中变成形象的、整体的几何图形,学生便于记忆。其次,观察偏旁与部件、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大小、长短、宽窄、高低、争让、欹正、向背等关系。学生难以理解的规律应采取与实际生活的事例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如:偏旁的争让,可与小学生文明习惯结合起来记忆深刻。再次,要具体到基本笔画,观察笔画的位置、长短、粗细、轻重等。从每笔细节中找出技法的要求,并对技法技巧的使用进行判断。这是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
书写是观察后的仿写,也叫第一遍练写。书写时应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去表现。学生通过观察汉字的整体信息和局部信息,并在大脑中形成初步表象,能把观察中获取的信息基本书写出来。从字的形态和线条的体现都是观察的结果。这一过程是学生尝试动脑观察之后的实践活动。书写时应注意速度稍慢。稍慢书写可以把观察到的信息较准确的通过手眼脑并用表现出来,大脑得到充分的锻炼发展。学生的眼、脑、手的协调性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书写的质量。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实践经验不足,手脑协调性差,特别是低年级更差,这就是观察的局限性。因此即便是观察的特别仔细,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就要把第一遍书写的汉字与范字比较,进入比较书写阶段。
二、比较书写
比较是培养学生动脑练字习惯的升华。“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提高。比较是深入观察的过程,是对观察书写的客观检验,是自我评价的手段。虽然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但是学生的眼睛并不是扫描仪,观察之后,经过手的再现,总是与范字有差距。因此我们必须逐步教给学生学会比较的练字方法,养成比较的习惯。怎样进行比较呢?要引导学生将第一遍书写与范字一一对照,比较出自己临写的字在结构、笔画上的差距,找出成功之处,找出不足的原因,为再书写明确目标要求。只有这样,比较书写的过程才能较准确、较熟练,才能达到“比较书写”写的字比“观察书写”写的字进步。比较书写也叫第二遍书写。如:学生在写“大”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大”的整体形态是什么形(三角形),接着让学生认清笔画的名称和笔画之间的关系。学生临写之后,基本上能达到范字的形态,但看上去总不如意。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容易把撇写过直,造成布白不均,不美观。学生能在比较中找出自己“大”字的弧撇书写不足,书写时就能纠正撇的写法不完美,达到比前一个字好。
比较书写的方法是观察书写的延伸,有比较才会发现书写的成功与不足,从而能不断地促使学生深入的观察,提高自我矫正能力。
三、订正书写
订正书写是培养学生动脑练字习惯的目的。订正是再比较更进一步观察的过程,正如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订正书写是比较比书写过程的进一步提升,是练字过程的最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书写、比较书写,运用已学过的写字技巧,全方位地、精确地对照,较完美的把汉字笔画、结构表现出来就是订正书写。学生在比较书写的基础上进入订正阶段,需要情感、态度、观察、比较、领悟都要进一步加强,充分体现一个“精”字,精观察、精比较,这样就能准备地找出比较书写的不足,才能准确地书写范字,完全改掉练字过程中不动脑筋、随意性的坏习惯。订正书写要注意书写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不能看一笔写一笔,要一气呵成。达到比第二遍书写好、美。这就是订正书写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动脑练字习惯的目的。
当然,在培养学生动脑练字习惯的每一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练字热情。
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做到了开始的观察书写,经过比较书写,再到订正书写的过程,每个字练三遍,达到一个比一个好。虽然每个字练写的数量不多,但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练字兴趣得到激发。从而学生将会发出使不完的练字动力,我们的写字教育教学任务又怎能完不成呢?
几年的写字教育教学实验证明:培养中小学生动脑练字的习惯是较科学的。学生在写字过程中,遵循“观察——比较——订正”的这一书写过程,即能激发学生练字情趣,又能大大提高练字的效率。它充分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其效果是显著的。如果真正理解其内涵,并赋予实践,一定能在写字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普兰店市教师进修学校)
我们在写字教育教学实验过程中发现:中小学生写字随意性、盲目性较强。书写中往往是照葫芦画瓢,盲目摸索,练一个字写上三至五个,一个比一个差,有的一个字写一行,也没有一点改进。学生练字数量不少,但写字质量不高,费力费时,事倍功半。这样长期下去,学生不仅练不好字,而且会挫伤练字兴趣。究其原因:没有培养学生动脑练字的习惯。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动脑练字的习惯呢?这就要从动脑说起。
所谓的“动脑”就是培养学生练字前的认真观察分析,书写后的比较对照,再写后的分析订正,一遍、一遍、再一遍的练,把字写得一个比一个好。学生如果能经常的、稳定的去坚持动脑思考去练字,就会形成好的练字习惯,字会写得越来越好,兴趣会越练越浓,练字将会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正像培根所说:“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的力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完成写字教育教学任务,必须教给学生练字方法,不断培养学生动脑练字的好习惯。即经过“观察书写——比较书写——订正书写”的练字过程。
一、观察书写
观察是培养学生动脑练字习惯的基石。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学生写好字,需要观察教材或字帖中的例字,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就像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离开观察,学生练字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观察到才能写到,观察什么程度才能写到什么程度。要想让学生练好字必须培养他们动脑观察的方法,绝不能对范字和教材的注释置之不理,拿起笔,不分青红皂白、不动脑筋,随意书写。那么观察汉字从哪入手呢?应该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在书写汉字前,首先要观察汉字的整体形态。为了形象、便于把握,可将汉字的形态归纳成几何形,如:“正、安、成、屋、云”等类型字,分别归纳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菱形”等。这样汉字字形就在大脑中变成形象的、整体的几何图形,学生便于记忆。其次,观察偏旁与部件、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大小、长短、宽窄、高低、争让、欹正、向背等关系。学生难以理解的规律应采取与实际生活的事例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如:偏旁的争让,可与小学生文明习惯结合起来记忆深刻。再次,要具体到基本笔画,观察笔画的位置、长短、粗细、轻重等。从每笔细节中找出技法的要求,并对技法技巧的使用进行判断。这是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
书写是观察后的仿写,也叫第一遍练写。书写时应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去表现。学生通过观察汉字的整体信息和局部信息,并在大脑中形成初步表象,能把观察中获取的信息基本书写出来。从字的形态和线条的体现都是观察的结果。这一过程是学生尝试动脑观察之后的实践活动。书写时应注意速度稍慢。稍慢书写可以把观察到的信息较准确的通过手眼脑并用表现出来,大脑得到充分的锻炼发展。学生的眼、脑、手的协调性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书写的质量。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实践经验不足,手脑协调性差,特别是低年级更差,这就是观察的局限性。因此即便是观察的特别仔细,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就要把第一遍书写的汉字与范字比较,进入比较书写阶段。
二、比较书写
比较是培养学生动脑练字习惯的升华。“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提高。比较是深入观察的过程,是对观察书写的客观检验,是自我评价的手段。虽然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但是学生的眼睛并不是扫描仪,观察之后,经过手的再现,总是与范字有差距。因此我们必须逐步教给学生学会比较的练字方法,养成比较的习惯。怎样进行比较呢?要引导学生将第一遍书写与范字一一对照,比较出自己临写的字在结构、笔画上的差距,找出成功之处,找出不足的原因,为再书写明确目标要求。只有这样,比较书写的过程才能较准确、较熟练,才能达到“比较书写”写的字比“观察书写”写的字进步。比较书写也叫第二遍书写。如:学生在写“大”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大”的整体形态是什么形(三角形),接着让学生认清笔画的名称和笔画之间的关系。学生临写之后,基本上能达到范字的形态,但看上去总不如意。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容易把撇写过直,造成布白不均,不美观。学生能在比较中找出自己“大”字的弧撇书写不足,书写时就能纠正撇的写法不完美,达到比前一个字好。
比较书写的方法是观察书写的延伸,有比较才会发现书写的成功与不足,从而能不断地促使学生深入的观察,提高自我矫正能力。
三、订正书写
订正书写是培养学生动脑练字习惯的目的。订正是再比较更进一步观察的过程,正如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订正书写是比较比书写过程的进一步提升,是练字过程的最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书写、比较书写,运用已学过的写字技巧,全方位地、精确地对照,较完美的把汉字笔画、结构表现出来就是订正书写。学生在比较书写的基础上进入订正阶段,需要情感、态度、观察、比较、领悟都要进一步加强,充分体现一个“精”字,精观察、精比较,这样就能准备地找出比较书写的不足,才能准确地书写范字,完全改掉练字过程中不动脑筋、随意性的坏习惯。订正书写要注意书写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不能看一笔写一笔,要一气呵成。达到比第二遍书写好、美。这就是订正书写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动脑练字习惯的目的。
当然,在培养学生动脑练字习惯的每一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练字热情。
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做到了开始的观察书写,经过比较书写,再到订正书写的过程,每个字练三遍,达到一个比一个好。虽然每个字练写的数量不多,但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练字兴趣得到激发。从而学生将会发出使不完的练字动力,我们的写字教育教学任务又怎能完不成呢?
几年的写字教育教学实验证明:培养中小学生动脑练字的习惯是较科学的。学生在写字过程中,遵循“观察——比较——订正”的这一书写过程,即能激发学生练字情趣,又能大大提高练字的效率。它充分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其效果是显著的。如果真正理解其内涵,并赋予实践,一定能在写字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普兰店市教师进修学校)